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忻州文化——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戲,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主要流行於山西北部的大同、朔州、忻州及內蒙古、河北的部分地區。清代初期蒲州梆子北上,在忻州當地紮根後,逐漸形成北路梆子。其傳統劇目主要有

《王寶釧》、《打金枝》、《算糧》、《金水橋》、《哭殿》、《斬黃袍》、《血手印》、《鍘美案》、《蝴蝶杯》、《斬十王》、《訪白袍》、《回龍閣》、《九件衣》、《楊八姐遊春》等兩百多個。
忻州文化——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的唱腔結構屬於板腔體,有慢板、夾板、二性、垛板、流水板、三性板、倒板、滾白、介板、花腔等的分別。傳統伴奏樂器有文、武場之分,文場樂器由梆胡、二絃、三絃、四弦、笙、笛、嗩吶等組成,武場樂器由板鼓、馬鑼、鐃鈸、手鑼、梆子、戰鼓、堂鼓、碰鈴、小音鑼等組成。北路梆子的唱腔深受蒲州梆子的影響,具有高亢激越、淋漓酣暢、穩健粗獷的特點,同時又結合當地的民歌小調,形成“咳咳腔”等自成一體的唱法,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充分體現了當地勞動人民質樸淳厚、豪爽大方的性格。
忻州文化——北路梆子

在戲曲發展史和地方文化史的研究中,北路梆子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價值。但在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北路梆子和許多地方戲曲一樣同時代拉開了距離,那種萬人爭睹的景況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傳承乏人、演出市場萎縮等問題長期困擾著北路梆子,這個古老的劇種正盼望著有關方面能對其加以搶救和保護。
忻州文化——北路梆子


(另附北路梆子名家名單)

清乾隆至咸豐間的北路梆子演藝名家

北路梆子古代名家--------“十三旦”

侯俊山北路梆子古代名家--------“十三紅”

孫培亭北路梆子古代名家--------“雲遮月”

劉德榮北路梆子古代名家--------“蓋七省”董瑞喜

解放初期的北路梆子演藝名家

北路梆子藝術家人稱“小電燈”--------賈桂林

北路梆子藝術家--------高玉貴

北路梆子藝術家--------董福

北路梆子藝術家--------安秉琪

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北路梆子演藝名家

北路梆子代表人物--------“虎嘯黑”

影響較大的著名花臉演員董存虎

北路梆子代表人物--------唱功著稱、影響較大的鬚生演員李萬林

北路梆子代表人物--------以表演見長的孫一青

北路梆子代表人物--------唱做兼優的翟效安

當代北路梆子演藝名家

北路梆子梅花獎獲得者------------“全才鬚生”楊仲義(獲第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北路梆子梅花獎獲得者------------著名演員成鳳英(獲第十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北路梆子二度杏花獎獲得者------------“豹頭環眼”董志偉(獲二度杏花獎、首屆移動杯擂臺賽總擂主)

北路梆子梅花獎獲得者------------著名演員賈粉桃(獲第十五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北路梆子後起之秀------------北路梆子一枝梅詹麗華(獲杏花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