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身教”比“言傳”更重要,嚴格要求自己,才能讓孩子更有收穫

想要自己的孩子天天堅持跑步,自己卻賴床不起?想要孩子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規矩,自己卻在沒有車的情況下紅燈穿馬路?你是這樣的家長嗎?看過《爸爸去哪兒》第一季的觀眾們,一定對林志穎和他的兒子Kimi印象深刻吧?已經長大了的Kimi開始駕駛賽車和爸爸一起馳騁賽場了。林志穎喜歡賽車,兒子耳濡目染,也喜歡上了賽車。

“身教”比“言傳”更重要,嚴格要求自己,才能讓孩子更有收穫

林志穎曾經在微博上談到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經驗,主要內容是說,事業上的成功是無法彌補孩子教育方面的失敗的。言傳不如身教,家長帶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榜樣,給孩子正確的觀念和行為指導,才能使孩子成長為有作為的人。每一位家長都不可以陪伴孩子一輩子,保留給孩子的觀念,卻可以讓孩子就是一個縮小的大人。

這段話也是從一個側面印證出,若不想孩子的未來成為過去的你,作為家長,你就要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將“身教”重於“言傳”的教育理念好好貫徹下去。那麼,在實際操作時,都存在哪些誤區呢?

一、為什麼很多家長,自己都沒做好,卻一直在逼迫孩子

1、家長受自己成長環境的限制

每一位家長幼年、少年時的成長環境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形成了多種性格,自己平時覺得沒有什麼問題的一些舉動和做法,可能在孩子們眼中,就是其效仿的目標。而當孩子那樣做時,時刻緊盯孩子的家長又看不慣,只要孩子出現一點兒不如意的地方,他不是反思自己的行為,而是不斷地逼迫孩子改正,卻不想因此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身教”比“言傳”更重要,嚴格要求自己,才能讓孩子更有收穫

2、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在作祟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出人頭地,少走彎路,因而對孩子的未來給予了非常大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夠在各個方面超越自己,但是卻忽略了一個細節。孩子是善於觀察和模仿的,加之家長們做事情是建立在自己過去經驗的基礎上,使得在傳遞給孩子某些方面的信息時,並不是以非常科學的方式,導致孩子對於大人的行為不是很瞭解,無法建立起平等的對話關係,孩子以為家長是在逼迫自己。

3、家長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缺乏同理心

家長也是有一定虛榮心的,有時候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強迫孩子做一些孩子不願意做的事情。比如,自己的孩子可能報了某個興趣班,學習了某種樂器或者跳舞,等有客人來家做客時,家長就會強迫孩子表演一段,卻不一定了解孩子此時的心理,孩子是不是想表演。平時夫妻二人在聊天時,會談及單位的事情,說單位的某些活動自己不想參加,或許是不經意的一些隻言片語,孩子就會記在心裡,會想大人都不願意參加單位的活動,為啥總讓我去報名參加學校運動會?

“身教”比“言傳”更重要,嚴格要求自己,才能讓孩子更有收穫

有些事情家長已經意識到了,但卻不一定能夠管得住自己,而有一些事情,家長根本自己就沒有意識到。家長還有委屈,我心中所想所做,都是為了孩子,最後還有錯?而事實就是這樣,家長自認為的一片好心,卻是讓孩子受盡了委屈。

二、口口聲聲說愛孩子,卻讓孩子受盡委屈

1、孩子已經悄然長大,家長還以為孩子依舊是孩子

隨著孩子逐漸成長,終歸有一天是會離開家長的。從嬰兒期家長的大包大攬,到慢慢的放手,不同的家長的適應期卻是不一樣的,有些家長還是習慣於全部包辦,中學了還車接車送,讓孩子缺少了自己的鍛鍊機會。家長不放手,孩子自然也無法大膽去闖,等孩子走上社會,就會表現出一種“巨嬰”症。

“身教”比“言傳”更重要,嚴格要求自己,才能讓孩子更有收穫

2、家長希望貴族學校能夠教育好孩子,卻忽視了自己的責任

現在許多城市都有類似貴族學校的寄宿式學校,一些家長以自己忙於工作為由,將孩子直接放在學校,寄希望於學校能夠將孩子教育好,長大成人。但電影《少年的你》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從來沒有一節課教會我們如何變成大人?”學校的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老師也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孩子,家長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責任人,這一點每一位家長都要銘記在心。

3、家長自己言行不一致,導致孩子在概念模糊中成長

部分家長以為孩子還小,許多事情不知道如何去做,因而自己對於孩子的事情總是指手畫腳,而可能對於同一件事情,每次的說法還不一樣,今天說是這樣對,明天又改了說法,而孩子會在一頭霧水中感到迷茫,時間久了,孩子會模糊一些基本的認知概念,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做才能夠符合家長的心意,或者是試著做一下,去試探家長的反應,而一旦試探錯誤,家長大發雷霆,孩子以後就會縮手縮腳,不敢嘗試新事物了。

“身教”比“言傳”更重要,嚴格要求自己,才能讓孩子更有收穫

無論多麼好的出發點,只要過程發生了偏離,可能後果非常嚴重,對於將來孩子的成長形成致命的打擊,因此,對於家長來說,生育了孩子才是第一步,後面的每一步都要非常堅實地走下去,自己也要在幫助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共同成長。

三、“身教”比“言傳”更重要,你的樣子就是孩子的未來

1、孩子是張白紙,孩子的將來是家長描繪的

家長首先要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一概念牢牢記在心裡,可以用自己多年的生活經歷描述一個場景,哪些事情自己也不能做,可能做了也沒有什麼大問題,但對於孩子來說,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將問題想得深入些,一些生活上的細節更是要注意,比如,夫妻相處之道,對老人的尊重,如何待人接客等等。

“身教”比“言傳”更重要,嚴格要求自己,才能讓孩子更有收穫

2、家長要保持持續學習的心理,不能倚老賣老

時代在進步,孩子每天接觸到的事物,不一定比家長見識到的要陳舊,他們觀察事物的角度也是非常新穎的,家長也是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修養,不能認為自己過去如何而忽略了學習和前進,家長願意接受新鮮事物,從而和孩子保持一致性,會有助於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茁壯成長。

3、家長要放平心態,注意和孩子保持密切交流

雖然當今的社會處於快節奏的運行,但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心態上面,要保持一種循序漸進的放鬆狀態,不能急於求成,也不能過分地強調一些沒有必要的細節。比如,孩子某次考試成績不如意,家長就急忙地與老師聯繫,或者要報補課班,其實,可能就是孩子一個不注意導致,或者是孩子沒有複習到某個知識點,只要和孩子密切溝通,摸準問題所在,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你若是毛毛躁躁,怎麼能讓孩子心平氣和?

“身教”比“言傳”更重要,嚴格要求自己,才能讓孩子更有收穫

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朱丹,曾在微博上曬出自己和女兒的健身照,並稱,媽媽沒偷懶,女兒也應該一起來鍛鍊。照片中,自己和女兒一起練習瑜伽,這就是一種身教的方式。其實,許多家長已經意識到了“身教”要重於“言傳”的道理,就是在行動中欠缺實際的指導,說起來也不是很難,就是在每一次行動前,自己問一下自己:“我這樣做,會給孩子留下什麼印象?孩子會成為過去的自己嗎?”

今日話題互動:不知各位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過哪些“言傳”和“身教”的事例嗎?無論是經驗還是教訓,都歡迎大家踴躍留言探討。

我是逗兒媽媽,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會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幫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