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大理白族三道茶

雲南與茶有著太深的淵源。雲南不僅是茶樹的發源地,也是世界上最令人驚心動魄的道路之一——茶馬古道的發源地。雲南人愛喝茶,雲南聚集的26個民族都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在酷愛、品飲著雲南的茶。白族的“三道茶”,是雲南大理白族招待嘉賓的一種獨特的飲茶方式,相傳原為古代南詔王招待貴賓的一種飲茶禮,後來流傳到民間,經保留和發展延續至今。一苦、二甜、三回味,是三道茶的特點。白族三道茶,白族稱它為“紹道兆”。這是一種賓主抒發感情,祝願美好,並富於戲劇色彩的飲茶方式。喝三道茶,當初只是白族用來作為求學、學藝、經商、婚嫁時,長輩對晚輩的一種祝願。如今,應用範圍已日益擴大,成了白族人民喜慶迎賓時的飲茶習俗。

它的傳統泡製方法是:先將優質綠茶放入砂罐用火焙烤,待茶葉烤黃髮出香味後,衝入少量沸水,等泡沫消失後,用火煨片刻,當茶水呈琥珀色時,倒入茶壺,由盛裝的白族姑娘雙手舉杯齊眉,敬獻給客人飲用。白族三道茶,以前,一般由家中或族中長輩親自司茶。現今,也有小輩向長輩敬茶的。製作三道茶時,每道茶的製作方法和所用原料都是不一樣的。

大理白族三道茶

它的傳統泡製方法是:先將優質綠茶放入砂罐用火焙烤,待茶葉烤黃髮出香味後,衝入少量沸水,等泡沫消失後,用火煨片刻,當茶水呈琥珀色時,倒入茶壺,由盛裝的白族姑娘雙手舉杯齊眉,敬獻給客人飲用。第一道茶, 第一道茶謂之頭道苦茶,稱之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業,先要吃苦”。此喻人生應當吃苦耐勞方能有所作為。先將優質綠茶放入砂罐用火焙烤,待茶葉烤黃髮出香味後,衝入少量沸水,等泡沫消失後,用火煨片刻,當茶水呈琥珀色時,倒入茶壺。

大理白族三道茶

第二道茶,稱之為“甜茶”。 加了燒乳扇和紅糖,是甜的,茶麵還有些甜花生、核桃片。當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後,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燒茶、煮茶,與此同時,還得在茶盅內放入少許紅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湯傾入八分滿為止。

大理白族三道茶

第三道茶,稱之不“回味茶”。茶裡百味交集,需要再三回味。其煮茶方法雖然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換成適量蜂蜜,少許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為六七分滿。飲第三道茶時,一般是一邊晃動茶盅,使茶湯和佐料均勻混合;一邊口中“呼呼”作響,趁熱飲下。這杯茶,喝起來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無窮。它告誡人們,凡事要多“回味”,切記“先苦後甜”的哲理。飲時感覺口頰香甜而又略帶辛辣,使人精神爽然,此即寓意事業開拓成功令人回味無窮的第三道茶———回味茶。 三道茶的泡製和飲用過程充滿了喜迎嘉賓的興致和親熱的感情,寄寓了豐富的人生哲理,主賓相敬,細細品味,令人心曠神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