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网红”蛇妹斗蛇50年,救死扶伤7000人

清远年逾六旬的“网红”赤脚医生依旧处在“待命”状态

近来天气炎热,正是广东蛇类出没的季节。时至今日,在清远,如果有人被毒蛇咬伤了,邻居仍会提醒:“快,快去!快去牛皇庙找‘蛇妹’!”

大家口里的名人“蛇妹”,就是广东省目前唯一在世的女蛇医龚杏婵。从1972年入行,刚满18岁的龚杏婵就因为医治蛇伤有方而声名远扬,清远人都亲切地称她为“蛇妹”。“斗蛇”近50年,龚杏婵救死扶伤风雨无阻。

“网红”蛇妹斗蛇50年,救死扶伤7000人

小诊所里的这套油漆斑驳的木药柜陪伴了龚杏婵几十年,接待过无数的患者

清远最早的“网红”赤脚医生

牛皇庙,是清远旧城一处古老的小巷。随着城市改造,拆旧建新,昔日的低矮潮湿的民居早已被高楼大厦替代,牛皇庙也渐渐被不少清远人淡忘,但如果你提到牛皇庙的“蛇妹”,依然会有很多清远人印象深刻。

四五月是蛇活动频繁的季节,隔三岔五,就会有本地的或外地的陌生人来到牛皇庙打听“蛇妹”龚杏婵的行踪。这样的情形,附近的街坊已是再熟悉不过。

在熙熙攘攘的桥北路一侧,有一条斜坡连接的安置小区,龚杏婵的小诊所就设在院子里。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居民楼几经拆迁,小诊所却一直没有离开过,是牛皇庙的一家“老字号”。当年,旧居民楼还未拆时,很多过往的清远人还记得,外墙上挂着大大的“蛇妹”两个广告大字。

昨天,在清城区牛皇庙的一处居民小区,记者再次见到龚杏婵,老人虽已年逾六旬,但气色和精神俱佳,忙着在小诊所里为患者抓药,墙上贴满了一张张的毒蛇科普画,有的纸张已经泛黄模糊,见证着“蛇妹”风雨无悔,一路治病救人的时光流逝。

广东省目前唯一在世的女蛇医

说起龚杏婵的医术,在广州工作的厨师欧先生记忆犹新。大约在2001年夏天,还是20多岁的他在广州一酒家做厨师,一天在宰杀一条眼镜蛇时,不小心被蛇咬伤左手大拇指,尽管在医院注射了抗毒蛇血清,但伤口还是溃烂红肿。听亲戚介绍清远“蛇妹”的事迹,情急之下就赶来清远求医。

“龚医生连夜用她家传的秘方草药为我的患处敷药,真的很管用,肿痛的地方慢慢感到清凉舒服,几天后真的就消肿,大家都觉得蛇妹的称呼名符其实。”

欧先生说,因为考虑他在广州来往清远不便,龚杏婵当年还特意抓了几副蛇药让他带回广州按时换药。

“除了本地的患者,那时每年有不少珠三角的患者来这里找龚杏婵治蛇伤,广州、深圳、东莞的,有开小车来的,也有打摩托车来的,牛皇庙的大名就因为蛇妹而广为人知。”

牛皇庙的老街坊曹达说,有时候半夜也会有患者远道而来,拍打小诊所的大门,住在楼上的龚大妈从不怠慢,常常挑灯夜战,为患者临时备药疗伤。

经省市工会调查,龚杏婵是广东省目前唯一在世的女蛇医。龚杏婵18岁从医开始,就因为医治蛇伤有方已名扬全县,清远人都称她为“蛇妹”。她的事迹曾多次上过省市媒体,龚杏婵的大名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可以说,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龚杏婵就是“网红”了。

“网红”蛇妹斗蛇50年,救死扶伤7000人

龚杏婵的先进事迹最先刊登在1975年6月的《广东画报》上

“小时候就知道龚杏婵的大名了,单位还为她配摩托车出诊,又上了省城的大报,在整个县城都是大家羡慕的女强人,大人们常常拿蛇妹作为教育孩子成才的榜样。”清远老街坊陈伯回忆当年牛皇庙的趣事,依然记忆深刻。

希望儿子将来继续救死扶伤

龚杏婵的医术是从父亲龚桂森处传承而来的。龚桂森曾在清远县土产公司野生动物收购站工作,他常常上山采药,有幸结识了一位懂得治疗蛇伤的老和尚,并在这位老和尚的教导下学会了医治蛇伤的本领。因医治了很多蛇伤患者,收购站为龚桂森配备一辆摩托车,方便他为人医治蛇伤。

在交通落后的20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一辆摩托车是颇为珍贵的交通工具。龚桂森病逝后,得到传授秘方的龚杏婵接替了父亲的工作。

和父亲一样,龚杏婵一直骑着这辆摩托车奔波八方为群众医治蛇伤,一时在当地传为佳话。1980年3月,根据有关的政策,民间医生归口到清远县中医院管理,于是龚杏婵便转到清远县中医院工作,成为了蛇伤科唯一的一名医生。

“蛇妹”神奇的家传中草药配方涉及20多种野生植物,除大部分可以在当地中药铺买到外,关键的几味要托人到广西、云南等地捎带过来,而所有的配制工作则由“蛇妹”自己一人完成。龚杏婵不仅虚心好学,还大胆实践创新。

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龚杏婵又认识了白花蛇舌草、夏枯草、白芷、菊花等十多种对医治蛇伤有显著疗效的中草药。为了进一步丰富药源,她不但把草药制成各种药丸、药膏、药散,而且还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

最近,龚杏婵正在整理药物的配方资料,为儿子将来继承和发扬光大这项家族医学遗产做准备。“祖国的中医学博大精深,挖掘和创新要靠儿子他们这一代人了,希望让他继续为老百姓救死扶伤。”龚杏婵说。

近50年,救治7000蛇伤病患者

和高超医术一样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龚杏婵的努力。

1974年秋天,笔架林场社员温顺被毒蛇咬伤了脚前来就医。其伤势甚重,从脚踝肿到大腿。这么严重的病情,需要一种“独脚莲”的草药对拔毒消肿才有疗效。

此药虽好,但是难找,要到离县城二三十公里外的笔架山黄腾峡才能采到。

救人要紧,上黄腾峡!龚杏婵毅然决定冒险上山采药。第二天凌晨4时,龚杏婵背上干粮,扛起工具,便往深山出发了。山高路险,荆棘丛生,她的手被划破了一道道血口子,脚板底也磨出了不少水泡,痛得她直冒冷汗……

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龚杏婵采来草药后立即给病人用药。十天之后,温顺的蛇伤被治好了。

近50年里,龚杏婵到过了不少墟镇和村庄,抢救了许许多多濒临死亡的蛇伤患者。但当被她治好的患者或其家属给她送钱送物时,她都一一谢绝。

在龚杏婵自己制作的一本本病历本上,每本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求医患者的姓名、地址、伤势等资料。根据病历本的记载,近50年里,她已经挽救了7000多人的生命。2002年,龚杏婵被省总工会确认为广东省劳动模范。

“网红”蛇妹斗蛇50年,救死扶伤7000人

今年五一劳动节收到了清远市工会的慰问信,感受到大家对她的关心让龚杏婵很高兴

“每年的五月起,山上的毒蛇活跃起来,也是患者比较集中的时候,我都要在诊所待着,随时都会有人上门求医。”晚年的生活,对于龚杏婵来说,也还是处于一种“待命”状态。(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广州日报

图片|广州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