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漢能集團年賺52個億,咱連工資都發不起?

漢能集團10月9日爆發欠薪門,大量員工討薪,據稱欠薪涉及金額達10個億,投資的各地產業園,基本上處於停工和半停工狀態。

漢能集團年賺52個億,咱連工資都發不起?

2018年財報顯示,漢能財報收入212.5億港元,淨賺52億,但為何連員工工資都發不起呢,從其財務報表披露的信息及其他信息可以看出一、二。

公司2018年雖大賺52億港元,但現金流卻逞現淨流出21億,資金面愈發緊張,公司目前的資金困局,離不開以下4大原因。

漢能集團年賺52個億,咱連工資都發不起?

1、融資渠道受阻

2015年5月,公司在香港市場被做空,短時間市值跌掉1400億港元,緊急停牌期間,被香港證監會調查,要求停止股票交易,銀行緊隨停貸,公司公開融資渠道斷裂。漢能2018年財務報表中現金流量表顯示的信息已經表明,融資現金流為淨負的4.3億元

2、業務擴張過猛

自2015年做空危機後,漢能2016年、2017年對業務進行調整,資金鍊逐步得到恢復的同時,又急速進行擴張規模擴張。

2018年5月19日與綿陽市政府、涪城區政府分別綿陽漢能集團綿陽移動能源產業園項目戰略合作協議、綿陽漢能集團綿陽移動能源產業園項目投資合作協議,當地項目總投資額為453億元,其中一期投資66億元建設20兆瓦柔性砷化鎵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製造項目和600兆瓦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製造項目,當年簽訂600MW GE IG薄膜生產線銷售合同37.55億元;

2018年5月30日, 安徽蚌埠金能移動能源產業園項目開工,當年累計簽訂銷售合同43.04億元,

至2018年6月12日, 與華夏易能(南京)新能源有限公司簽訂300MW Sloibro GE IG薄膜生產線銷售及技術支持服務合同19.07億元。

2018年漢能實現營業212億港元,實現利潤51.9億元,但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出7.96元,源於公司與地方政府大規模合作進行園區開發,相應的資金無法及時回籠,2018年財表顯示年末應收合同資產達到121億港元,按照57%的毛利計算,此類業務佔用流動資金達52億港元,

再加上長期資產投資現金淨流出9.37億港元,漢能公司當年現金淨流出21.4億港元,現金餘額由2017年末的25億港元減少至3.6億港元,資金面驟然緊張。

漢能集團年賺52個億,咱連工資都發不起?

3、業務結構不均衡

做空事件之後,漢能將下游市場的重點由薄膜光伏電站和分佈式發電項目轉為移動能源應用產品和光伏建材一體化(BIPV)產品。

2018年財務顯示,公司212億港元營業收入中,生產線銷售及相關技術支持服務合同收入達到195.5億港元,佔比高達92%,移動能源應用產品和光伏建材一體化(BIPV)產品等下游產品收入17億元,僅佔總收入的8%。據漢能實際控制人估算2019年總體收入接近300億元,下游產品收入佔比提高至10%。

公司產品結構不及時改變,除收入增長受限外,資金流仍將持續承壓,帶來更多的資金壓力。

漢能集團年賺52個億,咱連工資都發不起?

4、宏觀環境判斷不準確

正當漢能2017年、2018的大舉擴張的時候,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發佈《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降低光伏補貼並規範分佈式光伏發展,國內光伏行業受到極大打擊,漢能製造端承受大量壓力。

漢能面臨如此危局,即有行業快速、過度發展的原因,也有自己經營的原因,希望李何君及漢能的改革能夠成功,解決目前的困局。

漢能集團年賺52個億,咱連工資都發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