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正月十五轉九曲,九曲原來是這麼畫的

正月十五轉九曲,九曲原來是這麼畫的

正月十五轉九曲,九曲原來是這麼畫的

九曲黃河燈又稱黃河九曲燈、九曲黃河燈陣、九曲黃河燈會、轉九曲等,其皆因燈陣曲折綿延如黃河之龍曲。九曲黃河燈是一種傳統民間流傳的社火形式。它原是古代的一種作戰陣圖。相傳是《封神演義》中的三霄娘娘擺《九曲黃河陣》時留下來的,明《帝京物略》中記載:“正月十一日至十六日,鄉村人縛秸作棚,周懸雜燈,門徑曲折,藏三、四里,入者如不得徑,即久迷不出,曰“黃河九曲陣”也。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由此可見,在明朝時,轉九曲”活動在民間已很盛行了。

歷史

有關記載最早見於明《帝京景物略·春場》“十一日至十六日,鄉村人縛秫秸作棚,周懸雜燈,地廣二畝,門徑曲黠,藏三四里,入者誤不得徑,即久迷不出,曰黃河九曲燈。”清地方誌《米脂縣誌》“十五日元宵、燈市遍張燈火花炮……四、五、六三日,闔邑僧眾於十字街作齋蘸,關城外,以高粱稈圈作燈市,娓曲迴環,遊者如雲,俗名轉九曲。”《延慶縣誌》“上元張燈三夜,或作九曲黃河燈,共燈三百六十盞。”《宣化府志.延慶州》“上元張燈,設放花炬,村莊城市多立竹木,制黃河九曲燈,男女競賽夜遊,名為走百病。”由以上文獻可瞭解當時燈陣造設及其活動的概貌。河九曲一詞最早見於《河圖》對黃河的記述“黃河出崑崙山……河水九曲,長九千里,入於渤海。”盧綸《邊思》一詩中也有“黃河九曲流,繚繞古邊州”等古詩名句。

九曲黃河燈設置必須按圖譜進行。首先在兩畝平坦場地上按兩米多等距畫出縱橫19共361個白點,在白點豎高約1米的樹幹作燈杆,插木質燈託。燈陣座北朝南,南面正中白點作出入口,不設燈,合燈陣360盞燈之數。然後扎秫秸橫綁在燈杆上擋成九個迴環,留一條通道為疏導九宮方陣,從入到出不相重複。燈的製作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陝北米脂用豆麵作燈碗,綏德用洋芋,延長用白蘿蔔,北京延慶、懷柔用薺面蒸制,現已改用小瓷碗。有的地區燈場造設已用木杆,並特製各式彩色電燈置於燈託。

燈陣的活動與民間舞蹈緊密結合,造設紛華、迴環曲折的燈陣給表演提供了別緻的場地,精彩的表演又吸引更多的觀眾。燈節三五天裡,每當入夜,鞭炮、鑼鼓、喧鬧聲由遠而近,人們簇擁著各種表演隊伍湧向燈場,隨隊魚貫而入。陝北是秧歌隊率先,在持傘指揮的“傘頭”帶領下,每進一個環先唱一段專門詞曲的喜歌,然後在快樂氣氛中表演。延慶白河堡是高蹺帶頭,手持花燈舞動前進,其他表演隊和群眾蜂擁於後。懷柔沙峪也是高蹺帶頭,後面是“沙子、竹馬、十不閒、小車”等燈會,觀眾簇擁其間。九曲迴環的造設把兩畝見方的燈場伸延為三、四里長的九個表演區,擴大延展了表演空間與時間,疏導了擁擠的人流,約束人們沿路線前進、觀賞,保證了盛大活動的進行。過去,貧困的山村既難得有娛樂的機會,又無寬闊的場地,一年一度燈節中的燈陣活動就成為不可少的群眾性娛樂。各種民間表演在不同區域內直接和觀眾呼應,使出全身解數爭能競技,奪取燈會的魁首。歡騰的場面激發起觀眾的興致,流連觀賞,使人們得到極大的享受。燈陣能在山村保存下來,這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九曲黃河燈”,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據鄉老傳稱:清初該村楊鯨、楊霞兄弟兩人,是文武二進士。楊霞曾任過安肅縣知縣,楊鯨曾官居燕山守備,他們在辭官榮歸時,從北方帶來的僕從中,有人會扎九曲黃河燈,元宵節扎放過一次,從此一代代流傳下來,成為該村的獨特藝術。

黃河燈陣形外廓為正方形,內裡分三行,每行三個小正方形,共九個,故稱“九宮八卦陣”。陣形每邊埋十九根邊柱,成為高出地面1.6米的木樁。柱與柱之間是1.5米的巷道。沿走向順序用怵秸紮成籬笆牆,這樣既堅固又避免觀眾橫串巷道,邊柱的每一頂端安放一個油碗,內盛豆油或其他植物油,用棉絮搓成燈芯子,到放燈時點燃照亮。燈陣周圍均用葦蓆扎縛成1.6米高的圍牆。燈陣前面設兩門,右邊為正門(即入口),左邊為反門(即出口),進出口處,扎一寬13米,高7~8米的大型牌坊松門,懸燈結彩,松門兩邊、張貼喜慶對聯,如“百燈千盞萬民同樂,九宮八卦大地回春”。松門上面懸一橫匾,大書“中軍帳”或“慶元宵”等金色大字。彩門兩側張貼“觀眾須知”和“燈陣平面圖”。並派值班人員衛護講解維持秩序。觀眾自正門人,循序行進、中途不得停頓也不得折回。參觀的人群扶老攜幼,魚貫而行,行進必經九曲十八陣,共九十六處長短不等的拐彎抹角,在陣中步步身邊燈火搖曳,五光十色,婉延曲折,連綿不斷,似遊天宮,如履銀河,令人心曠神怕。

鄉里晚清舉人李南枝曾有觀“黃河燈”志感一絕,雲:

“九宮八卦黃河燈,火樹銀花通夜明,

織女輕彈流水曲,雅章歌舞樂昇平。”

詩中所說的“織女”是指馬岱村東裙帶河,此河又名,織水,也名女水。“流水”發出丁冬的響聲。是指織水流過。

農曆正月十五前後,城鄉都有鬧燈節的習俗,流傳下來。家家戶戶,懸燈結彩,扎放燈花。大馬岱村如逢扎放九曲黃河燈之年,全村人家都忙個不停,至期全村燃放燈花,特別是靠街大戶或愛好者,一兩個月前,就準備原材料。聘請能工巧匠,綁紮各式各樣的燈籠以備到期掛出,相互競賽,別落下風。因此,看黃河燈的人群,也必然到村裡觀燈。

門前掛燈,有八卦燈、六角燈、西瓜燈、茄子燈、魚燈、蛤蚌燈等,千姿百態,爭奇鬥豔。還有橫在門上的燈匾、掛在門旁的燈聯;走馬燈、游魚燈高高挑出,引人注目,緊有趣的還是寫在燈壁上的“燈謎”,情文並茂,豐富多彩,吸引著不少熱心欣賞者。一些長衫先生和青年學生,有的拿著鉛筆、本子,邊看、邊記、邊猜,他們時而苦想冥思,時而互相爭辯。成群結隊的青年婦女,身著花花綠綠的節日新裝。指手畫劃腳,說東道西。街頭巷尾、洋溢著歡聲笑語,一直熱鬧到深夜。有的村莊為了湊熱鬧,把自己扮的雜耍也帶到燈場來。諸如:龍燈、高蹺隊、獅子舞等。旱船隊表演的草船借箭,將無數支起花、連珠炮、三陽明射向夜空五光十色,鑼鼓喧天,為燈場增添了新的光彩。

前人有《上元燈月》詩一首:

月正圓時燈正新,滿村燈月白如銀。

圓圓月下燈千盞,灼灼燈中月一輪。

月下觀燈燈富貴,燈前賞月月精神。

今宵月色燈光內,盡是觀燈玩月人。

扎法

正月十五轉九曲,九曲原來是這麼畫的

九曲黃河燈的傳統扎法,是將361根方椽等距離栽成24米見方的黃河陣,使所有椽子橫豎成行、對角成行,方陣中央豎起一根12米高的天燈杆,是點將臺的象徵。

方陣的出口入口平行並列,用五彩牌坊裝飾,是陣門的象徵,一般都向北開。象徵眾兵將的方椽之間,用高粱秸綁紮連結成象迷宮一樣的方格通道。讓人們從 右門入陣,依次轉黃河陣內的9個蝸牛狀的迷宮圈,其順序是:西北角、西南角、東南角、東北角、正東、正南、正西、正北、陣中心,繞過天燈杆後出左門。行人一不小心,走錯一個口,就很難走出陣來,在陣中轉個沒完。每根方椽的頂端用各種顏色的彩紙糊成燈罩,天黑後點上燈盞兒,時兒跳動的燈頭,使光線明暗變化,使九曲黃河陣平添幾分神秘,五顏六色且乍隱乍現的燈火格外迷人。天燈杆頂上是一個1米見方的大燈籠,燈罩四面分別用真、草、隸、篆四體寫著"黃河"二字。上燈後,幾里外都能看見。隨著時代的變遷,扎黃河的方法也在不斷改進。為了省去刨土坑栽方椽的麻煩,千根村黃河文體協會成員積極出主意想辦法,預先用水泥、石子做成了中間留有方椽孔的水泥墩,擺陣時按等距離放好墩子插上方椽即可。為解決高梁秸和蘆葦易折斷的問題,扎黃河改用小竹杆,即光滑又結實,能夠多次使用。方椽頂上的燈盞兒,先是用小紅蠟代替,後來使用節日彩燈代替了小紅蠟,既防風又能隨意閃爍。有時還將節日彩燈架在九曲黃河的上空,組成各式各樣的圖案,並將天燈杆裝飾成"東方明珠"的造型,霓紅燈上下閃爍,更加光彩奪目。

關於“九曲黃河燈”

正月十五轉九曲,九曲原來是這麼畫的

府谷鎮,位於秦晉蒙三省區界接壤的黃河天橋下游北岸,與山西省保德縣遙遙相對。每年於上元節(元霄節)前後三日舉行盛大的九曲黃河燈會,規模宏大,盛況空前,馳名三省內外。此種社會風俗與傳統民俗息息相關,更與宗教信仰是分不開的。

相傳, 自封建社會立了玉,帝廟、三官廟(天官、地官、人官)和古佛殿後,全國各地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日大擺三天九曲黃河燈會,此風俗從此就盛行起來了。人們以它來驅逐邪魔,趕走鬼魅,防疾避疫,獲得安寧健康。府谷鎮同樣以自古相傳下來的習慣而年年舉行此會。當地人稱此活動為“燈遊會”、 “九曲陣”。此陣以“九曲”為圖,橫豎均以十九行排立的方陣佈局,樣似黃河陣,陣內設三百六十杆旗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白、青、黑、赤、黃立幡,並以三百六十盞明燈設於旗下,中曲設廟樓一座,供奉曾設黃河陣為兄報仇喪命的三霄娘娘(雲霄、瓊霄、碧霄),廟頂立三面大旗,三盞高燈;東西儀門,一為進門,一為出門,象徵兩儀,四方四正的四處城壕,象徵四象。共七個 字,四角四個,東、西、北各一個,形為八卦成九宮,即乾、坤、震、艮、離、坎、兌、巽來構成的。儀門對面設置本縣城隍、關帝、財神,以及過往諸神。遊人願敬則敬,不敬也不強求。府谷鎮的“九曲”的特點是內不設岔道,遊人連袖靠肩,在東、西、中三條長街中放心轉游,不怕走錯路徑,更不怕誤入迷魂陣,一敞通地暢遊直至出口,表示一年通順大吉。

“元霄節”的“九曲”十三日點燈,十四日開始,十六日過了子夜結束,三日內晝夜九城輝煌,四方放彩,人聚成海,香菸瀰漫,爆竹齊鳴,轉城者偷燈送燈,各取所需,九曲待巷遊人,川流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