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明朝時大武口的歷史有哪些?

Yanghui381


大武口明帶稱“打磑口”,意為“打鑿石磨的山口”。其地理位置重要,古人曾有“求久按之計,須選修打磑口”之說。1943年,民國寧夏省建設廳長李翰園至此,看到“打磑口學堂”,認為名稱不雅,遂改名為大武口,意為武士們在這裡打過仗。

  1943年時,大武口原屬平羅縣第四鄉。

  1949年寧夏解放後屬平羅縣第一鄉。

  1955年,撤區並鄉,屬大武口鄉。

  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稱大武口公社。

  1961年,大武口公社劃小,仍稱大武口公社。

  1962年9月,平羅縣在石炭井組建了包括大武口溝口在內的大武口鎮,駐石炭井。

  1968年,大武口鎮駐地遷到大武口,石炭井設立石炭井街道辦事處,為鎮裡派出機構。

  1970年10月,撤銷石炭井街道辦事處,將石炭井從大武口劃出,設置為石嘴山市石炭井區。

  1972年,銀北地區成立,大武口鎮為銀北地區機關所在地。

  1973年,大武口鎮升格為大武口區。

  1975年11月,銀北地區撤銷,石嘴山市駐地遷至大武口區。

  大武口區轄人民路、朝陽、長城、長勝等4個街道和大武口鄉1鄉。


豆豆3人行


長城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龐大的古代軍事防禦工程,而寧夏境內的長城就長達1507公里,有戰國時代至明、清各朝的長城,形式十分豐富,尤其明代建造的長城,更是在歷史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寧夏境內明長城主要有陶樂長堤、頭道邊、二道邊、舊北長城、北長城、西長城,有牆體、敵臺、關堡、烽火臺等建築,有攔馬牆、壕溝、品罕窖、題刻等相關設施。明朝官吏許論(1487—1559年)所著的《九邊圖論》中說“賀蘭山環其西北,黃河在東南,險固可尋”。因此,賀蘭山天險配合長城防禦設施,內可養民外可抵禦,具有重要的軍事地位。

寧夏的明長城是由鹽池、靈武一線蜿蜒而行,順著寧夏北部地區地形 以“幾”字形狀自南向北到今惠農區鎮遠關後,又沿賀蘭山自北向南直達中衛。在賀蘭山一線又主要集中在大武口區(古稱“打磑口”)。打磑口位於寧夏“北邊牆”和“西邊牆”交匯處,是萬里長城佈局在寧夏的百關之一。

打磑口,是賀蘭山東麓36個隘口之一。自古以來,這裡就是古代遊牧民族遷徙和北方草原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古代北出塞外的重要關隘。明朝時,由於國土邊防收縮,賀蘭山成為了明王朝與蒙古瓦刺、韃靼交戰的界山。蒙古鐵騎常常突破賀蘭山與明軍作戰。“打磑口”由於溝寬灘闊且水源豐富,適合大隊騎兵穿行,蒙古騎兵常常“取捷徑於此”。因之,打磑口與勝金關、三關口和鎮遠關並稱寧夏“城防四隘”。

大武口長城始建於秦漢,唐代擴建沿用,明代全面興修駐防,被稱為“邊牆”,是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大武口又是寧夏“北邊牆”與“西邊牆”交匯點,其中“北邊牆”在明代稱為北門關牆,始建於公元530年,後經多次維修,西自大武口棗兒溝,東至黃河岸邊,長約25公里;“西邊牆”為賀蘭山東麓各主要山口修建的關牆,是不同時期分段修築,跨越今惠農區、大武口區及平羅縣等縣區,全長39.19公里,其中土牆12.65公里,石牆3.39公里,山險23.15公里。沿線烽火臺147座,敵臺43座,關堡8座,攔馬牆1段,題刻4處。

明朝時候,大武口區域內曾設打磑口堡、臨山堡、潮湖堡等屯兵點,明代各個時期修築的、格式迥異的長城遺蹟都有存在,秉承就地取材的原則,由多種建造方式完成,如黃土夯築、黃土夾砂、礫石夯築、石塊與黃土混合修築等。夯築的牆體在土質材料、砂石配比、夯層厚度、夯窩大小、夯築方式等細節上都體現了乾旱地區建造特點。大多在不可逾越的陡峻山體之處,多依託山石稍加鏟削形成山險,以削山劈石後形成的陡壁作為防禦,成為立體的軍事防禦體系,可以說是“長城博物館的縮影”,大武口一度成為歷史長河中的長城古塞、邊防重鎮,有“大漠咽喉”、“賀蘭山闕”之稱。

大武口長城總體可分為三部分:

一部分舊稱“邊防北關門牆”,由明朝總制尚書王瓊(1459年—1532年)始築於嘉靖九年(1530年),“東自黃河,西抵賀蘭築牆,以庶平虜城者”,其線路據《嘉靖寧夏新志》中《朔方天塹邊防北關門記》載:“由沙湖西至賀蘭山之棗兒溝,凡三十五里,皆內築牆;高厚各二丈,外浚塹,深廣各一丈五尺有奇。”。嘉靖十九年(1540年)楊守禮曾奏請維修。該道長城西起平羅縣高莊鄉金星村(俗稱邊牆頭子),向西經幸福村、惠威村、城關鎮平羅漁場,過包蘭鐵路,再經大武口區明水湖農場、興民村,止點在賀蘭山棗兒溝臨山墩,全長19.24公里,調查牆體12段,地表有痕跡者為12.12公里,均屬夯築土牆。因地處現代村落內,毀牆取土、擴展田地、修建公路及揚水管道、倚牆建房等人為破壞比較突出,同時山洪沖刷等自然破壞亦較為嚴重,有的地段甚至出現了大段消失,現存牆體亦多坍塌成斜坡狀,如在靠近明水湖約有一公里長城過去被夷為平地,修了公路;其餘部分尚斷續有遺址可尋。臨近大武口鄉約一公里的長城雖也遭到些破壞,但保存尚屬較好,牆高約八米,基寬十餘米,頂寬三點五米,一些夯土垛口尚存。大武口鄉西的臨山堡,緊靠石大公路,被圈在了大武口電廠院內。堡內成了建築大武口電廠施工單位的汽車修理場。城堡圍牆基本完整,呈長方形,東西長九十餘米,南北寬不足七十米。城東側牆開有城門,北側牆建有夯土的上下城牆坡道,為架設高壓線削去了西牆頂部。大武口鄉至前山頂陡崖段,平緩段多為農民取土拆毀,山坡段存有夯土牆和墩臺的遺址。

目前,大武口明長城在北武當景區北側僅留東西相距約近5公里的兩座烽火臺遙遙相望,之間的長城牆體有少量痕跡。烽火臺是座邊長二三百米、略成正方形的城堡,南面還有個小甕城。

第二部分是歸德溝明長城。歸德溝明長城位於大武口歸德溝景區西南方向,是賀蘭山“西邊牆”之一部分。長城走向呈東西走向,由兩段石牆(分別長約96.6米、34.7米)和兩段土牆(分別長約441米、1067.9米)組成,高約4.3米。由於此段長城位於賀蘭山中,相對遠離人跡,人為破壞較輕,保存相對較好,也是賀蘭山西長城之精華段,成為歸德溝景區一道靚麗的人文景觀。

第三部分是大武口域內的其他明長城。主要是指沿賀蘭山東麓及諸溝口修築的長城防禦設施,該段長城系不同時期分段修築,根據修築時間及區段位置,史書又有“西邊牆”“城西南牆”“邊防西關門牆”等不同稱呼。寧夏明長城西邊牆始築於成化九年(1473年),其間屢有增修與加固,最晚於天啟初,再次對賀蘭山諸口和西邊關牆進行了一次加固維修。其中在大武口域內有棗兒溝段,長度5700米;韭菜溝段,長度800米;大風溝3段,總長度4680米;小風溝段,長度2640米;小風溝-汝箕溝段,長度3000米。相對處於平原地區的北長城,大武口西長城保存比較完好,同時,在韭菜溝、歸德溝及棗兒溝等處,均有長城石牆存在。

隨著歲月變遷,大武口長城在歷史中的作用時重時輕,多有存廢,而據《嘉靖寧夏新志》載:賀蘭山“沿山諸口,雖通虜騎,尚有可憑;北側唯打磑,南側惟赤木,曠衍無礙。打磑舊有三關,自正德五年(公元1510)以來,漸至頹圮”。由此可知,打磑口建於正德以前並且築有三道關。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巡撫楊守禮,曾對當時就已頹圮的打磑口及沿山四十里的邊牆建築情況,進行過考察,並在其奏疏中寫道:“本口舊設石砌關牆三道:頭關一道,長二十八丈五尺;二關一道,長三十一丈,各底闊六丈,頂闊一丈八尺,高二丈,女牆五尺……裡關一道,長二十八丈,倚臨南山,半斬半砌。”1985年沿大武口溝修建鐵路時,打磑口關牆及石城被毀。

現在乾溝和大水口等處的山崖石上,還有明時修長城及守長城將士們所留下的摩崖石刻。如在汝箕溝與小峰溝之間的乾溝裡,由溝口入溝向西約四里,在溝南崖上有一方石刻。石刻下距地表4米,題記刻面高85釐米,寬55釐米,刻記外廓鑿有槽線,為陰刻豎行:

“設寧青外口關一道墩一座

飲差平虜守備吉人

委官督工指揮汪鸞

鎮朔把總指揮宋楫 ”

此四行字下刻有十七個人名,最後屬有“嘉靖二十七年十月吉日完立”和刊字匠的名字。刻石對面溝北的小山樑上,殘存著夯土、石砌關隘和墩臺遺址。從汝箕溝口沿溝西進約五里,在溝谷北側崖壁上,有五方石刻。

其中的四方因風化字不可辨;其中一方有外輪廓槽線,陰刻橫書“汝箕外口”四字,其豎行刻文(“囗”表示無法辨認):

“巡鎮衙門會委監工指揮朱楫,管領官軍三百員,重修關隘,以遏虜道。“管工百戶李經、郭春,囗囗百戶程萬里。……“嘉靖二十八年四月吉日。”

大水口也有摩崖石刻。向西入溝約五里,在溝谷南側,有一處廟址,當地稱上廟,廟後石壁上,自東而西有石刻四方,皆為陰刻豎書。

第一方刻面,高45釐米,寬62釐米,下距地表4米,刻文:

“差分守寧夏北路囗囗囗地方參將囗囗囗囗囗於萬曆十一年季秋重修,十二年三月囗日同囗囗囗囗囗囗到此囗光。”

“寧夏庠生徐應登、管應春、徐棟、夏元中、劉幼田、陳守論、王囗囗、葉玉。”

第二方距第一方六米,刻面高八十釐米,寬四十五釐米,下距地表二點五米,刻文:

“萬曆癸酉夏五月 ”

“欽差巡撫寧夏都御史朱管 ”

“鐵差巡撫寧夏總兵

張傑統兵巡兵到此刻石以記 ”

“參將祁棟 ”

“遊擊張玉登 ”

以下還有四個人的名字,因風化已不可辨認。

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為抵禦外來入侵而建立於荒野大漠之間的宏偉建築。在冷兵器時代,長城既是有效抵禦外族入侵的軍事屏障,又人類創造力、意志力的偉大顯現。

大武口作為萬里長城百關之一,具有完善的軍事設施,立體的防禦體系,也承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基因。歷代戍邊的將士在戎馬倥傯之餘,面對賀蘭山之巔的長城,滿懷愛國激情留下了石刻記錄甚至是壯懷激烈的詩詞歌賦。因此,對長城文化的挖掘保護和整理,是對長城的修復保護和開發利用的重要部分,更是石嘴山市尋求轉型發展,發展全域旅遊經濟的重要歷史資源,我們應該樹立全民保護長城的思想意識,再也不能讓祖先留下的寶貝藏在“深閨”角落中,在自然風化和人為破壞中逐漸灰飛煙滅。


東海逍遙之客


大武口區成立於1973年6月,是因煤而立、因工而興的老工業城市,是寧夏工業重鎮石嘴山市黨政機關所在地,也是寧夏城市化率較高的城市區之一。也就說明朝的時候並沒有這個名字。

大武口很早之前就有人類活動的跡象,在明朝大武口,明代被稱為“打磑口”,指今大武口溝,意為“打鑿石磨的山口”。“打磑口”,最早見於明弘治《寧夏新志》。宣統元年(1909年),打磑口堡已有居民96戶,385人。


歷史的寵兒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龐大的古代軍事防禦工程

而寧夏境內的長城就長達1507公里,有戰國時代至明、清各朝的長城,形式十分豐富,尤其明代建造的長城,更是在歷史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寧夏境內明長城主要有陶樂長堤、頭道邊、二道邊、舊北長城、北長城、西長城,有牆體、敵臺、關堡、烽火臺等建築,有攔馬牆、壕溝、品罕窖、題刻等相關設施。

明朝官吏許論(1487—1559年)所著的《九邊圖論》中說

“賀蘭山環其西北,黃河在東南,險固可尋”。

因此,賀蘭山天險配合長城防禦設施,內可養民外可抵禦,具有重要的軍事地位。

寧夏的明長城是由鹽池、靈武一線蜿蜒而行,順著寧夏北部地區地形 以“幾”字形狀自南向北到今惠農區鎮遠關後,又沿賀蘭山自北向南直達中衛。在賀蘭山一線又主要集中在大武口區(古稱“打磑口”)。打磑口位於寧夏“北邊牆”和“西邊牆”交匯處,是萬里長城佈局在寧夏的百關之一。

  • 打磑口,是賀蘭山東麓36個隘口之一。

自古以來,這裡就是古代遊牧民族遷徙和北方草原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古代北出塞外的重要關隘。明朝時,由於國土邊防收縮,賀蘭山成為了明王朝與蒙古瓦刺、韃靼交戰的界山。蒙古鐵騎常常突破賀蘭山與明軍作戰。

“打磑口”由於溝寬灘闊且水源豐富,適合大隊騎兵穿行,蒙古騎兵常常“取捷徑於此”。因之,打磑口與勝金關、三關口和鎮遠關並稱寧夏“城防四隘”。

  • 大武口長城始建於秦漢,唐代擴建沿用,明代全面興修駐防,被稱為“邊牆”,是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大武口又是寧夏“北邊牆”與“西邊牆”交匯點,其中“北邊牆”在明代稱為北門關牆,始建於公元530年,後經多次維修,西自大武口棗兒溝,東至黃河岸邊,長約25公里;“西邊牆”為賀蘭山東麓各主要山口修建的關牆,是不同時期分段修築,跨越今惠農區、大武口區及平羅縣等縣區,全長39.19公里,其中土牆12.65公里,石牆3.39公里,山險23.15公里。沿線烽火臺147座,敵臺43座,關堡8座,攔馬牆1段,題刻4處。

明朝時候,大武口區域內曾設打磑口堡、臨山堡、潮湖堡等屯兵點,明代各個時期修築的、格式迥異的長城遺蹟都有存在,秉承就地取材的原則,由多種建造方式完成,如黃土夯築、黃土夾砂、礫石夯築、石塊與黃土混合修築等。夯築的牆體在土質材料、砂石配比、夯層厚度、夯窩大小、夯築方式等細節上都體現了乾旱地區建造特點。大多在不可逾越的陡峻山體之處,多依託山石稍加鏟削形成山險,以削山劈石後形成的陡壁作為防禦,成為立體的軍事防禦體系,可以說是“長城博物館的縮影”,大武口一度成為歷史長河中的長城古塞、邊防重鎮,有“大漠咽喉”、“賀蘭山闕”之稱。

大武口長城總體可分為三部分:

  • 一部分舊稱“邊防北關門牆”

由明朝總制尚書王瓊(1459年—1532年)始築於嘉靖九年(1530年),

“東自黃河,西抵賀蘭築牆,以庶平虜城者”,

其線路據《嘉靖寧夏新志》中《朔方天塹邊防北關門記》載:

“由沙湖西至賀蘭山之棗兒溝,凡三十五里,皆內築牆;高厚各二丈,外浚塹,深廣各一丈五尺有奇。”。

嘉靖十九年(1540年)楊守禮曾奏請維修。該道長城西起平羅縣高莊鄉金星村(俗稱邊牆頭子),向西經幸福村、惠威村、城關鎮平羅漁場,過包蘭鐵路,再經大武口區明水湖農場、興民村,止點在賀蘭山棗兒溝臨山墩,全長19.24公里,調查牆體12段,地表有痕跡者為12.12公里,均屬夯築土牆。

因地處現代村落內,毀牆取土、擴展田地、修建公路及揚水管道、倚牆建房等人為破壞比較突出,同時山洪沖刷等自然破壞亦較為嚴重,有的地段甚至出現了大段消失,現存牆體亦多坍塌成斜坡狀,如在靠近明水湖約有一公里長城過去被夷為平地,修了公路;其餘部分尚斷續有遺址可尋。臨近大武口鄉約一公里的長城雖也遭到些破壞,但保存尚屬較好,牆高約八米,基寬十餘米,頂寬三點五米,一些夯土垛口尚存。大武口鄉西的臨山堡,緊靠石大公路,被圈在了大武口電廠院內。堡內成了建築大武口電廠施工單位的汽車修理場。城堡圍牆基本完整,呈長方形,東西長九十餘米,南北寬不足七十米。城東側牆開有城門,北側牆建有夯土的上下城牆坡道,為架設高壓線削去了西牆頂部。大武口鄉至前山頂陡崖段,平緩段多為農民取土拆毀,山坡段存有夯土牆和墩臺的遺址。

目前,大武口明長城在北武當景區北側僅留東西相距約近5公里的兩座烽火臺遙遙相望,之間的長城牆體有少量痕跡。烽火臺是座邊長二三百米、略成正方形的城堡,南面還有個小甕城。

  • 第二部分是歸德溝明長城。

歸德溝明長城位於大武口歸德溝景區西南方向,是賀蘭山“西邊牆”之一部分。長城走向呈東西走向,由兩段石牆(分別長約96.6米、34.7米)和兩段土牆(分別長約441米、1067.9米)組成,高約4.3米。由於此段長城位於賀蘭山中,相對遠離人跡,人為破壞較輕,保存相對較好,也是賀蘭山西長城之精華段,成為歸德溝景區一道靚麗的人文景觀。

  • 第三部分是大武口域內的其他明長城。

主要是指沿賀蘭山東麓及諸溝口修築的長城防禦設施,該段長城系不同時期分段修築,根據修築時間及區段位置,史書又有“西邊牆”“城西南牆”“邊防西關門牆”等不同稱呼。寧夏明長城西邊牆始築於成化九年(1473年),其間屢有增修與加固,最晚於天啟初,再次對賀蘭山諸口和西邊關牆進行了一次加固維修。其中在大武口域內有棗兒溝段,長度5700米;韭菜溝段,長度800米;大風溝3段,總長度4680米;小風溝段,長度2640米;小風溝-汝箕溝段,長度3000米。相對處於平原地區的北長城,大武口西長城保存比較完好,同時,在韭菜溝、歸德溝及棗兒溝等處,均有長城石牆存在。

隨著歲月變遷,大武口長城在歷史中的作用時重時輕,多有存廢,而據《嘉靖寧夏新志》載:

賀蘭山“沿山諸口,雖通虜騎,尚有可憑;北側唯打磑,南側惟赤木,曠衍無礙。打磑舊有三關,自正德五年(公元1510)以來,漸至頹圮”。

由此可知,打磑口建於正德以前並且築有三道關。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巡撫楊守禮,曾對當時就已頹圮的打磑口及沿山四十里的邊牆建築情況,進行過考察,並在其奏疏中寫道:

“本口舊設石砌關牆三道:頭關一道,長二十八丈五尺;二關一道,長三十一丈,各底闊六丈,頂闊一丈八尺,高二丈,女牆五尺……裡關一道,長二十八丈,倚臨南山,半斬半砌。”

1985年沿大武口溝修建鐵路時,打磑口關牆及石城被毀。

現在乾溝和大水口等處的山崖石上,還有明時修長城及守長城將士們所留下的摩崖石刻。如在汝箕溝與小峰溝之間的乾溝裡,由溝口入溝向西約四里,在溝南崖上有一方石刻。石刻下距地表4米,題記刻面高85釐米,寬55釐米,刻記外廓鑿有槽線,為陰刻豎行:

“設寧青外口關一道墩一座
飲差平虜守備吉人

委官督工指揮汪鸞
鎮朔把總指揮宋楫 ”

此四行字下刻有十七個人名,最後屬有“嘉靖二十七年十月吉日完立”和刊字匠的名字。刻石對面溝北的小山樑上,殘存著夯土、石砌關隘和墩臺遺址。從汝箕溝口沿溝西進約五里,在溝谷北側崖壁上,有五方石刻。

其中的四方因風化字不可辨;其中一方有外輪廓槽線,陰刻橫書“汝箕外口”四字,其豎行刻文(“囗”表示無法辨認):

“巡鎮衙門會委監工指揮朱楫,管領官軍三百員,重修關隘,以遏虜道。“管工百戶李經、郭春,囗囗百戶程萬里。……“嘉靖二十八年四月吉日。”

大水口也有摩崖石刻。向西入溝約五里,在溝谷南側,有一處廟址,當地稱上廟,廟後石壁上,自東而西有石刻四方,皆為陰刻豎書。

第一方刻面,高45釐米,寬62釐米,下距地表4米,刻文:

“差分守寧夏北路囗囗囗地方參將囗囗囗囗囗於萬曆十一年季秋重修,十二年三月囗日同囗囗囗囗囗囗到此囗光。”“寧夏庠生徐應登、管應春、徐棟、夏元中、劉幼田、陳守論、王囗囗、葉玉。”

第二方距第一方六米,刻面高八十釐米,寬四十五釐米,下距地表二點五米,刻文:

“萬曆癸酉夏五月 ”
“欽差巡撫寧夏都御史朱管 ”
“鐵差巡撫寧夏總兵
張傑統兵巡兵到此刻石以記 ”
“參將祁棟 ”
“遊擊張玉登 ”

以下還有四個人的名字,因風化已不可辨認。

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為抵禦外來入侵而建立於荒野大漠之間的宏偉建築。在冷兵器時代,長城既是有效抵禦外族入侵的軍事屏障,又人類創造力、意志力的偉大顯現。


大武口作為萬里長城百關之一,具有完善的軍事設施,立體的防禦體系,也承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基因。歷代戍邊的將士在戎馬倥傯之餘,面對賀蘭山之巔的長城,滿懷愛國激情留下了石刻記錄甚至是壯懷激烈的詩詞歌賦。因此,對長城文化的挖掘保護和整理,是對長城的修復保護和開發利用的重要部分,更是石嘴山市尋求轉型發展,發展全域旅遊經濟的重要歷史資源,我們應該樹立全民保護長城的思想意識,再也不能讓祖先留下的寶貝藏在“深閨”角落中,在自然風化和人為破壞中逐漸灰飛煙滅。


孤獨的始皇


大武口,明代被稱為“打磑口”,指今大武口溝,意為“打鑿石磨的山口”。[3]

“打磑口”,最早見於明弘治《寧夏新志》。到清同治二年五月(1863年7月)的文獻中,首次出現“達武口”地名。後來又出現過“大磑口”。在此後的文獻資料中,“打磑口”、“達武口”等名稱混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