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邊幹邊學,還中上了狀元,學習真的不能停

雖然科考上“屢戰屢敗”,但是張謇沒有灰心,該怎麼學還怎麼學,仍然博覽群書,增長見識。同時,他也不好意思增加父母的負擔了,就邊工作邊考舉。可見,張謇在前半生始終有著“學而優則仕”的思想。為此,他全力以赴,歷盡艱難考秀才,直至於不惑之年高中狀元。

邊幹邊學,還中上了狀元,學習真的不能停

張謇舊照考場失意,職場得意,工作找得還不錯。經人介紹,他到淮軍大佬吳長慶府中當秘書,1881年,袁世凱也投奔吳長慶,吳長慶嫌袁世凱文化低,就讓張謇輔導他讀書,並讓袁對張執弟子之禮。袁世凱雖然學習不好,但是張謇通過與其交談,發現此人頭腦清醒,辦事精明,於是與朱銘盤商議,向吳長慶推薦袁世凱,袁才得以出頭。可以說,張謇還算得上袁世凱的恩人。

邊幹邊學,還中上了狀元,學習真的不能停

光緒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壽辰設恩科會試。二月,禮部會試,張取中第六十名貢士;三月,禮部複試時中一等第十名,“初定十一,常熟師改第十”;四月二十四日,殿試時翁同龢命收卷官坐候張謇交卷,然後直接送到自己手裡,匆匆評閱後,竭力加以拔擢。翁同龢不但做了其他閱卷大臣的工作,把張謇的卷子定為第一,還在光緒帝引見時,特地介紹說:“張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由此張謇得中一甲一名狀元,循例授六品翰林院修撰。說是皇上欽點,其實皇上很少改動閱卷大臣擬定的結果,一般都是批個“同意,請酌情處理”完事。除非準狀元名字太不吉利,叫“王國鈞”(亡國君)或“傅明”(反清復明),呵呵,那可能就是殺頭還是充軍的問題了。可見,中進士,靠考生的本事就行,因為卷子是密封的,但要中狀元,那可不僅是本事了,還得憑運氣。有句特宿命的話:“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說得過了,但也不是沒道理。這彰顯著一種人生態度。

邊幹邊學,還中上了狀元,學習真的不能停

至此,張謇算是第一次登上了中國歷史的大舞臺。他此時的角色,已經是萬人矚目的新科狀元。那時代的狀元可不同於現在的高考狀元,不用靠巡迴報告掙點小錢,而是可以堂堂正正地站在紫禁城裡,捏著銀子,抑揚頓挫地講著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