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郑成功为什么被称为民族英雄?

不一其人


郑成功(1624~1662),福建南安人,明末清初著名民族英雄,军事家。其父郑芝龙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组织向台湾移民,积极开发台岛。清顺治二年(1645),21岁的郑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召见,颇多赏识,被认为本家,赐他国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称之为国姓爷。清顺治十年(1653),南明永历帝又封他为延平郡王。

民族英雄郑成功一生的主要活动,是在国内明清王朝交替和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东方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


清顺治三年(1646)秋,清兵进攻福建,南明隆武帝被抓。郑成功父亲郑芝龙掌握隆武朝廷军权,在汉奸洪承畴的勾引下,率兵投降了清朝。郑成功反对父亲投降清军,率领部下先在广东起兵,继而挺进厦门鼓浪屿,于顺治七年(1650)占领厦门、金门两岛。以后与清军展开不断的战斗,逐步收复了福建漳、泉地区,并控制了北至浙江舟山、南至广东潮惠的东南沿海地区。顺治十六年(1659)夏,郑成功率水师十余万人北上,经舟山入长江上游,连续拿下瓜州、镇江等城。7月围攻南京,误中清军强兵计,兵败退回厦门。第二年,清军分三路进攻厦门,被郑成功击退。

祖先基业、宝岛台湾的收复,是郑成功一生中又一个大心愿。明天启四年(1624),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了我国台湾,对台岛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清顺治九年(1652),台湾爆发了以郭怀一(郑成功父亲郑芝龙旧部)领导的抗荷武装起义。顺治十二年(1655),郑成功为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郑成功下决心彻底赶走台湾岛上的侵略军,收复国土。顺治十八年(1661)三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而自己亲率2.5万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冒着滔天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后,准备直取台岛。



荷兰侵略军听说郑成功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恐。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今东平)、赤嵌(今台南)两座城堡;还在港口弄沉大量破船,以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郑军乘海水涨潮时,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则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与台湾城的联系。

在激烈的海战中,侵略军以赫克托号战舰进行攻击。郑成功一声令下,把敌军紧紧围住,六十多只战船一齐发炮,将褐克托号击沉。与此同时,他们又击溃了台湾城的援军。赤嵌的荷兰军在水源被切断、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只得向郑军投降。

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抵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下令向该城发起猛烈进攻。荷军伤亡近两千人,损失惨重。康熙元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军事斗争,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成功尝试。通过这一斗争,郑成功顺利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因而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李子迟到了


民族英雄的定义:民族英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狭义民族英雄的定义。

狭义民族英雄:一个民族在“反抗外来民族的侵略、压迫的斗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人物,其中包括在反抗斗争中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人”。以上定义适合于任何民族,并且不受地域和历史时间的限制,也不受成功失败、人物大小条件的限制。如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

广义民族英雄:在和平时期,为本民族的发展繁荣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这其中包括的内容很多,如一项发明,使本民族受益,或为本民族争光,一项为世界做出贡献学说,为本民族争光的事情的行为者,都是民族英雄。如当代民族英雄邓小平,邓稼先,袁隆平等都为中国民族做出过贡献。

郑成功做了什么:公元1661年,清末明初时期郑成功率军25000人,战舰500艘,由金门过澎湖到达台湾本岛并在台湾省人民支持下经过9个月的奋战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被荷兰侵占38年之久的台湾。郑成功抵御外敌入侵收复领土为民族英雄。

历史意义:宝岛台湾自古就是我们中国的领土任何时期都不得侵犯。郑成功是抵御外敌收复领土的民族英雄,通过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维护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路之遥


要回答这个问题呢,首先就要知道什么人才能算民族英雄。民族英雄就是指那些为维护中华民族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勇于反抗外族或外国侵略,并立下赫赫战功的杰出人物。

这样一说,大家就能够理解为什么郑成功是民族英雄了。因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但在17世纪初,因为明朝正处于崩溃的前夜,内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外有满清的侵扰,根本无暇顾及孤悬海外的台湾,而此时远在欧洲的荷兰侵略者正处于全球殖民时代,它看中了台湾这块肥肉和跳板,因此通过利诱、威胁、武力恫吓等手段,最终将整个台湾置于其殖民统治下。

到了明末清初之时,郑成功因忠于明室,想要反清复明,但经过几年的战争,眼看复明无望,便拟收复台湾建立抗清根据地,公元1661年3月,郑成功率大小战船200余艘。军士 2万5千人横渡台湾海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登陆,经过激战,至1662年2月1日将荷兰侵略者逐出台湾。

虽然郑成功占领台湾的目的是建立一块反清复明的根据地,但客观上他赶走了荷兰侵略者,为中华民族收回了台湾,因此他是实实在在的民族英雄。

最后说一下,民族英雄是抗击外族外国的,因此那些在对内战争中战功再卓著也不能称为民族英雄哟!


唐史大白话


郑成功被称为民族英雄,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当之无愧,如果非要说他被称为民族英雄的话,需要从民族英雄的界定和功绩两方面来看。

近些年,一些以前被称为民族英雄的历史人物,纷纷消失了,被摘下了民族英雄的称号,例如岳飞、霍去病等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关于民族英雄的界定的变化。在古代他们被称为民族英雄,是因为当时是大汉族的天下,古人认为其他民族皆为外族,而现在形成中华民族,56个民族为一家的观念,像岳飞他们属于民族内部矛盾,不属于民族英雄。只有是抵御非中华民族的外族的侵略,才属于民族英雄。

郑成功当时收复台湾,可能更多是为了 取得海外基地,进行反清复明的斗争,没有多少维护主权的观念,但他实实在在地驱除了荷兰侵略者,维护了国家主权完整,功在千秋,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毋庸置疑。

郑成功作为民族英雄,收复台湾,功在千秋,值得后人永远敬仰!


密探零零发


郑成功(1624年一1662年),福建南安市石井镇人,父郑芝龙,母日本女子田川氏,公元1624年8月27日(农历七月十四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千里滨。拜礼部尚书钱谦益为师,十五岁中秀才。

1646年,清兵攻克福建,父亲郑芝龙只身北上向清朝廷投降,母亲在清军劫掠郑家时,害怕受辱于清兵,切腹自尽。

1647年,郑成功树起反清复明大旗,在盈岭、海澄、揭阳等地抗击清军,取得重大胜利。

清廷派其父郑芝龙招降不从,先将其父流徙于宁古塔,后又斩杀,并挖掉郑氏祖坟。而且设计设法断绝了郑成功军队的经济来源和食品供给。(从此清政府闭关锁国)

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郑成功转而进攻大航海时代以来,欧州列强远渡重洋割据殖民的台湾,其中包括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和荷兰人。

1661年3月,郑成功亲率将士2.5万人,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在鹿耳门及禾寮港登陆,先夺取赤嵌城,后围困台南市,迫使殖民总督揆一于1662年2月1日签字投降,撤离台湾。

5月,郑成功感染时疫病逝,享年39岁。

从收复台湾之壮举来看,他的驱荷复台的立场和功绩,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英雄事迹,堪称为伟大的民族英雄吧。

是人总要生存,是英雄总会得到历史公证,世间公认。郑成功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


德厚致远


中国传统历史上认定的民族英雄是捍卫传统以人为本,仁者爱仁价值观的,外族入侵是破坏这种价值观的,所以不论这些民族后来是否融入民族大家庭都不影响他们是民族英雄。今天以民族大家庭而否定民族英雄,我认为这是思想狭隘的表现,是另一种功利主义,是另一种没头脑或者是别有用心,是没有价值判断没有信仰的另类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