07.27 拼多多高調上市 創始人黃崢直面鼎立之勢

北京時間7月26日晚9時許,在“拼多多、拼得多、省得多”的洗腦式營銷廣告聲中,新電商平臺拼多多(NASDAQ:PDD)登陸納斯達克。

上市當日,拼多多股價表現搶眼,開盤價26.5美元/股,較19美元/股的發行價上漲39.47%。截止到上市首日收盤,拼多多股價上漲7.8美元,報26.8美元/股,較發行價上漲41.05%。按收盤價計算,拼多多市值達到305.31億美元。

拼多多高调上市 创始人黄峥直面鼎立之势

拼多多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黃崢沒有出現在美國紐約的敲鐘現場,而是選擇在公司所在地上海,與紐約兩地同時“隔空敲鐘”。

在敲鐘前接受《中國經營報》等媒體記者專訪時,黃崢回應了沒有去敲鐘的原因:“很多人去美國不方便,有機會和員工、消費者在一起迎來上市感覺會更好一點。”關於投資人對此是否會有意見,黃崢笑稱:“他們已經在這個項目裡賺了很多錢了。”

針對如何提升客單價,應對未來可能與淘寶的競爭等問題,黃崢獨家回應了《中國經營報》記者的提問:“你總不能說既是A又是B,你佔盡了所有A的好處,你又想佔B的好處的時候,有可能你連A都沒了。”

客單價待提升

據此前公佈的招股說明書顯示,黃崢本人在拼多多所佔股比為50.7%,對公司擁有絕對控制權。紅杉中國創始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持股比例為4.4%。所有董事和高管共持股55.5%。機構股東方面,騰訊持股18.5%,高榕資本持股10.1%,紅杉中國持股7.4%。

據拼多多方面介紹,本次美股IPO認購超募20倍,拼多多有權行使提價20%至22.8美元/股的定價權,但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堅持以19美元/股定價。以19美元/股發行價計算,加上含期權總股數估算,拼多多市值將超240億美元。

拼多多高调上市 创始人黄峥直面鼎立之势

此前在招股書中,拼多多披露了部分經營數字。2017年拼多多交易額達1412億元,2018年一季度交易額為662億元。2017年完成43億筆交易訂單,年活躍用戶2.95億戶,年活躍商家超過100萬戶,拼多多方面稱“公司已躋身中國最領先的電商隊列”。儘管如此,拼多多仍然是一家在飽受爭議中逆流而上的電商新秀。

從運營數據上看,拼多多2017年GMV(成交總額)為1412億元,43億筆交易,平均客單價僅為32.8元;2018年第一季度662億元的GMV,對應17億筆交易,客單價38.9元;據招股書披露,拼多多用戶2017年人均GMV約在600元左右。對應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平臺,客單價與買家年貢獻GMV差距明顯。根據阿里財報計算,阿里電商平臺買家年貢獻GMV則在7000~8000元之間。

拼多多仍需面對多個無法迴避的成長煩惱,需要更加妥善地處理與供應商之間的緊張關係。另一方面,選擇在美上市,拼多多也需要更謹慎地處理知識產權可能帶來的訴訟與質疑。

更為重要的是,拼多多需要在騰訊的扶持和微信尚在壯年時,建立獨立可持續性的商業模式。提升客單價、用戶留存率和復購率,從單個用戶獲取更多價值,對拼多多是否能維持高速發展都至關重要。

《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現,拼多多的招股書顯示,拼多多的客單價不到40元,用戶年貢獻GMV與阿里、京東差距也較大。

就此問題,黃崢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這樣說道:“拼多多是沒有購物車的,淘寶是有購物車的,所以你看起來我們的客單價35元到40元,淘寶客單價可能在80到100元。如果你考慮購物車差異的話,一個淘寶的購物車裡面,基本上會有1.8件東西。如果你把我們這個東西乘以1.8,那我們這是40,到它那邊可能就是70,是比它還低一點。”

有關於用戶年花銷,黃崢坦稱跟淘寶還差很遠。“兩年前我們的年花銷是現在的一個零頭,客單價可能也是現在的好幾分之一,你會看到它逐漸增長。用戶通過口碑,產品購買是指數級增長,進入供應鏈階段,用戶對平臺信任之後才開始進入線性階段。”拼多多平臺上客單價的提升和全年總花銷的提升是線性階段,並不是指數級階段,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大力投品牌廣告的原因。朋友推薦你看拼多多是一種感覺,在央視、世界盃上看到是另外一種感覺,長期疊加起來會產生一個加成效應,用戶越來越信任,就會買得越來越多。”黃崢如是說。

與巨頭競爭

“低價”是拼多多突破淘寶、京東兩大電商巨頭壟斷的重要策略,當阿里將淘寶的流量更多向天貓轉移,開始更強調產品品質,京東在經過早期發展更強調產品質量的時候,“低價”就成為了用戶痛點中的一個空白地帶。

在拼多多發展早期,黃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經談到與阿里的競爭:“我們這個團隊可能跟阿里差了20年,我們也許有機會在新的流量分佈形式、新的用戶交互形式和新的國際化的情況下,能夠做出一個不一樣的阿里。”當時他稱,“今天阿里成功的形式未必是明天成功的形式。”

在上市當日,黃崢又詳細地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達了與阿里、京東競爭的看法。他將拼多多的場景、模式喻為美洲新大陸,而將阿里、京東一直以來所使用的場景和商業模式比作發現新大陸之前的世界。

“拼多多是‘Costco+Disney’的結合體。商品是那些商品,但拼多多是一個全新的場景,我們突然發現了一個美洲新大陸,或是你想象有一個穿梭機,它可以一會兒在美國,一會兒在印度,在美國建立一套不一樣的商業邏輯,我能長多大取決於美國的土地有多大,用戶多長時間花在美國,這個一定程度上取決於這個大勢怎麼樣。大家的生活習慣是,你不由自主地花越來越多的時間在微信、社交上,在碎片化的事務上。如果是這種場景,相當於美洲大陸還在不停地填海,這個對我們是有利的。”黃崢說。

有分析指出,“拼多多的用戶大部分生活在四五線城市。”的確,這也正是拼多多一開始的主要用戶。這樣的用戶定位,通過側面出擊迴避了與老大的正面交戰,為企業的早期成長留下了成長的空間。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一線城市,大部分人的相當一部分消費也是鎖定在功能產品上的,這也就成為了拼多多在早期成長後的巨大的潛力空間。

同時,記者觀察發現,阿里、京東近年來也瞄向了非一線市場,例如淘寶推出了特價版。

“一個企業想去做另外一件事情也是很正常的,就如10年前Google也很想做Facebook,你總不能說你既是A又是B,你佔盡了所有A的好處,你又想佔B的好處的時候,有可能你連A都沒了。”黃崢說,“所以谷歌花了很多精力去做Facebook的時候,沒做起來,後來發現最大的競爭對手是亞馬遜。理論上可能Google能明白,但需要一個過程。就好像中國的崛起一樣,有些國家就會覺得不適應,但是假以時日,將會慢慢接受這是一個新常態。”黃崢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