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法國襲擊敘利亞後,也遭到了恐怖襲擊傷亡十幾名法軍,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小卡的吐槽


路過,我也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我覺得法國這是咎由自取。4月14日清晨(13日晚間),法國跟隨美英兩國開始對敘利亞進行導彈空襲。共發射了105枚導彈打擊敘利亞相關目標,但是卻沒有給敘利亞造成太大的損失。這與美國所制定的打擊方案有關。



但是法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一直致力於維護國際社會的公平與穩定,從“戴高樂”時代,幾乎就不怎麼參與美,蘇之間的爭霸,一直保持法國外交的獨立性。可是最近這些年,法國卻出了幾次風頭。


最為明顯的就是2011年法國帶頭打擊了利比亞,當年的薩克奇總統第一個衝鋒在前,讓美國猶豫不決的心,只好跟著法國一起擊斃了卡扎菲。給利比亞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這也徹底改變了法國在世界人民當中的形象,同時也給對法國恐怖襲擊徹底埋下了隱患。

而作為這次對敘利亞的作戰。美英於13日晚間發生的對敘利亞的空襲,法國其實本不應該參加。本身敘利亞的問題就是美英一直說主導的。法國這次跟著湯最好這趟渾水。不知是何用意?



在敘利亞問題上,因為有俄羅斯的直接存在。法國不可能獲得更多的利益。以普京的性格,怎麼可能會讓他們在這裡賺到更多的便宜呢?當他們在得寸進尺之時,普京手裡的大棒子,絕對不會讓他們感到痛苦是怎麼來的!


而這次法國參與空襲敘利亞,也許是馬克龍年輕氣盛,出一下風頭。也許是美國或者英國承諾了法國一些什麼條件!並且在英國“間諜門”事件當中法國也配合了英國。這讓俄羅斯依然心裡不爽。

而這次恐怖襲擊事件是在法國西非馬裡的軍事基地。共造成法國十多人死亡。這樣一次有組織有預謀針對法國的恐怖襲擊。是對法國在國際事務當中怨恨的一次爆發。法國應該在這次教訓當中反省自己的行為,多情不義必自斃!



年輕的法國總統馬克龍應該多學學,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做事風格。想要領導歐洲,不是跟隨美國就能做到了。更是應該在國際事務當中有自己更鮮明的立場。多方樹敵,只會讓自己在國際事務當中更加丟臉。


希望這樣的襲擊能給法國一個反思的機會!多走走,當年“戴高樂”總統的路線,對法國有很多的好處的。

以上是本人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評論和留言喜歡的可以點贊,給關注!


淡然小司


絡子想起了清末的“暗殺團”。

那些逃出去的“難民”,很多都曾經是體面的“中產階級”。西方代理人侵略,讓敘利亞40年經濟發展徹底毀滅。不知道多少人失去了財產、家庭、安穩的生活,被迫搭上嚴重超載的船,踏上死亡之旅。而這些人,對奪走他們家園的“列強”是什麼態度,就可想而知了。

近年來,法國遠不是隻在敘利亞摻和,利比亞戰爭中法國扮演的角色和百年前八國聯軍裡那個法國又有什麼區別?這些都是刻骨仇恨的緣由。法國在非洲依然搞著軍事基地、非洲法郎,這些野蠻的殖民,可以想象相當多的人對這個殖民帝國有著刻骨的仇恨。


遊戲碎碎念


法國從拿破崙時期是最輝煌的時代,再到後來的八國聯軍進攻清政府,到了二戰時期被德國快速滅國,只留下了戴高樂帶著一些殘餘勢力躲到英國避難,到了二戰結束後成為了常任理事國中的一份子,在二戰中一直都是受到美國英國的恩惠,直到二戰結束後,發展經濟也是得到了美國的大量的金錢和物質上面的支持,才得以快速恢復了經濟和國力,雖然說是有一定代價的,但是這個代價換來的東西已經是超值了。



法國在北約集團中扮演的角色是跟著美國共進退,畢竟得到的好處多了不聽話那是不行的,幾乎每一次美國對外的軍事戰爭都有英法參與其中,首先表態表忠心是一回事,最主要的裡面還有很多利益存在,畢竟法國人也不是傻子,沒有好處的事情是不會去幹的。


而前幾次戰爭法國人就嚐到了甜頭,畢竟戰爭的檢驗武器裝備性能的最好場地,法國跟英美參與的每一次軍事打擊行動都把自己最好的武器拿到了戰場上去檢驗,用實戰的方式給自己的武器打廣告,效果比嘴巴上吹牛強無數倍,這也使得他們的武器在世界上大受追捧,銷量也非常好,而且價格也是非常的昂貴,就好比陣風戰鬥機,阿三購買的價格比美國的F22都貴,這就是實戰打出來的廣告產生的效應。

這些都是利益之一,還有爭奪資源這些都是喜歡軍事幹預和戰爭的源頭,但是壞事做多當然會使得老天都看不下去了,許多事情有因必有果,你欺負別人當然會受到別人的報復,喜歡惹是生非的人仇家自然不少,也許別人正面搞不過你,但是暗地裡行動是沒辦法防禦的,所以這次的襲擊事件並不奇怪,你打了別人別人不可能忍氣吞聲,報復的想法和行為肯定存在。 為什麼世界上其他愛好和平的國家很少甚至沒有受到恐怖襲擊呢?



為什麼受到恐怖襲擊的國家都是那些好戰而且喜歡惹是生非的國家,原因很簡單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夜路走多了碰到鬼是必然的,你不去招惹和欺負別人,別人會無緣無故的來找你麻煩嗎?雖然說不是絕對,但是肯定是絕大多數。


無法超越的足跡


說句公道話,法國襲擊敘利亞,這事辦的很不地道,法國身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本來就應該維持正義,卻幫著美國打敘利亞,本來沒有法國什麼事情,偏偏刷存在感,沒想到剛襲擊了敘利亞,就遭到了報復!

我始終相信一句話:天道輪迴,因果報應。

法國這個國家,自認為自己世界第二,意思就是除了美國,就屬法國最強。其實正是這樣嘛,顯然不是。

軍事上來講,俄羅斯英國中國絕對強於法國,法國自以為有航空母艦就天下無敵了,現在連自己的大門都守不好,巴黎最近每年都會遭遇空襲,傲慢自大的法國人,果然不討喜。

經濟上來看,法國更是落後很多。我們可以拿法國以前的殖民地非洲的一些國家對比。西非都多數國家以前都是法國的殖民地,比如馬裡,布基納法索,喀麥隆,尼日爾,科特迪瓦等,這些國家的經濟都特別的落後。相對於英國以前在非洲的殖民地,東非的大多數國家,簡直就是差距巨大,法屬殖民地基本沒怎麼發展,但是英屬殖民地的國家經濟相對較好。

其實聯合國安理會本沒有法國的份,看看當年二戰法國的表象,簡直丟盡了臉,想當年的拿破崙是何等的英雄,沒想到二戰期間,僅僅一個多月,就繳械投降了。二戰結束後,美國為了制衡蘇聯,才把法國弄進來的。

法國如果真想好好發展,首先就應該擺正位置,既不要諂媚美國,更不能欺凌弱小,一心一意把心思放在自己國家的安保和經濟發展上,這樣的法國才會越來越好!


椰子熟了


法國是一個富庶的歐洲國家,本不該插手敘利亞事件,英國要脫歐,那法國自然成了歐盟的領頭人,導致內心膨脹,自然要在敘利亞刷下存在感,而且由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美國領頭,又是聯合國五常中的三國聯盟,還有什麼仗打不贏,不僅能露了臉,還能分到中東的利益,更能得到美國的友誼,怎麼看都穩賺不陪。


而法國忘記了,敘利亞不是當年的伊拉克,俄羅斯也更不是當年的俄羅斯,不是那麼好打的,表面上以“化武”為名,同美國、英國向敘利亞大馬士革發射了約100餘枚巡航導彈,造成多名平民死傷。敘俄兩國還沒有做出反擊時,遠在西非的馬裡卻率先響起了打擊法國駐軍的槍聲,聲援敘利亞。

在馬裡北部城市廷巴克圖的兩個法軍基地,一隊“聖戰”團體武裝分子在此施以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最後造成1名法國士兵身亡,約20名受傷。

馬裡所處西非,原是法國的殖民地,後來馬裡宣佈獨立,但法國等西方國家還是在此攪局,因此,馬裡慢慢變成了一個恐怖主義國家,並且這裡的恐怖武裝大多帶有伊斯蘭教的色彩,與中東的敘利亞、伊朗等國的穆斯林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法國在敘利亞的所作所為受到馬裡的武裝力量打擊也就不足為怪了,法國該消停消停了,要認清自己,近幾年法國越發的膨脹,自以世界第二,此次事件,可以說是大快人心。


故祥雲


恐怖襲擊法國有兩層意思,一是法國自己造虐活該!二是恐怖分子此次打擊的對象是法國駐聯合國的維和部隊,亦是在控訴聯合國的無作為!聯合國從來就沒有在美英法發動侵略戰爭的時候起到作用。倒是在美英法侵略過後再屁顛屁顛的跑過來做所謂的維和!

美英法申請聯合國化武核查,可是核查人員還沒出發,三國便已經襲擊完畢。這明顯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是赤裸裸的侵略,而化武更是子虛烏有的藉口!

法國夥同美英發動侵略戰爭,沒有通過聯合國授權,而俄羅斯提交的譴責美國的提案也因為只有三票贊成八票反對而不被通過。因此,聯合國的無作為也是維和部隊受到襲擊的主因!

總之,侵略不得人心!犯人者必被人犯!法國活該!聯合國可恨!敘利亞可憐!法國軍人可悲!


優己


這很大可能是恐怖組織對法國政治霸權和軍事強橫不滿,從而進行報復和宣戰。其實,在過去的3年間,法國時常遭遇恐襲,特別是2015年造成大規模死傷。隨後,法國政府多次宣佈進入國家緊急狀態,時至今日,法國仍處於反恐最高警戒級別。

1、法國的移民很大一部分以穆斯林為主

為什麼恐怖分子總是把槍口對準法國,而不是美英?這主要與其對待移民的政策和由此產生的社會文化問題有很大關係。上世紀60年代,由於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法國從海外殖民地北非招納大量外籍勞工,其中有部分作為移民留下來。同時,法國政府在移民政策上也較為寬鬆,致使出現了大批的移民潮。

北非移民絕大多數為穆斯林,法國政府在同化移民上出臺了一些措施,但是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反而隨著對勞動力需求的不斷萎縮,法國移民在教育、經濟地位和宗教信仰都被貼上了“二等公民”的標籤,他們的聚居區逐漸形成了大量治安狀況堪憂的“城市敏感地區”。

2、法國移民因歧視性政策走上極端道路

因為難以融入當地社會,生活在移民社區的穆斯林對曾經是法國殖民地的來源國有更強烈的身份認同,甚至以反政府、砸警車為榮,以舉報告密為恥,這就為法國的恐怖主義發展提供了社會土壤。據歐美情報機構統計,在前往IS參戰的3000多個歐洲聖戰分子中,法國人最多,有1430名。

基於上面的背景原因,雖然仇恨西方國家是伊斯蘭國等是伊斯蘭恐怖分子的普遍價值標準,但法國仍然在整個西方國家中顯得特別顯眼,僅次於美國,成為歐洲國家中恐怖分子首選的襲擊目標。

3、法國是美國打擊恐怖主義的有力幫手

2013年以後,伊斯蘭國(ISIS)宣告成立並迅速擴張,被嚴重危及安全和利益的法國只能加入到美國的隊列,開始參與對伊斯蘭國的軍事打擊行動,法國也成了在武裝打擊IS的歐洲國家中是最積極的,因此伊斯蘭國對法國的仇恨更深。

4、法國反恐能力弱致空襲事件居高不下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在預防恐襲的情報工作上“完全失敗”,情報能力不強使其防範恐怖襲擊缺乏最關鍵環節。法國歐洲盃期間,在法國國家安全機構高度戒備下,歐洲盃相安無事,但恐怖分子卻在歐洲盃結束不久就讓法國政府再次措手不及。

屢次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嚴重影響了法國的旅遊業,法國是世界上接待遊客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每年旅遊相關行業提供約200萬工作、佔經濟規模的7%。據美國《大西洋》雜誌報道,恐怖事件致使法國兩年損失高達10億歐元的旅遊收入。從這個角度來說,法國正在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買單”。

2018年再度連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羅斯經濟?幾百萬印度女犯人為何與男子關在一起?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小編不認為法國遭受的此次恐怖襲擊與敘利亞有什麼關係,法國年輕的總統馬克龍決定派出軍艦參與攻擊敘利亞的疑似生化武器基地,美英法3國聯軍打出了100多枚導彈並沒有造成太多傷亡,更與ISIS組織、反政府武裝和庫爾德武裝沒有一點關係,這反而對它們有間接的支援作用畢竟巴沙爾是他們共同的敵人,就算是空襲中有些誤傷它們也不會為此去報復,巴沙爾政府軍也沒有遍佈世界各地的軍事網絡,找不到懷疑敘利亞任何一派力量發動此次襲擊的動機。

此次恐怖襲擊發生在西非內陸國“馬裡”,這裡曾長期被法國殖民統治雖然在上世紀中葉取得獨立地位,但是誰都知道這個國土大部分是撒哈拉沙漠的貧窮國家從未真正脫離法國自立自主過,再加上這裡富含少有的戰略金屬“鈾”礦,法國派遣規模龐大的軍隊長期駐守在馬裡,並從經濟領域牢牢控制這個貧弱的國家。

意圖染指馬裡的不僅僅是法國一家,就連當初不可一世統治利比亞40多年的卡扎菲,也曾經組織過龐大的軍隊入侵馬裡,由此可見這裡的重要性。馬里人民也是不甘居人下的要強民族對賴著不走的法國人早已經忍無可忍了,能征善戰的馬里人利用幾千輛皮卡車就打敗了武裝精良的利比亞軍隊,自然也不會允許法國人長期控制自己並壟斷珍貴的鈾礦資源。

因此說法國人在馬裡遭受恐怖襲擊一點也不奇怪,更與它參與襲擊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沒有關係,這是殖民主義與民族獨立浪潮的歷史性矛盾,馬克龍以及他的後繼者們遲早要面對法國在廣大西非、北非一帶的殖民地問題。至於說敘利亞戰爭突然有法國的身影,感到壓力山大的也是政府軍而不是有可能發動恐怖襲擊的反對派,而敘利亞軍方又不太可能到遠在萬里之外的炎熱國家馬裡去發動襲擊,國內的陣地都快守不住了。


利刃號


反對一切恐怖主義,尤其是以美帝為首的恐怖組織。

也不戲言“自由衛士”,人家就是復仇者,誰製造仇恨,誰必須面對。

美法英如此,世人冷眼旁觀其實也如此,人類的悲哀。

一如全球化,獨善其身也只是一時,表達立場之餘,更好地發展自身再接濟天下。

願世界永保和平。

延伸,明明世界那麼大,野心家權勢者,為何格局那麼小。


樂不思命


高盧雞自拿破崙後再無雄性表現,二戰更是亡了國,其後戴高樂利用美蘇陣營爭鬥獲得安理會五常之一席位。近年一直想主導歐盟,無奈總被德國打壓。這次法國強出頭也正是想聯合英美,找敘利亞軟柿子捏捏,刷刷存在感罷了!!而這也是馬克龍愚蠢的地方,歐洲近年來本就遭受恐怖威脅較重,高盧雞這次強出頭,剛好落得恐怖襲擊口實,被襲擊也就理所當然,也是活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