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e起正能量】“雷鋒哥”遺體捐獻續大愛

【e起正能量】“雷鋒哥”遺體捐獻續大愛

胡啟初

胡啟初,1974年10月出生於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南坑鎮,因先天性心臟病等多種疾病,少年時代開始他就無法站立,右手也不能活動。然而,他以頑強的毅力一面與病魔抗爭,一面堅持文學創作、關心兒童成長,為留守兒童、農民工子女、貧困學生、殘障學生提供志願服務,把愛心播撒到孩子們心中,直到2016年3月突發心梗離世,享年42歲。2014年7月,胡啟初曾入選“中國好人榜”。

【e起正能量】“雷锋哥”遗体捐献续大爱

2016年3月22日晚,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江西“雷鋒哥”胡啟初因病在江西萍鄉逝世,時年42歲。這個30年來一直蜷縮在輪椅裡的瘦小生命,憑著稍能活動的三根手指,創作出數百萬字文學作品,被譽為“中國的保爾”;建立了“杜鵑花小屋”,成立了萍鄉市啟初關愛志願者協會,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藍天。

2016年3月23日上午,胡啟初追悼會在江西省萍鄉市殯儀館舉行,來自社會各界的3000多人自發冒雨送別,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e起正能量】“雷锋哥”遗体捐献续大爱

3000餘人冒雨送別胡啟初。資料圖片

“他為社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我們來送送他,希望他放心地去吧,那些留守的孩子我們會照顧好。他以後都不在家了,他的家就是我們大家的家。”從宜春市趕來參加追悼會的愛心人士陳先生,難平心中的悲痛,掩面而泣。而就在同一天,“萍鄉發佈”網上發起的“敬獻鮮花送別胡啟初”活動,數萬網友參與悼念。

遺體捐獻續大愛

2016年3月18日晚,胡啟初在家中突發心梗,被緊急送醫院搶救。入院後,胡啟初的病情牽動著社會各界的心。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志願者、南坑鎮希望小學的留守兒童紛紛到醫院看望,為他祈福。“我們每天都有好幾個志願者在這裡24小時輪班守候,希望他早點好起來。”連日裡,當地志願者還專門組成了照顧小組,時時守候在胡啟初身邊。但由於病情過重,2016年3月22日晚8時10分,在嗚咽的雨聲中,年僅42歲的胡啟初最終還是離開了這片他深深眷戀的土地。胡啟初離世的消息傳出後,人們紛紛趕往醫院為他送別。“得知這個消息,我們很痛心,大家都第一時間趕到了醫院,希望最後送他一程。”萍鄉公益人楊定全得知這個消息有些哽咽。

【e起正能量】“雷锋哥”遗体捐献续大爱

胡啟初的父母籤遺體捐獻同意書。資料圖片

“只要能為國家、為人民做貢獻,為了完成他的心願,我完全同意將兒子的遺體捐獻出去。”根據胡啟初生前提出的遺體捐獻意願,經胡啟初父母的同意,江西省紅十字會派出的眼角膜獲取專家於23日凌晨1時趕到萍鄉為胡啟初進行了眼角膜獲取手術。

“胡啟初生前一直在為他人付出,如今根據他的遺願還捐獻了眼角膜和遺體,這種大愛讓所有人感動。遺體捐獻事業感謝有胡先生這樣的人支持,更感謝每一個支持這項事業的家庭。”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對胡啟初及其家人的奉獻精神讚歎不已。

胡啟初是在升入初中後被檢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類風溼心臟病、類風溼關節炎等多種疾病。當時醫生對他父母說:“這孩子頂多還能活幾天。趕緊帶他回去吧,免得人財兩空。”父母聞之,進退兩難,胡啟初卻毅然說道:“我們回家吧。”痛苦萬分的父母摟住他號啕大哭。

回家後,父母沒有放棄,依舊為他四處求醫,尋找偏方秘方,上山挖一些消炎解毒的草藥給他服用。胡啟初在經歷了幾十天撕心裂肺般的疼痛後,竟神奇地活了下來,但雙腳卻再也站不起來了,右手也僵直地貼著身體,活動不了,左手雖能上下活動,但也有兩根手指彎曲了。

在與病魔痛苦的抗爭中,胡啟初帶著悲傷和絕望幾次想自殺,並寫下小詩記錄了心中的悲苦:有心飛翔,不幸斷了翅膀;二十多年的較量,寫不盡心中的悲傷。山河再美,天空再藍,門窗一關,與我兩茫茫……是父母悲傷而又充滿期望的雙眼,是門前歡快流淌的溪水,讓胡啟初最終放棄了自殺的念頭,並下決心要堅強地活下去。

生命之火耀前程

一次偶然的機會,胡啟初看到一張文學小報,報上那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文章引起了他極大興趣。於是,他坐在輪椅上,用他那隻還能活動的左手,寫下了一篇小小說《山戀》和一篇散文《心雨無聲》寄給這張小報的編輯部。《山戀》描寫的是一位山村青年與一位經歷過磨難的女孩的純樸戀情,《心雨無聲》敘述了他與病魔作鬥爭的心路歷程。

【e起正能量】“雷锋哥”遗体捐献续大爱

胡啟初身殘志堅的精神感動了很多人。資料圖片

沒想到,這兩篇文章和他的另外兩首小詩陸續發表了,更沒想到的是,報社的幾位編輯還帶著慰問金和禮品專程前來看望他,鼓勵他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這時,胡啟初兩眼潮溼了。這是激動的淚,是重新審視自己、認識自己的淚。生命之火就此在他心中熊熊燃燒起來。

從那以後,胡啟初筆耕不輟,寫出了一批情真意切的散文和小詩,還寫出了200多萬字的長篇小說《又見杜十娘》和《情劍歸鞘》,發表在網絡上,點擊率非常高。人們被他的頑強毅力所感動,都稱他是“中國的保爾”。

守望兒童種希望

2012年,胡啟初聽說留守兒童越來越多,就讓父母用輪椅推著他到自己的母校去了解情況。當胡啟初發現全校120多名學生中就有60多名是留守兒童時,他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e起正能量】“雷锋哥”遗体捐献续大爱

社會各界積極參加胡啟初倡導的關愛留守兒童活動。資料圖片

怎樣才能讓這些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呢?胡啟初有了一個主意:創建一個服務留守兒童的“守望之家”,給他們以家的關愛和溫暖。說幹就幹,他坐著輪椅,由父母推著,去找學校的領導商量。

胡啟初想辦“守望之家”的事情很快引起縣裡有關部門的重視。共青團蘆溪縣委聯繫到一些企業捐資1萬元作為啟動資金,購置了電腦、桌椅、書籍等物品;民革蘆溪支部捐贈了數百本圖書和練習冊,以及籃球、象棋等體育器具……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下,“守望之家”裡供孩子們學習、娛樂的物品日益豐富起來。

【e起正能量】“雷锋哥”遗体捐献续大爱

在胡啟初感召下,志願者隊伍不斷擴大。資料圖片

胡啟初覺得,光有這些,這個家還不完整,還缺少一個最重要的元素——能給孩子們關愛和溫暖的人,這些人不但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而且要有滿腔的熱情和崇高的奉獻精神,才能擔當起輔導留守兒童的重任。於是,他在網上廣發帖子招募志願者,很快就有30多位志願者報名。在胡啟初的心血澆灌下,“守望之家”發芽生根,一直堅持了下來,熱愛詩歌的胡啟初還給它起了一個新名字“杜鵑花小屋”。

志願服務用真情

2013年4月,胡啟初入院治療,他此時最放心不下的,仍是“杜鵑花小屋”的孩子們。在胡啟初感召下,麥田計劃萍鄉團隊、上栗縣志願者聯合會等公益團體陸續加入支持“杜鵑花小屋”的公益活動中。同年年底,“杜鵑花小屋”從窯下小學10多平米的破舊教室搬到了南坑鎮希望小學100多平米的嶄新教室,各種文體用具一應俱全。

【e起正能量】“雷锋哥”遗体捐献续大爱

胡啟初(中)生前與留守兒童在一起。資料圖片

2014年年初,為了更好地將“杜鵑花小屋”辦下去,幫助更多的留守兒童,回家休養的胡啟初萌生了成立專門的志願者協會的想法,得到了其他志願者的響應。經萍鄉市文明辦批准、市民政局註冊,2014年4月27日,萍鄉市啟初關愛志願者協會在蘆溪縣南坑鎮希望小學成立。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就有來自萍鄉市各行各業的300餘人響應,通過萍鄉市志願者服務中心註冊成為該協會的志願者。

據萍鄉市啟初關愛志願者協會協會秘書長葉發介紹,協會成立後,以萍鄉市南坑鎮為中心,逐步向周邊鄉鎮、蘆溪全縣乃至全市輻射,新建了一批關愛留守少年兒童志願活動點,並將服務對象由留守兒童逐步擴大到貧困兒童、殘疾兒童、重症兒童,打造出一支關愛城鄉留守兒童、農民工子女以及殘疾青少年特殊群體的志願服務團隊。

精神崇高樹典範

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如今,胡啟初雖然已經離世,但他的大愛精神卻永存人間。胡啟初曾在自己的微博中寫到:“身體的殘疾並不代表心靈的殘缺,在我的世界裡,我一樣上天入地、一樣快意馳騁,因此我的人生並不殘缺。”

胡啟初曾獲得過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江西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2013年獲得感動中國候選人提名,2015年獲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助人為樂模範提名獎。

【e起正能量】“雷锋哥”遗体捐献续大爱【e起正能量】“雷锋哥”遗体捐献续大爱
【e起正能量】“雷锋哥”遗体捐献续大爱【e起正能量】“雷锋哥”遗体捐献续大爱
【e起正能量】“雷锋哥”遗体捐献续大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