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哪些傳統行業被互聯網顛覆了?

視頻總監


NO1. >傳統電視<

雖然網友笑稱,賈躍亭玩汽車盤夢想把自己整窒息了,但2016年樂視的超級電視曾把傳統電視行業攪的天翻地覆,一度殺得海信、創維、TCL等盤踞行業30多年的老品牌節節敗退,這就是互聯網的力量。

據奧維雲網4月份發佈的電視銷量報告來看,樂視以71萬臺的成績勇奪4月份電視全渠道銷量冠軍。而在中怡康發佈的《2016年4月中國彩電整體市場品牌佔有率》的報告中也提到,樂視以71.5萬臺的銷售數量,位居全行業、全渠道第一。

跟傳統電視相比,超級電視帶來基於分眾理念設計的多類桌面,在主頁設置了“信號源”、“搜索”、“同步院線”、“體育”、“兒童”、“應用”、“遊戲”等多個桌面選項,打破平臺、內容、終端和互聯網應用邊界,垂直整合生態鏈,帶來了全新維度的電視體驗,互聯網智能電視顛覆了傳統電視的思維模式。

NO2. >銀行業<

阿里巴巴的主要創始人馬雲曾經豪言:銀行不改變,那我們就來改變銀行。彼時很多人認為馬雲的想法是“天方夜譚”,但到了今天,可能很少會有人再把這句話看作是玩笑話。

餘額寶目前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貨幣基金,截至2017年6月30日,餘額寶的期末淨資產達到1.43萬億元。銀行與餘額寶的關係也一度很微妙,從2014年3月,一度有消息稱國有三大行不接受以餘額寶為代表的貨幣基金協議存款,到18年餘額寶限購,利息下降,讓人看到某種博弈。

餘額寶雖然暫未對銀行體系造成衝擊,但從長遠來看,卻會對銀行造成影響。

就美國而言,上世紀60年代,美國商業銀行活期存款佔比約為60%,然而,隨著貨幣基金興起,30年後,銀行的活期存款佔比已降至10%。在此期間,美國貨幣基金規模年均複合增長達到了33%,這說明貨幣基金對商業銀行活期存款的長期影響尤為明顯。

NO3. >傳統餐飲<

舉個例子,黃太吉,不知道的朋友可以百度搜索一下。雖然現在已經涼了,但卻給餐飲行業帶來了新思考。相比美團、餓了麼、百度外賣三大巨頭,黃太吉的商業邏輯是外賣為核心業務,旗下多品牌門店作為體驗中心,核心競爭力是其“工廠店”(工廠店位置深入CBD,只做最後方圓3平方公里配送,負責這些品牌外賣產品的製作或者復熱),並建立自己的配送團隊進行配送。

從誕生開始,黃太吉創始人赫暢就牢牢地抓住了互聯網營銷,不斷製造話題並獲得了機構投資的追捧。不過因為自身產品沒有優勢,最終褪下光環黯然離場。

借用西少爺肉夾饃創始人孟兵的觀點:

互聯網正在滲透餐飲業的各個部分,在流量的獲取(以前靠線下流量,現在線上流量已經成為重要組成部分)、管理的效率(連鎖經營數據的實時彙總與分析)、服務的優化(顧客通過點評等快速糾正企業的問題)、渠道的延展(很多產品進入包裝食品領域通過物流網絡分發至全世界)、資金的來源(眾籌模式等)、供應鏈的整合(To B企業級服務聯合採購平臺)、資本化的推動(現金交易轉為線上交易,紙質發票變為電子發票,改變餐飲企業財務作假難以進入二級市場的問題)等方面,都在產生著深遠影響。


再例如微信顛覆了短信業務,“小米”顛覆傳統銷售渠道,“滴滴打車”改變傳統出租行業,“新零售”改變零售業,“智慧屏幕”顛覆戶外商顯行業等等,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互聯網的浪潮迎頭打來,傳統行業要麼變革,要麼死。


簡視智媒


AdBright廣告不請自來。

小編摸著剛碎完大石的胸口來說,當然是廣告業!!!

就是移動互聯網這個罪魁禍首,顛覆了傳統廣告業!

70年代時,有人來找小編做廣告,只需找個播音員,對著喇叭念兩句詞;

80年代時,有人來找小編做廣告,只需聯繫印刷廠,在報紙上找個空位;

90年代時,有人來找小編做廣告,只需找影視公司,請明星做代言;

2000年後,有人來找小編做廣告,只需聯繫IT,在網頁上做個插片,換個banner圖;

而現在,有人來找小編做廣告,需要先跟客戶確認廣告形式和投放效果目標,再確定是在在哪個平臺投放(微博、頭條、知乎、微信還是抖音等等),再根據不同平臺調性設計廣告版面,選擇合適的廣告位,在根據廣告位投放效果對廣告設計做一定的調整,調整結束後進行測試,測試完畢後正式投放。這還不算完,正式投放後定時監測投放效果,進行不斷的優化,以提高點擊率和轉化率。

畢竟,客戶就是爸爸,廣告效果就是生命。

當然,小編也不是吐槽這樣不好,其實,移動互聯網廣告相較於其他的傳統媒體廣告,有很多肉眼可見的優勢,比如:

1.時效性;

2.生活方式的表達;

3.休閒娛樂解壓;

4.方便快捷,隨時隨地;

5.電子類產品普及;

6.交流溝通時時在線等等

不是小編我自賣自誇,看慣了傳統的廣告展現與提示,給很多人審美疲勞,同時也增加企業或是產品的增加額外開支費用。隨著年輕人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工作壓力增大,業餘的休閒時間或是上班途中的片段時間;一般人都用來了解最新新聞、最新個性化產品、購買生活工作必備物品、以及在線學習等。把大家的片段時間運用起來做為移動宣傳,加大人群愛好投放信息,開發特色小愛好遊戲,增加有益的學習平臺,開展一些兼職類的收益平臺等,都是潛移默化中增加口碑,依賴,信用,擴大活動粉絲圈,增加廣告效果的潛在途徑。

瞭解更多互聯網營銷資訊,請關注移動營銷實力派:AdBright廣告~


AdBright皓量科技


互聯網的兩個特點:

1、打破信息不對稱性,竭盡一切可能使信息透明

2、大數據對信息進行整合,使資源利用率達到最大


從這個角度來看,互聯網最有價值的地方不是創造多少新東西,而是對已有的行業進行潛力的二次挖掘,以下是一些具有說服力的例子:

  • 零售業

傳統的零售業對於消費者來說最大的弊端就是價格的不透明。消費者對於購買的產品並沒有一個預期的心理價位,常常被行業內部的錨定價格牽著鼻子走。但互聯網的C2C,B2B的出現打破了這種格局,消費者對於商品價格區間的獲取成本大大降低,一件商品的真正定價變得透明。

  • 廣告業

傳統廣告的特點是規模大,範圍廣,成本高,而互聯網來帶的精準投放已然證明了這種方式的有效性。相比傳統廣告撒大網捕魚,針對特定群體投放的廣告具有節省成本,提高轉化率,增加用戶體驗等優勢。

  • 金融業

傳統的金融行業的生殺大權掌握在銀行手裡,銀行從自身風控角度出發可能會將貸款貸給房地產等穩定的行業,而一些小的製造業、高新企業則難以獲得資金。互聯網從資源整合的角度出發,選擇將資金貸給真正需要錢的行業,從而使社會資源利用最大化,迴歸金融的服務本質。

以上只是互聯網改變世界格局的冰山一角,對於更多被互聯網顛覆的行業,無外乎滿足以上兩個特點。假如將傳統行業比作一個個的神經節點,那麼互聯網就是連接這些神經節點的神經網路,正反饋將得以強化,負反饋將得以弱化,這將給人類整體進行決策提供了支撐體系,通過這樣的方式,人類將會重新定義各個行業,以及人類的未來。


搞笑程序猿


重複勞動的低技術崗位,比如:

1、常規票務買售工作,包括高速服務;

2、超市收營員(正顛覆中);

3、常規業務櫃員(正顛覆中);

等其他具有該特性的崗位,可以說隨著AI的提高,被取代的崗位會逐漸增加,因為機械不知疲憊,AI邏輯嚴密不知疲憊,24h連軸轉是沒問題。

在未來,只有那些創造性的崗位會被保留,特需服務業也會存在,但是這正是解放勞動的一種提現。


木易先生China


實體店鋪生意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