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 《錢本草》以藥喻錢,道盡金錢之利弊;以錢入藥,誨人積散之良方

中國歷史幾千年,對文人而言最大的成就就是立三不朽之大功業,所謂三不朽分別為:立功、立德、立言。時至今日,中華文明雖繁榮昌盛,但是能真正達此三條的人並不多。後人多有附會,因此在滿清末期,不知是誰作出一個排名,號稱歷史上只有兩個半聖人,分別為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此事未必公正,但卻符合三不朽之標準。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或許,我們是在為古人擔憂。歷史本沒有對錯,錯在書寫歷史的執筆人,沒有能夠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就像我們今天此文的主人公一樣。他歷仕三朝,一生三任宰弼,輔助唐玄宗平定太平之亂;執掌文學三十多年,品評文苑,獎掖後進,堪稱一代文宗,實為締造開元盛世文治之首功。他文武兼資,亦頗負武略,曾單騎不畏風險,深入朔方,安撫諸部。亦曾親率一萬大軍,平定突厥叛亂,收降党項叛軍,威震邊防。

正如其詩《巡邊在河北作》所云:

人生在世能幾時,壯年征戰發如絲。

會待安邊報明主,作頌封山也未遲。

令人感受到其人滿滿建功立業追求不朽人生的無限豪情。

此人本可以以一代完人,千古名相的地位名垂青史。但可惜的是,他卻有一個非常致命的瑕疵,就是生性貪財。雖然,歷來講究君子愛財, 取之有道。但是身處高位,你來我往,難免不收受賄賂,因此此事成為小人彈劾的把柄,玄宗感念其勞苦功高,雖沒有橫加指責。但身敗名裂被迫致仕,使其落得晚景淒涼。其人就是開元名相張說一生為官之境遇。

回顧自己的一生,總結七十年之閱歷,真可謂:世事如夢,往事如煙。終究到最後,張說才體會到了金錢在人生中的意義和作用。於是他仿照《神農本草經》格式為自己撰寫了一劑良藥,同時也為後世子孫遺留了一篇佳作,千古良方。

經典《錢本草》區區200字箴言,道出了金錢的性質、利弊和積散之道。以錢入藥,診治時弊,可謂一針見血,真知灼見。直到今日,依然有非常現實的社會意義。實為為人處事,迎來送往之必備良藥。


《錢本草》以藥喻錢,道盡金錢之利弊;以錢入藥,誨人積散之良方

錢本草

“錢,味甘,大熱,有毒。偏能駐顏採澤流潤,善療飢寒,解困厄之患立驗。能利邦國、汙賢達、畏清廉。貪者服之,以均平為良;如不均平,則冷熱相激,令人霍亂。其藥,採無時,採之非理則傷神。此既流行,能召神靈,通鬼氣。如積而不散,則有水火盜賊之災生;如散而不積,則有飢寒困厄之患至。一積一散謂之道,不以為珍謂之德,取與合宜謂之義,無求非分謂之禮,博施濟眾謂之仁,出不失期謂之信,入不妨己謂之智。以此七術精煉,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長壽。若服之非理,則弱志傷神,切須忌之”。

註釋:

“錢,味甜,性熱有毒,卻能預防衰老,駐容養顏。可以治療飢餓寒冷,解決困難,效果明顯。可以有利國家,可以汙損賢達,只是害怕清廉。貪婪之人服用以平為好,如果不平,則冷熱不均,引發霍亂。這味藥,沒有固定的採摘時節,無理採摘的使人精神損傷。如果只積攢不發散,會有水火盜賊等災難。如果只發散不積攢,會有飢寒困頓等禍患。一積攢一發散稱為道,不把他當做珍寶稱為德,取得給與適宜稱為義,使用正當稱為禮,接濟大眾稱為仁,借還有期稱為信,不用他傷害自己稱為智,用這七種方法精練此藥,才可以長久地服用他。可以使人長壽,如果不這麼服用,則會智力減弱精神損傷,這點需要特別注意”。

《錢本草》以藥喻錢,道盡金錢之利弊;以錢入藥,誨人積散之良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