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如何培養孩子做作業的好習慣?

歡迎來到“眾可微教育”,關注有驚喜。眾可微教育獨創“微教育理論、方法體系”,並以“每天專注一微步、孩子快樂奔優秀”微教育思想為基礎,與眾多專家、家長一起,為天賦兒童快樂成長指引方向。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哲人,臨終前留給弟子一道作業:怎樣才能使一塊空地不長野草?多年後,弟子們齊聚恩師墓前,來交這最後一份作業——答案是:在空地上種上莊稼。不長莊稼,就生野草,多麼簡單的道理。

學習習慣的養成,也是如此:養不成好習慣,便養成壞習慣。少年兒童身心發展極具可塑性,習慣的養成尤為重要。著名教育學家曼思曾說過:“習慣彷彿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比喻非常形象、智慧地說明了好習慣的重要性和壞習慣的難克服性。葉聖陶先生也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轉化為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隨地應用,好像處於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

如何培養孩子做作業的好習慣?

培養孩子良好的做作業的習慣,是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孩子進行養成教育的重要內容。

作業作為孩子知識鞏固的有益補充,在消化、吸收、鞏固課堂所學知識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相信沒有哪一位教師沒佈置過作業、沒有哪一位學生沒做過作業。不知大家想過沒有?就是這麼平常得的象吃飯、睡覺一樣的事情,卻並不像吃飯、睡覺那樣輕鬆。

如何培養孩子做作業的好習慣?

有的孩子把作業當成了沉重的負擔,一提起作業眉頭就皺成了一大把,因此培養孩子認真作業的習慣,不僅是教育培養孩子優良道德品質的需要,也是幫助孩子依靠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掌握能力的關鍵措施,對孩子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義。

1、重視環境

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心理學家指出: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和條件下對事物產生不同的情緒和情感。大量實踐也證明:當堂完成的作業和拖堂趕就的作業是無法比較的,當堂完成的作業書寫工整、作業整潔、正確率高;拖堂趕就的,潦草、馬虎、正確率低,這就是環境因素作用於心態的結果,拖堂趕就作業導致作業環境惡劣和學生的心境不良,使學生產生心態異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作業。作為老師、家長都有責任去幫助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作業習慣。

如何培養孩子做作業的好習慣?

2、明確規矩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確立具體的行為規範,把好的作業習慣內容具體化為日常行為是非常必要的。我要求孩子做作業時做到:

(1)先複習後作業,做作業時要專心、細心,不三心二意,不少做漏做,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

(2)作業要書寫工整、卷面潔淨。

如何培養孩子做作業的好習慣?

(3)有良好的作業規範。書面作業要符合老師提出的要求和規格,如語文要先寫好課題,數學要先寫好練習幾。要寫明題號,作業做完後用尺畫好記分格,寫 上作業日期等。

(4)重視認真完成口頭作業(如朗讀或背誦課文、概念、法則、公式,練習複述課文內容等)和動手操作的實踐作業(如製作簡單的學具、標本,觀察和做小實驗等)。

在制定出具體的要求後,還要做好學習落實、檢查督促工作,檢查時還要適時給予表揚獎勵,及時展示好的作業。在家長和學生的心目中,往往覺得粗心不是缺點,是值得諒解的。其實,粗心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讀書時會影響孩子的成績,長大了會影響工作的質量,甚至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我特別強調的就是“會做的絕不做錯”,並要求學生必須及時檢查、及時驗算。

如何培養孩子做作業的好習慣?

3、學會靜心

“做作業時不浮躁,靜下心來仔細做”是做好作業的前提。我要求孩子做作業時要投入,要專心致志地、認認真真地完成作業,然後高高興興地去玩。用自己的話複述題意,可以幫助孩子進入情境,複述題意能準確地反映出孩子對題意的理解程度,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概括能力和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審題能力。

我常把孩子作業中的典型錯誤改編成一個個判斷題讓孩子探究。先判斷答案是否正確,然後不加評論地說:“說出你的理由。”

如何培養孩子做作業的好習慣?

4、培養責任心

現在的家庭裡,“陪讀”現象嚴重。雖然形成的原因很多,但低年級孩子學習要家長陪,這個習慣一旦養成,到高年級就容易養成拖拉作業的習慣,再改就難了。他們覺得檢查作業是家長的事,自己只要完成就好,失去了對學習的責任心。為父母而學。

如何培養孩子做作業的好習慣?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良好的習慣是人在他的神經系統中所儲存的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將對他今後的發展起重要作用。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是每一位教師和家長的重要職責。小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老師和家長長時間的教育和培養。只要我們堅持嚴格要求,示範引導,反覆訓練,一定能取得理想的結果。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評論收藏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