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 《钱本草》以药喻钱,道尽金钱之利弊;以钱入药,诲人积散之良方

中国历史几千年,对文人而言最大的成就就是立三不朽之大功业,所谓三不朽分别为:立功、立德、立言。时至今日,中华文明虽繁荣昌盛,但是能真正达此三条的人并不多。后人多有附会,因此在满清末期,不知是谁作出一个排名,号称历史上只有两个半圣人,分别为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此事未必公正,但却符合三不朽之标准。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或许,我们是在为古人担忧。历史本没有对错,错在书写历史的执笔人,没有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就像我们今天此文的主人公一样。他历仕三朝,一生三任宰弼,辅助唐玄宗平定太平之乱;执掌文学三十多年,品评文苑,奖掖后进,堪称一代文宗,实为缔造开元盛世文治之首功。他文武兼资,亦颇负武略,曾单骑不畏风险,深入朔方,安抚诸部。亦曾亲率一万大军,平定突厥叛乱,收降党项叛军,威震边防。

正如其诗《巡边在河北作》所云:

人生在世能几时,壮年征战发如丝。

会待安边报明主,作颂封山也未迟。

令人感受到其人满满建功立业追求不朽人生的无限豪情。

此人本可以以一代完人,千古名相的地位名垂青史。但可惜的是,他却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瑕疵,就是生性贪财。虽然,历来讲究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但是身处高位,你来我往,难免不收受贿赂,因此此事成为小人弹劾的把柄,玄宗感念其劳苦功高,虽没有横加指责。但身败名裂被迫致仕,使其落得晚景凄凉。其人就是开元名相张说一生为官之境遇。

回顾自己的一生,总结七十年之阅历,真可谓:世事如梦,往事如烟。终究到最后,张说才体会到了金钱在人生中的意义和作用。于是他仿照《神农本草经》格式为自己撰写了一剂良药,同时也为后世子孙遗留了一篇佳作,千古良方。

经典《钱本草》区区200字箴言,道出了金钱的性质、利弊和积散之道。以钱入药,诊治时弊,可谓一针见血,真知灼见。直到今日,依然有非常现实的社会意义。实为为人处事,迎来送往之必备良药。


《钱本草》以药喻钱,道尽金钱之利弊;以钱入药,诲人积散之良方

钱本草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寒,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注释:

“钱,味甜,性热有毒,却能预防衰老,驻容养颜。可以治疗饥饿寒冷,解决困难,效果明显。可以有利国家,可以污损贤达,只是害怕清廉。贪婪之人服用以平为好,如果不平,则冷热不均,引发霍乱。这味药,没有固定的采摘时节,无理采摘的使人精神损伤。如果只积攒不发散,会有水火盗贼等灾难。如果只发散不积攒,会有饥寒困顿等祸患。一积攒一发散称为道,不把他当做珍宝称为德,取得给与适宜称为义,使用正当称为礼,接济大众称为仁,借还有期称为信,不用他伤害自己称为智,用这七种方法精练此药,才可以长久地服用他。可以使人长寿,如果不这么服用,则会智力减弱精神损伤,这点需要特别注意”。

《钱本草》以药喻钱,道尽金钱之利弊;以钱入药,诲人积散之良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