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貴州茅臺“換帥” 袁仁國離任後 茅臺的神話還能繼續嗎?

  5月10日,貴州茅臺正式公告稱,該公司於5月10日接到控股股東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茅臺集團)通知:根據貴州省人民政府、省國資委有關文件,經茅臺集團2018年度第三次董事會會議審議決定,袁仁國同志不再擔任茅臺集團董事長、董事、法定代表人及董事會相關職務;李保芳同志任茅臺集團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及董事會相關職務。

貴州茅臺“換帥” 袁仁國離任後 茅臺的神話還能繼續嗎?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茅臺可以說是創造了一個神話。1998年7月,當時的亞洲正在遭受金融風暴,白酒行業受到很大沖擊,市場魚目混珠,混亂不堪,當時的毒白酒案讓人談酒色變。這個時候,袁仁國上任,第一次以總經理身份公開亮相。

  那段時間是茅臺最困難的時候,定製的2000噸的銷售目標,只賣出了700噸。可以說袁仁國是帶著力挽狂瀾的任務上任的。袁仁國精選了一支營銷敢死隊,由17名人員組成,在5個月,真的就完成了剩餘1300噸的銷售任務。時隔20年,英雄事蹟歷歷在目,但最近有消息傳出,已在茅臺工作43年,出任上市公司董事長18年,擔任集團董事長8年的袁仁國不再擔任茅臺集團董事長職務,接替他的是比其小兩歲的李保芳。縱觀袁仁國的一生,可以說是機遇+努力。袁仁國1956年出生於仁懷市,1975年以知青身份進入茅臺酒廠,從最基層的制酒工開始幹起。其中辛苦可想而知,起早貪黑不辭辛苦自然不在話下。私下裡,袁仁國觀察到每年都有一批特別監製的茅臺酒調撥到北京,嚴肅而神秘,他向人打聽才知道,這是毛主席和周總理都愛喝的酒,茅臺自此在袁仁國心中多了一份神聖。茅臺酒素來有“國酒”、“政治酒”的標籤,但1998年,頂著“國酒”光環的茅臺酒廠因為作坊式生產沒有通過“國家一級企業”參評。

  年輕氣盛的袁仁國向鄒開良主動請纓,去北京“討公道”,最終為茅臺挽回了榮譽。在當時,產量原因一直困擾著袁仁平,由於產品單一,茅臺市場佔有率低,在全國名酒中僅僅位列第11位。注意到茅臺的這一短板,2001年茅臺上市後,袁仁國沒有大量併購擴張,而是啟動了一系列技改、擴建、包裝、貯存工程,兩年後,茅臺產量突破一萬噸。2005年,隨著股價持續攀升,茅臺成為滬深兩市白酒行業的第一牛股,淨利潤超過全國白酒之冠五糧液。可以說,袁仁國完成了茅臺歷史上這次跨時代意義的超越。袁仁國一方面擴大企業規模,一方面保持發展速度,一方面保持傳統,一方面尋找最大化品牌聲望的方法。

  2010年茅臺迎來兩個新的變化:茅臺營業收入突破百億;一瓶53°飛天茅臺售價超過千元。茅臺自此進入奢侈品行列。輝煌的日子一直過到了2011年10月。2013年,“八項規定”讓白酒行業再次陷入低迷。茅臺市值蒸發35%,53°飛天茅臺的零售價從2000元降到800元。看到下游經銷商降價銷售,袁仁國大動肝火,死扛著也要“保價”,試圖維持住茅臺的高端形象。他當時下了個死命令,經銷商必須力挺茅臺價格,誰低就取締誰。他還引入電商概念,早在2000年茅臺股份上市時,袁仁國就搭建了一個叫做“茅臺電商”的網絡,2010年在其官網推出茅臺商城。並登錄天貓和京東,茅臺主力消費人群逐漸從“三公”消費轉向普通消費者。

  伴隨茅臺撕下政治標籤、迴歸白酒本質,接下來四年,茅臺市值一飛沖天。2017年4月,茅臺以5000多億市值超越全球烈酒冠軍帝亞吉歐成為“世界酒王”。2018年1月,茅臺以超萬億市值超越LVMH,成為全球市值最大奢侈品集團。但在今年4月,《華夏時報》、《網易財經》、《京華時報》等多家媒體報道茅臺涉嫌財務造假,如果消息坐實,袁仁國等高管都將面臨嚴厲處罰。至於袁仁國“晚節不保”還是“功成身退”,相信時間終會給出它的裁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