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永曆帝在逼死坡被吳三桂勒死後,她不願受辱扼喉而亡

公元1646年,隆武帝殉國的消息傳來,兩廣總督丁魁楚、廣西巡撫瞿式耜、巡按王化澄與呂大器等人商議,認為皇位應由明神宗(朱翊鈞)直系男性後裔繼承。就這樣,桂王朱由榔被推舉為帝。朱由榔在肇慶即位,改元永曆,冊封王氏為皇后。

永曆帝在逼死坡被吳三桂勒死後,她不願受辱扼喉而亡

王氏出身大家,父親王略是粵中郡守。王氏從小接受儒學教育,性格沉靜文雅,待人謙遜。永曆帝還是永明王時,王氏就已嫁給永曆帝。朱由榔承襲父位,為桂王時,王氏又為桂王妃。王氏和永曆帝的感情十分和睦,南明雖動盪不安,但他們一直沒分開過。

公元1647年,孔有德、耿仲明率清軍進攻湖南。南明守將劉承胤卻在此時放棄湖南,帶著人馬來到桂林。當時永曆帝在桂林,劉承胤挾天子以自重,把永曆帝逼到了湘西山區武崗,並將武崗(奉天府)作為南明的首都。

同年七月,清軍直犯奉天府,劉承胤見清軍攻勢猛烈,覺得大勢已去。劉承胤便暗中聯絡孔有德,把永曆帝獻給清廷。劉承胤軍中的一位小校,曾得到王皇后幫助。小校知道後,設法將這一消息告訴王皇后。

永曆帝在逼死坡被吳三桂勒死後,她不願受辱扼喉而亡

王皇后知道後,帶著永曆帝一行人出逃。路上,又遇暴雨,一行人狼狽不堪。因為淋雨,王皇后一直髮高燒,但她仍跟沒事人一樣,淡定自若地指揮逃亡隊伍。行至湘桂邊界,明總兵商丘伯侯性將他們迎至廣西境內。

當時,瞿式耜一直在廣西作戰,成為抗清主力,使桂林和廣西大部分地區得以保全。當他得知永曆帝來到廣西,又將永曆帝接至桂林。逃難前後,王皇后的鎮定自若,給眾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極大堅定了人們對永曆政權的信心。

公元1648年,王皇后生下一子朱慈烜,永曆帝宣佈大赦天下。南明政權移至桂林後,清軍的攻擊也更加猛烈。為了激勵士氣,王皇后親自到前線,把存糧、銀兩、衣物全都捐了出去。在王皇后的帶領下,瞿式耜妻子邵氏和其他將帥妻子,也紛紛捐出自身財物。將士們深受鼓舞,一次又一次地擊退了清軍,取得了桂林保衛戰的勝利。

永曆帝在逼死坡被吳三桂勒死後,她不願受辱扼喉而亡

公元1652年,孫可望派人將永曆帝接到貴州安隆所(今安龍)。孫可望見南明政權日漸衰微,便不把永曆帝放在眼裡,更不聽他指揮。太監龐天壽見孫可望勢大,還慫恿其篡位自立。朝中有骨氣的大臣吳貞毓、張福祿、全為國等人,十分憤怒,暗中與出征廣東的李定國聯絡,讓他回來保護永曆帝。

誰知消息走漏,孫可望下令捉拿張福祿、全為國等人。張、全等人向馬太后和王皇后求救,但龐天壽一直尾隨其後,闖入王皇后住處。龐天壽仗著孫可望勢力,將張、全等人抓走,導致他們全部遇害(十八人)。

永曆帝在逼死坡被吳三桂勒死後,她不願受辱扼喉而亡

龐天壽為了進一步討好孫可望,誣陷王皇后和張、全等人密謀,應殺頭。王皇后知道後,傷心地落下淚來,說:“我一直助君反清復明,如今卻要死在小人手裡!”永曆帝聽後,十分傷心,但他被孫可望脅持,面對妻子的哭訴,也只能暗自落淚。孫可望雖然狂妄,但他還是怕李定國、鄭成功這些忠於明朝的武將,一直未能對王皇后下手。

公元1655年,李定國把永曆帝護送到雲南昆明,並在第二年擊敗孫可望。孫可望勢微後,降清,並將南明軍事情況告之清廷。公元1658年,清軍兵分三路進攻雲南,永曆帝在李定國的護送下逃到緬甸,被緬甸王莽達收留。

永曆帝在逼死坡被吳三桂勒死後,她不願受辱扼喉而亡

公元1661年,莽達弟弟莽白髮動政變,殺死莽達自立。為了討好清廷,莽白讓永曆帝過江,同飲咒水盟誓。永曆帝和大臣們都看出有詐,但寄人籬下,不能不去,只好讓沐天波等大臣去探虛實。但他們去了之後,就被莽白殺害,給了本就孱弱的南明致命一擊,史稱“咒水之難”。

咒水之難後,跟隨永曆帝的大臣、宮女、太監覺得南明氣數已盡,紛紛懸樹自盡。王皇后知道後,痛苦地說:“我也是有氣節的人,但是我不能死,我還有馬太后和皇上需要照顧。我若死了,皇上會更痛苦!”

永曆帝在逼死坡被吳三桂勒死後,她不願受辱扼喉而亡

公元1662年,莽白將永曆帝獻給吳三桂。吳三桂本想把永曆帝押回北京,但清廷覺得路途遙遠,怕反清人士劫走永曆帝,讓吳三桂就近解決。就這樣,永曆帝及其眷屬在昆明篦子坡(逼死坡)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押解途中,王皇后不願受辱,與馬太后相互勉勵,在檻中自相扼喉而死。

至此,立國294年的明朝徹底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