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當年被送到太空中的那些動物們現在都怎樣了?

涵少27065338


第一批被迫飛向太空的動物是果蠅,1947年,美國用從納粹德國帶回來的V2火箭把這些小傢伙送上了太空,美國人在這次實驗中掌握了回收技術,火箭在抵達170千米高度時開始下墜,下降到30000米高度時,盛有果蠅的容器被彈射出來,隨著降落傘安全著陸,果蠅們安然無恙。

1948年6月,又一次的V-2導彈飛行試驗中,猴子“阿爾伯特”成了試驗對象,它隨著導彈到達6.3千米的高度,這次試驗沒有回收,“阿爾伯特”是第一隻獻身的猴子。

1949年6月,猴子“阿爾伯特二世”再度搭乘V2導彈飛向太空,併成功到達134千米的高度,成為第一隻進入太空的猴子。返回時降落傘出現故障。“阿爾伯特二世”犧牲。

1949年9月,猴子“阿爾伯特三世”隨著V2導彈升空到一萬米高度時,隨導彈爆炸犧牲。

V2導彈的猴子實驗中的最後一位犧牲者是猴子“阿爾伯特四世”,1949年12月,導彈到達130千米高度後,返回時再度出現降落傘故障,“阿爾伯特四世”隨之犧牲。

1959年5月,猴子“阿貝爾”和“貝克”搭乘木星火箭升上太空後平安返回。恆河猴“阿貝爾”在後來從身體上取下傳感器時,因麻醉事故喪生,它被做成標本,至今陳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內。

松鼠猴“貝克”很幸運,後來又健康生存了25年,死後安葬於美國國家太空與火箭中心公墓。

1961年1月,黑猩猩哈姆在升空測試中,出現過一次致命的事故,飛船的實際速度達到了每小時9400公里,高出設計速度近四倍,然而哈姆頂住了考驗,降落到大海里後被回收。

1967年3月,猴子“馬丁”和“維斯塔”被法國人分批送入太空。

法國是第一個把喵星人送到太空的國家,這位喵星人的名字叫做“菲利克斯”。

蘇聯在1957年,把流浪狗“萊卡”送入了“史波尼克2”號衛星,進入軌道飛行後,“萊卡”心速過快,超出平時兩倍,犧牲在近地軌道上。

蘇聯人從1983年開始,也向太空發射了很多猴子,其中一次創造了太空生活13天半的記錄。

2013年,猴子“吉利”被伊朗人送往太空,並宣佈成功回收(成功回收的猴子右眼上方丟失了升空前的胎記)。

美國人還送了很多其他動物上天,比如蟾魚、青蛙、水母,俄羅斯人送上天的還有老鼠、蠑螈。

日本送上太空的則是幾條魚。

1964年7月,中國發射的第一枚生物火箭“T-7AS1”裡,搭乘了一群大白鼠。1966年7月,分兩批把小狗“小豹”和“姍姍”送入太空併成功回收。2016年的中國的神舟號裡,搭乘的則是很多可愛的蠶寶寶。

人類上天之前,很多動物已經替人類進行過多次太空替身實驗,它們是真正的太空英雄,隨著航天科學技術的提高,人類現在已經很少再需要這些勇敢的替身了。


歷來現實


第一隻去太空的動物是條狗

1957年俄羅斯大狗“萊卡”乘坐蘇聯的“史潑尼格2號”進入太空軌道,當之無愧的犬內第一人。但“萊卡”的運氣似乎不太好,當時的蘇聯科學家並不知道怎麼重新收回衛星(這科學家過家家呢?),幾小時後艙內氧氣耗光,萊卡就因為壓力和過熱的原因葬身宇宙。

開局一隻船、一條狗,蘇聯人探宇宙全靠運氣。

宇宙無老虎,猴子當大王

1959年美國人把一隻獼猴和一隻松鼠猴送進了太空,猴子背地裡有菩提祖師的庇護最終安全的返回地球,但那隻獼猴在醫生為它摘除電極時因為麻醉嗝屁了。

再此之前另一隻獼猴也進入過太空,可惜回家時火箭跟蒼茫大地來了個熱情的擁抱,太空猴成為了戀愛的犧牲品。

美國人把猴子它祖宗也送進了太空

1961年黑猩猩哈姆被送進太空,為了紀念肯尼迪成為白宮第一名天主教徒的第七天。身體強壯的哈姆整個旅途只出現了輕微脫水的狀況,最後它得到了一隻蘋果作為探險的回報(美國人可真摳,那麼有錢才給一個蘋果)

又是美國人,這次給太空送了個怪物

1997年美國用“哥倫比亞”號給豹蟾魚搞了個免費太空遊,據說是為了研究失重狀態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倒黴的豹蟾魚因為聽力結構像人類就被“親切的問候了一遍”。

這隻魚長的其醜無比,卻能夠通過歌聲來吸引母魚。它雖然醜可它泡妞強呀(我有理由懷疑美國人想用這條魚釣個外星人回來)。

關注人字拖,這個夏天不得jio氣


賣橘子的人字拖


看到題目,我們第一反應就是為什麼要把動物送到太空呢?

最初把動物送上太空,只是為了測試他們在太空中生存的能力。人類迄今為止,一共送上了十種動物進入太空做實驗。

10.老鼠


1950年,一隻小白鼠被安置在了艾伯特系列的飛行器之中,但是由於降落傘回收系統壞了,飛行失敗,老鼠也“涼了”。第二年,也就是1951年,美國的火箭彈帶著11只老鼠飛行,同樣失敗。1958年,美國再次帶著3只老鼠飛進太空,可是又一次失敗。1959年飛入太空,還是失敗。不過不死總會出頭,1961年,法國太空中心派出了一隻名叫“赫克託”的老鼠,成功飛入太空並返回,它也被譽為第一個參觀太空的老鼠。

9.豚鼠

1961年3月9日,第一隻豚鼠同狗和爬行動物,老鼠,一起乘坐蘇聯的人造衛星9號宇宙飛船飛上太空。不過他們是單程票,1990年,我國包括60個植物在內和豚鼠一起飛入太空併成功返回了家園。

8.蠑螈

1985年,Bion 7號發射,裝載了10只蠑螈。為了研究身體對太空損傷的研究,科學家將蠑螈的前肢切斷,這也讓他們有了一個重大的發現,既蠑螈在太空肢體可以快速的生長起來。

7.青蛙


1970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將兩隻青蛙送到太空,為了研究內耳的平衡功能,當然了,這樣青蛙也是一去不復返了。

6.魚

1973年,為了收集更多的關於內耳的研究,很多的魚類都被收集起來送去太空,比如劍尾魚,孔雀魚,斑馬魚等。

5.海龜


海龜是最早進入太空的動物之一。1968年,蘇聯派遣了兩隻烏龜在探測器5號飛船上,將他們送入太空並圍繞地球一圈返回,海龜只是體重減輕了一些。

4.貓

法國人把老鼠送上了天,怎麼可能不帶著貓去呢?1963年十月,法國將第一隻貓送入太空,並安全返回。

3.蜘蛛


1973年,研究人員未了研究太空失重怎麼影響蜘蛛織網,就將蜘蛛送入了太空。研究發現,蜘蛛建造的網時間越長,質量越好。(慢工出細活,這事還用上太空?)

2.猴子

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多次將猴子送入太空。1961年,哈姆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黑猩猩。同年,艾諾絲是第一個環繞地球的黑猩猩。除了狗,猴子上第二種經常進入太空的動物。

1.狗

世界上最著名的狗,萊卡,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狗。1957年11月3日。在太空中因為過熱和壓力,升空後幾個小時就死亡了。
喜歡請關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的文章給您


娛樂叨叨團


那些送到太空的動物現在都怎樣了?這還用問,都死了唄。呵呵,動物的壽命一般都是很短的。不過題主想問的顯然不是這個,他一定是關心那些動物上了太空以後,在太空之旅中的結局是什麼樣。

好吧,人類最早送上太空的動物是果蠅,那時還沒有人造衛星進入地球軌道,這些果蠅是搭載美國的“V2”火箭於1946年7月升上太空的。

不過,動物上太空,最熱鬧也最引人注意的時期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這段時期。因為在這個時期,人們很希望把人送上太空。我們都知道,火箭在升空時會有巨大的加速度,在回收落地時又有巨大的減速度,人體到底能不能承受這樣的加速度和減速度?到底能不能適應太空的環境?雖然地面上可以做一些模擬實驗,但這種模擬實驗和真正的火箭升太空還差之甚遠,誰心裡也沒有底。怎麼辦?只好請動物們先行一步,去作個試驗品了。

美國人很喜歡用猴子做這類實驗。第一隻到達太空的猴子是艾伯特二世,於1949年到達134千米的高空。它的前輩艾伯特一世1年前在尚未到達100千米的高度時就窒息而死。由於著陸時太空艙的降落傘失靈,艾伯特二世後來也不幸遇難。直到1951年,才有一隻猴子從太空中安全返回,這就是艾伯特四世和11只老鼠同伴。

“太空第一猴”艾伯特二世。

值得一提的是,一隻名叫貝克的松鼠猴,在1959年完成太空旅行使命後,又活了25年。

而蘇聯人最喜歡用狗狗做這類實驗。在1961年4月12日,人類第一位航天員加加林進入太空之前,至少有10只太空犬被前蘇聯送入了空間軌道。

這些太空犬出身卑微,之前都是莫斯科的流浪犬,而且都是雌犬。科學家們覺得它們可能比家犬更能忍受太空飛行嚴酷的環境。而選擇雌犬,是因為它們的性情溫和而且不需抬腿尿尿。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隨後於當年11月3日發射的第二顆人造衛星,就搭乘了一位特殊的“航天員”——小狗萊卡。

小狗萊卡出征前的照片。

科學家們在萊卡的身體表面和皮下安裝了感應器,用來監測它的呼吸和心跳,進入太空後,監測數據會自動傳回地面。

關於萊卡的命運,當時蘇聯提供的 “官方”版本是這樣的:萊卡完成了長達一週的飛行任務,到達離地球1600公里的高處。按照計劃,它在吃了最後一頓含有劇毒的晚餐後,安靜地死去。

2002年,當時的生物醫學家馬拉山科夫卻披露說:萊卡當年在剛飛上天沒幾個小時,就死於驚嚇導致的心臟衰竭。萊卡身上的傳感器傳回的數據顯示,萊卡上天不久,心率達到平日的三倍。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萊卡承受著巨大的痛楚。

不管怎樣,萊卡短暫的太空旅程還是證明,哺乳動物能夠承受火箭發射後一定的嚴酷環境。

羅馬尼亞發行的“太空狗”萊卡紀念郵票。

1960年8月19日,太空犬卑爾卡和斯特拉卡搭乘蘇聯“五號”人造地球衛星在太空中度過了一天,伴隨它們的還有1只小灰兔、40只小老鼠、兩隻大老鼠以及若干蒼蠅和植物等,它們都成功地回到了地面。

斯特拉卡在這次任務結束後,產下了一隻幼患。次年,赫魯曉夫把這隻幼犬作為禮物,送給了美國總統肯尼迪的女兒卡羅琳。如今,斯特拉卡的後裔們一直在美國過著普通狗的生活。

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從拜科努爾發射場起航,在最大高度為301公里的軌道上繞地球一週,歷時1小時48分鐘,於上午10時55分安全返回,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首次載人航天完成以後,用動物做開路先鋒的意義隨之失去,此後的動物航天,就只剩下科學實驗的意義了。


洪良


答:除了人類外,還有好多動物被送入太空過,有的不幸死去,有的回到地球正常生活。


第一隻進入太空的動物——猴子

蘇聯最早在1949年,把一隻代號為“艾伯特II號”的猴子,送入134公里的高空,但是在著陸時降落傘未打開而失敗;就在前一年,代號為“艾伯特I號”的猴子,還沒有上升到100公里就窒息而死。

一般情況下,我們把距離地面100公里以上的區域稱作太空,距離地面1000公里以外的稱之為外太空。


第一隻進入外太空的動物——狗

第一個被送入外太空的地球動物,是一隻名叫“萊卡”的流浪狗,於1957年11月3日搭乘前蘇聯的史波尼克二號進入外太空,軌道高度1600公里。

當時蘇聯官方宣稱萊卡狗在太空飛行一週後,被餵食含有劇毒的晚餐後死去,此時處於蘇美爭霸時期;直到2002年,才有當時參與項目的研究人員解密,說萊卡狗升空幾小時後,飛船控溫系統失靈,萊卡狗因驚嚇和中暑死去。


首次被送入月球軌道的動物——烏龜

在1968年,還處於蘇美太空爭霸的激烈階段,面對美國阿波羅計劃的步步緊逼,蘇聯心知自己沒有能力把宇航員送入月球軌道,於是安排五號繞月探測器,攜帶兩隻烏龜完成繞月飛行,併成功返回地球,其用意不言而喻。

美國官方資料:阿波羅10號飛船,在1969年5月實現載人繞月飛行(未登陸月球),併成功返回地球;然後阿波羅11號飛船,在1969年7月,實現首次載人登月,並安全返回地球。


第一隻送入太空的黑猩猩

1961年,美國使用水星二號宇宙飛船,把一隻名為“哈姆”的黑猩猩送入太空,距離地面250公里,以測試黑猩猩對微重力、加速、減速和溫度變化的反應。

哈姆歷經6分鐘的太空飛行後,最後安全降落在大西洋,整個飛行過程持續了16分鐘,哈姆最終在動物園安享晚年,於1987年去世,享年25歲。


除了以上動物外,人類還把兔子、蜘蛛、螞蟻、水熊蟲、貓、青蛙、果蠅、小白鼠等等動物送入太空,以此研究地球生物在太空中的適應情況。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這裡,喜歡我們答案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據不完全統計,從1950年代起,人類送往太空的動物計有:2頭豬、7只狗、5只貓、44只鼠、4只牛蛙、10只小倉鼠、數只兔子、3只烏龜和10多隻猴子。另外,還有金魚、蠶、若干昆蟲如螞蟻、蜜蜂、蜘蛛、果蠅、蟑螂、蝙蝠等等。

這些動物的命運大多不好。它們中,有的死於高速升空和降落時的衝擊,有的和飛行器一起消失在茫茫太空再也沒有回到地球,有的則掉入深深的海洋人類沒法以把它們打撈出來。

總體而言,狗、猴子、倉鼠和果蠅的情況似乎好一些,沒有馬上死去、能活過一段時間、甚至再次返回太空的比例,比其他動物和昆蟲的比例,要高得多。倉鼠歷經太空飛行後,身體狀態與飛行前並無太大的差異。

美國科學家早在1946年,就開始了動物升空實驗。他們將豬、貓、青蛙、金魚、果蠅、倉鼠等放入一個高空熱氣球中。但是那次實驗並不成功,氣球在3萬米的高空爆炸。

1947年2月20日,美國的V-2火箭飛行了3分10秒後,在11萬米的高空將艙體彈出,裡面有被送往太空的果蠅。最後,這幾隻果蠅完好無損地回來了。

第一隻進入太空的猴子叫阿爾貝二世,於1949年6月14日抵達了13.4萬米的高空。但不幸的是,沒能經受住速降的衝擊,阿爾貝二世在回到地球前就喪命了。

第一隻進入太空的老鼠叫阿爾貝五世,同樣是美國人的實驗。由於發射失敗,這隻著名老鼠的命運便眾所周知。蘇聯於1951年7月22日將兩隻狗送上太空。回到地球后,一隻狗很快死去,另一隻狗則活了較長時間。

但是,所有上述動物都未能抵達太空軌道。1957年11月3日,蘇聯的萊卡犬是那時人類送到太空軌道的第一隻狗。但是,萊卡犬死於飛行途中。此後,蘇聯又實驗了多隻太空狗,但命運都和萊卡犬差不多。

在太空飛行時間最長的狗是蘇聯發射的。這兩隻狗於1966年2月22日升天,飛行了22天后於3月16日回到地球。1969年,美國專門發射了一顆生物實驗衛星,並由一隻經過訓練的猴子邦妮操作食物投放機,餵養其他猴子。航天器原本計劃繞地球飛行30天,但只飛行了15天就掉在了太平洋。第二天,邦妮和大部分猴子死去。


世界真的很大


絕大多數被送到太空的動物,都沒有“現在”可言。

因為它們要麼死於上太空的過程,要麼在太空中死去,要麼死於回程,如果它們熬過了所有這些艱難困苦,那麼大多數上過太空的動物還被解剖了,以便人類瞭解太空之旅對動物身體健康的綜合影響,只有極少數動物逃過了最後一劫,安度餘生。這個問題中的許多答案都談到了被犧牲的動物,那我就重點談談那些劫後餘生,能平靜地活到老死的少數幸運兒吧。

首個經歷太空飛行後長期存活的狗:Tsygan

圖示:R-1導彈紀念碑

1951年7月22日,前蘇聯利用R-1導彈,攜帶了兩隻狗 Tsygan和Dezik進入太空——越過了距離地面100公里的卡門線——併成功安全落地,達到的高度為110公里,在那裡導彈的頭部脫落,在墜地前降落傘張開減速,Tsygan和Dezik也因此成為第一批經歷過太空飛行,併成功倖存的哺乳生物代表。而此前曾經到達過太空高度的動物只有果蠅,果蠅這種昆蟲真的很厲害,輕鬆就經受住了嚴酷的太空之旅。

圖示:導彈發射前的Tsygan(左)和Dezik(右)


1951年7月29號,Dezik和新搭檔Lisa,再次重返太空,但這次由於降落傘故障,沒有打開,Dezik和Lisa都因硬著陸而喪命,但這次悲劇倒是讓Tsygan得到解脫,它被前蘇聯太空科學家和外交官阿納託利·布拉岡拉沃夫收養,作為寵物犬直到老死。

圖示:前蘇聯太空科學家阿納託利·布拉岡拉沃夫(右)


冷戰期間,前蘇聯太空科學家阿納託利·布拉岡拉沃夫作為前蘇聯代表參加了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在那裡他和美國同行和代表休·德萊頓,共同促進了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多次太空合作。美國航天飛機停用後,美國宇航員能借助俄羅斯的聯盟飛船進入太空和空間站,也是因為兩國在太空領域即對抗又合作的老傳統所致。


可能是因為巴甫洛夫用狗做生理實驗的原因,所以前蘇聯在使用動物上太空這事上首先想到的就是訓練狗,前蘇聯一共訓練了數十隻專用於上太空的狗,大多死於各種意外或者被解剖了。只有上面提到過的Tsygan,作為第一隻成功上過太空並倖存的狗,才被阿納託利·布拉岡拉沃夫收養後得以善終。


首個經歷太空飛行後長期存活的猴子:貝克

在前蘇聯訓練狗的時候,美國的同行們則選擇了猴子,一來肯定是不想被指為抄襲和山寨,二來猴子也的確比狗更類似於人類。


1959年,埃布爾(Able)和貝克(Baker)成為首批在經歷太空飛行後存活的猴子。它們乘坐導彈,如前蘇聯的狗那樣短暫地衝上太空,然後落地。在此之前,它們的前輩都因各種原因死亡,比如導彈爆炸,比如降落傘張開失敗,比如空氣量不夠用,居然死於窒息等。

圖示:1959年美國生活雜誌報道替人類上太空探路的埃布爾和貝克。


1959年5月28日,埃布爾和貝克在導彈的鼻錐中飛行至579公里的高度,最高時速達到16,000公里/小時,在穿越2,735公里的距離後落地。雖然總飛行時間很短,僅僅只有16分鐘。但在這短暫卻具有致命危險的16分鐘裡,埃布爾和貝克經歷了38倍重力的考驗,又經歷了9分鐘的失重。


這次飛行,讓埃布爾和貝克成為首批上過太空並活著落地的猴子。但不幸的是安貝爾在接受切除植入體內觀察用電極的外科手術的四天後死亡,唯一倖存的貝克則在接下來幾個月中成為媒體關注的中心,她的生理狀態一直被密切監控,以確定太空飛行是否對她造成了任何不良影響。而且生物太空學專家們還試圖讓她成為母親,以便了解太空飛行是否會危及哺乳動物的生殖健康,也因此貝克有幸成為活到老死的太空猴,它於1984年11月29號離世,此前一直生活在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

首個上太空並長期存活的黑猩猩——漢姆

漢姆於1957年出生於當時還屬於法國的殖民地喀麥隆,幼年的漢姆被動物走私販子非法捕獲後,被賣到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的一家農場。1959 年美國空軍購買了一大批黑猩猩,訓練它們上太空完成任務,漢姆也成為其中的一員,並被帶到霍洛曼空軍基地。經過初步篩選後,只有40只黑猩猩入選,在訓練中不斷淘汰後,最終只有6只黑猩猩進入上太空的候選名單。而漢姆此時只有一個編號65,並沒有正式的名字,因為美國空軍不願意讓失敗的動物擁有一個名字,以迴避因此帶來的心理壓力。


從1959年7月開始,這隻兩歲大的黑猩猩被神經科學家Joseph V. Brady訓練,漢姆被教導在看到閃爍的藍光後的五秒鐘內推動一個槓桿,漢姆成功完成了訓練。讓漢姆和所有其他上過太空動物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並不僅僅是一名乘客,漢姆證明了在太空中,動物依然具有完成一些任務的能力,而漢姆的試飛結果,極大地鼓舞了人類的太空之旅,事實上美國首個上太空的宇航員艾倫·謝潑德在1961年5月5日所完成的任務,就和漢姆沒啥區別。

圖示:上太空前的漢姆,整裝待發。此前的靈長類動物實驗,動物都是在麻醉狀態下上的太空,但這次不同,因為漢姆要在太空中完成特定任務,它必須清醒著經歷太空旅行的全過程。


1961年1月31日,漢姆完成了太空飛行和首個動物太空任務,飛行時間16分39秒,濺落於大西洋,當天晚些時候漢姆被一艘救援船救回。總的來說,處於清醒狀態中的漢姆,並未因太空飛行引發的驚恐讓自己受到嚴重創傷,它只是鼻子輕微受傷。

圖示:漢姆從大西洋中生還,救援人員給了它一個蘋果。當時海水已經通過通氣閥灌入船艙,如果救援直升機再晚發現一會兒,漢姆可能會被淹死在船艙中。


在成功完成首個黑猩猩太空飛行任務之後,漢姆在華盛頓特區的國家動物園中生活了17年, 然後又加入北卡羅來納動物園中的一小群圈養黑猩猩。1983年,漢姆去世,屍體被移交給美國空間武裝部隊的病理學研究所進行屍檢。屍檢後,本來的計劃是將它製作成標本,在史密森尼學會展出,這是仿照蘇聯太空狗的先例。但這一計劃遭到公眾抵制,於是漢姆的肉體最終被埋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的國際太空名人堂。但其骨架則被國家健康醫學博物館收藏。

圖示:漢姆的墓地


另外,當時漢姆的替補米妮(Minnie),是受訓中唯一的雌性黑猩猩。它後來並沒有上太空,而是作為美國空軍黑猩猩育種計劃的成員,共生養了9個後代,眀妮是最後一隻倖存的太空計劃黑猩猩,雖然它並沒有上過太空,眀妮於1998年3月14日去世,終年41歲。


倒黴的首個上太空並存活的貓——Félicette

前蘇聯和美國在太空爭霸的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動物作為人類的先驅前往太空,其中絕大多數都死於各種意外,除了首批倖存動物因為有首例光環而得以安享晚年,多數沒有死於意外的動物也會被解剖研究。但最倒黴的當屬首個上太空的貓——Félicette,它在1963年由法國政府送上太空,達到152公里的高度,並順利回返地面,作為首個上太空的貓,卻在兩個月後被解剖了,以便研究它的大腦是否曾因上太空而受到影響。


現在,我們依然在太空中進行一些必要的動物實驗,主要是瞭解長期太空生活,對動物的影響。

與冷戰時期,盲目地使用動物不同——許多動物太空實驗毫無必要,也沒有幫助人類瞭解更多知識,它們的犧牲毫無價值——,現在的太空動物實驗都有明確的研究目的,研究太空飛行長時間對肌肉,神經,心臟和其他系統的影響,實驗動物也主要是小鼠。人類對貓、狗和黑猩猩的感情遠超過小鼠,當然重量因素也在考慮之中,畢竟小鼠很輕,不是嗎?


最後來看一張太空動物的總結長圖吧。



裸猿的故事


額,這個問題怎麼說呢,實際上答案只有一個,這些動物都死了,實際上人類最早將動物作為實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的時候,當時人們利用熱氣球把動物們們帶入空中,然後進行實驗,那麼熱氣球在飛行了3.2千米之後,最終落在了地上。

實際上在人類進軍太空的歷史當中,猴子可以說是最早的太空先鋒之一了,那麼美國曾經就在1949年的時候,將一隻叫做艾伯特三世的猴子送入太空,但結果是悲慘了,由於搭乘的火箭發生爆炸,艾伯特三世最終屍骨無存。

後來美國科學家又先後將艾伯特四世和艾伯特五世送入太空,但結果依然是悲慘的,這兩隻猴子都在火箭發射的過程中死亡,那麼一直到1959年的時候,美國終於成功的將兩名叫艾布爾和貝克爾的猴子送入太空,並且這兩隻猴子最終也成功的返回了地面。

那麼除了和人類接近的猴子之外,蘇聯的科學家則對狗產生了興趣,蘇聯曾經在1957年的時候發射了一顆人造衛星,這顆衛星上面乘坐著人類第一條進入太空的狗“萊卡”那麼萊卡最終還是死亡了,而死亡的原因是因為過度的驚嚇。

不過蘇聯的科學家並未就此放棄,後來在1959年的時候,蘇聯的科學家又將兩隻狗和一直兔子送入了太空,那麼其中一隻叫奧特瓦日納的狗狗最終成為了一名經驗豐富的航天員,一共進行了五次的太空飛行。

最後除了猴子和狗之外,人類還將貓送入過太空,例如法國就曾在1963的時候將一隻貓咪送入太空,另外進入太空還有像青蛙,魚,老鼠,果蠅等其他動物。

那麼這些動物雖然都已經死了,但它們為人類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所以如果沒有它們,人類還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進入太空.........


種植恆星


在人類的太空探測發展歷程中,由於早期的載人航天事業風險較高,且技術不成熟,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科學家們曾經將一批特殊的航天員發送到太空,他們就是最早的動物航天員。

圖為蘇聯的“萊卡”

1949年美國曾經將一隻猴子發送到太空,但由於火箭出現技術問題,在發射途中發生爆炸,這隻猴子最後屍骨無存。成為了人類太空探索的第一個犧牲品。而在這些犧牲的動物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是那隻名為“萊卡”的小狗了。當時,蘇聯官方聲稱“萊卡”在太空中生存了長達一週的時間。但很多年後解密的資料表明“萊卡”在升空後幾個小時,就因為巨大的恐懼而導致心臟衰竭而死。

圖為被製成標本的猴子“阿貝爾”

有一些動物雖然度過了孤獨而漫長的太空旅途,但卻因為返回途中的一些機械問題,導致出現各種各樣的意外,如降落傘打開失敗,溫度升高等。但毫無疑問,這些動物完成了極為偉大的使命,因此,一些國家的科研機構將他們製成標本,永久性珍藏在博物館中,或是製作紀念碑。

圖為黑猩猩“哈姆”

而另一些極為幸運的動物,不僅順利的完成的它們在太空中的旅行,還成功的返回到了地面。因此,這些動物在返回地球后,大多受到了一些科學家或是政府高官的領養,度過了極為幸福的後半生。而這也是它們應該得到的,畢竟在那個航天技術不發達的年代,這些“動物航天員”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科研數據。


雙馬尾班長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具體說一下,因為這些太空動物們對於人類未來的太空探索道路做出了很大貢獻,雖然他們都是動物,但是也為我們的太空探索獻上了生命。



第一個登上太空的人類是加加林,而第一個登上太空的地球生物卻不是加加林……第一個登上太空的生物是一些果蠅,美國用繳獲的V-2火箭於1947年2月20日發射了一些果蠅上太空,其實對於那個時期的科學家來說已經考慮送人類登上太空了。

而直接把人類送上太空有一些冒險,那個時代一個宇航員可以說是耗資巨大……所以科學家們準備先送一些動物們上太空。

緊隨其後的是蘇聯,大家都知道的太空狗萊卡,它是莫斯科街道的一隻流浪狗,萊卡在1957年11月份開始了它的單程旅行。科學家在旅行前給萊卡身邊放置了很多科學設備,用來測量萊卡的生物讀數,比如血壓,心率等等,看看在什麼壓力下會窒息……這個任務在當時有不少民眾譴責,在事後,人們都記住了這隻狗,俄羅斯宇航局到現在還有多處都矗立著萊卡的雕像。


單程旅行,它回不來了。在發射後5至7個小時之間,萊卡就沒有了任何生命跡象,科學家經過推算認為萊卡死於過熱和壓力。當時這個實驗認為萊卡最起碼能活四天以上,但是沒想到……萊卡的屍體在繞地2570次之後,於1958年4月4日在大氣中燃燒。


1949年,美國將艾伯特三世,艾伯特四世和艾伯特五世送入太空,但是這三隻猴子都在火箭事故中去世了,艾伯特四世和艾伯特五世更是在火箭還沒有發射的時候就爆炸了,可以說它們屍骨無存……同樣,美國宇航局歷史博物館也都矗立著它們的雕像。

1950年至1959年,美國飛行器攜帶了很多小白鼠前往太空,結果都不行,失敗了。1961年,法國的太空中心也讓一隻老鼠登上太空,後來這隻名叫“赫克託”的老鼠成功返回地球,這是人類利用動物探索太空為數不多的案例。



在之後人類還送了青蛙,貓咪等動物登上太空,大部分還是沒能回來,因為當時人類技術受限,一方面發展衛星迴收技術的同時,一方面又想看看生物在太空中如何生存,會遇到什麼樣的災難。正是這些動物才為人類帶來了新的太空時代,一個登上太空的人類……

銘記,就是最好的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