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这一战此将本想捞点物资,不料打死一日军少将,鬼子死的全是军官

说起悍将,王近山自然算前几名。他看见敌人,就要打,听见敌情,就手痒。他还有一句“名言”:

“见蛇不打,三分罪;见敌人不打,十分罪!”

这就是战将的情怀。

这一战此将本想捞点物资,不料打死一日军少将,鬼子死的全是军官


在抗战时,他打了不少的好仗,比如七亘村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等等,都是写入军史的漂亮仗。

1943年12月,他无意中又打一个伏击战。这一仗,震惊了日本高层,气得日军上下一个个脚跳三尺!

这是怎一回事儿呢?

一次,王近山奉命率领八路军16团离开太行山,前去陕北保卫延安。12月22日,他们到达了临留公路南一个叫南北卦地的地方宿营。晚上,当地地方干部前来看望他们。在谈话中,地方干部讲起不远的韩略村有一条公路,每日日军有一些车辆在上面跑。

这个情况立即引起了王近山的注意。他问道:“鬼子来往的车辆多吗?运的是什么东西?”

“运输很忙,有时运武器弹药, 有时运粮食和物资。”

“敌人活动都在什么时间,有没有什么规律?”王近山细心地问。

“我们观察很久了,鬼子每天上午来,载着军用物资,还有几车日军押送,穿过韩略村,往东开过去。到了下午,他们返回来,装的是从根据地抢来的物资,回临汾城。”

这一战此将本想捞点物资,不料打死一日军少将,鬼子死的全是军官


王近山又问,“鬼子军车通过韩略村,大约是几点钟?”

“上午大约七八点钟,下午四五点钟。”

王近山问清楚了,就心痒了。尽管离开太行山时,司令员陈赓一再叮嘱他不要恋战,快去延安,可他还是决定打一把,于是把手下几个干部找来说:“我们在这里打一仗再走,弄些物资去延安!”

第二天,他带着干部们去看地形,顺着韩略村北登上一块高地,王近山不禁心花怒放,喊了一声:“天助我也,真是个好战场!”

从山上望下去,公路由西南向东北婉蜒而来,又折向东,穿过一条深沟而出。这一条深沟两丈多高,沟壁又陡又险,公路穿行其间,是一个天然的伏击极佳地点。

这一战此将本想捞点物资,不料打死一日军少将,鬼子死的全是军官


12月23日凌晨,王近山指挥全团进入了伏击地。

早晨八点多钟,公路上出现了日军十多辆大卡车,中间夹着三两小汽车,扬尘而来。当日军最后一辆尾车越过伏击线时,王近山挥手下令:“打!”

负责扎口袋的6连首先开火,鬼子尾车第二辆卡车当即被打着了火,横在公路上,堵住了日军的退路。首车已进至距村西口不远的公路上。后面枪声一响,敌首车情知有变,立即加大油门,向村口猛冲,企图冲过包围圈。这时埋伏在公路两侧的16团9连立即轻重火力一起开火,迎头兜住日军,很快又将日军压回到了沟内。

这样,日军前路被堵,退路被截,已钻进王近山的口袋阵,死活出不来。

很快,16团发起了冲锋,很快把日军分割、拦腰斩成多段,然后进行围歼。

这一战此将本想捞点物资,不料打死一日军少将,鬼子死的全是军官


经过了三个小时的激战,王近山指挥全团歼灭日军120多人,只有三名鬼子躲进一座窑洞,侥幸漏网,其余全部被歼。可是,战斗一结束,战士们冲进汽车准备运走捞物时,里面空空如也。

原来汽车子里装的全是日军。

一个战士们从一辆日军的小汽车上的日军军官的手提包里,缴获几分材料,其中一份竟然是日军战地参观团的名单。

原来,东京的日军参谋总部亲自组织了一个华北日军军官战地参观团,准备到前方去进行观战。领队的是日军少将旅团长服部直臣,他下面是六名大佐级别的联队长,其余100多人,都是中队长以上的军官,除三人外全部被打死。王近山正为没捞到物资沮丧,一看到文件,立即兴奋地说:

“这才叫歪打正着。通知部队,快撤!”

随即,王近山率领16团又向着延安出发了。

这一战此将本想捞点物资,不料打死一日军少将,鬼子死的全是军官


日军战地观战团遭到袭击,在临汾的日军第1军军长官吉木闻讯,亲自从临汾赶来韩略村,只见这里尸横遍野,火光冲天,目瞪口呆。

日军战地观战团全部“玉碎”的消息传到北平,日军华北司令官冈村宁次震怒了,咆哮如雷!消息再传到东京,日军总参谋部更是惊呆了,一个个脚跳三尺,下令冈村宁次:

“赶快调兵,就是再牺牲十个联队,也要消灭这股共军!”

随后,日军华北第1军军长吉木亲自指挥大军去追击,六架飞机助战,但是,怎么也找不到歼灭日军战地观战团,16团的踪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