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從長遠來看,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是否正確?

好酷龍仔


有這麼一種說法,認為明朝是我國曆史上最有骨氣的朝代,因為自明成祖朱棣把國都從南京遷到北京後,形成了所謂天子守國門。不過朱棣的遷都在當時及以後都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很多人認為遷都弊大於利。有的人說如果明朝不遷都,也許大明的國祚可能會延續更長。這種看法到底對不對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朱棣確實是違背眾意遷都北京的,堪稱是一意孤行。後人認為朱棣得國不正,他的皇位是篡奪侄子建文帝的,如果不遷都,朱棣無顏面對父親朱元璋的在天之靈。反對遷都的人主要有以下兩個觀點:

  1. 北京的自然條件相對較差,經濟上不如南方。

遷都北京勢必有官吏以及大批駐軍的進入,同時也會引發人口的大量增長,北平所需要的大量物資不得不依賴南方供應,靠著上千里路程的漕運,會造成國力的大量消耗。

二、“天子守國門”實際上對於明朝保障北方的防禦體系並不是特別重要。

在這些人看來,明朝北線防禦體系從西邊的甘肅到遼東綿延萬里,都可以有效地抵禦漠北強敵。在北平屯駐重兵,與遼東、宣大互相呼應,足可鞏固北線防禦體系,沒必要冒風險遷都。否則一旦有外敵闖關而入,會動搖國本。反對者認為如果國都還在南京,即使外敵突破長城防線,華北陷於戰亂,明朝仍有廣闊的戰略空間可以從容應對,不至無力迴天。

其實這種看法並不正確。明朝立國之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是為了適應當時的形勢。元末天下大亂,朱元璋奪下南京,然後以南京為根據地,把元朝打回草原。全國統一後百廢待興,江南由於歷史的原因,經濟恢復相對較快,底子非常紮實,所以在南方定都也是比較符合經濟需求的。

可即使如此,朱元璋依然認為定都南京只是一個過渡性的選擇。在國力逐漸恢復之後,朱元璋就開始考慮遷都,並派太子朱標進行考察。1391年,朱元璋派朱標巡視關中,朱標的考察目標是西安和洛陽,畢竟西安有西漢與唐朝兩大王朝定都,東漢定都於洛陽,這些都是大一統王朝。朱元璋最終有意遷都西安,但沒想到朱標在第二年就去世了,給朱元璋帶來了沉重打擊,遷都的事情才被迫放下。

縱觀我國曆史,在南方定都的王朝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中原分裂,在南方偏安一隅的王朝,如南北朝的宋齊梁陳以及五代十國的南唐。二是丟掉中原,逃到南方苟延殘喘的北方王朝殘餘勢力,比如東晉和南宋。東晉和南宋對北伐收復失地不是太熱情,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南方資源相對北方來說較為豐富,這些割據南方的王朝都不願意回到北方,所以喪失了北伐的動力。相反的是,由於北方的自然條件和生存環境相對南方來說差一些,北方王朝一直覬覦著南方的富饒,從未放棄南下的念頭。

北方的華北平原沃野千里,一馬平川,防守起來相對困難。如果要守住華北平原,可以作為屏障的就是華北平原北部的幽州(今北京)等地,在燕山山脈構築一道穩固的防線。五代十國時的兒皇帝石敬塘把幽雲十六州獻給遼朝,北方騎兵一旦入侵,就如入無人之地。周世宗柴榮和宋初統治者曾嘗試收復幽雲十六州,可惜都沒有成功。北宋的北方無險可守,防禦遼朝的壓力非常大,局面相對被動。

朱棣登上皇位之後,對於大明來說,其所面對的歷史環境比較特殊。北元(包括蒙古各部)仗著騎兵的優勢多次騷擾明朝邊境。此時的北京已成為明朝防禦體系的最前線之一,那些認為把北京建成軍事重鎮更穩妥的提議只是看起來很好,實際上是行不通的。

反對朱棣遷都的人考慮的多是經濟賬,同時也說明了南方士大夫對北方的局勢並不是特別關心。如果朱棣不遷都,強制南方向北方輸送錢糧,北方與南方的經濟差距可能會進一步拉大。北方經濟如果不發展起來,會無力反抗北元等勢力的襲擾,北方局面將有可能無法收拾。

江南是明朝經濟中心,沒有江南錢糧則國將不國,只有把防禦前線推進到燕山山脈一線才能有效保護江南。當時最好的辦法還是遷都,否則單純把北京打造成一個軍事重鎮是沒多大戰略意義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朱棣遷都之後,率兵多次親征穩定住了北方的局面,這才有了明朝整體上的繁榮昌盛。

綜合來講,朱棣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是當時比較積極的選擇。如果不遷都,北方與南方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北方要丟了,明朝只剩下江南之地,形勢會更加被動,輕則像北宋那樣成為小一統王朝,重則像南宋那樣偏安江南半壁。


地圖帝


為什麼中國東南政權歷史功績遠小於西北政權?

  • 東南方向歷來是中國經濟、人口、科技發達地區

  • 為什麼不能依靠巨大的人口基礎,繁榮的經濟實力,超前的科技優勢創造強大的時代!

  • 最根本的問題在於政治上的昏庸,內外不同欲,上下不同心。

  • 置朝都於繁華之地,京都官商奢靡無度。

  • 如駐重兵於邊塞,拓疆開土,必然增加錢糧用度,增加邊軍功績,從而,降低京中官商用度和地位,這是京中官員商賈極力反對的!

  • 因此,變相剋扣軍餉,壓縮邊軍功績,貶低邊疆戰略,棄之如舊鞋爛衣!

  • 這樣的王朝對外常常納貢求和,割肉飼虎,對內則巧取豪奪,常住重兵於君側,重兵兩分,重在治內。

  • 短期內人口快速增加、經濟繁榮、科技強大,甚至各項據全球之峰,一片繁華景象!

  • 長期則民族生存空間逐漸壓縮,地緣政治戰略騰挪無力,奢靡腐敗,颶風來臨將百花凋零!

  • 兩宋就是實例,以絕對的人口基數,繁華的經濟,強大的科技建立的軍隊,在弱小的北方少數民族面前,瑟瑟發抖,受盡欺辱,最終將民族引入長期黑暗之中,繁華不在!

  • 也是從兩宋開始,西北長期不能收到中華民族文化影響,中西亞伊斯蘭文明向東推進,漢唐經營多年的西域開始風雨飄零!

明若不遷都北京,必然步兩宋後程,將迎來一個人口、經濟、科技強盛時期

  • 這是東南政權的特點,以商賈官員為重,步步強化經濟,必然迎來人口快速增長,經濟繁榮,科技進步!

  • 同時,也必然反對開疆闊土,反對耗費錢糧,甚至拋棄苦寒邊塞!到清末同樣有一批人認為左宗棠收復新疆無益,還要耗費錢糧!

  • 絕對不會耗費精力、錢糧開拓邊疆,反對耗錢向邊疆遷移人口,從而鼓勵人口向東遷移,放棄苦寒之地!

  • 這樣對外耗費極少,全力發展經濟、科技,必然迎來人口、經濟、科技強盛時期!

同樣,明將失去藏疆蒙東北等地控制,甚至對巴蜀雲貴,黃河以北失去控制,再步兩宋之行!

  • 強大來與敵人,懦弱始於自身,政治上以商賈官員奢靡生活為主,人口眾多、經濟繁榮、科技強大無非是壯牛、肥羊!

  • 一個腸胃健康、體格強魄的肥牛、肥羊,能走多遠!

後世證明,扼守北京是正確的!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從長遠看,明成祖遷都北京是有利於中國的。

討論真正的長遠,就不能侷限於一朝一代。要從整體利益出發,以北京為首都的清朝,能夠極大地拓展疆域,豈是廢物一般的明朝能相比的。


遷都北京,符合長遠利益

這個長遠利益,並不是明朝的長遠利益。

要討論長遠的問題,自然是要從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去考慮,而不是侷限在軟弱無能的明王朝的利益。


以北京為首都,使得清朝能有效地與蒙古、新疆等地保持密切的聯繫。

這些地區,在明朝時候都不屬於中國的版圖。幸虧有清朝入關,才拓展了我們的領土,而其中的軍事過程又與北京這個位置是有關係的。

因此,遷都北京從實際上是符合中國的長遠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遷都的設想始於明成祖朱棣的父親,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直到洪武十一年(1378年)前,明朝都沒有能確定都城的所在地。


最初,明朝是以應天為南京,且以開封為北京。

即便是罷置北京,將南京確定為都城後,朱元璋仍然計劃著向北方遷都,包括長安在內都是其考慮的對象。

當然,朱元璋最後沒有遷都,他對此解釋道:

朕經營天下數十年……本欲遷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勞民。

換言之,就是自己太老太累了,搬不動了。

朱棣遷都北方之舉,只是對這種潮流的蓋棺定論。

另外,即便是仍以南京為都城,也不會改變明朝滅亡的結果。所以還不如遷都北京,早點給更強的清朝做嫁衣,這不是更好嗎。




HuiNanHistory


朱棣遷都北京是好是壞?

經過靖難之役朱棣成功獲得皇位,在獲得大明江山以後朱棣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遷都北京,後世對於朱棣遷都北京議論頗多。今天我們以兩分法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如果說朱棣遷都北京是好事,那麼誰又得了這個益處呢?如果說朱棣遷都北京是壞事,那麼誰又承擔了這個壞的結果呢?帶著這兩個問題,讓我們來探究一下朱棣遷都究竟是好是壞。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朱棣遷都北京的好處。

其一,加強權利的統治。經過靖難之役。當時明朝的官員大都剛剛附會到朱棣身邊,所以朱棣對這些官員缺乏信任。而且當時南京是很多官員的根據地,關係錯綜複雜,不利於朱棣掌握政權。反觀北京是朱棣的啟兵之地,當地的官員對朱棣忠誠度很高,遷都北京以後這些南京的官員就失去了根源,利於朱棣的統治。

其二,遠離大家族的影響。經過明朝幾代的發展,南京建立了很多的大家族。這些世家聚集在一起,對朝政有很大的影響力,而相較於北京來說基本沒有比較大的勢力。

其三,朱棣深知自己的皇位得之不武。江南自古就是文化聚集地,朱棣也明白自己為了取得了皇位,做了讓人不恥的事情。所以他生怕受到這些文人的編排,影響自己的聲譽,乾脆把都城遷到北京,就避免了這樣的事情發生。

《明史講義》記載:明成祖以馬上得天下,既篡大位,遂移其武力以對外,凡五徵漠北,皆親歷行陣,假使建文承襲祖業,必不能有此。此明一代之侈言國威者無不歸功於永樂之世也。

說完了遷都的好處,我們再來聊一聊朱棣遷都北京的壞處。

其一,把朝廷的心臟置於了戰爭的邊緣。北京當時所處的地方,自古以來就是古代王朝和北方遊牧民族之間對峙的戰爭前線。

而朱棣遷都北京,就相當於把整個朝廷的心臟放在了前線邊緣,所以保衛北京就成了所有事情的重中之重。如果首都被攻破,整個國家就有了亡國的危險。

其二,把朱元璋苦心經營的戰爭防線置於虛設。由於當時都城設在南京,所以朱元璋建立了包括淮河,長江在內的防線。而朱棣的遷都,儼然就把這些曾經大力經營的國防力量給打破。所以遷都以後,朱棣大力不得不修建長城,把長城當做阻擋外敵的防線。

而這種缺乏縱深的防線,毫無防禦力可言。只要外部勢力打破其中的一點,就會讓整個防線土崩瓦解。

《讀史方輿紀要》記載 “都燕京而棄大寧、棄開平,視遼左如秦越,是自剪羽翼,而批其股肱也,欲求安全無患,其可得乎!”

其三,為滿族的崛起提供良好的條件。朱棣遷都北京以後,長城對另一邊的滿族來說,並沒有起到阻擋作用。在朱棣在位後期,滿族多次跨越長城到明朝的範圍內肆虐。

對於滿族來說,如果侵佔了北京,就可以繼續以此為據點向南侵襲。一旦失利也可以迅速的撤到關外,不必承擔戰線太長帶來的風險。

《清史稿》記載“幽燕非故國,長哮返遼東;回馬看烽火,中原落照紅”

所以從上面的這些條件來分析,好處大部分是對朱棣個人而言,主要是為他的統治提供了更加牢固的基礎。但是弊端更大,朱棣把整個明朝的命運拿來做賭注,最終也埋下了清軍入關的伏筆,對我國曆史以後幾百年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以整個王朝的命運換取個人的安穩,孰優孰劣一眼便知。

參考:《讀史方輿紀要》《清史稿》《明史講義》


一秒的愛情裡


我覺得不適合了。

朱棣沒想到自己死後二十五年,明王朝的北疆退縮回長城一線,國都成為名副其實的邊疆。也就是說,明朝一有點國力衰弱,北京就很危險。

雖然國都在邊疆,有利於大量軍隊守邊,禁軍也算得上守邊部隊,如果國家一衰弱,就是非常危險呢。一旦有外族入關,京城首當其衝,輕則城外被洗劫一空,嚴重的國家精英基本全軍覆沒。

明朝後期,北方就多次入關洗劫京城外面的地區,城裡沒事,但是首都附近的農業供應也就斷了,接下來只能依賴京杭大運河了,如果這時候京杭大運河再出事,京城很快就得亂。國家頭腦亂了,下面就很容易玩出其他事。【中國人,很喜歡往首都集中,哪裡定都,哪裡就容易繁華起來,至少會繁華一段時間,這也加重了首都的人口壓力。】


而且明末滿清入關,一下只就抓到了不少軟骨頭的明朝精英,甭管這些人有沒有真才實學,但是他們的影響力可不小,再加上他們在民間輿論的控制,不少人看見這些人投降於滿清,也跟風倒過去了【小屁民知道什麼?自古王權不下鄉,上面的倒了向哪裡,基本就能代表他們】,一形成趨勢,很難阻擋了【要不是剃髮易服,反抗都還得弱一點】。

南京在當時也不適合,南京位於蘇湖地區,當時天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很容易讓當權者以為天下形式一般好。

同時南京離北方太遠,北方出什麼事,南方得半把月才知道,影響戰略佈局,不瞭解情況亂指揮讓前線將軍不好受,但是讓前線將軍亂來又容易形成軍閥。

在京杭大運河與黃河交界處附近建都最適合當時的情況,有什麼事,反應不慢,一旦情況惡劣不至於讓國家沒了頭。外族入侵一時半會也影響不到首都,首都對京杭大運河的依賴性降低,不至於京杭大運河有什麼風吹草動就亂。


黑眼歷史觀


我覺得是正確的,朱棣遷都本來的用意就是加強北方的防禦,畢竟那個時候北元還是很有實力的,都城在北方可以更好的節制邊鎮兵馬,如果不遷都誰來防禦北方,要想完成北方的防禦,從甘肅到北京最少要三四十萬人。

以屯軍備邊,但是各個衛所必須要有朝廷的命令才能夠慢慢集合在一起,而這裡離南京很遠,若有大軍來犯來不及做反應。如果設立總督等等常駐統領十幾萬大軍哪個皇帝能夠放心?如果開會輪換將領,但是就會造成將領不瞭解敵人,不瞭解士兵,這樣如何能夠打勝仗呢?

如果不遷都北京,北方要麼是藩鎮割據,脫離中央,要麼就是被北方的遊牧民族佔據,瓦剌,韃靼都曾經圍困北京,這些遊牧民族都曾經輝煌一時,如果不是建都北京,可能這裡早就被放棄了,燕雲十六州很可能又會從明朝手中失去,如果不是建都北京周圍就不會有那麼強的防禦,建州女真可能會發展的更快。

在我看來,如果不遷都北京明朝有可能會成為宋,明朝存在的時間也許會更長一些,因為明朝滅亡時南方一樣都沒什麼事情,而努爾哈赤會成為完顏阿骨打那樣的人物,清會變成金,而蒙古就是遼,陝西甘肅那塊就是西夏。


當然這只是猜想——何以知世


何以知世


政治經濟角度論,明朝遷都北京是否正確。

雖有事後諸葛亮嫌疑,但是在我看來明朝遷都北京是不完全正確的事情。

北京:別稱帝都,身處華北腹地,下通天津勾連大海,上接東北,左通內蒙,南下以定華北中原地區,地理位置可謂優越,再加上是現在的中國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房價過十萬的超級大城市,今日之北京看著是如此高大上。

可是歷史上的北京真相如何?

先秦時期,北京並不屬於中原文明核心區域,最先控制北京地區的是西周燕國,當時稱燕都(史書記載,公元前1122年,武王滅商,封燕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吞併燕國在今北京地區設置薊縣,之後漢隋秦時期都是邊陲重地,北宋時期,因後晉石敬瑭割讓燕雲十三州地區給契丹,北京地區被異族控制達近300年之久。

布衣皇帝朱元璋南京稱帝后,派徐達北伐收復燕雲,北京回到中華懷抱。後續北京被封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封地。

朱元璋去世,建文帝朱允炆繼承皇位,開始剝藩,因此朱棣反叛,靖難之役,皇位更迭,朱棣繼承大統,稱永樂帝。


下面回到正題。

朱元璋當時定都南京,實是無奈之舉,他最想做首都的,是他家鄉臨濠就是安徽鳳陽。最後因群臣反對,特別是劉伯溫反對而沒成功。

注意反對者的名字,劉伯溫!

如果說每個時代總有超越時代眼光的傑出人才,那麼在明初這個年代必定非劉伯溫莫屬,首先劉伯溫是朱元璋手下“浙東集團” 的代言人。而“浙東集團”是怎樣的一群人,他們是不同於“淮西集團”武將集團的一群人,是一個以文人為首的派系。由文官集團,浙東地區就能看出他們是居住於江浙(今江蘇浙江)的人。

我們都知道宋元時代始,中國沿海貿易就已非常發達,宋元時,泉州揚州就已是萬國泊港繁榮碼頭,出身江浙地區劉伯溫知道海洋貿易於國家繁榮必要聯繫。也是那個時代少有的,明白世界最終出路是像海洋要財富人之一。再加上他的士大夫階層背景,我們有理由相信,他的意見是整個“浙東集團” 地主階層集體訴求。

僅此一條就可以說明定都南京重要性,那就是,有利中原文明從傳統陸路文明轉為海洋文明,不至於悖世界潮流而動,最後落後捱打。

同樣雄才大略朱元璋,在考慮很多因素之後,最終被劉伯溫說服定都南京。除了南京風水中所謂的“金陵帝王之氣”外,經濟國家政策的考慮也肯定有。在決定定都南京之後,朱元璋也沒有忘記北方防務,安排徐達北伐後,由徐達二次鎮守北京,並遷徒百姓充實北京人口,設置衛所屯田實邊,修築城牆鞏固防線,安撫朵顏三衛。由此以上將北方防務梳理井井有條。

在完成這一切之後,調回徐達,安排第四子朱棣任燕王,守衛北方邊疆。

由朱元璋一系列動作可以看出,定都南京應天府,表明朱元璋心中全國的經濟中心是江浙地區,不斷加強北方防務,整合軍事力量表明,全國防位中心北京及周邊地區。

定都江浙,加強對經濟中心控制。古話說:"江浙半天下” “太湖熟天下足”

現代經濟學告訴我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穩固,立足於財帛富庶之地,手裡有錢心裡不慌才是正道。

最後明朝為何滅亡,不就是因為窮死的嗎?

這一點朱元璋沒看見,可是劉伯溫看見啦,也用自己指引,讓朱元璋也看見,如果明朝照此方略走,立足於財帛富庶之地,不斷髮展經濟生產,用南方財富補北方邊疆防務。如此才是萬全之策。

這裡肯定有人會說,你這是超越時代眼光看問題,可是劉伯溫和朱元璋不也是超越時代的人嗎?看看後世明朝的悲催現實,江南如此富庶,可是稅收卻難上加難,不僅收稅難,運輸也難,天高皇帝遠,貪汙也嚴重,再加上各地官員火耗充公,往往收100兩銀子到北京就只剩下30-40兩。如此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以上所述,我分析朱元璋為何定都南京,那朱棣為何定都北京,繼續看。

其實朱棣遷都北京原因不外如下幾條:

第一:北京是其封國,他的根據地,在哪裡他安心。(心理層面)

第二:北京地處邊疆,邊防要務非比尋常,授予將領軍權可解決問題,但是會有不穩定因素髮生,兵變叛亂幾率增加。與國家安穩不利,不能授權只能自己上。(穩定考慮)

第三:傳遞的陸權思維影響,千年以來中國外患以北方遊牧民族為主,海洋地區從沒有大威脅出現,僅僅小日本有一次小打小鬧事情發生。(傳統思維限制)

第四:南方富庶,北方殘破,為區域經濟平衡發展犧牲自己。(全國政局層面)

以上所有考慮都沒問題:北方自五胡亂華後經濟生產發展就沒有恢復到唐漢時期水平,缺人,缺錢,缺糧,什麼都缺,於是都要南方輸送。朱棣遷都北京之後,北方經濟生產有所恢復,人口增加,區域發展不平衡狀態有所緩解,北部邊防局勢日趨穩定。

以上都是積極作用。

但是遷都和不遷都,這樣事情難道都不做?也許遷都後做的力度更大,可有沒有想過其實浪費更大。坐擁富庶之地掌控經濟重心,加強富裕地區統治,創造更多財富反哺北方,會不會更好?

北京作為全國政治經濟中心,時刻都在軍事威脅之下,所謂天子守國門,在我看來就是絕對錯誤的事情。沒有戰略緩衝的國防戰略,就像只穿底褲的人一樣,一被扒光就原形畢露。

明朝的歷史也一次又一次證明這一點,土木堡之變,嘉靖時候蒙古兵臨北京城,再到最後的滿清數次扣邊,那一次不是危機四伏。

一個時時刻刻都在關心安全問題的政治中心,又那有心思好好治理國家?

以上差不多說完啦,最後總結就是:

朱元璋和劉伯溫用他們超越時代的眼光,確定啦明朝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人肯定會說,朱元璋不是閉關鎖國嗎?其實那是不明白明朝所謂閉關鎖國的真相,那是國家掌控海外貿易的方式而已,之後歷朝歷代都在閉關鎖國,也都在進行海外貿易。只是在文官集為代表的海商壟斷國家外貿之後經濟危機才愈演愈烈。大明1566中,關於國家主導官商配合進行海外絲綢貿易真實演繹。

朱棣遷都,對明朝也有很多好處,北方開發,恢復生產,軍事安全局面穩定,都是好處,但是他最大問題就是讓中國失去海洋世界,這是一件影響非常非常深遠的事情,現在中國還深受其害。

看看我們明朝祖先曾經走過的路線,如果我們坐擁江南,開發海洋,最後又如何會被世界潮流越拋越遠?


阿斗不傻


長遠的角度來說,是正確的。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唐後期、宋時期的形式。唐朝後期,之所以出現藩鎮割據,就是因為唐朝屯兵於外,中央政權很難駕馭地方武裝。宋朝為了解決這樣的情況,在中央屯重兵,但是中央軍團長期處於安逸的環境,戰鬥力低下。

明朝為了解決唐和宋的這種情況,提出天子守國門,那麼首都定在北京,勢必為了防禦蒙古會在北京屯重兵,這樣的話,對於威懾東北、北方草原有這比較重要的戰略意義。

北京的位置,處於大同、宣府、薊州、遼東(此四處為當時明朝北方最主要的軍事重鎮)四鎮中央,在北京屯重兵的話,受到蒙古的進攻時,可以快速集結軍隊進行防禦作戰,對於這四個地方,也可以以很快的速度進行開進。定都南京,大軍開進北方作戰,糧草徵調會成為很大的問題,在北京的話,花費時間就會少很多。

戰略意義來說,如果失去北京,就以為著燕雲十六州這一片戰略要地失去,又會重蹈宋朝覆轍,南方半壁江山也很難保住。遷都於此,勢必會有皇陵建於此地,這樣的話,從某種意義上面,可以讓皇帝死守北京(放棄北京的話,就是不要祖宗,因為皇陵在此)。這樣,皇帝的心理也有很大的壓力,勢必選擇死守北京,這樣的話,會鼓舞軍心,背水一戰。


依稀似夢裡


大奇兄出山了

話說朱元璋在建都南京時,他與軍師劉基規劃整個南京城,他將參照之中國風水,將充分模擬出了南斗六星與北斗七星的形狀,並將南京城牆設計成南鬥與北斗的聚合形,始得南京城門開有十三個城門~~也真是六加七的總數,它完全符合`南鬥管生,北斗管死'之星相學!他充分表現出天地之人和的理念,而所展現出中國古老文化之博大精深!

很多人就會有疑問,既然南京城那麼天圓乃地方之人和,為何朱棣急吼吼地要到北京建都,難道真是為了防範蒙古人侵略嗎?非也!最最關鍵是朱棣在南京所缺乏人和!

歷史不允許假設:


第一,自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而血冼了整個南京城,並且建文帝朱允炆一直找不到下落,死活不知。他心中始終有陰影,感覺朱允炆會捲土重來,他始終覺得南京城沒有他長期生活在北京那麼有安全感。

第二朱棣在南京每日做惡夢,始終不得求解。他尋找方士為他解夢。

方士笑言:天有(北斗+南鬥)為13,南京城門為13,可關鍵之人和也為13。何況你朱棣的`棣'字為12,確實你人和中所缺一劃,而此城不可留守。何況你侄兒朱允炆其中`允炆'兩字相加也為12,也缺人和中一劃,必將有滅頂之災!

朱棣聽完大驚失色,並問方士:難道我也會有滅頂之災!方士笑而不答。朱棣急問:怎能化解?方士笑言:北上!朱棣頓悟!

第二天,朱棣上朝,力排眾議,建都北京!確實有點勞民傷財,始得他當皇帝而感到心安順暢!


大奇兄


在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前,北京曾是前朝元朝的大都,更早些,北京還先後是遼國,金國的首都,北京作為當時的北方重鎮,位置不是絕佳的,但卻是最重要的,朱棣就藩北京,應該是深有體會的。



成祖決定遷都北平,將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移,對當時世居南京的皇族官僚來說,是堅決持反對意見的,他們的理由也很充足:北平之地,出塞不遠,而異族虎狼之心,遠來交伐,兵戈連連豈能久安?可見北平作為元朝的大都,又因為元朝的餘孽還在北方時不時的搗騰幾下,對於久居南方溫柔之鄉的這些皇族,官僚來說,如此大費周折遷都北方,最後還要直面北元殘餘,從心理層面上是很難接受成祖遷都這一決定的。



南京是明朝的龍興之地,朱元璋沙場點兵幾十年,最後在南京稱王稱帝並最終定都於久,但歷朝歷代定都在南京的,都是偏安一隅的地方小朝廷,不管是三國的吳國,南朝的宋,齊,梁,陳,還是五代十國的楊吳,南唐,乃至於早於明朝一百多年的南宋小朝廷,這些定都南京的國家都是國祚短暫,兵禍連連,南京雖有長江天險,但前面是茫茫東海,地理條件雖算優越,但無腹地無縱深,實際上並非最理想的國都,這一點,對於英明神武的成祖來說應該都是很清楚的。



成祖長期以燕王的身份鎮守北平,遷都一方面有情感的成分,另一方面是從明朝的國家長遠出發,明朝定都南京後,北元殘餘依然還保存有一定的實力,這成了威脅明朝中央政權的心腹大患,遷都北平將國都置於殘元的眼皮底下,是抱定了與殘元勢力直面對抗的信念,是為了鞏固邊防,提振因為戰亂而蕭條破敗的北方經濟,營建定都北平,可以使北方的生產和人口迅速恢復,縮小南北之間的差距。所以從長遠來看,明成祖遷都北平是具有前瞻性和戰略眼光的正確決定。

成祖遷都北平,是明朝初期的一件大事,雖力排眾議最後定都北平,但同時也做了兩手準備,營建中都鳳陽,保留南京的陪都地位,南京依然保留有一套完整的中央機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