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NBA為什麼現在會處於小球時代?小球時代會一直延續下去嗎?

夢往女兒國


說起這小球時代啊!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變成的,也是花了十幾年時間才變成的。

小球時代裡,最要緊,最要命的三分球這一項,在剛發明出來的時候沒幾個人正眼瞧他,好像是小妾生出來的孩子似的。伯德是兩屆三分大賽冠軍,但並不會太多的出手三分,連庫裡的一半都沒有。喬丹呢?三分球也不會出手太多,中距離才是看家的本領。因為他們覺得三分球嘛!靠運氣而已。


到了四大中鋒時代,尤其是火箭兩連冠那個時期,三分球的位置提高了,那時候,奧拉朱旺內線單打,外線三分射手牽制。馬刺雙塔時期,同樣是內線單打,外線三分射手拉開。三分球作為一種有效牽制的武器,在NBA受到了重視。

到了05年左右,NBA出臺no-handcheck規則,外線球員突破變得簡單,阿里納斯,艾弗森,科比等外線得分手們那一年的得分井噴式增長,NBA進入了小個子的天下。


緊接著,德安東尼帶領太陽掀起了快攻旋風,打出了常規賽戰績第一的成績,聯盟紛紛模仿,太陽的老對手馬刺隊的重心也從鄧肯變成了帕克或吉諾比利主導,和鄧肯打擋拆的模式。07年帕克拿總決賽MVP也是在這個背景之下。

帶來的變化是小個子開始主導球隊進攻,打擋拆風行聯盟,快攻。三分球從牽制 ,從配角變成了二號主角。

到了馬刺14年奪冠,團隊籃球震驚聯盟。緊接著,勇士隊開始改革,格林放到首發,庫裡每天晚上都在三分線外殺人誅心,勇士將三分球+團隊籃球發展到極致,總決賽上上演的五小,讓人感嘆小球時代的到來。


到了2019年,離99年馬刺奪冠已經20年了,28年間,NBA的進攻首選從內線大個子球員變成了外線小個子主導,三分球從配角變成了主角,從磨陣地變成了打快攻。

而變化的背後,則是NBA追求更高的進攻效率造成的。

至於小球時代會不會延續下去,我覺得肯定會延續下去,因為現在美國的大學比賽中,三分球佔了很重要的一部分,NBA選人的方式也是按照小球時代來選的。


我變得越來越出色了


NBA聯盟自1946年設立以來,至今已經有了73年曆史,從之前的8只球隊到現在的30只球隊,從之前的規則不完善到現在成為全世界最頂級的籃球聯賽,NBA都是經過自己的實踐與摸索一步步走出來的。比如60年代我們看的是張伯倫,拉塞爾這些上古神獸的比拼,那個時候沒有3分球,80年代魔術師與大鳥伯德這2個黑白雙煞的對決成為一代經典,隨後90年代喬丹引領整個聯盟,當然還有以陣地進攻為主的4大中鋒,即使到了21世紀頭10年的時候,我們依舊可以看到窒息的防守與肌肉的對抗,隊員們都喜歡靠中距離,靠籃下終結進攻。

但是如今這個時代,隨著庫裡,哈登等人開始主宰聯盟的時候,NBA又開始進入一個贊新的時代,我們先不說這個所謂的小球時代是不是NBA聯盟的進步,但是事實就是如今越來越多的球隊都不再注重2分進攻,反而選擇3分投射,自從勇士靠著庫裡這群浪射為主的球員奪取總冠軍之後,整個NBA聯盟都開始注意到原來不需要中鋒也能贏球,不需要內線肌肉對抗,原來靠外線3分也能贏球。而火箭總經理莫雷甚至直言,30%的3分球命中率比起50%的2分球命中率更容易得分,效率也跟高,靠3分也能贏得總冠軍,於是乎他倡導的火箭隊現在成為全聯盟浪射3分最多的球隊。而球隊當家球星哈登自己怎麼也沒有想到,早期靠著突破為主要進攻手段的突破手,現在卻愛上了後撤步3分。

既然NBA開始新的潮流趨勢,那麼什麼原因導致現在處於小球時代呢?就我個人而言有以下幾點因素:

---NBA之所以小球化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聯盟不再有統治力中鋒,雖然現在的大中鋒很多,但是要達到90年代那種級別的統治力基本上沒有,強如霍華德這種傳統內線退化後,不再有有那種低位大殺器去控制整個禁區,既然內線不再強勢的話,越來越多的球隊不再選擇內線為核心建隊,於是原來的那種陣地進攻打法慢慢就遠離了NBA。

---庫裡的強勢崛起開啟了NBA的3分時代,如果沒有庫裡這種歷史最佳射手出現的話,也許NBA小球化還不會這麼早出現,正是因為庫裡這種天馬行空的浪射打法改變了NBA歷史。畢竟誰會想到像庫裡這種身體綜合素質不夠好的球員,硬是活生生的靠著一手外線的3分球打開了局面,更為重要的是庫裡還靠著這3分奪取了總冠軍,而且還拿下了MVP跟得分王,入選了最佳一陣。於是NBA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不是庫裡這種隨心所欲的籃球打法會更受球迷的歡迎呢?於是乎肖華上臺之後大力支持勇士隊,而庫裡成為受益者,他得到NBA的肯定之後開始在世界範圍內引領3分時代。

---NBA進攻節奏的變化其實也很重要,早些年代NBA的進攻回合遠低於100次,可是現在的進攻回合基本上都是110左右了,特別是NBA聯盟將二次進攻時間調為14秒之後,各支球隊越來越加快了進攻節奏,像勇士火箭這種球隊,基本上過半場擋拆之後就投射了3分球,即使進行傳球配合,也很少落到陣地去進攻。畢竟落陣地不僅耗費時間還打斷了他們的節奏,所以現在但凡是內線球員,你沒有3分投射能力,不能夠為球隊拉開空間的話,你基本上就涼涼了,起碼在聯盟不吃香,除非你是那種攔不住的統治級別的內線球員。

那麼NBA會不會一直處在小球時代呢?

這個問題暫時我也無法去預測,但是熱火總裁萊利曾經說過,未來的籃球運動應該是5個身高2米到2.06米之間的運動員組成的團隊運動,球場上不再有明顯的後衛,前鋒和中鋒的差異。事實上萊利所強調的其實應該是未來打球的球員只會越來越全能,比如像現在的杜蘭特,倫納德一樣,他們能進攻能防守,既能夠在外線投射又能在內線護框,在場上可以勝任任何一個位置,所以這樣的球員才是未來籃球化的趨勢。

所謂的小球時代是不是最終會被全能五戰士擊敗,這其實存在很大可能性的,畢竟如果僅僅靠3分取勝還是存在很多弊端,要是真有類似魔術師這樣高度的後衛防守庫裡,我其是覺得庫裡的投射機會也不至於那麼恐怖。如果未來5人的運動能力都超強的話,他們基本上可以實現無限換防,也可以有效的進行內線突破和外線拉開空間進行投射,對方進攻的時候也會因為高度均衡不會存在很明顯的錯位。至於搶籃板球,防守這些都可以完全有效針對這種小個子球員,所以你很難說未來的NBA聯盟會不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畢竟給你5個杜蘭特,然後你再組一個小球風格的球隊,你就覺得能夠擊敗5個杜蘭特嗎?

所以小球風格的籃球未來不一定會延續下去,但是起碼在如今這個時代,他確實令我們看到了更為精彩的進攻,雖然缺少了男人的熱血對抗,讓球迷不再那麼激情四射,但是同樣這種打法讓我們身體條件不怎麼好的籃球愛好者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尤其是黃種人在對抗的時候處於劣勢,我們就可以利用小靈快的特點,靠3分去擊殺對手,這其實還是有借鑑價值的。所以無論怎麼樣,小球時代其實也是NBA聯盟的一種趨勢,畢竟靠高度贏冠軍的年代早已經過去了,現在只有浪射才能吸引球迷的注意,大家說是嗎?

圖片來自網絡,悟空獨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洛杉磯科比布萊恩特


在NBA的籃球術語中,“小球”也就是“炮轟”,簡單說就是以突破和外線三分為主的進攻方式。這種進攻方式極具觀賞性,能給球迷帶來視覺上的享受。

目前,聯盟中小球打發的代表性的球隊有火箭、勇士等。

隨著,近幾年聯盟不斷修改規則,致使NBA球員不再只靠地位單打,靠身體往籃下硬鑿了,而是聰明的選擇了外線三分,而且是越投越遠。球員代表那就是當屬庫裡了。

從而,慢慢的聯盟湧現出了一批射手群。

選擇的NBA球員要求的更加全面,需要掌握的技能要更多,優秀的體系球員,都能打3個位置以上,這其中還是以火箭和勇士最為明顯,其對內的很多球員都能打很多的位置,即無限換防的結果。我認為這就是促成“小球時代”的關鍵因素之一。

另外, 隨著小球時代的發展,對鋒線上的防守要求越來越高。

我個人有個大膽的預測:

1:小球時代,在短期內還會繼續盛行。

2:未來的籃球趨勢有可能就是5個大長腿+大長胳膊的“怪獸”在球場上肆虐!即“鋒線時代”


憤怒的籃球


我認為所謂的小球化其實一直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起到最大作用的不一定就是勇士,但是勇士一定是小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那接下來說為什麼會有小球時代

讓我們從納什在太陽的炮轟時代看起,我認為真正對小球時代有極大推動作用的正是納什的太陽和德安東尼,以及聯盟的推波助瀾。

先說太陽隊,當時納什的太陽不一定是最強的球隊,但是一定是進攻效率最高、球風最華麗的球隊,雖然沒有奪得總冠軍,但是讓人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在聯盟不斷調整防守規則的同時,籃球運動的戰略中心越來越向外發展 ,越來越有利於後場球員的進攻,這也是導致現在pg井噴的重要原因,但是像當時納什的太陽這樣的球隊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呢,重攻不重守!!!這個問題一直到納什受傷,太陽的炮轟隊解體都沒能解決,為什麼?因為在防守端,在七秒炮轟體系下的中鋒必須要腳步快,運動能力強,這樣勢必會造成中鋒的減重,從而導致對抗能力下降。所以在防守端要不被重型中鋒(姚明,霍華德)打爆,要不在擋拆下,被對面外線打爆。

再說聯盟,想當初經歷過斯特恩的時代的球迷都知道,連年總決賽收視率下滑,特別是馬刺對活塞那一年的總決賽收視率簡直慘不忍睹。所以NBA出臺no-handcheck規則,外線球員突破變得簡單,阿里納斯,艾弗森,科比等外線得分手們那一年的得分井噴式增長。從選才方面來看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聯盟不再有統治力中鋒,雖然現在的大中鋒很多,但是要達到90年代那種級別的統治力基本上沒有,強如霍華德這種傳統內線退化後,不再有有那種低位大殺器去控制整個禁區,既然內線不再強勢的話,越來越多的球隊不再選擇內線為核心建隊,於是原來的那種陣地進攻打法慢慢就遠離了NBA。

NBA進攻節奏的變化其實也很重要,早些年代NBA的進攻回合遠低於100次,可是現在的進攻回合基本上都是110左右了,特別是NBA聯盟將二次進攻時間調為14秒之後,各支球隊越來越加快了進攻節奏,像勇士火箭這種球隊,基本上過半場擋拆之後就投射了3分球,即使進行傳球配合,也很少落到陣地去進攻。畢竟落陣地不僅耗費時間還打斷了他們的節奏,所以現在但凡是內線球員,你沒有3分投射能力,不能夠為球隊拉開空間的話,你基本上就涼涼了,起碼在聯盟不吃香,除非你是那種攔不住的統治級別的內線球員。

庫裡的強勢崛起開啟了NBA的3分時代,如果沒有庫裡這種歷史最佳射手出現的話,也許NBA小球化還不會這麼早出現,正是因為庫裡這種天馬行空的浪射打法改變了NBA歷史。畢竟誰會想到像庫裡這種身體綜合素質不夠好的球員,硬是活生生的靠著一手外線的3分球打開了局面,更為重要的是庫裡還靠著這3分奪取了總冠軍,而且還拿下了MVP跟得分王,入選了最佳一陣。於是NBA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不是庫裡這種隨心所欲的籃球打法會更受球迷的歡迎呢?於是乎肖華上臺之後大力支持勇士隊,而庫裡成為受益者,他得到NBA的肯定之後開始在世界範圍內引領3分時代。如今活躍在各大平臺的籃球視頻,不是運球技巧就是各種投籃絕殺球。關鍵時刻的投籃絕殺,可以瞬間將比賽氛圍帶到高潮,這是內線對抗所不具備的。比起外線球員出其不意的傳球,精準帥氣的投籃,內線球員的觀賞性的確不高。

再說小球時代會不會再延續下去的觀點,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小球時代的盛行加大了外線的防守,等到防守越來越強,內線得分自然更容易。我想小球風格的籃球未來不一定會延續下去,但是起碼在如今這個時代,他確實令我們看到了更為精彩的進攻,雖然缺少了男人的熱血對抗,讓球迷不再那麼激情四射。熱火總裁萊利曾經說過,未來的籃球運動應該是5個身高2米到2.06米之間的運動員組成的團隊運動,球場上不再有明顯的後衛,前鋒和中鋒的差異。事實上萊利所強調的其實應該是未來打球的球員只會越來越全能,比如像現在的杜蘭特,倫納德一樣,他們能進攻能防守,既能夠在外線投射又能在內線護框,在場上可以勝任任何一個位置,所以這樣的球員才是未來籃球化的趨勢。


老凱說體育


小球時代還會延續到那些出色的投籃高手退役。因為由他們所掀起的小球時代,也終將會隨著他們的退役而結束。當然不排除這期間會出現一些比較有威脅力的內線球員的出現。就如同當年的奧尼爾一樣改變了NBA的比賽規則。如果那樣的情況出現小球時代可能會提前結束。現在NBA對於球員的保護越來越嚴謹。使得NBA的對抗也變得越來越少。

小球時代在很早以前就出現,並不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只不過最近幾年由於勇士王朝的崛起,使得大家關注小球越來越多。雖然有很多的球隊都會學習勇士的打法以及戰術,但是它們卻並沒有取得像勇士隊那樣的出色成績。這主要是因為勇士隊的團隊配合非常的默契,再加上出色的進攻強悍的防守,使得勇士隊在過去幾年一直統治著NBA聯盟。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現在NBA的規則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對於一些打手犯規抓得比較緊。這和21世紀初的NBA有著很大的區別,因為在那個時代NBA講究的是身體對抗,所以那個時代的NBA變得非常的好看。但是現在由於NBA球員的投籃水平變得非常的出色,甚至有很多的內線球員也會擁有非常出色的投籃手感。

小球時代它的結束可能會隨著那些變態手感的投籃高手退役而宣告結束。但是小球時代對於整個NBA的發展起到了一個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使得NBA的球員都在著力的打磨自己的投籃技術。現在在NBA如果沒有非常出色的投籃能力,很難在NBA立足。


小白保護你


NBA從中距離、籃下終結的肉搏時代逐漸轉變到了如今的小球時代,這是NBA商業化帶來的必然趨勢。一堆人擠在內線硬鑿的觀賞性高,還是空間拉開後各種暴扣+賞心悅目的3分觀賞性高呢?

以前一場比賽超過100分就算很高了,如今一場比賽動輒一百二三。這是空間拉開後帶來的必然結果,球員在場上的可配合性高了,得分效率也就會提升。球星可以更加確實的完成進攻,同時角色球員也得能到更多的表現機會。

NBA從上古時期到如今逐漸擴大進攻範圍

---穩2分時代就是王者

從上古時期中鋒稱霸到霍華德魔術時期,中鋒為王的時代徹底終結。早些年我們還能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得內線者得天下”,進入10年之後這話似乎逐漸失去了往日的效果。之前的NBA普遍不重視外線三分球,更多的進攻選擇穩2分。2分時代誰最穩?答案毫無疑問是中鋒。這是3分威脅不足帶來的結果,一支球隊只需要配備一到兩名3分手就足夠了,在中鋒遭遇包夾時外線投射。

---身體對抗漸行漸遠,水花徹底扭轉時代

隨著時間的推移,NBA逐漸加大了身體對抗的判罰尺度,通過判罰降低比賽防守強度,增加比賽觀賞性。隨後水花兄弟的橫空出世,徹底把中鋒時代擊沉,小球時代大行其道。人們發現即便勇士大比分落後,可以通過3分球快速扭轉比賽走勢,以往辛辛苦苦鑿2分的球隊越來越費力不討好。NBA由此開啟了全員練3分的熱潮,3分水平整體大跨越式進步。人人都能投3分中鋒就不得不為此做出犧牲,練習3分投射、減重增加移動速度、減少籃下背身單打,只有這樣中鋒才能拉出來,為隊友騰開空間獲得更多的3分機會。

---3分時代改變了中鋒,也改變了巨星式打法!

穩定的3分,不僅逼迫中鋒做出改變,就連喬丹科比式的背身中距離也越來越少見。空間拉開後有了充足的突破機會,球星可以輕鬆的殺入籃下製造殺傷,這也是沒有投射能力的字母哥能夠在這個時代生存的原因。球隊配備了充足的3分射手,字母哥可以輕鬆突入內線殺傷或傳球。得分變得簡單起來,誰還會苦練對基本功要求更嚴苛的背身技術,況且這種技術對投籃手感、腰腹力量要求非常高。沒有出色的身體天賦和基本功,很難高效的完成進攻。

哈登成為小球時代巨星打法的模板,從上賽季的場均36.1分到新賽季37.1分,中距離出手佔比越來越少。通過造犯規、籃下終結、三分投射,可以更加輕鬆的完成高得分,同時體能消耗小。另外面框進攻的好處就是視野更好,不僅可以自己攻還能把球傳球空位的隊友。畢竟背身會影響你的傳球視野,還容易遇到協防、包夾。相信今後的巨星會普遍向哈登這樣的打法靠攏,美如畫的喬丹與科比打法終歸會成為過去式。

小球時代會走向位置感模糊時代!

隨著鋒線球員人才輩出,人們發現如今的NBA位置感越來越模糊,2、3、4號位置感不再重要,許多4號位的球員擁有3號位的打法,這種不三不四的球員越來越多,以新賽季迅速爆發的西亞卡姆為例,不僅可以三分投射、還有不錯的面框技術,他確實打的位置是4號位,但是他的打法卻與昔日的傳統大前鋒大相徑庭。

不僅在進攻端越來越趨於相似,組織重任也不再硬放到小個球員身上,只要你有出色的傳球能力,2號位、3號位、4號位、5號位都可以成為球隊的組織者,典型代表就是哈登、詹姆斯、格林、約基奇。今後的NBA巨星將會逐漸由單一模式,像多元化模式轉變,不僅能突能投還要能傳球。

恩比德、約基奇為代表的新時代中鋒,不僅擁有低位進攻技術,還擁有中遠投和高位策應能力。單一的進攻手段已經不符合如今的時代,這樣的改變會增加比賽觀賞性,為球迷帶來更加賞心悅目的視覺體驗,這為NBA商業化進程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小球時代能走多久我們說不準,但是更加高效的進攻會滲透到每個位置的球員身上,人們不會在拘泥於什麼位置打什麼進攻。只要打出精彩的進攻,就會成為NBA商業化進程的推動者。NBA也會持續優化比賽的觀賞性,下一個時代會是什麼時代?讓我們拭目以待!


撩球帝


小球也好 大球也好 都是籃球發展的進步 現在小球時代 是因為球員的投射能力越來越強 運動能力也越來越強 當然 另外一個原因是沒有奧尼爾 奧拉朱旺那樣的超級內線了 小球不會一直這樣下去 什麼樣的打法是根據球員的特點設定的 馬刺為什麼沒有打小球 掘金為什麼沒有打小球 是因為這兩支球隊缺少打小球的人 打小球也不是勇氣願意的 這種打法是根據球員特點設定的打法 “小球”還是“大球” 不知道美國人有沒有這種概念 也許只是中國人才這麼分的吧

假設勇士火箭有超級中鋒 它會放著中鋒不用 還堅持這種打法嗎?三分的得分是容易 那也是相對中投而言吧 能比籃下得分還容易嗎?畢竟三分是需要命中率的保證吧 籃下進攻 奧尼爾可能會10中10 三分球可以嗎

相信打小球也是球隊的無奈之舉吧 有什麼菜就做什麼菜吧 考辛斯到了勇士 勇士的打法也有所改變 三分也只是打法之一吧

當然現在的小球打法逼迫球員要具備更好的投射能力 要有更全面的進攻技能 也算是推動了籃球的進步吧


青年籃球說


從NBA成立以來,一直都是中鋒的天下,即便是喬丹時代,大多數球隊的核心也不會是小個子。本以為NBA一直會把中鋒的傳統傳承下去。但是隨著優秀的大個子越來越稀少,年輕球員更注重進攻,使得現今的聯盟進入了小球時代。那麼小球真的會一直延續下去?

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聯盟剛剛進入小球時代沒有多長的時間,暫時還不可能進入其他時代。中鋒時代持續了60多年,所以小球時代想一直持續的情況肯定是不可能的。

NBA聯盟高層的改變。隨著肖華上臺,NBA出現了一系列的改變。正是因為他的上任,加速了小球時代的推進,華麗的進攻的背後,卻讓很多球迷失去了看球的樂趣。雖然以前的打鐵大戰沒有太大的觀賞性,但是很多動作可以讓年輕球迷學習。比如後仰跳投,背身單打,拉桿上籃,急停跳投。現在呢?後撤步?超遠三分?一代版本一代神。在肖華的助力下,小球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主角。

但是肖華和斯特恩還是有差距,短短几年的時間,NBA已經純粹的商業化,巨星扎堆,各支球隊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沒有奪冠能力的球隊根本留不住球星,大家都想著走捷徑去獲得總冠軍。

最近幾年,其實NBA也在開始走下坡路,或許不久之後,肖華就會卸任,當下一任NBA總裁上任後,各項規則或許會與肖華相似,或許又會出現逆轉。那是,小球時代就會被前鋒時代、中球時代所代替。


小事牛刀


無所謂大球小球,教練得根據球員的特點設計戰術,手上抓了什麼牌就打什麼,根據主體球員把弱項補強是應該的,這就是頂級教練,科爾當然是最成功的教練之一,名師高徒,科爾的老師波波維奇有什麼戰術體系嗎?反正我沒聽過這體系的名字,反而他攻防一體,二十年不衰,多少小角色球員到了馬刺翻身出去籤大合同?這就是最佳教練。火箭教練德安東尼,打跑轟一套戰法一打幾十年,一個冠軍沒拿過,還有泰迪盧圍繞個詹姆斯強拼硬奏,準備到湖人再奏一個團隊出來,看死他要把湖人玩玩,17年的冠軍怎麼來的,他還真沒個逼數。這類教練不能說沒才能,說到底就是個懶漢,讓他去下棋象棋比較對口,要兵有兵要馬也有馬,要車也有,棋盤就那麼些子愛怎麼下按你的戰術下就完了。


夢裡依稀稱霸王


首先我覺得小球時代會延續下去的,只能說那支球隊在實戰中運用的更好。

現如今聯盟中真的傳統中鋒基本找不到了。隨著奧尼爾、姚明、鄧肯的退役以及霍華德的狀態下滑,聯盟中很難在看到傳統中鋒的影子,缺少優質的中鋒,自然不會圍繞中鋒去打球。內線球員只是作為擋拆掩護,並沒有多少出手機會。這樣一來使得各支球隊做出改變,小球時代也水漲船高。

聯盟中將小球運用的最好的球隊有勇士和火箭。現代籃球發展就是讓場上各個球員位置更加模糊,球員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好,全能型的球員也越來越多,這也是小球所需要的前提條件。球隊球員防守、突破、投籃和傳球都比較全面時,減少了身體對抗,球隊運用小球打法比較成熟,聯盟中自然會佔有一席之地。

當下聯盟規則吹罰尺度也有利於小球發展。各支球隊紛紛效仿,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好處,目前來看小球時代暫時不會被其他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