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讀《德川家康》,看企業管理者的領導力

近日讀《德川家康》近於狂熱,已經一口氣讀到第六部《兩雄罷兵》,雖然我本人對日本人並無好感,但日本以小小島國竟能在世界上佔據這樣顯要的地位,自有其高明之處,好奇之際,對於日本文化我一直懷著一種很濃厚的研究興趣。偶然機會,買了這套書(共13本),閱讀時被深深吸引,一邊感受著小說家將故事情節描述得極盡跌宕起伏的功力,一邊感受著德川家康其人作為領導者的魅力,確實很有收穫。不忍獨自品味,與各位分享一下。

德川家康生於1543年1月31日,死於1616年6月1日,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江戶幕府的首位將軍。德川家康一生的最大業績在於他繼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之後,改組和強化了日本的封建秩序,把日本封建社會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他開創的德川幕府在日本歷史上維持了長達260多年的和平統一局面,這給日本封建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比較好的社會環境。而《德川家康》這本書是日本著名作家山岡莊八的優秀作品之一,據說二戰結束後在日本國民情緒低迷的時候起到過振奮國民精神的作用。

今天跟各位分享一下德川家康的八條家訓,由此讓我首先聯想到作為企業最高領導者如何打造個人領導力的命題:

1. 人生有如負重致遠,不可急躁。

穩紮穩打的工作作風才能將企業帶的更遠。企業家切忌冒進,要順應形勢的發展而動。急躁是大敵,會給企業帶來很大風險。

2. 視不自由為常事,則不覺不足。

企業家首先就是一種奉獻精神在支撐,他應比任何人更加勤奮,賺錢已經不是終極目標,把全部的精力用於事業的成功,才可能獲得比較好的成果,超越自我的狹窄慾望,才能成功。

3. 心生慾望時,應回顧貧困之時。

德川家康在擁有數個地盤以後,仍然吃還有小麥的米飯,非常節儉,從來不讓自己陷於奢侈,因此他的表率作用也讓他的團隊總是保持十足創業的精神,和很高的戰鬥力。

4. 心懷寬容,則能無事長久。

心胸有多大,事業就能做多大,這個也是中國很多企業家難以逾越的一道門檻。當豐臣秀吉第一次與德川交戰,並在一次戰役中遭遇慘敗的時候,很多將領要求趁勝追擊,唯獨家康認為自己現在沒有秀吉的實力,一旦殺了秀吉,天下必大亂,所以不去追殺他,其實想想換成自己是很難做到的(很像當年諸葛放曹操啊)。

5. 視怒如敵。

不是要求你永遠不發怒,但是發怒的時候會讓人失去判斷力。德川家康就是一個人,我看他的人生中,除了20來歲的時候有過魯莽的時候以外(差點被武田信玄滅了),後期還基本上都是可以做到遇事始終保持冷靜。

6. 只知勝而不知敗,必害其身。

事先的籌劃與分析特別重要,尤其遇到象豐臣秀吉這樣的對手,太強大了,如果不是用盡你的渾身解數,根本沒有贏的可能。而秀吉之所以會在戰爭中唯獨敗於德川,也是犯了輕敵的毛病。

7. 責人不如責己。

德川的小兒子(八歲)練習射箭的時候,家康在旁邊觀看,不斷的給孩子增加練習的數量,並教育兒子,你必須對自己要求很高,高於任何你的家臣,他們才能服從你,尊敬你,才能戰無不勝。

8. 不及勝於過之。

事情做過頭,還不如不做。這是很多企業容易犯的毛病,遇到一些管理問題,不是進行優化,而是採用極端的方式解決,反而帶來更加不利的效果。慎重!慎重!(寫於2008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