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鵲橋”號成功發射!中國人讓月球背面第一次有信號了!

今天(5月21日)凌晨5點28分,一枚長征四號丙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把鵲橋號中繼星送往月球軌道以外。這顆衛星將穿針引線,在地面和月球背面之間架起通信的橋樑。

這座橋樑,是給今年年底將要實施的嫦娥四號探月任務架設的。眾所周知,月球的自轉和公轉週期相同,導致它只有一面對著地球,我們在地球上永遠沒法直接看到月球背面。而嫦娥四號的著陸器和月球車,就要在我們看不見的月球背面著陸。只有先架好了鵲橋,嫦娥四號到了月球背面之後,才不會跟我們失去聯繫。

“鵲橋”號成功發射!中國人讓月球背面第一次有信號了!

鵲橋號中繼星,將為前往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著陸器和月球車,提供通信服務。圖片來源:chinaspaec

去吧,到月球的背面去!

嫦娥三號任務成功後,備份星嫦娥四號就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嫦娥四號和三號基本一樣,如果只是簡單重複三號的任務,就沒有太大的科學意義,但嫦娥四號著陸器已經造好,要是放倉庫裡閒置又實在可惜,怎麼辦呢?

人類已經進行了多種多樣的月球探測,無論是環繞的軌道器、軟著陸的著陸器,還是在月面行駛的月球車都屢見不鮮,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更是6次載人登上月球,但月球背面始終是著陸和巡視探測的空白區。月球背面無法和地面直接通信,必須有中繼衛星才能進行實地探測,美國的阿波羅計劃曾提議發射中繼星並進行月球背面著陸,但阿波羅計劃到17號任務就戛然而止,至於蘇聯和其他國家更是沒有再進一步。

“鵲橋”號成功發射!中國人讓月球背面第一次有信號了!

↑月球背面,陰影部分為SPA盆地 來源:NASA/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

航天大國都放棄了,是不是月球背面沒什麼科學價值呢?恰恰相反: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為重返月球的“星座計劃”提出了35個科學目標,通過探測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SPA),這些目標幾乎就能完全實現;SPA盆地是太陽系已知的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擊坑,美國《2013-2022年行星科學十年調研》報告中,SPA盆地取樣也是名列前茅的目標。簡單地說,雖然月亮離我們不遠,但月球背面著陸探測仍是科學探測的處女地!

面對這塊深空探測的窪地,中國當然不會無動於衷。2015年6月,中國科學家參加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COPUS)舉辦的年度會議,展示了嫦娥四號任務方案並尋求國際合作,新方案核心內容就是著陸月球背面。按照計劃,嫦娥四號將在2018到2019年發射,在月球背面進行軟著陸和科學探測。為了支持月球背面的著陸和探測活動,方案中還增加了一顆中繼衛星。中繼衛星將單獨發射進入地月L2點附近的暈(Halo)軌道,設計壽命可達3年以上,它自己也將攜帶科學儀器進行探測。

4月24日,嫦娥四號的這顆中繼衛星,被正式命名為鵲橋號。

“鵲橋”號成功發射!中國人讓月球背面第一次有信號了!

鵲橋號中繼星將運行在地月L2暈軌道上。

地月L2軌道最省事

鵲橋號中繼星將運行在地月L2暈軌道上。所謂L2,就是地月系統的第二個拉格朗日點,這是地月引力的平衡點之一。L2點位於月球的背後,到地球的距離超過40萬千米,比月球還要再遠上6.5萬千米。為什麼鵲橋號要跑到這裡來呢?

說起地球上的通信中繼,我們首先會想到同步軌道上的衛星。對於自轉週期27.3天的月球來說,它的同步軌道高度約為8.8萬千米。這個位置距離月球實在太遠,超出了地月系統的L1和L2引力平衡點。換句話說,月球同步軌道上的物體,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會大過月球引力對它的束縛,沒辦法和月球保持同步靜止。由於有地球的存在,同步軌道在月球上是行不通的。

同步軌道不行,那麼像最近頻頻炒作的星鏈和星座一樣,在月球低軌道部署中繼衛星又如何呢?這裡倒是不存在被地球引力“帶節奏”的困擾,但單顆衛星通信覆蓋範圍有限,為了保證對月球背面全時段通信覆蓋,必須發射很多衛星組成星座才行。要是未來建立永久性有人的月球基地,組建這麼一個低軌中繼星座還說得過去,為一個無人探測器這麼做,就實在小題大做了。

相比之下,地月L2軌道的優勢就相當明顯了。形象地說,月球位於中間,地球和地月L2暈軌道在兩邊。在L2軌道放一顆中繼星,就能為整個月球背面提供實時地對地通信,實在是省事省錢的好辦法。難怪美國在阿波羅計劃的時代,就探討過用L2軌道中繼星支持登陸月球背面。現在美國討論和實施的深空門戶站項目(DSG),也曾規劃運行在地月L2軌道上,以便靈活地實施探月登月、小行星探測和前往火星的任務。

為了將鵲橋號佈設到地月L2軌道,中國也做過準備工作。嫦娥五號T1服務艙就曾在2014年11月27日進入過環繞地月L2點的軌道,第二年的1月4日實施機動脫離,其間還進行了軌道維持,為鵲橋號的正常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鵲橋”號成功發射!中國人讓月球背面第一次有信號了!

嫦娥五號T1服務艙曾經前往月球背面的地月L2點,為鵲橋號中繼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這張地球(左上)和

鵲橋雖小,五臟俱全

嫦娥四號任務將實現世界上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在工程和科學上意義非凡。鵲橋號中繼星也是人類第一個地月L2暈軌道的中繼星,將首次實現月球背面和地面站之間的遙測通信。那麼,這顆至關重要的中繼星長什麼樣呢?

2016年底,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公開了鵲橋號中繼星的真面目。這是一顆CAST100平臺的小衛星,設計壽命5年,雖然只有425千克重,卻能自己調姿和變軌,還帶了一面直徑4.2米的大天線,能夠和地面進行2M的高速通信,與嫦娥四號著陸器和巡視器的通信速度也能達到100k以上。

除了為嫦娥四號提供通信中繼以外,鵲橋號還有自己的探測使命。

鵲橋號將攜帶荷蘭-中國低頻探測器(NCLE),探測來自於早期宇宙的低頻射電輻射。由於鵲橋號位於月球軌道以外,遠離地球的電離層,並且能夠阻擋來自地面的大量干擾信號,它將為低頻射電觀測提供一個絕佳的環境。NCLE將展開不同的天文觀測試驗,包括繪製全天射電圖用於研究銀河系,檢測太陽風暴和來自行星的射電脈衝,最終將嘗試探測大爆炸後宇宙中出現的第一束光。

鵲橋號還會攜帶中山大學研製的激光反射器進行激光測距試驗,為未來在空間探測引力波的“天琴計劃”做先導性研究工作。

除了鵲橋號以外,長征四號丙火箭的這次發射,還將帶上總重91千克的另外兩顆微衛星,那就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研製的“龍江一號”和“龍江二號”。火箭發射後,鵲橋號中繼星將飛向地月L2軌道,兩顆龍江號微衛星則將進入一條長橢圓軌道,環繞月球進行編隊飛行。這兩顆衛星將構成超長波干涉儀,利用各自1米長的天線,在低於30兆赫茲的波段進行天文觀測。不僅如此,一顆龍江號微衛星上還將攜帶沙特阿拉伯提供的微型光學相機,進行地月空間拍照成像

凌晨5點28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我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的鵲橋號中繼星成功發射升空。鵲橋號將會前往比月球更遠的地方,在地球和月球背面之間架起一條通信鏈路。不久後,嫦娥四號也將啟程前往月球,完成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壯舉。

希望,作為先遣部隊的鵲橋號,此行一路順利!(編輯:Steed)

本文版權屬於果殼網(guokr.com),禁止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