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不滿6週歲上學,小心“傷在起跑線上”!專家:理性對待提前入學

今年,合肥市中小學開始實施網上報名,記者從合肥市教育局瞭解到,相關報名數據顯示,“熱衷”於給孩子提前報名入學的小齡兒童家長仍然不少。去年,根據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我省小學兒童入學年齡不再“一刀切”,許多孩子出生於9月至12月份的家長都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上學,但教育專家和身處教育一線教師卻一致發聲,希望家長理性看待小齡兒童入學問題,不要誤讀了“彈性政策”的初衷,更不要讓小齡兒童“傷在起跑線上”。

家長“熱衷”讓孩子早上學

6月2日,張蕾起了個大早,在網上完成了女兒入學的報名手續。“孩子是9月底出生的,不滿6歲,希望今年能上得了一年級。”張蕾說雖然自己孩子在年齡上不佔優勢,但為了給自己多點希望,她曾暗暗提醒自己,“早點報名,孩子入學的機會說不定就會變大一些呢。”

“我家孩子是10月份出生的,幼兒園上得早,一開始覺得今年上不上小學無所謂,但前段時間幼兒園班級家長群裡大家討論得很熱烈,跟我兒子差不多大的幾個家長都著急給孩子報名,我也就動了提前報名的心思。”嚴女士說,自己的孩子平時在班級表現不算差,不能因為自己沒給孩子報名就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在採訪中,與嚴女士有相同想法的家長很多,“跟孩子一起上了三年幼兒園的小夥伴都要上一年級了,你讓孩子再上一年幼兒園,就算我肯,孩子也不願意啊。”

不足6週年兒童提前入學,表現難盡人意

“在我曾經所帶的班級,有一個不足6週歲上學的小男孩,一年級時學不會漢語拼音,回家就哭,媽媽也著急,最後不得不跟著媽媽開小灶,重新學習,後來才勉強跟上。還有一個小齡上學的小女孩,上了一段時間學後,一進教室就悶悶不樂,積極干預也不怎麼見效,後來甚至出現了用頭撞牆的事情,為此家長和老師都很苦惱。”合肥市望湖小學副校長張超偉並不建議不足6週年兒童提前入學,他認為不足齡兒童入學會出現一些問題,如影響身體發育、過早產生學習負擔、導致心理自卑,甚至會產生厭學情緒等。“孩子腦部發育一般要到七歲才真正成熟起來,而之前哪怕差兩三個月,也會有很大的不同。”

採訪中,有老師舉例,就拿寫字來說,這是一種極為精細的技能。它需要對文字進行有意觀察、分析,在手、腦、眼的協同作用下,將各種筆劃組合成文字。對於不到6週歲的兒童來說,要其正確完成這一複雜的過程是有困難的。單從這一項上就能看出早上學是有一定弊端的。

張超偉說,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因為足齡孩子在體能和情商上表現比小齡兒童更加有優勢,他們往往更容易受到老師的青睞,也更容易成為班裡的優秀學生。“一般來說,年齡大一點的孩子,由於生活自理能力相對較強,他們心智更成熟,獨立能力也更好,在學習和生活上表現出來的優勢,更容易讓他們成為班裡的佼佼者,從而有更強的自信心。”

搶跑沒必要,小心“傷在起跑線上”

讓小齡兒童提前搶跑真的有必要嗎?

“在與許多小齡兒童家長的交流中,他們會告訴我,自己的孩子非常聰明能幹、認識多少字、會算多少數、會背哪些兒歌,動手能力很強,家長所說的是我們日常講的智力水平,但孩子能不能上學?我們看中的不僅僅是智力水平。” 合肥市紅星路小學校長朱清萍告訴記者,真正需要關注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調適能力、交往能力、耐挫力等,而這些恰恰也是目前最容易被家長忽視的非智力能力。

“家長忽視非智力水平讓孩子提前搶跑,其實是讓孩子過早進入了不公平的競爭環境。” 比如說小齡兒童的交往能力弱一點,聽不明白一些事情,心理調適能力又跟不上,在與同伴相處中難免會產生一些衝撞,又因為年齡小會處在相對弱勢的一方,許多家長在孩子入學前是看不到這些的,但當這些問題出現後,就已經晚了。

朱清萍坦言,包括自己在內,她周邊很多老師、教育工作者的孩子也都選擇了足齡上學,“因為我們知道,孩子年齡小,在班級裡會處在一個比較弱的狀態下,對他心理會造成一種壓迫感,會不自信、害怕、不敢面對,由於小學教育是培根教育,是教育的重要階段,倘若這些東西一旦形成,就有可能在他身上留下不好的印記。”

“從另一方面來說,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比較高,也不必非得讓孩子早一點上學、早一點畢業、早一點工作,早一點承擔家庭責任,所以說沒有必要去搶跑。”朱清萍說,小齡兒童的問題分顯性和隱性,也分目前和長遠。“也有可能有家長說,我孩子小一點但是我們家長努力一點,他就跟上了,短期看還能湊合,但時間長了,到了高年級段的時候,問題還會凸顯出來。”

不要誤讀了“彈性政策”

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明確指出,原則上小學入學年齡為截至當年8月31日前年滿6週歲,在學校有學位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放寬,但必須是截至當年12月31日之前年滿6週歲的兒童。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學校長崔世峰說,這個“彈性政策”的出臺也是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需求,具有很強的人文性。

“但家長不應該產生理解偏差,因為這個‘彈性政策’就片面認為截至當年12月31日前滿6週歲就是適合入學年齡。” 崔世峰說,家長必須要清楚認識到,切切不可因為入學年齡政策的“鬆綁”就去忽視孩子成長的差異,就去忽略所處校區的容納生源的體量,這樣對孩子不是真正負責。

教育提早,會事倍功半

“從教育經歷看,小齡生一直遙遙領先或後來居上的案例非常罕見。大部分是學習越來越吃力,負重前行。”崔世峰說,這並不是由於這些孩子智力不行,相反很多小齡兒童智商很高,但孩子綜合素養提升非智力因素不可忽視。實踐證明,足齡兒童,在班級明顯老練成熟,面對挫折有心理預期,也能及時調整和改變。

“過早的知識教育並不能預測未來。”合肥師範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院長,心理學教授,安徽心理諮詢學會會長李群說,現在許多家長太著急了,過早對孩子進行知識灌輸,會導致孩子後期的學習厭倦,學習動機不足,甚至出現心理問題。

“我們做過一個合肥市中學生心理問題抽樣調查,2007年有36%的中學生心理有問題,而這一數字到2018年已經上升到了59%。”李群說,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整整實行了20年,全市的學校都在積極的減負,孩子的壓力來自於哪?調查顯示與家庭環境和家長有很大關係。給孩子報各種學習班,每年在補習上花費動輒就幾千上萬,初二暑期就在補習初三書本內容……

“這些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強迫、焦慮、學習壓力等上面。”李群表示,家長的焦慮會傳染給孩子,讓孩子過早進入競爭環境就會把焦慮和壓力強加到孩子的身上。“所以說,教育提前,會事倍功半。”

崔世峰坦言,現在幼兒教育處於蓬勃發展階段,不管是理念、師資還是設施都與先發地區差距越來越小,幼兒在幼兒園盡情享受到繽紛浪漫的童年時光不再是空話。“都說,教育是農業,是慢的事業,不能拔苗助長,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和引導孩子自我發展,兒童發展的過程是緩慢的,萬萬不可催熟,催熟就是摧殘身心,損害大腦。”所以,對於孩子入學的選擇還是要基於孩子自身入學條件和當地教育資源的配備,不必跟風,不可盲從,尊重生命,遵循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