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苦菜花,甘蔗芽》:聽奶奶講那過去的事情

《苦菜花,甘蔗芽》:聽奶奶講那過去的事情

聽奶奶講那過去的事情

圖/梵高奶奶 公號/丁是丁(dsd555555)

1

知道姜淑梅,是在《讀庫》上。

這本期刊雜誌用曾用很長的篇幅陸續刊登過她的《窮時候》等作品。

姜淑梅很了不起。說她了不起,是因為她60歲才開始學寫字,70歲學習寫作。對一個普普通通的出身農村的老太太來說,能在60歲高齡讀書寫字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事了,何況她把肚子裡的一包故事變成了文字;不但變成出文字出版,而且還受到廣泛好評。

2013年她的處女作《亂時候,窮時候》一經面世,即入選“新浪好書榜2013年度三十大好書”、“ 豆瓣讀書2013年度最受關注圖書”;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新週刊》、《讀者》《南方週末》、《南方都市報》、《新京報》等媒體都做過專題報道。

《苦菜花,甘蔗芽》是姜淑梅的第二部作品。

我在往返濟南的火車上讀完這本書。她的文字平實、純樸,沒有任何華麗辭藻的、娓娓道來的話語,如同夏日夜晚在村頭納涼,聽一個老奶奶講那過去的事情。她的文字,沒有任何的煽情,卻讓我幾次淚溼了眼眶。

為故事裡的事,故事裡的人。

故事裡的事,有的我們是如此熟悉,有的恍若隔世;故事裡的人物,有的好像就是我們家族的前輩,有的卻像影視劇裡的主人公,有著跌宕的人生、多舛的命運。

那些幾十年前、百年前發生在魯西南這片土地上的平平常常的,“打仗啊、捱餓啊、批鬥啊,現在都成了好故事。”姜淑梅把這些故事寫下來,就變成了“口述歷史”。那些人,也一個個鮮活起來,因而被更多的人所看見,所瞭解。

芸芸眾生被看見,何嘗不是一種慈悲?

姜淑梅的了不起之處,更在於她在講述過去的故事時的平常心,在這平常心中,也讓人看到那顆充滿人性光輝的悲憫心。

2

《苦菜花,甘蔗芽》分為四部分,分別是《老家女人》、《老家男人》、《百時屯》、《在東北》。老家的女人、男人,發生在作者老家鉅野百時屯和東北的故事,都是有名有姓的真實人物,都是真實的故事。

她用通俗的、帶有濃烈的鄉土氣息的語言和文字,記錄了自己家族、家鄉、身邊的“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中年讀者,如果曾在北方農村生活過,一定會對作者的故事有“熟悉感”,會覺得每個家族、每個村莊都生活著這些“有故事的人”,如果有人寫下來,就是可讀性很強的文學作品,能夠得以很好地流傳。

年輕讀者,如果家裡的長輩不曾講過“那過去的事情”,也許會有“看不懂”的人和事。

老年讀者,大概更容易產生共鳴。這本書我其實是買給父母和婆婆看的。姜淑梅出生於1937年,比我父母年長几歲,他們都歷經過亂時候、窮時候,都飽受飢餓、經歷動亂,懂得苦菜花的苦,也知道甘蔗芽的甜……會有更多的共鳴。

姜淑梅的第一本書出在北京開讀者見面會。有個女孩叫了她一聲“奶奶”就哭了,一邊哭一邊說的話姜淑梅沒聽清。她寫道:

她這麼難過,俺覺得對不起她,就說:“孩子,看俺的書不要哭,不要流淚,事都過去了。要是沒有這麼多苦難,俺也寫不出這本書來。”

《苦菜花,甘蔗芽》裡,沒有“勤勞勇敢善良”這樣的字眼,也不加評論,更沒有描述,但讓讀者在作者老家的女人和男人身上,感受到這些優良品質。這應該是源於作者灑脫的態度。歷經世事滄桑之後的從容敘事態度。

姜淑梅沒有受過任何正規的教育,也沒有寫作技巧,文字卻極其簡練。她寫《士平》,開頭短短几句就交待清楚了故事背景,人物活靈活現,文字引人入勝:

姜士平從小就訂婚了,閨女是孔樓的。這閨女長了惡瘡,請了好多先生都沒治好。又請來一位先生,說包治,治不好不要錢。

她能把做人做事的樸素價值觀通過故事表達了出來,讓人感受到“美德在民間”。兒時玩伴愛蓮,小妹,戲迷婆婆,好友黃明珠……這些老家的女人的命運,與時代相連,也與個人命運相關,那些能夠為自己抗爭的、強勢的女性,往往不會被欺負,也活得更好。家族長,士平,恨乎(人名),唱揚琴的……這些老家的男人,一個個人物在她的筆下鮮活、站立起來,讓人感嘆他們的命和運。

她書中的語言極具鄉土氣息,使用第一人稱“俺”,其中有大量山東方言。作為山東人,讀來自然親切和熟悉,甚至能在字裡行間嗅出泥土的芬芳氣息。

《苦菜花,甘蔗芽》是她的第二本書。為了寫這本書,她和大女兒專門回了趟山東老家,她把“採風”稱為“上貨”,第一本書主要是寫家人,第二本主要寫“鄉親”。

雖然已經80歲了,她的打算是:只要活著,一年要出一本書。

3

這個“奶奶”本身就很勵志。

大半輩子是文盲,60歲時丈夫遭遇車禍去世,女兒為了讓母親消愁解悶,讓她學寫字.她從寫信開始慢慢識字,“一封信幾行字,寫半個月”。一方面姜淑梅天生悟性高,有大智慧,自學成才,另一方面,也因為子女的鼓勵和促進。她大女兒是大學中文老師。

讀姜淑梅的書,也讓我想起另一位被稱為“梵高奶奶”的常秀峰。她出生於1938年,70多歲到深圳照看孫女時,為了讓生活在大城市的孫女知道農村的事,她用孫女的蠟筆畫畫。兒媳看到婆婆畫得有模有樣,就拍照上傳到網上,獲得眾多好評,後來越畫越好,影響力越來越大,畫作被國外領導人收藏,也得以結集出版。“梵高奶奶”作畫,她的兒子配文。

前些日子看到篇文章說:“有一種愛叫“爸媽,你們才60歲了,出去找份工作吧!”能讓不識字的父母讀書寫字作畫,學習新知與時俱進,甚至是繼續工作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在這個日漸老齡化的社會,才是真正的孝敬吧。

這些,是題外話了。

《苦菜花,甘蔗芽》:听奶奶讲那过去的事情
《苦菜花,甘蔗芽》:听奶奶讲那过去的事情

最新文章

長按下圖二維碼可關注“丁是丁”

感謝轉發,轉發就是最好的讚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