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大家觉得当一名语文教师怎么样?

Wenziying


当语文老师挺好的。

进入教育,应该说进了这个门,当了老师就说明你热爱这个事业。

首先需要了解语文学科所涉及的内容,语文这个学科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看似课本是都是课文,其实课文的题材和体裁都对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就要求当一名语文老师需要具备一下素质:

1、博览群书的文化底蕴。

2、多才多艺的知识面。

3、正确的三观和政治敏感。

4、关爱学生的热忱和育人的己任。

5、过硬的自身语文水平和让孩子爱上本学科的教学方法。


河松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教书二十年,历经江浙沪鲁,我直观的感触是痛并快乐着。

1997年高考,我以7分之差,与顶级名牌大学失之交臂,被调剂进了山东省的一家师范学院,学了最不喜欢的中文专业。2001年大学毕业,我服从了国家分配,回老家当了一名县城中学的语文老师。

出乎意料的是,我很快喜欢上了这份事业,我没有把当老师作为一份职业,除了喜欢之外,我觉得与孩子打交道,工作显得太死板和冷冰了。学生们也喜欢我这个和他们年龄相仿的语文老师,我毕业的第一年就教高三语文。那时候,真的很快乐,与他们相处,可以忘了单身狗的寂寞,没有尔虞我诈的心机。

六年之后,带了两届学生,我还是告别了故乡小城。因为一场家庭的变故,我的人生选择了另外的赛道。2007年,我离职去南方发展,我第一次看到存折的工资单竟然都是三位数。对青春的失望,对金钱的渴望,对人生逆袭的奢望,后来买了一张去南方的车票。痛苦地告别了那几年幸福自由的生活。

辗转两年,从江苏到浙江,从浙江来上海,我2009年的现状是家里还有15万的外债,女朋友成了朋友,我的老母亲独自在山东。

我先给自己两年的规划,还清家里的债务,让母亲和我重新获取生存的尊严。那时候,我不知道以一个语文老师的身份,是否能力挽狂澜于既倒。我选择一家上海的教育机构,教小初高的语文课,因为校长答应我每个月8000的月薪。这样我两年就可以还清债,甚至还可以省下五万,我告诉母亲,这两年,你可以花两万,我花三万。那两年,我每个月1250元、每周300元的预算从来没有出现过赤字。

现在想来,那段岁月真的很苦,苦得痛彻心扉。但是我也渐渐知道,这与我选择一个语文老师的身份没有关系,我母亲说那是命,我安慰自己说这就是生活。

2011年,我还清了家里的债,娶了媳妇,一位江南美女,外企白领,那年我33岁,结婚的钱都是借的。结婚那天,我明白了两个道理:

1、越努力越幸运;

2、语文老师练就的表达能力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我的诚恳让她选择了我的明天。

接下来的十年,痛苦渐渐少了,努力给我带了尊严和幸福。我也赋予了语文老师更多的内涵,我用自己写的文章给学生讲现代文阅读,我用自己创作的诗词讲诗歌鉴赏,我的故事变成了我课上的语文,我赢得了理解和尊重,一年一年的成绩铸就着自己财富。2017年,我一千万在上海买了房子,我创立了两家教育科技公司,我在全国开了十一家中小学培训学校。未来,我还要打造一家科创板上市的公司——

这是我过往二十年的语文老师经历,痛并快乐着,这样的经历也让我能更加从容地洞见未来。

当然,我还要说说自己对语文老师价值内涵的思考:

1、语文老师可以练就你的口才;

2、语文老师可以让你的思维具有批判性、独立性;

3、语文的人文性会铸就你的精神家园和诗意存在;

4、语文可以帮你更好地接近自由与哲学;

5、语文丰富了你我生命的价值。





骄傲的七零后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历任过初中、高中两个不同的阶段,陪学生奋战过中考,也送走一届高中毕业生。读研期间,连续参加了三年高考语文阅卷工作,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大学当老师,承担文秘、社区的专业课和全院的公共课,是一名典型的语文老师,我来说说我的真实感受。

语文老师幸福!对于一个文艺爱好者来说,当语文老师真的很幸福,因为热爱啊!我当学生的时候一直是语文课代表,喜欢看书,也喜欢写作。语文课上,跟同学们分享一篇篇美文,在上下五千年的经典著作中穿流,真的很享受,当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名篇美文在你的课堂回响,当一句句或浪漫温情或昂扬铿锵的句子在你的唇齿间跳跃,当你看到学生神往的面容会心的微笑时,真的是如鱼得水,畅快自由!

语文老师辛苦!首先,语文的备课量大,上好一篇课文,知人论世,字词段落,语法结构等等,耗人心力,所以天长日久,每一堂课都上好不是一件容易事;其次,作业量大,尤其是改作文,那可真叫一个酸爽,毕竟每个班文章写得让你击节叹赏的是少数,字迹潦草语句不通也差不多是常态,绞尽脑汁地指导有时候也收效甚微。再次,语文的拓展内容多,你得不断地读书学习,了解当前的文学现状,毕竟也不能只教个教材。

语文老师的苦与乐当然不止这两点,如有兴趣,下次交流!



秋水溢馨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吉老师:这个话题说起来比较长,简单的说是三个词语,三个境界。人要取得成绩的第一步是勤奋,如果说不勤奋可能一辈子都不太可能出成绩。无论水平有多高,机遇有多好,不勤奋就出不了成绩。早上,我已经说过,从九八年开始带徒弟,至今已有十二年。十二年期间,我的课堂上基本上没有断过人。只有考试时,徒弟可以不进课堂;或者说我去听其他老师的课,徒弟帮我看课堂没有听过我的课。我对徒弟的第一个要求是勤奋。如果不勤奋就不可能去创造成绩。这些徒弟到北小,跟着我最多四个月,最少的是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要学习各种课型,比如一课时怎么上?二课时怎么上?略读课文怎么上?精读课文怎么上?游戏作文怎么?,生活作文怎么上?达标作文怎么上?每一种课型都要自己亲自去实践。哪怕没有机会去上课,也要说课。所以勤奋要放在第一位。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也有一些弟子跟着我 记得在浙江时有一个弟子每周五过来,没有把学习当做学习的过程、自我提升的机会。他每次来听课,就把教案拿走,到自己的学校去上课。每次来,每次带走一份教案。结果他一次比一次成功,到后来再也不想学了。他觉得有这些就够了。最后,他没有达到学习的领导和我期望的境界,他缺少的就是勤奋。

第二是需要悟性。人如果没有悟性,他听了十节课,他会模仿,但他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做。比如今天这一节课是怎样一步一步做的?一开始是整体感知课文。今天学生没有预习课文,这就需要首先整体感知。这好比十二个人在一个餐桌上吃饭。这十二个人就相当于十二个汉字。四十分钟吃完了,你是不是十二个人全认识了?没有这么高的本领,那我们的孩子们也是这样的。四十分钟内,老师不通过一些手段,让他记住十二个字是很难的。所以,在识字教学中,先借助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就会了,那肯定是假的。爱琢磨的人就知道,先整体地读这篇课文,接着关注一个一个的字,把这十二个字一一地圈出来。圈出来以后,目标就集中在这十二个字。以后,我就记每一个字的关键记号。就好比大家记吉老师很简单:二十多年头发一直都是长发披肩,没变过;眼睛很大,视力很好,很明亮。这就是记一个特征,记这十二个字也是记每一个字的特征。会思考的人就会这样听课——记特征。记特征之后,这十二个字合在一起。光记一个特征还是记不住的。老师们就会发现,每四个字学完后,我就会复习一遍。原因就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依据:在心理学中,“四”是记忆盲区。妈妈老师们都有这样一个概念:当你的孩子在年三十的晚上那一天,你给他三个信息:现在他三岁,吃完年夜饭他四岁,再过一年他五岁。给他信息后,你问:“吃了年夜饭你几岁?”他说:“五岁。”“你再想想?”“三岁。”他把“四”忘记了。“四”是记忆盲区。又比如说,我们教孩子数数,一对应大拇指,二对应食指,三对应种植。四他就记不住了。他会一、二、三、五地数。所以,每教四个字就复习一遍。这些小技巧要有悟性才会体会到。生字记住了,我们要回到课文中词语的环境,学完课文中的词语,再换一些词语,学一些不是课文中的词。比如:湖水,是让他再另一个语境中去真正地认识这个字。到这儿为止,他认的还只是词语,真正认字是在最后一个游戏。 他才将这十二个字一个个地认出来。有悟性的老师就会听出来,勤奋+悟性,悟性就是会思考,而不是听了这节课就算了。听了之后要仔细地去琢磨:这一步为什么这样做?这么做符合什么心理学依据?这么做孩子为什么会掌握得好?会思考的人在上完八个课型后,会摸索一整套的规律。这就是第二层境界。

所以说:勤奋出小成绩,有悟性、会思考出中等成绩。那一个人要真正地出大成绩,还是要看他的品行。我们会看到生活中有一些人的确很聪明,的确很有悟性。但我们会发现真正取得大成绩的人,不是一开始就闪闪发光,而是他默默地积蓄着。一次公开课隐形收获一次,两次公开课两次隐形收获,三次公开课三次隐形收获••••••一直到十次、百次的时候,他绽放的是熠熠生辉。如果一个人在全国得了大奖,他以后再也不想思考,只会上这一节课,最后等待的只是这一次成功,所以更重要的成功是在默默积蓄自己的力量。我是在八二年做为人才引进进入北京小学。进北小以后,为了适应北京的教学,我做了两年的班主任,真正走进每个孩子的内心需要。我儿子是我一手带大的,只有请过一年的保姆。我基本上能做到每天做饭给他吃,不是说我有个特级教师的妈妈,不是因为我在外面认识很多人而抬高自己。而是非常谦虚地和孩子在一起,向我儿子学习。

人的品行在各个方面。记得我有一次批评我的儿子,儿子说:“妈妈,我们看公园里的树,远看这些树很茂盛,如果你用一个放大镜去看树上的疤痕,那么每棵树都是特别的难看。”这句话给了我启发,我们看人时看他的优势,而不是放大他的缺点。放大缺点,则浑身是缺点。

又比如,有一次他考得特别差,我就批评他。他对我说:“妈妈,我为什么不可以失败?我十八岁失败和我四十八岁失败,你选择哪一个?如果十八岁失败,我马上就能爬起来,我自己找经验。如果我四十八岁失败,失去的是一个家。”每个人都有智慧。所以真正取得成绩的,就像我们的吴校长在我刚刚从事行政时说的:“你做好第一个境界:做强自己,第二个境界是做强自己,帮助别人。第三个境界是放下自己,抬举别人。”是的,当真正地做到把自己放下来,把身边的每个人抬起来,那么迎接你的不只是一棵树,你将收获的是一整片森林。

我就是按照自己刚才讲的:勤奋,再加上爸爸妈妈遗传给我的、我不断努力的一点点悟性,再结合各位领导、校长,以及我身边的每一位老师,向他们虚心学习,同时做强自己,渐渐地放下自己,托起身边的人。这样我收获的是美好的春天!






孔孟之乡林克


我就是一名语文老师,我以自身的经历来说一下吧:当一个一般的语文老师,每天备课上课改作文,都不能落下,还算可以。当一个好语文老师还是挺难的,普通话要好,字要漂亮,更重要的是要学识渊博,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每天诗词美文都要看看。看你怎么做了。


苔花如米


我觉得当一名语文老师真的是挺难的,首先语文是一门语言积累的科目,每个学校基本上也是把语文科目作为重点课,如果自己不喜欢语文,对语文教学没有一定的功底,我觉得带起课,还是不容易。尤其语文老师基本上都会承担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工作是真心不好干,工作任务特别琐碎,需要考虑的当年特别多,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面临学校安排的各项任务,刚开始如果你没有经验,都会显得焦头烂额。


上弦月182555369


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上辈子杀人,这辈子教语文。哈哈[捂脸][捂脸]

如果喜欢语文教师这个行业当然是个好的选择,但是语文科目相对其他科目可能更加考验你本身的文学底蕴,而且每周至少一次的批作文经历,真的是,咋说呢,谁批谁知道吧[灵光一闪]

就教师这个职业来说,如果有足够耐心责任心和对职业的热情,可以选择。没耐心的建议就算了。

总之,如果热爱这一职业这一科目,选吧,如果不是很热爱,就考虑考虑吧。



不负时光777


如果想当一名语文老师,除了你的责任心和对学生的爱心之外,你还需要考虑其它因素,我有以下的建议:

一、兴趣

选自己喜欢的,有兴趣的职业,往往会把职业的枯燥、困难、寂寞、辛劳转化成进取,在过程中体会乐趣。

二、专业和擅长

专业和擅长是保证你工作质量的前提,否则你没有知识可以传授学生,最多照本宣科而己。

三、付出

你必须要知道,要当好一个语文老师,你的付出是比其它学科更多的,这是老语文老师的共识。

因为语文学科不但是基础学科,其涵盖量也是非常大的,或者改一篇作文的时间,就是其它学科老师改一个班作业的时间。

语文开放性题的数量大,这样回答正确,那样回答也很好,或者可能你觉得第一句话是错误的,你看完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很有见地的。

也可能你看第一遍觉得是歪理邪说,但多看几遍才明白是真知灼见。

所以,想当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你必须要耐得寂寞,舍得时间,懂得沉浸。

四、情感

要当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你必须要有灵敏的视觉,丰富的情感。

引导我进入教育行业的我的老师跟我说过,当然这也是一句很多人听过的话,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重复: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也就是说,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他对情感的触觉必须异于常人。

因为语文科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

这就和作家一样,你连自己都无法感动,就更不要提去感动、感染别人了。

当然,做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远不止这些,但如果你有这些而别人没有,你一定会比别人出色!


顺道自然


语文老师是所有学科中最辛苦的老师,要批改大量的作文,还需要不断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来弥补知识上的不足,但我觉得如果你热爱读书并责任心强,语文老师就是最好的选择。

一、语文老师会因工作需要刻意花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书。人都有喜欢的事情,特别是许多人都喜欢多读书,但由于工作太忙,久而久之就放弃了持续读书的想法,但语文老师因拓展阅读等要求,会很容易将喜欢读书这一习惯坚持下来,如果你恰好喜欢读书,那么就做语文老师吧!

二、语文作为一个大学科,在班级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语文老师都兼任班主任,这对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老师来说,是非常好的平台。

三、语文老师在每节课堂上,在所教课文的过程中,都是在与多年来的经典对话,与贤者相和,一生如此,其个人的知识素养、内涵气质也会因文化的熏陶而高雅素洁。

总之,做你喜欢的,如果你恰好喜欢读书,就选择当一个语文老师吧!





灯光361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自我感觉棒棒哒!原因有三:第一,阅读机会较多,阅读领域广泛。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现代文阅读文本,因为高考直接考到,所以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近水楼台,优先接触。古诗文就不说了,哪一年不读个三二百篇(首)?除此之外,我们要读大量资料,以便积累作文备考材料,给学生具体的指导。如果不是功利心太强的教师,这个阅读过程难道不是非常享受的事情?第二,听说读写,我们大语文教学过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非其它学科可比。美文可诵读,问题可讨论,班会可演讲,作业可展示,作文可交流,我们可以召开故事会,我们可以进行演讲比赛,我们不单纯讲知识培养能力,我们还可以直接育人以礼,树人以德。几十年的语文教学,教我所教,乐我所乐,教孩子们听说读写的过程,一直给我非常享受的感觉。第三,大语文教育,让语文教师存在感更强。语文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为其它各科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每当听到政治、历史等科教师向我埋怨学生读不懂材料无法做题的时刻,别提我的内心那份自豪,原来语文学科是基础,他们离不开我们啊!我们要有所为了啊!学校进行的大多数活动,基本上都离不开我们语文老师的参与,学生代表的发言稿需要我们指导和把关,教师代表多由我们语文老师来做,我们会写啊!语文教师业余可以写一写,写写诗歌、散文或小说,发不发表无所谓,生活充实,内心丰裕,也有品位。另外,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那份达观、淡泊、闲适与清高品性,也非身边别科教师所能比,语文教师没有那么多的功利心。所以我感觉,做个语文老师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