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宜賓古河鎮綿溪河及東岸漢代南蠻古洞舊址


位於綿溪河大峽谷東岸的七個洞崖墓群,建於東漢年間,共有20多座崖墓洞穴,距今約1800多年的歷史,具有重要的科考、探險、旅遊價值。因為最早發現時只有7個崖墓洞穴,故名七個洞。

宜賓七洞溝旅遊景區處在綿溪河大峽谷兩岸,因景區內有七個洞崖墓群和七條美麗的溪溝,故而簡稱“七洞溝”。景區內綿溪河大峽谷漂流、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漢七個洞崖墓群、有“活化石”之稱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桫欏群落等都使景區魅力無窮。

據推測,這些洞穴大概是東漢至魏晉時期生活在這裡的一個消失了的古代民族"獠族"開鑿的。獠人是指漢唐時候我國古代西南、華南地區分佈廣泛的少數民族,系百越的一支,也就是今天仫佬族的前身。

七洞溝旅遊景區內有東漢崖墓群、綿溪河大峽谷、時光索橋、飛泉寺、胭脂溝、桫欏溝、象鼻溝、沙仙溝、紅巖溝、洪謨溝、白馬溝

古河鎮位於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東北面,江長公路(江安至長寧)中段,距長寧12千米,距江安13千米。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後,全鎮轄。

古河鎮因明末清初古姓人在育江河畔設店經商較多,漸成市場,人們長期以來習慣叫"古家河",後改為古河

獠人入蜀是古代西南地區發生的一次大規模的移民事件。這個民族,身材比較矮小,但強壯有力,好戰,而且習慣山地生活。他們保持著氏族社會的特徵,生產力低下,生產關係落後,刀耕火種,在石崖上鑿穴而群居也反映了這一點。

獠人最早出現於史籍記載是在蜀漢統治期間,西晉永嘉五年(302年)後,四川南邊的犍為郡、僰道縣就有大批僚人入住;僰道,就是今天的宜賓縣。

最後這座玻璃橋其實並沒有太多意思,就是一個現代產物,還有點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