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陶謙晚年為何被《三國志》弱化處理?

反恐金鷹




(陶謙)

陶謙(132年-194年),字恭祖。丹陽郡(治今安徽宣城)人。 陶謙少時就有名氣,及長入侍。中平五年(188年),陶謙被東漢朝廷任為徐州刺史,走馬上任不久,就趕上黃巾軍起義了,他運籌帷幄,親自指揮戰鬥,擊敗了黃巾軍。收繳了許多物資,並俘虜了1000名黃巾軍起義軍。總的來說,陶謙治理的徐州相當不錯。

時光易逝,不覺到了公元190年,此時曹操「官渡之戰」戰勝了袁紹,成了中原的霸主,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一方諸侯。此時他想把老爸接到兗州,好讓老人家享享福。

原來由於戰亂,曹操的老爸,前任太尉曹嵩在琅邪躲避戰亂,曹操命令泰山太守應劭迎接曹嵩到兗州頤養天年。


(曹嵩)

泰山太守帶著一行人迎接曹嵩往回走,當他和曹嵩路過徐州時,徐州太守陶謙急忙恭敬相迎,接連兩天大擺酒宴,第三天,一行人要動身啟程,陶謙覺得這是巴結曹操最佳時候,特差遣都尉張闓,帶500名兵士護送。

曹嵩帶著一家老小和一行人,走走停停,不覺有一天遇到了大雨,他們急忙躲到一古寺避雨。時間已晚,眾人就在寺裡安歇了。

此時張闓和他的500士兵都被淋落湯雞,紛紛抱怨,原來張闓是陶謙收降的黃巾軍的首領。此時張闓賊心大動,他在徐州城裡就看上了曹嵩的錢財了。於是對手下500兵士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今天咱們做一次大買賣,殺了這些人,分了這些金銀財寶,咱們四散而去,曹操上哪找我們呢?

張闓說完這些話,看著這些兵士,有道是:「白酒紅人面,黃金動人心」,這些人也非善輩,聽張闓一說,紛紛贊同,商議今夜三更動手。

等到了時間,500人持刀一頓亂砍,可憐曹嵩一家老小命喪黃泉。也許是天意,曹操曾經殺了呂伯奢全家,到現在老天爺開眼了,為老呂報仇了。可謂天道循環,屢試不爽。



(曹操)

曹操聽到消息後,痛哭流涕,發誓為老爸報仇。初平四年(193年)秋,曹操帶兵替父報仇。

當時各地流民都在徐州避難。當曹操帶軍隊殺到時,這些人皆遭殺戮,數十萬人被驅趕到泗水河中淹死,屍體阻塞了河道,致使河水都不能流動。

每逢亂世,苦的都是老百姓,“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這些無妄之災,實則是陶謙惹禍上身造成的。


秉燭讀春秋


關於陶謙他是是黃金歧義的時候被朝廷任命為徐州刺史,他一生的功績,無非就是打敗徐州的黃巾軍,在徐州推行屯田制度恢復生產發展。等到他晚年時期,戰事上被曹操打敗,徐州大半幾乎遭兵禍所害,以致過度憂勞而逝,終年六十三歲。

這才是陶謙晚年被三國志弱化處理的原因,因為他晚年真的沒有做出什麼突出的貢獻,而且還折損了自己的大半兵力,實在不是資料記載對他有什麼偏見。

關於曹操為什麼要攻打徐州,三國志中記載事情的直接起因是陶謙是謀害曹操的父親曹嵩的元兇。當時連年戰亂,烽煙四起,民不聊生。雖然曹操在亂世中混得如魚得水,但是並不代表他的家人也同樣喜歡亂世。曹操之父曹嵩在琅邪躲避戰亂,曹操想把父親接到兗州。三國志中記載由於陶謙素來怨恨曹操攻打徐州,派遣騎兵掩殺曹嵩,後漢書上也記載當時的曹嵩並不是孤家寡人空空手就來看兒子了,他攜帶輜重一百餘車,陶謙的一個部將駐守在陰平縣,其士兵貪圖曹嵩的財產,於是在華縣與費縣的交界處發動襲擊,殺死曹嵩和他的小兒子曹德。但是也有權威比如自治通鑑認為這件事情並不是陶謙所為,可是曹操以此為由,起兵討伐陶謙。

晚年的悲劇開始,當時不僅曹操一路兵力來襲,而且還有袁紹派來的軍隊相助,可謂是兵敗如山倒,陶謙的一己之力當然抵擋不住這來勢洶洶的攻擊,陶謙眼見日暮途窮,打算逃回老家丹陽,正在這時,陳留太守張邈背叛曹操,曹操只好回師平叛。同年,陶謙病逝,享年六十三歲。

這是三國志中陶謙的悲劇以及結局,歷史中分為兩派,無論認為陶謙沒有殺曹操的父親,還是陶謙真的是曹操的殺父元兇,最終晚年陶謙悲劇離不開曹操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