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新时代下的员工关系还想用旧方法管理?

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员工关系管理必然面临着众多的挑战。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达,让企业和员工之间早已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雇佣关系,比起以前员工在一家公司的长久度,现今社会的雇主与员工关系更像是一种任期制(观点来自Linkedln创始人里德.霍夫曼所写的《联盟》一书)。双方约定一定时间的任期,员工在这一任期里面为雇主完成一个大项目或数个小项目,在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任期可以是一届,也可以是多届,视双方合作情况与约定而定,在任期中,更像是双方互相投资获利的一个过程。

从入职管理、劳动合同签订、调岗调薪、绩效管理、假期管理、员工违纪处理、离职管理、竞业限制协议履行等员工在企业的整个闭环流程正在发生着变化,为何会有这样的现象?企业与员工又将如何应对呢?

新时代下的员工关系还想用旧方法管理?

形态多元化

依据企业提供的激励和报酬以及期望的贡献进行划分,企业劳动关系模式划分为相互投资型、准现货契约型、过度投资型和投资不足型四种。

调查数据显示,不同企业会选择建立不同模式的劳动关系。其中,大部分企业倾向于建立相互投资型劳动关系,占30.5%,而准现货契约型的企业最少,仅为19.1%;过度投资型和投资不足型劳动关系相差无几,分别为27.4%和23.1%。四种模式分布较为均匀,占比差异并不显著,至少目前来说不存在绝对主导型的劳动关系模式。

新时代下的员工关系还想用旧方法管理?

均衡稳健

企业劳动关系形态多样,但均衡性的相互投资型相对凸显。在劳资冲突隐患较高的所有制、产业、规模、发展周期等情景下,形成以相互投资型为主的劳动关系形态,降低了劳资冲突爆发的风险。通常来说,相互投资型劳动关系模式意味着雇主与雇员之间存在长期导向的均衡关系,这种关系更有助于形成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新时代下的员工关系还想用旧方法管理?

策略有待调整

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未能根据自身经营环境和经营能力来选择适当的劳动关系策略。应当增加雇员投入以获得更大双赢结果的企业却选择了投资不足型;可适当提高灵活性以促进转型升级的企业却选择了固化现状的过度投资或相互投资型;本应降低投入以获得适度的投入-产出效应的企业却选择了成本高昂、收益难保的过度投资型。诸如此类,企业劳动关系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错位和失配,形成较大的策略调整空间。

新时代下的员工关系还想用旧方法管理?

与时俱进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正在开启一个新时代。高速增长的共享经济正改变着基于工业化生产和泰勒制的就业模式。越来越多的人将从简单劳动关系走向劳动合同关系、从劳动式就业走向创业式就业、从科层制管理走向平台化协同,“公司+员工”的组织关系正逐渐被“平台+个人”所替代。企业在建立或调整劳动关系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所处情境,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策略选择。

新时代下的员工关系还想用旧方法管理?

新时代下的员工关系还想用旧方法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