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纳雍苗民起义领袖:何玉堂

纳雍苗民起义领袖:何玉堂


纳雍苗民起义领袖:何玉堂


何玉堂(?~1871年):何玉堂,生年不详,苗族,阳长镇过路沟村人。

幼年因家贫不曾入学,喜聚众儿童戏斗。长大为人直爽、仗义,苗胞有事乐于相助,深得当地苗民拥戴。

清咸丰八年(1758),水城何氏苗女称仙姑,设坛兴教。大定、威宁、毕节所属苗民皆受影响,旋聚众数万,秘谋举事反清。

教内分为三堂,苗民为大堂,何仙姑为堂主,竹万春、何玉堂为堂官。举事于水城白腻、米落、比德等地。

同治元年(1862)四月,苗民义军由比德攻克白泥屯,六月移住大兔场(今雍熙镇),八月,与勺窝田坝团首杨登圻战于杨家营。

清廷闻讯震惊,饬贵州提督会同贵西道长官沈西序,率都司祥福、团练胡大观统领团绅周宗廉、彭树春、李育荣、何定功等部三千人马征剿,屡战不下。

十一月再调水城通判刘正朝会剿。

苗民义军见官兵势大,避其锋芒,巧妙周旋,先后占据白布河,攻克狗场营,杀死团绅颜先茂。

同治三年(1864)正月,升任大定知府刘正朝率兵再度进剿。大营驻公鸡山,先锋营驻官寨,祥福营驻义中,胡大观营驻旮旯河。

地方团首杨登圻、张维祥、刘岩大、何定功等也率部助剿。历时半年,苗民义军终因寡不敌众,粮草无援,于七月突围退据水城。

同治五年(1866)正月,猪拱箐陶兴春部复袭大定城。七月,竹万春、何玉堂部与之呼应,复据白泥屯。九月,大定协副将苏魁奉命征剿,屡战失利,败回大定城。义军连年遭官兵征剿,伤亡过重,得不到休养补充。十二月,大定知府马应镗前往大兔场招抚,三千多苗民军被解除武装,分置境内白泥屯、海座等地。

同治九年(1870),竹万春被暗杀于水城,何玉堂闻讯,重擎义旗。七月,苗民义军内讧,清廷总兵毛际会乘机率部进剿,何玉堂率余部退据纳雍河。后与永宁岩大五部会合,共据水城。

同治十年(1871)正月,苗民军出郎岱赴永宁途中,遭清将邓有德、黄宗耀两部包围。何玉堂幸免于难,辗转潜回家乡,不久也被杀害于过路沟家中。

:文字选自《纳雍县志》,题目为编者所加,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