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什麼算家庭儀式感?這三種認知父母必知,關係孩子成長幸福感

年輕人談戀愛的時候總是講究儀式感,以讓平凡的日子變得更難忘,讓兩人的回憶可以更具體。但是當兩人成家,有了孩子之後,這樣的活動就漸漸被人們忘記了。其實

孩子的成長也需要儀式感,有儀式感的家庭生活不僅可以拉近親子關係,還可以幫助孩子的認知發展。

小郭是一位四歲孩子的寶媽,一直信奉快樂養育,希望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這不,孩子的生日快到了,小郭照例想給孩子辦個生日會。孩子生日前的一週,小郭就提前給家裡老人和一些親戚都發了通知,當天到小郭家來聚會。

什麼算家庭儀式感?這三種認知父母必知,關係孩子成長幸福感

“孩子這麼小,你準備這些有用嗎,她長大了能記得嗎?”表姐剛進門就忍不住問道。

“她以後記得記不得我不知道,我當然是希望她可以記得。但是就算她記不得了,她此刻也享受了快樂呀。”給孩子辦生日會已經是小郭家裡的一個習慣了。

“給孩子辦生日會太麻煩了,啥不得都多準備點。”表姐對此仍很是不解。

“我做這些都是希望給孩子一點家庭儀式感,讓孩子知道我們很愛很愛她,準備這些也就不記得麻煩了。”小郭邊說著,臉上還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媽媽,什麼是家庭儀式感呀,我怎麼就沒有這麼大的生日會呢?”表姐的孩子突然發問打破了兩人的談話,一時間表姐突然覺得自己好像有些失職。

生日會一切都很順利,場地的佈置、蛋糕和大家的慶祝,孩子都十分喜歡,讓小郭意外的是,孩子還和爸爸一起準備了一束鮮花和一張畫要送給自己。原來孩子聽完爸爸講述媽媽懷孕和生產的過程後十分感動,自己的生日卻是媽媽受苦的日子,才和爸爸一起準備了這束花和畫。

給孩子過完生日會的小郭越發的覺得給孩子製造一點家庭儀式感是再正確不過的事情了。

在《小王子》裡有一句話:“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是某一個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有不少人在結婚幾年後,尤其是在有了孩子之後就覺得家庭生活索然無味了,其實就是覺得每一天都一樣,生活缺乏了必要的儀式感。

對於成年人來說,儀式感可以讓平淡的生活增添一點趣味,對於孩子來說,家庭的儀式感也是很有必要的。

▊家庭儀式感可以提高孩子的三種認知

✔正確的自我認知

為什麼很多人結婚沒幾年就覺得“沒意思”了呢,因為生活總是圍繞著柴米油鹽打轉,每一天都是波瀾不驚,昨天今天和明天沒有什麼區別。

什麼算家庭儀式感?這三種認知父母必知,關係孩子成長幸福感

而孩子對時間的概念會比成年人更差一些,這樣的平淡讓他們的內心感到空虛和孤獨。這樣的心理感受對於成長期的孩子來說,其實也是一種無形的傷害。

他們會認為自己的存在是沒有意義的,自己是孤獨的,不被理解的,從而很容易形成偏負面的自我認識,形成自卑或者自負的性格。

一定的家庭儀式感,比如生日會和睡前故事,就能讓孩子感到被愛,感受到別人對自己的重視。只有在足夠的安全感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才能形成更加正確積極的自我認知。

✔良好的家庭認同感

一定的家庭儀式感會讓孩子更加真實具體的感受到家庭的存在感和溫暖感,從而對家庭也就有了更多的認同感。

人們很容易就對家人的存在和付出習以為然,以至於常常忽略對方的感受和愛,家庭儀式感就是一個小鬧鐘,在人們神經逐漸趨於麻木的時候,喚起對家人更富有激情的愛。

根據社會學家的調查,童年時家庭生活不幸的人長大後往往更容易出現婚姻危機,如難以和異性正常交往,家暴和出軌的幾率大大提升等。因為這樣的人從小就對家庭沒有足夠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長大後自然也就很難良好的經營家庭。

✔正確的社會認識

我們常常可以發現這樣一件事,一個罪惡滔天的罪犯往往都有著一個不幸的童年生活,雖然這並不是他們傷害別人的理由,但是卻是可以警醒世人的慘痛教訓。童年時期不幸的家庭生活,或者是讓孩子內心感到孤寂無聊的家庭生活就難免會讓孩子認為整個社會也是這麼無聊。

什麼算家庭儀式感?這三種認知父母必知,關係孩子成長幸福感

過完國慶節後,不少網友打趣道:“您已過完本年所有法定節假日,開始等春節放假了”,這樣的話其實也流露出了大家對於生活是飽含期待的,未來是有所指望的,生活不只有加班和洗碗。

所以家庭儀式感就是不斷地在提醒家長和孩子,我們是在是在生活而不是在生存,生活中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這個世界是值得期待的。

♥溫馨提示:家庭儀式感不是形式主義,也不是矯揉造作,而是熱愛生活和家人的一種態度,是微小而確切的幸福,也就是村上春樹所說的“小確幸”——“如果沒有這種小確幸,人生只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而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感情的需要是巨大的,是多方面的,家長們可別讓孩子在沙漠中長大成人。

▊有哪些方法可以創造家庭儀式感?

★日常的小動作很重要

其實生活中很多小事都可以營造家庭儀式感,成為家庭獨有的習慣。

比如:在孩子出門的時候抱一抱孩子,親親孩子額頭再和孩子說再見就可以讓孩子帶著好心情開始新的一天;吃飯的時候等人到齊了再動筷子,讓孩子在瑣碎中意識到家庭的整體感,對家庭成員懷有尊重之心;睡前和孩子一起洗漱,給孩子講講睡前故事,也可以讓孩子安安心心的入睡。

什麼算家庭儀式感?這三種認知父母必知,關係孩子成長幸福感

★把節日利用起來

對於本身性格比較內向的家長來說,像上面這樣高頻的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可能也是一件十分有壓力的事情,其實不習慣日常的親暱,家長們也不妨把每一個節日當作是聯繫親子感情的一個契機。

我國的節日分佈的比較規律,除了十一月和十二月以外,基本上每一個月都有一個傳統節日或者是節假日,家長們不妨就在這樣的節假日裡好好在家裡做一頓大餐,或者帶著孩子出門轉轉吃點好吃的。

這樣孩子們就對下一個節日總是充滿期待,對生活和未來也就充滿了美好的遐想。除了像這樣的節日,家裡每個成員的生日也是可以充滿儀式感的日子。在這樣有一定組織的家庭活動下,孩子對幸福的感覺是真實的,是憧憬地。

♥溫馨提示:【愛不會無故消失,但有時候它們會變得沒那麼容易被發現。家庭儀式感就是在漫長的、平淡的日子裡告訴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孩子,感謝你一直以來的陪伴和付出,告訴對方,在未來也會繼續愛你】

什麼算家庭儀式感?這三種認知父母必知,關係孩子成長幸福感

生活不必太嚴肅,也已經有太多苦了,要主動給它加點糖,家庭儀式感就是這樣的一塊糖,家長們趕緊利用起來吧。

互動話題:大家家裡會有充滿儀式感的活動嗎?大家又是怎麼看待家庭儀式感的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