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無煙日|如何科學戒菸?戒菸穴瞭解一下

我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抽菸,一天起碼一包,‘老煙槍’不知不覺也有50多年了。可是自從得了這老慢支,我的肺功能一年比一年差,動不動就喘,不得已之下只能把煙給戒了。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真想把以前放進去的毒全部都放出來!”呼吸科病房裡的劉大爺如是說。

其實不少菸民是有戒菸念頭的,卻又擔心過程痛苦、失敗率高。事實上,菸草依賴不是習慣,而是一種慢性疾病。上海有多家醫院開設了戒菸門診,卻尚未發揮其全部能量。

吸菸百害而無一利

吸菸是心腦血管疾病、癌症和肺氣腫等非傳染性疾病的重要誘因,吸菸者更易感染結核病和肺炎等傳染性疾病。吸菸已成為繼高血壓之後的第二號全球殺手。長期抽菸的人,免疫系統會下降,給疾病入侵的可能,從而導致心臟病,血管硬化。

從各方面的研究表明,長期吸菸會使血液變黏,血壓變高;會導致心肌梗死,血液循環流動過慢,達不到營養的供給,會形成某一些地方的病變。產生疾病,到那時候為時已晚,後悔莫及。

長期吸菸,菸草中有抑制性激素分秘,抑制精子的形成。尼古丁有殺害精子的作用。阻礙精子卵子的結合,降低受孕幾率。女性如果抽菸的話,生理會出現月經不調、絕經,甚至不孕。

從戒菸人群來看,有些是為了生孩子;有些是步入中年發現健康出了問題,醫生建議戒的;還有一些是像劉大爺這樣確診某些疾病健康狀況每況愈下後下決心戒的。

戒菸勢在必行

菸草幾乎可以損害人體的所有器官,而戒菸則能夠有效阻止或延緩吸菸相關疾病的進展。研究發現,戒菸1年後冠心病患者死亡的危險大約可減少一半,而且隨著戒菸時間的延長會繼續降低,戒菸15年後,冠心病患者死亡的絕對風險將與從未吸菸者相似;戒菸和防止二手菸暴露是防治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最重要的手段,戒菸是目前證實的能夠有效延緩肺功能進行性下降的唯一辦法;戒菸還可以減少腦卒中、外周血管性疾病、肺炎及胃、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因此,戒菸是治療各種吸菸相關疾病的重要組成部分。戒菸還可減少周圍人群尤其是家人和同事二手菸暴露的危害。

如何科學戒菸

市面上有很多聲稱“一次起效,三天戒菸”的戒菸糖,很遺憾,這些商品大多數不靠譜,倒是可能引起高血壓和肥胖。有些含尼古丁的戒菸糖確實有效,但實際上它們應該劃歸為藥物戒菸用的尼古丁咀嚼膠。還有些人通過“電子煙”來戒菸,他們認為電子煙不會釋放具有致癌作用的焦油,也沒有傳統香菸的菸灰和討厭的煙味兒,所以它們給那些或被迫或主動減少或停止吸菸者提供了理想的替代方案。事實上,電子煙只是減少了香菸的使用,並不能減輕對尼古丁的依賴。

戒菸要不要上醫院? 一直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戒菸只關乎毅力問題,哪裡用得著去醫院?事實上,靠個人毅力戒菸的,成功率僅為3%至5%,靠戒菸門診可達30%以上。目前上海很多家醫院都開設了戒菸門診。然而,門診來的病人少之又少。其實戒菸是一個涉及生理和心理的科學問題,向專業人士或醫生求助才是戒菸者最好的選擇。

1. 藥物戒菸

可分為尼古丁替代療法和非尼古丁戒菸藥兩大類。尼古丁替代療法是向人體提供尼古丁以代替或部分代替從菸草吸收的尼古丁,從而減輕注意力不集中、焦慮、易怒等尼古丁戒斷症狀。

目前主要的尼古丁替代品有尼古丁咀嚼膠、尼古丁口含片、尼古丁貼片等。非尼古丁類戒菸藥常用的有鹽酸安非他酮緩釋片和酒石酸伐尼克蘭片。使用藥物戒菸成功率可達50%。對於嚴重依賴尼古丁的吸菸者,還可聯合用藥來提高成功率。

2. 針灸戒菸

無煙日|如何科學戒菸?戒菸穴瞭解一下

它主要通過調節神經系統來消除煙癮、調節和改善臟腑功能。戒菸穴,其穴位位於手上的陽溪穴與列缺穴之間中點處,按之有一凹陷。吸菸者按壓此穴通常會有明顯疼痛,若自己能經常按壓此穴,尤其是煙癮發作時用力按壓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針刺此穴,可達到明顯效果。

運用中醫辨證,根據每位患者的情況,酌情配伍其他穴位,常選取的穴位可有太沖、合谷、豐隆、神門等穴,取其平肝降火、清熱化痰、鎮靜安神的功效。配合電針、穴位敷貼等可增強療效。

3.耳穴埋豆戒菸

使用耳穴貼壓戒菸,必須取穴準確, 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可選用“神門”、“心”、“肺”、“內分泌”等穴位, 神門點有調節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的作用,能鎮靜、安神,是戒菸的主穴;心點有寧心安神、鎮定除煩的作用;肺通於鼻,主氣而司呼吸,與咽喉相關,刺激肺點、口點、氣管點能使吸菸者產生對煙味的厭惡感,並使因吸菸而導致的咳嗽、痰多等症狀得減。

實踐結果證實,耳針戒菸與味覺關係密切, 大多數患者在治療前後對煙味發生明顯改變, 耳穴貼壓後變苦、變淡、變得無味, 從而對吸菸的慾望明顯降低或消失,最終停止吸菸。

對個人來說,雖說光靠毅力“幹戒”成功率低,但是沒有毅力卻萬萬戒不了煙,養成良好的習慣也有助於戒菸。首先要消除緊張情緒;其次要參加一些轉移注意力的活動,比如運動、小遊戲等;第三要避免受其他吸菸者“引誘”而復吸。

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菸草受害國,在控制吸菸問題與先進國家存在明顯差距,主要原因之一即在於公眾對於吸菸危害健康這一重要的科學事實缺乏深刻的認識,有效控煙仍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請對菸草說“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