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希特勒为什么喜欢让军队使用性能并不算很突出的毛瑟98K步枪?

兵器世界


恩菲尔德步枪的大弹仓设计早在一战爆发之前就已经大规模应用了,而且枪栓靠后的设计也有助于加快射速,在对等的人数情况下装备恩菲尔德不强的英军火力输出量明显高于德军的毛瑟1898式步枪;而希特勒作为一名经历过一战大兵团运动战和静态堑壕战的老兵,肯定在其职业生涯中见过这种在设计思想上仿照毛瑟式步枪而又青出于蓝的武器,恩菲尔德在近距离交火时的高射速确实在一战当众给协约国士兵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一点有事实依据可以考证。

沙皇俄国人口众多,在1915年的时候西线的英法联军一直要求俄国派出一支30万人的军队经过海陆到西线作战,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虚荣心驱使之下两支人数在4万人以上的俄国远征军奔赴西线战场,这些用惯了水连珠“莫辛-纳甘”步枪的文盲士兵,在装备法国步枪之后就经历了一段不小的吃惊,而在见识了队友英国人的恩菲尔德步枪之后更是赞不绝口,确实也有一小部分恩菲尔德装备俄罗斯远征军,而德军撤退后随处可见的毛瑟98式却无人去捡。

长期活跃在西线战场的希特勒以及纳粹后来的一系列高级将领肯定都见过恩菲尔德步枪,但是在第三帝重整军备的过程当中元首和它的陆军装备部,还是决定把自己用惯了的毛瑟98进行简单改进之后就作为制式装备使用,要知道此时的德军甚至连军装都和第二帝国有了时代性的差距,而手中的步枪还是如出一辙。造成这种事情的原因就是德国匆忙扩充军备国内资源有限,如果要重新设计一款步枪耗时费力,根本赶不上闪电战发起的时间节点(1939年9月1日),一切从简的德国武器装备部不得不选择毛瑟式步枪。


利刃号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不是希特勒胡来,是德军的正常思维。

二战爆发的1939年,根本没有一个列强使用半自动步枪,更不要说自动步枪。

无论英国、法国、苏联、美国、日本,清一色都是手拉步枪。

为什么?

当时半自动步枪根本不成熟,有很多技术上的难题要解决。

著名的美军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直到1943年才实现较大数量的量产。

大家注意看太平洋战争早期的电影,很多美国大兵还是拿着老式单发步枪作战的。

而作为德国,其实并没有排斥半自动步枪和自动步枪,但比较谨慎。

在技术尚且不成熟的时候,德军没有大面积装备。

最终,G41、G43半自动步枪,德军装备了几十万支,其中G43被美军成为二战最优秀的半自动步枪。

而Stg44自动步枪,也生产了四五十万支,超过所有盟国水平。

那么,为什么德军步枪主力还是毛瑟98K。


原因很多。

其一是德军的步兵班作战,是围绕着机枪展开的,机枪才是最重要的。

而毛瑟98k、mp38/40冲锋枪等等,都是作为机枪的辅助武器。

那么,手拉单发步枪也就足够了。

除了射速较慢以外,毛瑟98k的威力、精度、射程、可靠性都是绝佳的。

其二是毛瑟98k是成熟步枪。

二战德军前后生产了1000多万支毛瑟98k,生产技术非常成熟,制作工艺也简单,价格低廉。

相比起来,无论半自动步枪还是自动步枪生产上都困难的多,枪械价格也高昂。

作为战争来说,首先要保证基本的量,然而才是谈到质。

所以,德军必须优先保证部队装备步枪的数量,那么当然必须优先选择毛瑟98k,它可以大量装备部队。

其实苏联也是如此。

苏联战前就装备了一批SVT-38、SVT-40半自动步枪。有意思的是,战争开始以后苏联却将主要精力放在老式的莫辛纳甘步枪生产上。

1942年苏军决定重新把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作为制式装备,著名的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就停止了SVT-40的生产,转而全力生产莫辛-纳甘步枪。

而同样有名的图拉兵工厂只是一直接到小批量的订单,因此直到1945年1月3日才完全停产SVT-40。

其三敌人步枪也都是手拉单发。

在和美军交火之前,法军、英军基本没装备半自动步枪,苏军装备了SVT-38、SVT-40半自动步枪,也不过几十万支而已。

当时德军完全可以应付这些火力,也就没有必要太重视。

至于恩菲尔德步枪相比毛瑟98k,根本没有优势。它的射速也只是略快而已。

需要说明的是,恩菲尔德步枪虽然有个弹匣,但却有个弹匣隔断器,目的是阻断弹匣供弹,以免士兵射速过快浪费弹药。

这个弹匣隔断器导致士兵实际射速非常慢,后来才取消这个设计。

也就是说,恩菲尔德步枪其实和毛瑟98k没有区别。


萨沙


毛瑟98k刺激战场泡妞神器,一看就知道希特勒是一个很会泡妞高手,不仅发明长筒尼龙袜征服了女人,还用毛瑟98k带领妹子去吃鸡,精确度高,一枪一个带给人的快感,是别的枪所没有的感觉。


一战的时候是98k步枪就已经成为德国的一个标准装备,而且到了准备二战的时候每个士兵的军事训练都要使用98k,因为使用过,而且比较熟悉,所以在随着战争的推进,98k步枪被广泛使用。

毛瑟98k的威力到底有多大,配上4倍镜的毛瑟98k狙击步枪可以狙杀400米之内的目标,如果加上6倍镜的可以狙杀1000米以内的目标这样的一款毛瑟狙击步枪的威力在当时也是很强大的。毛瑟98K步枪,采用5发桥匣供弹,也可单发装填,最大特点有空仓挂机机构,用完之后提醒弹仓已空,在现场上有这种提示真的很好,因为在现场上,打枪就很容易忘我,而如果有一个提示,可以及时装填子弹,为下一次射击有准备。


大名鼎鼎的STG44突击步枪的性能相次毛瑟98k更加优秀,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射速太低,起不到德国战术需求,德国的闪电战术,不仅仅需要人的快速机动性,还需要枪子弹的快速,才能达到人枪合一,就像现在NBA中,库里的三分一样,在快速的运球之后,人球合一,在人堆缝中飘逸快速出手,命中目标,三节打卡下班,这种就是98k的可靠精准的真谛。

98k被广泛使用,不仅仅是希特勒个人的喜好,是在实战中有过对比的,在苏德战争的时候,苏军使用的莫辛纳甘步枪,98k步枪的完全不吃亏,希特勒作为一名老兵自然知道98k的作用和威力足。


到二战的时候仍然会使用98k步枪,因为这个是符合德国的战术,98k配合机枪可以快速的推进到战场,98k在战场上虽然只是一个配角的作用,但是它在远距离的时候可以很快的命中,作为一个辅助位可以保护C位输出位安全的前进,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C位可以carry全场,使用毛瑟98k的人可以看到战场的大局观,可以起到一个指挥的作用就像NBA里面的一个后场一样,拥有有大局观。


风暴吴逖


纠正两个问题,一是毛瑟98k是当时性能最优秀的手动式步枪,拿它和半自动、突击步枪比较有失公平;二是希特勒虽然最初拒绝了Stg44突击步枪,但并未耽误研制和装备进程。

毛瑟98k不仅是二战纳粹德军最爱,也是吃鸡最受欢迎神器,说它的性能不突出,就连我这个军事菜鸟都觉得很不专业。

评价一支步枪的性能,要综合威力、射程、精度、可靠性等方面指标。

毛瑟98K是在一战德军制式步枪毛瑟Gew.98式改进而来,使用7.92毫米步枪弹,威力毋庸置疑;有效射程800米,装备6倍镜可射杀1000米目标,射程和精度笑傲群雄,尤其是精度第一,吃鸡最爱;使用旋转后拉枪机,是步枪史上无可替代的经典设计,可靠性无与伦比。

可以说,在二战栓动式步枪中,毛瑟98K是最优秀的,没有之一。

毛瑟98K最为人诟病的是它的射速偏慢,问题提到的英国李恩菲尔德步枪射速确实更快,但因为射速快会浪费子弹,所以加装了特殊装置降低了射速,所以这一点也不是问题。

有些人喜欢拿毛瑟98K与美军的M1伽兰德步枪、苏联的SVT40比较,说明毛瑟98K射速低,这就更不专业了,拿问世几十年的栓动动式与最新研制的半自动步枪比较性能尤其是射速,就好比拿骡子跟摩托车比速度,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啊。

不过二战战场上,德军确实发现了手动式步枪跟半自动步枪交火的劣势,毕竟对手枪射速快,导致98k火力根容易被压制,于是加快了半自动步枪、突击步枪的研制过程。

希特勒最初确实不喜欢半自动步枪和突击步枪,一方面因为自动化的步枪“看起来像玩具”,射速快还很浪费子弹,就如同有些人钟爱手动挡汽车,不屑自动挡汽车一样,因为手动挡有操作感,还省油;另一方面因为毛瑟98K生产成本低,省钱,毕竟元首是过日子的人。

对德军研制突击步枪的方案,希特勒一开始是拒绝的,但部下却瞒着他以MP44的名义(冲锋枪而不是突击步枪的代号)继续研制,并装备前线,结果MP44在实战中的出色性能终于获得了希特勒的认可,希特勒一改常态,亲自为其命名为Stg44突击步枪,并下令大量生产和装备部队。

可以说Stg44突击步枪的研制过程并未受到希特勒的实质性阻挠,不存在耽误Stg44突击步枪装备进程的问题,即便Stg44突击步枪早日装备部队,也扭转不了整个战场形势,挽救不了纳粹覆灭的命运。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毛瑟98K步枪代表着栓动式步枪的巅峰,是历史上最优秀的步枪之一,其性能怎么会不突出呢?在德军的步兵抢械中远距离由重机枪提供压制,中距离由轻机枪提供火力压制,近距离则是由冲锋枪提供火力压制,而98K步枪只是要求其做精确的射击,尽可能精准的消灭有威胁的目标,所以它的性能和实战需求是非常匹配的,并不是希特勒所谓喜欢不喜欢,而是德军所迫切需要的。


关于同英国的恩菲尔德步枪的大弹仓和高射速的特点相比较,只能说是各有优点。恩菲尔德步枪更加注重火力压制的效果,而德军的所有步兵战术都是围绕手中的机枪来作战,所以火力压制的任务交给了机枪,步枪则更注重精确性,所以便有了98K步枪。

关于希特勒对于步枪研发的干扰,确有其事,但不是如问题所述的那样。事实上当STG44最开始的设计方案提交给希特勒时,其用途并不是来替代传统的步枪的,而是作为一款新的轻机枪。从轻机枪的角度考虑,新设计只有不到500米的射程确实太短了,所以希特勒的否决也是有道理的。第二次德国军工部门将新方案提交希特勒时就是以新式突击步枪的身份呢,旨在代替毛瑟98K步枪,希特勒也认可该步枪的先进理念,但是他对于大规模生产新式步枪的新式子弹表示忧虑,尤其这种武器的耗弹量远远超过手动步枪,这主要是由于德国当时的资源和军工生产已经非常紧张,希特勒认为战争的胜负将取决于空军和装甲兵的实力,所以不愿意在步枪上做过多的投入。



不过在见识到新式步枪的威力后,并且该枪还是继续使用原步枪口径弹药(长度缩短1/3),由于不需要再建立新的子弹生产线,打消了希特勒之前的顾虑,希特勒下令加速生产该型步枪。原计划全面替代原先装备的冲锋枪、步枪、轻机枪,步兵部队统一使用STG44突击步枪,但是1944年的德国已经不可能完成这一规模宏大的计划,最终生产了约40万支,主要装备德军一些精锐的步兵单位。


战略论


毛瑟98K步枪历史悠久,在1898年已成德国陆军制式步枪,射击精准使用7.92X57mm亳米口径的子弹。一战以后这种步枪先后进行了几次改近进。在民国实期,国民政府引进了毛瑟98K生产技术,中国仿制品叫中正式步枪。由于德国是战败国,根据凡尔赛条约是禁止德国生产军事武器的,但德国军工技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趁西班牙内战及瑞士等国兵工厂进行合作研发。1924年毛瑟公司推出标准型毛瑟步枪。枪管比老式毛瑟步枪短,枪重4公斤,枪长1,11米,下弯式拉机柄,用亲准具。德国法西斯上台后,希特勒整军备武生产飞机大炮和坦克的同时,力排众议把他在一战时用过的步枪做为德国陆军制式装备,一共生产了一千四百多万枝,。在战争期间共有129468只毛瑟Kar98K阻击步枪装备部队使用。这种步枪装上4倍准镜有效阻击400米,安上6倍准镜阻杀1000米目标精准。但是有一利就有一蔽,这种阻击枪用下弯式机柄射速慢,动静大易爆露目标。在战争初期,德军横扫欧洲小国不在话下,苏德战争初期苏制莫辛那甘也是手动kar98K并不落下风。隨着战争时间推进苏军使用了半自动步枪SUr40,美军用M1伽兰德步枪,Kar98K步枪明显落入下锋。于是德国沃尔公司推出G43型半自动步枪。甚至德国军工部门背着希特勒秘密研制出Stg44突击步枪并小量装备。当希特勒发现STg44突击步枪的优点的时侯,战争已接近尾声。加上德国物资缺泛以及美英空军把德国军工厂炸毁,德军毛瑟kar98K步枪一直是挑大梁的枪械。




关东侠客


希特勒当时主要是考虑STG-44所使用的子弹和原来的毛瑟98K不同,如果大规模生产STG-44的话,那么对原来的军工生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加重后勤负担,所以才会加以反对。

其实在二战爆发前,很多国家都意识到了传统的栓动步枪射速太慢,而冲锋枪则有效射程太近,因此尝试开发自动步枪,比如苏联的AVS-36自动步枪。不过AVS-36自动步枪使用的是步枪弹,在自动射击时很难控制,加上结构复杂,最后仅生产了65800支。

苏联的AVS-36自动步枪

其他国家的尝试也是差不多结果,所以在二战时,大部分国家还是以栓动步枪为步兵的主要武器装备,美国也仅仅装备了伽兰德半自动步枪。

1942年,德国黑内尔公司根据实战经验,认为现有的步枪弹威力过剩,因此开发了一种中间型威力枪弹,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MKb-42(H)自动卡宾枪。中间型威力枪弹的后坐力较传统步枪弹要小的多,使用这种子弹的自动步枪,士兵在自动射击时更容易控制枪支。

1942年,试产的1万支了MKb-42(H)自动卡宾枪被交付德国军方使用,测试效果不错。但是希特勒认为新的中间型威力枪弹和传统步枪弹不同,如果要转产的话势必需要调整生产线,影响传统步枪弹的生产。而此时德国陆军还装备了大量的98K步枪,因此希特勒拒绝将MKb-42(H)自动卡宾枪正式投产。

其实这个想法也很正常,苏联在战前开发了SVT-40半自动步枪,一度打算全面生产SVT-40半自动步枪,并用其代替苏军装备的莫辛-纳甘步枪。但是随着苏德战争的爆发,斯大林下令取消这一计划,以避免转产影响步枪的生产,造成步枪数量不足,仅有部分兵工厂生产了SVT-40半自动步枪。

德国军方为了绕过希特勒的禁令,于是将MKb-42(H)自动卡宾枪以MP43冲锋枪的名义展开生产,在实战中反响良好。希特勒在得到使用报告以后,加上军方表示新的中间型威力枪弹虽然和传统步枪弹同,但是两者口径一样,生产上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所以最后希特勒同意将其正式投产,并命名为StG-44突击步枪。

不过StG-44突击步枪投产时间太晚,产量不足,因此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另外德国在总体国力上不如同盟国,即使希特勒一开始就同意生产StG-44突击步枪,那么也改变不了战争的结果。


不沉的经远


因为这款大杀器确实优秀,,符合元首对未来军队的作战需要。

二战时期元首的侵略利器(当然也参与屠杀了不少犹太人的行动),到现在绝地求生的吃鸡神器。

毛瑟的经历应了那句话,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从它诞生至今,毛瑟的传说一直在全世界流传着。

数据党先给各位列个清单。

制造商:毛瑟兵工厂。

类型:手动步枪 手动,单发。

运作方式:毛瑟旋转后拉枪机式。

供弹方式:5发内置弹仓。

重量:3.9 千克 (无弹药装填)。

口径:7.92毫米。

弹药:7.92×57mm步枪弹。

长度:1100毫米。

枪管长度:600 毫米。

射速:约15发/分。

枪口初速:755米/秒。

有效射程:800米。

瞄准具:弧形表尺,V形缺口式照门,大麦粒式准心(倒V型)。

具体分析来说。

首先,毛瑟这款步枪自身历经了一战的战火洗礼,在与莫辛纳甘,李恩菲尔德等枪械的对战中屡战屡胜。而早期型号的缺陷已经在一次次地改进中得以弥补,已经成为一款成熟的武器,对于元首来说,这款经受住战火考验的武器,当然会成为其军队的标准武器。而元首重新组建德军时,招募的也是当年一战的老兵,这些老兵在一战时也是与毛瑟步枪朝夕相处,对该枪的使用也轻车熟路,装备毛瑟,也可以缩短部队的时间成本。

其次,毛瑟是自家产的武器,是德国军事工业的产品。任何一个军事强国,对于武器的供给是尽最大可能掌握在自己手里,倘若武器的供应受制于人,那么在战时,部队的武器供应就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供应方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停止供应武器,那么对部队的战斗力会有很大的影响,这个在常凯申的国民革命军身上得到了体现,从早期的德械师,再到苏械师,最后的美械师,因为没有自己的国防工业,武器装备处处受制于人,这对于元首来说是不可容忍的。

当然在战争中后期,毛瑟面对美帝的加兰德,还有老毛子的波波莎时就显得火力不足,直到MP40冲锋枪和STG44式自动步枪服役后才扭转了德军战术上的劣势,但是此时元首已日薄西山,新武器的服役也无法扭转战局的发展。


兵说


并不是希特勒喜欢让德国士兵使用当时不算优势的98K,而是当时的主流战术思想决定了步兵的标准配置是用射程远,精准度高的步枪!

二战全面爆发前,更准确的说是纳粹在德国上台时,希特勒这个一战老兵与德国绝大多数军人都还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壕战之中,当然那个时候不止德国是这个样子的,苏联、法国、英国和日本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这样的战术思想,以机枪火力覆盖和压制为核心,步枪做精确远距离射击为配合!

所以当时的作战战术思想就是这样的,当然在这样的战术思想的支配下,后勤供应和军工生产能力也是这么规划的!

但是战争总是能刺激技术的发展,德国军队在作战时遇到对方的自动武器或者冲锋的时候就觉得火力不足,尤其是巷战时,短距离的急速射击往往能够大量的杀伤敌人,才最终让中口径的突击步枪被高层重视!

美国虽然早期并没有参与二战,但美国却一直关注着战场的动态,对于机械化和巷战带来的单兵火力不足,普通的冲锋枪威力和穿透力又不适应的问题,美国人就有了调整单兵装备的需要!当然美国人怕死惜命的原因也有一部分!

对于战争一定是前线和后勤保障的比拼,既然战术思想并没有改变,弹药供应也只能是按照单发步枪的消耗量供应,工业生产也是按哪个需求生产的,即使德国早期研制装备后期的突击步枪,也不会有充足的弹药供应!

而德国从恢复军队到扩张,军队从百余万到最高的千余万,加上枪支的消耗,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生产量,德国工业能够维持供应已经不错了,若再更换生产工艺更为复杂的突击步枪,德国或许早就崩溃了!战时最为有效的是简单可靠的武器最为有用!苏联在二战前这装备了半自动步枪,并在苏芬战争中表现出巨大的作用,然而苏德战争的快速消耗最终迫使苏联不得不用一战的老步枪莫辛纳甘!虽然老,到制造简单,方便耐用!








泾水书生


一战时期,希特勒上书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三世,恳求国王批准他参加巴伐利亚军队,遂成了志愿兵参加了巴伐利亚步兵第16团,成为陆军下士,担任了团部传令兵。

身背毛瑟1898步枪的希特勒,由于在战斗中的出现表现,获得了一枚铁十字勋章;希特勒非常清楚毛瑟98系列步枪具有性能可靠和射击准确,且有效射程远的特点。

只是毛瑟1898步枪尺寸比较长,不太适应一战时期的堑壕战,所以战后毛瑟公司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枪管缩短型且采用下弯式拉机柄和V形缺口式照门的毛瑟98K步枪,成了二战时期德国国防军陆军的制式装备。

毛瑟98K步枪,既可采用5发桥匣供弹,也可单发装填,枪机安全、简单、坚固和可靠,且有空仓挂机机构,提醒士兵弹仓已空,需及时装填子弹。

与毛瑟1898步枪相比较,毛瑟98K步枪全枪长度缩短了10余厘米,可称为卡宾枪或短步枪了,非常适合步兵使用,由于射程远射击精准,是二战时期栓动步枪的杰出代表,甚至都不用改造,只需装上4倍瞄准镜,就成了一把出色的狙击步枪。

作为一战老兵,希特勒对毛瑟98K步枪是相当满意的,因此毛瑟98K步枪,就成了二战时期,德国国防军陆军的制式装备,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产量高达将近1500万支。


至于希特勒先前曾经一度排斥过STG44突击步枪,关键的原因还是德国的国土面积和资源有限,全军装备全自动射击的突击步枪,会导致子弹的供应问题。

希特勒最终解禁了STG44突击步枪的生产,其最终产量也仅为40万支,尽管在东线表现出色,能在400米有效射程内,完全能压制苏军波波沙冲锋枪,但STG44突击步枪诞生太晚,以及装备数量少等原因,此枪对二战进程的影响不大。


但STG44突击步枪发射中间威力的步枪弹,作为一把步冲合一的自动步枪,深刻影响了战后自动步枪的研发,开了自动步枪之先河,在枪坛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