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她說她已耗盡青春:被取締的收費站和36歲員工

她說她已耗盡青春:被取締的收費站和36歲員工

近日,唐山市宣佈取消全市所有路橋收費站。在一則視頻中,一位政府人員召集收費站員工做思想工作,談到要遣散員工時,一位工作人員站出來反對,“我36歲了,除了收費啥也不會”。視頻中另一位女士說,“我們來的時候都很年輕,我現在36 了,我們把青春都耗在這了”。這則視頻很快引起網友的廣泛討論,不少網友表示,這種單位都是花錢進去的,突然被要求離職,員工當然會不滿。也有人說,36歲只會收費,確實難找工作。

36歲被離職意味著什麼?對每個人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清晰的,36歲不應該是人生的終點。

鐵飯碗會毀掉一個人

鐵飯碗,一個頗有歷史感的詞彙,用來形容那些不必為了績效奔波,不必為被解僱而擔憂的穩定工作。改開以後,人們將事業單位和公務員與外企和民企對立起來,稱前者為鐵飯碗。這個形容毫不誇張,人們喜歡鐵飯碗,喜歡鐵飯碗提供的一切福利和安全感。即便是今天,每年報考公務員的隊伍也相當龐大。

在鐵飯碗中,每一個崗位都被嚴格分工,即便是最簡單的工作,也會慷慨地安排出一個崗位。視頻中那位女士,每日的工作就是透過窗口接過過路費,找零,順手將閘口揚起。聽起來很枯燥,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久而久之,人也會習慣這種生活節奏,直至與這種生活融為一體。說不定某天還會在朋友圈裡發一條,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環境是很危險的,環境通常能改變一個人,可怕的是這個過程悄無聲息。當最初的不甘慢慢冷卻,當年輕時的進取之心漸漸倦怠,到了某個年紀猛然回頭,會發覺自己無所傍身,理想早已忘卻,謀生的手段依然只夠謀生,所有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類似鐵飯碗這種工作,往往能在安逸中磨滅一個人的進取之心。其實又何止是收費站,每一個與此相似的崗位都值得警惕,當一個崗位不要求你做出改變,那麼事實上,這個崗位可能在消耗你。

第一批淘汰的,一定是停止學習的人

A考君採訪過不少報考ACCA的在職人士,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其實並沒有近在眼前的晉升機會,他們選擇學習一張新證書,原因很簡單,“想多學習”。他們說,以後肯定用得上。

同樣一個環境中,往往能看到以不同態度生活的人。易於滿足者會活的很開心,有危機意識的人,也會用自己的方式給未來做準備。

在2000年,中國最大的在線購物網站並非淘寶,而是易趣。易趣一開始並未把淘寶放在眼裡,對於用戶來說,最初對淘寶這個名字的印象也並不好,這兩個字帶著土味,沒有人願意從易趣轉到淘寶。

但馬雲知曉這一點,從創業起,他每天最為勞心費力的事情,除了遊說投資人,就是思考。馬雲一直在思考如何讓電子商務在中國達到應有的規模,如何打敗易趣。當時在業界最成功的品牌是亞馬遜,亞馬遜與易趣最大的不同是亞馬遜只做商家對顧客業務(B2C)。自此之後淘寶網也只做B2C服務,並迅速在中小企業中發展用戶。

與此同時,還有支付的問題,中國並沒有普及像美國一樣的信用卡服務,如何使用戶能放心地消費而不擔心錢財不翼而飛?馬雲很快看到了Paypal,一個因電子商務而迅速發展起來的支付服務品牌。Paypal能成功的關鍵在於跨銀行支付,以及過程的簡潔。馬雲發現,將Paypal引入中國困難重重,不如自己做一個符合中國消費者使用習慣的支付平臺。後來的結果我們都知道,剁手神器支付寶誕生了。

很快,因為淘寶的免中介費和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務,淘寶迅速在國內吸引大批用戶,並連續打敗騰訊拍拍和有啊,成為國內第一大電子商務品牌。易趣在這段時間裡,最大的改變是網站界面的升級。到如今,易趣已進入互聯網發展史,成為時代的眼淚。

即便處於無憂無慮的環境中,也不代表優勢會永遠保持下去。環境隨時會改變,唯一能做的只有不斷學習,只有學習,才能更瞭解環境,也只有學習,才能快人一步,在變化來臨前做好準備。

任憑世界變化,你有一張底牌

面對國家層面的政策變動,唐山收費站裡的這位36歲女士,除了當面抱怨一句“我們把青春都耗在這了”,其實也無能為力。當然他們會得到相應的補償,但眼下離退休尚早,他們只能重新找一份工作。雖然“除了收費啥都不會”,但就像網友們說的,送外賣送快遞都能生存,只要不懶。

在職場裡,變化經常發生在瞬息之間,雖然公司倒閉這種事情不常見,但難免遇到無法在原來單位繼續工作的情況。這種時候,只有手中握有底牌的在職人士能泰然處之。

那位36歲的收費站工作人員,害怕的原因在於自己除了收費啥也不會,可見在職場中,擁有一項適用面廣的技能是多麼重要。對於財會人來說,若希望在行業裡如魚得水,僅僅靠會計專業技能是不夠的。高端職場,高薪企業,對財務人的要求除了工作經驗外,最核心的部分是,證書。證書就是財會人的底牌。

以ACCA證書為例,若要獲得ACCA證書,需要通過F和P兩階段共14門課程的考試,知識內容幾乎涵蓋會計學所有領域。充分掌握這些知識並不容易,就連考試本身也沒那麼簡單。通常包括複習和考試需要經過兩年時間才能完成,時間上就對考生形成了挑戰,更別說僅僅報考費用和參考書費用加起來就超過1萬,在金錢上也意味著一番投入。ACCA的最終通過率通常為31%左右,考慮到順利參加所有考試者人數,這個通過率可謂很小了。

正因為考證難度大,考證要求掌握的知識內容多,僱主才會如此強調證書的重要性。也正因為如此,證書才能成為財會人手中的底牌。

每一個ACCA,願你們在這動盪變化的職場中,早日收穫自己的那張底牌。

▎本文來源高頓,作者一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