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應該如何鍛鍊?

周顯助


膝關節保養三要點!

1.膝關節炎的鍛鍊需要動靜結合!

國內外的研究表明,適度運動可以保護關節軟骨,延緩骨關節炎的到來。保護軟骨的機制: 1.鍛鍊肌肉力量 2.增加身體的協調性,降低損傷的幾率 3.關節擠壓增加軟骨代謝及修復。膝關節炎不能過量過度運動,健步走(小於6000步),及低強度的慢跑還是建議的!

怎樣才算適度的運動,這個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考慮個體差異,結合精準醫學,個性化摸索(路人甲每天跑30分鐘,頻率及幅度很大可能不會損傷軟骨; 同樣情況,路人乙可能就拉傷肌肉,磨損軟骨了😂😂😂)。

一般來說,跑步或者走路需要循序漸進,並做好熱身。根據自身特點,尋找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及模式(這好比,有些人不能吃辣,有些人卻無辣不歡)。通常來說,一般持續走路不超過1萬步(走路不是被動的,無意識地走; 應該了主動用股四頭肌收縮帶動下肢),跑步儘量不用跑步機(且每次跑步頻率及幅度控制,做好熱身,穿軟底鞋)。

鍛鍊最好是游泳,在不負重的條件下鍛鍊肌肉的力量及平衡性,同時使得軟骨得到相應的營養。可以直腿抬高,快速屈伸關節等。

2. 膝關節炎的鍛鍊需要筋骨並重!

筋也就是肌肉及韌帶,骨包括軟骨及軟骨下骨。可以適當補充含膠原豐富的食物或者氨糖及軟骨素,促進軟骨的代謝,維持關節內穩態。

3. 膝關節炎應避免的鍛鍊。

不能負重上下樓梯,有些病友家就住9樓,怎麼辦?(可以分三口氣走,不要一口吃一個胖子。走的時候可以扶住樓梯把手)。少或者避免爬山,因為會加重髕骨軟骨對股骨遠端滑車軟骨的加壓及磨損。

#清風計劃#


骨科張還添醫生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鍛鍊應該是適度為止。要清楚這問題,就先弄清楚為何有膝關節退行性病變。

有人說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是老化的自然現象是不可逆的,可臨床治療中有相當一部分的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患者是年輕人,處在長身體階段,還有很多患者是膝關節損傷後處理不當,或不急時治療而引起的。而老年人的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患者病因大都是運動過度的慢性損傷。統計發現九成以上的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患者都有過急性損傷或慢性損傷史。

療效就是科學實踐的結果,療效是檢驗醫術的唯一標準。30多年來,我們一直採用針對病因(急性損傷或慢性損傷)來配製中藥治療膝關節退行性病變,臨床療效驗證,九成左右的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患者得到了恢復正常生活工作,沒有症狀且多年以上不復發。影像檢查有縮小的,有維持原狀的,雖然不能恢復到原裝狀態,但能達到患者膝關節功能正常,沒有症狀且多年不見覆發。

療效的結果是直接治療後的結果,不是實驗室裡動物實驗結果,實驗室裡動物實驗結果並不等於人體上治療的療效結果。

好不多言,從治療的療效結果可以清楚膝關節退行性病變的主要病因是急性損傷或慢性損傷。損傷原因是運動過度和外力引起,當得了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時,該怎樣鍛鍊就易明白了。

膝關節完全靜止不動20天就會引起粘連,也就是說膝關節是不宜完全靜止不動的,是必須要鍛鍊的,怎樣鍛鍊才好,才是正確的就成了必選項目。

總結的經驗就是適度為止,鍛鍊時一般以不出現膝關節困累或疼痛症狀為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