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轉基因反對者從未提出過真正的科學問題

記者 馬愛平,《科技日報》,2018年06月19日

作為現代生物學技術的重要應用,轉基因在國內外備受關注,社會各界廣泛參與論爭,持續十多年仍未平靜。

反對轉基因一方常見的一個立場是:要學術自由,要允許爭論。這與科學界不少嚴肅學者們倡導的質疑精神很相像。

但完全外行的爭論、質疑是科學精神的體現嗎?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生物學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姜韜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對科學研究,任何人都有知情和質疑的權利,但具有學術價值的質疑,只有懂行的人才可能提得出來。

科學問題本身就是稀缺資源

科技日報:反對轉基因的聲音體現的是科學的質疑嗎?

姜韜:不是。從形式上看,他們確實在質疑專業科學家的共識、科學共同體的結論,列舉表面上有科學背景的反轉研究結果等。

這些質疑可分為兩類。第一類不是真問題,即為臆想或虛假的問題,不屬於學術層面上的質疑。臆想的問題多由外行提出,比如人類食用正常轉基因食品會不會也被轉了基因等。第二類是真問題,但都是科學家已認識到和解決了的問題,比如含轉Bt基因的食品會不會有積累和滯後的毒害效應等。然而,質疑者卻由於立場、價值判斷、道德判斷等原因,對這些視而不見或拒不接受科學結論。

科技日報:有沒有第三種可能,這些問題是質疑者想到了,但科學家沒有想到也沒有解決?

姜韜:這麼多年來,來自反轉方的一個真問題都沒有。實際上,科學問題本身就是稀缺資源,能提出問題的人,一般要比解決問題的人更難得。比如,轉基因的核心問題——轉基因安全性。除了從事轉基因研發的科學家外,專業的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專家都有充分的考慮和研究,外行難以超越。

科學家呼喚同行質疑

科技日報:在轉基因的討論中,為什麼科學家一再強調要把專業科學家與“隔行學者”嚴格區分開?

姜韜:我讀大學時,數學家陳景潤的重大突破鼓舞著所有科學愛好者,我經常看到有人到學校遞交對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一次恰好遇到數學系的一位負責人,正嚴厲指出這種行為影響了數學系老師的正常工作,請他們不要再來。當時我對這位負責人的做法不太接受。

幾年過去,我在生物學實驗室實習,師兄們和我要面對遠道而來,硬要找當時健在的李汝祺教授、張龍翔教授辯論生物學尤其是進化論的質疑者時,才深刻理解了那位數學系負責人——這些質疑者並不具備學術辯論的基本素質,提出的問題在知識上和邏輯上基本都有缺陷,有些甚至是臆想的問題。

科技發展到今天,越來越高度專業化和精細化。外行,尤其是在實驗科學中連各種精密儀器都接觸不到的人,是不可能提出超越專業科學家已思考或解決了的問題的。

科技日報:質疑科學共同體高度關注的問題,門檻是否就更高了?科學共同體的結論是否可以質疑?

姜韜:質疑科學共同體高度關注的問題,門檻非常高。質疑者的見識和水平不僅要完全理解現有的討論,甚至要超越當前的討論。具有學術意義的質疑,必須是懂行的人才可能提得出來。隔行學者,是相關知識的科普對象,不是進行專業學術問題的討論對象。他們對科學共同體定論的質疑沒有意義。

科技日報:怎麼理解現在很多科學家所倡導的質疑?

姜韜:科學家呼喚的質疑,是學術同行間的質疑,這會帶來學術意義上的新信息和重要啟發,這也是科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倡導質疑,並非鼓譟社會大參與帶來的外行臆想。

轉基因反對者從未提出過真正的科學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