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家裡有一臺老式筆記本,有點卡,暫時不想換新的,有沒有辦法提速?外接固態硬盤有沒有用?

留塵頌輝


提速肯定是沒問題的,但是還得看值不值得。

至於值不值其實主要還是看你這筆記本究竟有多老。筆記本這個東西本身在設計時考慮餘量不大,這點和臺式機有很大的區別。也就是說在設計的時候考慮的更多是成本因素,畢竟要把臺式機相同功能的零部件集成到那麼丁點大的空間裡,甚至比臺式機還多了揚聲器,WiFi模塊等。所以就必然在性能上做出妥協,在筆記本上用到的零部件相對於同代的臺式機都是有很大差距的。

這就造成了筆記本在使用性能上和同級別(總價)的臺式機一個天一個地。臺式機一般服役年限也就四五年,然後就過時了。那筆記本一般的實用壽命也就是兩三年而已,這裡說的是實用而不是使用,然而電腦這玩意也不是真的跟一棵白菜一樣便宜,所以超期服役仍然是主流(土豪請無視),而隨著使用時間加長,電腦也會存在老化降速,以及跟不上軟件系統更新導致的變卡變慢的問題,所以大多數情況下,還可以通過更換一些零配件或者其他方法來提提速,讓它能多用一兩年時間。

那麼答主就簡單說一下筆記本提速的幾個辦法:

前提

前提就是題主你的筆記本還有延壽的必要。什麼是必要呢?比如你說有點卡,是有多卡?時常卡住不動要等很久還是乾脆死機了?還是隻是明顯感覺不如剛買來的時候流暢等等。所以最好是題主貼一個你這筆記本的配置單出來,大家夥兒分析分析才能得出卡的原因在哪裡。

這裡有必要說明一下,操作系統對於電腦性能影響很大,所以首先你要排除操作系統的原因,如系統文件有損壞,冗餘文件過多,垃圾文件太多,機械硬盤做系統盤沒有進行碎片整理等,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重新裝一個全新的系統(在保存必要資料的情況下,比如拷貝到U盤,移動硬盤等,然後對硬盤進行全盤格式化,再重新安裝系統)。如果這種情況下還是很卡,那就很有可能是硬件跟不上了。這時候我們再考慮更換一些零配件來提速。

CPU

懂的人都知道CPU其實不是說你想換就能換的,臺式機尚且如此,筆記本更別說了,根本就換不了,因為筆記本大多將CPU和獨顯直接集成到主板上,沒有專業工具連拆都拆不下來。但是老式的筆記本慢、卡其實很多時候都是CPU的毛病。

原因還是上面說的,筆記本用的零部件都是在剛出的時候夠用而且是剛剛夠用的那種,CPU作為成本的大頭之一尤其如此,所以難免在兩三年之後性能吃力甚至跟不上。那有什麼辦法可以改善呢?這就要說道CPU頻率了。CPU在越高的頻率下工作才能發揮越強的性能,但是也會產生越多的熱量,而CPU為了防止過熱燒燬在高溫下又會主動降低頻率來減少熱量產生。於是乎形成了一個矛與盾的博弈過程,最直觀的表現就是一些較老的筆記本平時辦辦公看看視頻感覺壓力不大,但是一玩遊戲就要死不活,就是因為在玩遊戲的時候CPU負荷過高引起頻繁降頻導致的性能急劇下降。

那麼題主可能已經想到我扯了一大篇閒篇的目的了,沒錯就是給電腦降溫。不管你是買個散熱底座也好,還是清灰重新抹硅脂也好,甚至動手能力強一點的之後拆了後蓋讓零部件裸奔也好。都是提高零部件的散熱能力,讓筆記本能適應更高的負荷。尤其是夏天來了,效果其實還是蠻明顯的。

獨顯機型顯卡部分參考CPU,畢竟這倆都是熱量大戶。清灰重新抹硅脂都是提高散熱器的散熱性能,壓得住溫度才能更好的飆車嘛!

存儲拖累

首先要說的就是內存

因為幾年前筆記本大多數還是2G-4G的標配居多,然而隨著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的不斷升級換代,要佔用越來越大的內存空間,也就導致了4G內存在win10下甚至都不夠操作系統吃的。君不見現在手機都是6G 8G內存了麼。所以給筆記本加內存算是一種不錯的辦法。

但是,這種辦法並不一定能去得預期的效果。原因多種多樣,比如你筆記本只有兩個內存插槽,但是在筆記本出廠的時候就已經插滿了。這種情況下加內存可能面臨這要同時更換兩個內存的情況,有點得不償失。不僅僅是價格問題,而是產品複用的可能性很低。拆下來的內存可能無法當成二手產品在某魚上出售,而新家的內存在以後換了筆記本之後也可能面臨無法裝到新電腦上去。而現在內存的價格我想大家都知道是什麼鳥樣,況且,操作系統對於內存的調用本身就是動態了,只有4G內存我就少佔點,有8G內存就多佔點。所以從4G內存升級到8G內存提升其實很有限,遠不到1+1=2的地步。

但是如果你的電腦只佔用了一個內存插槽,或者還有剩餘的插槽那加內存也是不錯的選擇。

其次要說的就是加裝固態硬盤

這可能是題主最關心的問題了。但是我要給你打個預防針就是固態硬盤並不能包治百病,尤其是在筆記本這種設計時就是各種“夠用就好”的平臺。

固態硬盤其實現在也分了好幾個梯隊的產品:最普通的SATA 2.5寸SSD,M.2接口的走SATA的SSD,以及走PCI-E的高級貨SSD,這三種裡面前兩種都是有大量成熟產品,速度相差也不大,一般都在500MB/s上下(SATA3通道下),而走PCI-E的高級貨則速度高得多,現在支持NVMe的產品以及能做到2-3GB/s的速度了。

然而這三種接口其實是在不同的物理層實現的,只有後兩種是可以通過一樣的接口(M.2)來兼容的。但是M.2這種接口普及不超過3年,答主的筆記本就是15年年中時買的,那時候M.2接口還是新鮮玩意,一般只在一些超極本和遊戲本上出現。且統統不支持PCI-E通道模式,更別說支持NVMe協議了。

說回題主本身的筆記本,如果帶了M.2接口的,可以考慮入手一個價格實惠的M.2的SATA通道的SSD,如果不帶,那應該只能拆了光驅(如果有的話),在光驅的位置安裝SSD。有些筆記本不支持光驅位SATA接口安裝系統磁盤,則可能需要把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換個位置,前提是光驅位能容納得下筆記本的機械硬盤,如果放不下還是隻有和無光驅的機型一樣捨棄機械硬盤,在機械硬盤的位置換裝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那可能就要犧牲存儲空間了。

至於外接硬盤?答主沒有嘗試過,但是這還涉及到供電問題,據說SSD供電是5V,但是不管怎麼說都還是需要一個5V的直流電來供電,這可能會佔用你的一個USB口(不知筆記本的USB 5V供電能否供應SSD穩定運行),而數據傳輸可能需要買一個筆記本SATA延長線,做系統盤還需要改BIOS...巴拉巴拉,總之就是麻煩的很。而那種USB接口的移動固態硬盤則價格昂貴,且容易受到筆記本USB接口的現在而不能發揮最大性能。所以外接這一條基本上是PASS了。

最後來說說加固態硬盤的好處,好一點的其實就是儘可能消除了存儲系統的問題對於電腦性能的發揮,說白了就是開機塊點,軟件打開和加載塊一點。如果是CPU和顯卡性能跟不上,那對不起,該卡還是會卡的。就好比一個水桶,桶小了,再怎麼裝也裝不了多少水。

最後

我這人就這毛病,瞎逼逼能力很強。說這麼多就是想讓題主明白,提速是沒毛病的。但是需要在在全面評估題主你的筆記本處於什麼水平線,有多少升級潛力。以及升級的花費帶來的效果,最終綜合評定有沒有必要花這個錢。如果沒有必要,要麼將就著用,要麼咬咬牙直接換新的,換臺式機可以多用幾年,但是不便攜,換筆記本又會陷入同樣的怪圈,隔兩年又出現一樣的問題。怎麼選就看題主你自己嘍!


愛玩520


如你所說,家裡的老筆記本,在不想更換的情況下,怎樣升級才可以提高運行速度?還有你所講的使用外接固態硬盤,能否提高整體運行速度

如果想提升老筆記本的運行速度

可以從兩個方面來改善整體運行速度

第一,如你所講使用固態硬,但是前提是是將你之前的機械硬盤拆除,將固態硬盤作為系統盤,並四k對齊分區,如果你儲存的資料比較多,建議將你原來拆下的機械硬盤先用硬盤檢測工具檢測,硬盤健康狀況正常,再購買一個移動硬盤的外殼,將固態硬盤安裝,作為移動硬盤使用

因為眾所周知,固態硬盤的讀取速度要比機械硬盤高出很多,更換固態硬盤之後,無論是從開機速度,或者運行普通軟件的速度,都會有很明顯的提升

第二,如果筆記本是五年之內購買的,將筆記本內存拆除,查看筆記本是第幾代內存?如果是第三代內存的話,可以增加1根ddrr3,2g,或者是4g物理內存,這樣也是有效能提高整體運行速度的解決方式




俠客挨踢數碼


首先回答是還是不是,提速是有辦法的,正如你說想的加一個固態硬盤,但是外接是沒有的,也就能相當於一個U盤一樣的存儲設備,對筆記本性能速度提升是沒有關係的。

另外一方面,外接肯定是不方便攜帶了,我們只需要把筆記本自帶的機械硬盤拿掉,換上固態硬盤就可以了。

現在固態的價格已經是非常的便宜了,240G的也就300塊錢左右,這個容量相對你的老筆記本來說已經是夠用了。如果覺得不夠用可以拿掉光驅,安裝一個硬盤托架,把機械硬盤安裝到這裡,這樣你的筆記本就是雙硬盤了,容量應該是夠用了。


華正電腦DIY


換固態盤肯定有用,而且體驗提升很大。

需要注意

1.系統一定要裝固態盤上

2.不要外接,拆了機械盤裝固態盤,機械盤可以買個支架把光驅換了

3.固態盤選sata口主流廠的,比如三星,東芝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