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朱允炆登基後,在位第一年削掉五位藩王,為何如此著急削藩?

孤客生


朱允炆登基後,在位第一年削掉五位藩王,為何如此著急削藩?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皇孫朱允炆即位,新皇即位後有很多事要處理,要給太祖服喪、大赦天下、遴選官員等等。到了八月,朱允炆就開始著手削藩,距離登基只有兩三個月。

史料記載:

“八月,周王橚有罪,廢為庶人,徙雲南。”

周王朱橚被廢為老百姓,發配雲南。削藩是新皇帝總要面對的問題,尤其是守成之君,難免會碰到藩王擁兵自重等問題,那麼朱允炆為何如此急於削藩?

一、即位前朱允炆已經預感到了威脅

朱標去世後,諸王蠢蠢欲動,為了安定諸王,為了親愛的太子,也為儘快安定局勢,朱元璋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允炆年齡尚小,經驗不足能力欠缺,所以諸王對朱允炆除了忌恨就是不屑一顧。

朱棣在諸王中軍功最高、資歷也老,同樣渴求著皇位。一次,朱棣在宮中碰到朱允炆一人獨行,便走上前去挑釁道:

“不意兒乃有如此!”

沒有想到你也有今天,並且很有可能朱棣是拍著肩膀給朱允炆說的。

倒黴的是朱元璋看到了此事,朱棣對未來皇帝如此不敬,這可是惹怒了朱元璋,就在危機關頭,朱允炆急忙插了句話:

“臣叔父愛臣故耳!”

意思是我們叔侄關係很好,才這樣的。朱棣轉危為安,而叔侄的感情也變得十分微妙,朱棣的野心昭然若揭,朱允炆也愈加堤防藩王的不法行為。

朱棣的舉動不是個例,史料中也曾提及:

“時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遜。”

此時朱元璋還在位,各種不法跡象已經顯示出來,一方面是由於對朱允炆的不屑,另一方面是對朱元璋的不滿。

例如齊王朱榑“然性兇暴,多行不法”,藩王們都想要那個皇位,從朱允炆的所見所聞中,早已感到了威脅之意。朱允炆在繼位之前也曾問過太常卿黃子澄:

“諸叔各擁重兵,何以制之?”

在很早之前朱允炆就在考慮藩王問題,只不過他並沒有想好解決辦法。即位後天下太平,最大的威脅不是蒙古人,而是藩王,於是為了江山安全,他必須儘快削藩。

二、幕僚建議

朱允炆有意削藩,但作為皇帝也需要大臣們的支持,並需要有人為其出謀劃策,如果大臣們大多反對削藩,這削藩的命令也可能會大打折扣。

黃子澄支持削藩,並曾對朱允炆說過:

“藩王的軍隊只能自保,如果事情有變,皇帝出大軍討伐,他們誰能抵擋的住呢?”

這話跟沒說有什麼區別,藩王造反,朝廷當然還要出兵,但黃子澄並不瞭解軍事,大多紙上談兵。

黃子澄之前是就是東宮伴讀,在削藩和靖難之役中的很多決策來自黃子澄,換言之,黃子澄的建議對朱允炆很重要。齊泰是另一位建文重臣,朱允炆即位後升任兵部尚書,齊泰同樣支持削藩,只是他建議先從朱棣下手。而黃子澄想從其他諸王下手,最終定好的是先削掉其他藩王,再解決燕王朱棣。

有諸位重臣的支持,朱允炆也堅定了削藩的決心,言出必行,恰巧當時有人舉報周王朱橚有異謀,便令李景隆前去捉拿,削藩行動就此開始。

三、朱元璋自廢武功,建文帝坐臥不安

朱元璋為了子孫安全,殺掉了大量領兵的武將,得以善終的並不多,到建文初年,能打的武將也所剩無幾。

洪武二十五年,西平侯沐英因病去世,沐英是朱元璋義子,關係親近,得以善終。洪武二十八年,中山侯湯和因病去世,也是自然死亡。能打的將領只剩下郭英、耿炳文,兩位老將征戰一生,郭英全身七十餘處創傷,耿炳文同樣六十五歲高齡,如此陣容早已和明初相去甚遠。

耿炳文不敵朱棣,戰敗後退守真定,耿炳文守城很在行的。但朱允炆急於求成,輕易聽從了黃子澄的建議,李景隆換帥耿炳文,從此也可以看到當時的武將缺口有多大。

在朱元璋的屠刀之下倖免的武將太少了,如此情形讓朱允炆焦急不安,況且朱允炆不通軍事,根本不會打仗。他不清楚如何調兵遣將,更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統帥,只得聽從幕僚的建議。

天下是很太平,而朱允炆也無將可用,種種無力感讓朱允炆想以最快速度,平滅藩王威脅。從種種跡象表明,朱允炆不僅不通權謀軍事,也缺乏相應的決斷力,他缺乏必要的人才來解決困局,面對如此局面,只能是胡亂指揮。

病急亂投醫可能還有的治,但削藩需要縝密籌劃,最終削藩直接給了朱棣造反的理由,順水推舟成就了永樂大帝。

另外,朱允炆軟弱的性格也令其舉棋不定,在得知朱棣起義後,朱允炆派兵鎮壓,兵戎相見之下哪裡還有什麼叔侄情分,偏偏朱允炆下了命令:

“毋使朕負殺叔父之名!”

這模稜兩可的命令,讓軍兵無從下手,也讓朱棣多次死裡逃生。

四、藩王擁兵自重,威脅皇權

之所以新皇帝們迫切要削藩,主要源自藩王的軍權,理論上藩王兵力:

“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

洪武十三年,朱棣就藩北平,這裡是邊防重地,戰事頻繁,於是朝廷對其兵力限制也相對較少,所以朱棣的兵力並不在少數。當然,這些兵隸屬兵部,並非藩王能隨便調動的。

史料記載:

“拔居庸關,破懷來,執宋忠,取密雲,克遵化,降永平。二旬眾至數萬。”

朱棣起兵後僅僅半個月,兵力增加到數萬人,可見朱棣已經早已開始準備,並且積累了相當的軍事實力,正因為藩王手下的兵太多,才讓朱允炆坐立不安。

洪武二十四年,封朱權為寧王,就藩大寧。大寧在喜峰口以外,同樣是邊關重鎮,寧王兵力超過八萬,並且最精銳的朵顏三衛也由寧王統領。朱棣起兵靖難後,設計威脅寧王,帶走了寧王的軍兵和朵顏三衛,實力大增。

假若邊境並無多餘戰事,且藩王兵力很少,那朱允炆大可不必急於削藩,正是藩王手下軍兵太多,令朱允炆惴惴不安。

削藩是朱允炆必須要做的事,早晚都要做,而從環境、人才、素質等各個方面朱允炆都比不了朱棣,加之朱棣洪福齊天,削藩反而成就了永樂大帝。

所以,削藩是必要的,但也得權衡一下時機,朱允炆削藩不成,反丟了皇位,實在可惜!


楊角風發作


不是他著急,而是我相信任何人看到朱元璋分封諸王的區域圖,都會支持朱允炆削藩,而且要及早削藩。朱元璋是歷史上著名的布衣天子,他英明神武,驅逐胡元,問鼎天下。但是人無完人,他最大的錯誤就是大量進行皇子分封。

朱元璋幼年孤苦,父母早亡,兄弟多餓死。所以,他非常信任自己的兒子,在他二十多個兒子中除了幼子朱楠早夭,二十幾個兒子都被他分封到了國家的各大城市去做藩王。具體如下:

秦王朱樉,封藩西安。晉王朱棡,封藩太原。燕王朱棣,封藩北平。

周王朱橚,封藩錢塘。楚王朱楨,封藩武昌。齊王朱榑,封藩青州。

魯王朱檀,封藩兗州。蜀王朱椿,封藩成都。湘王朱柏,封藩荊州。

代王朱桂,封藩大同。肅王朱柍,封藩甘州。遼王朱植,封藩廣寧。

慶王朱栴,封藩寧夏。寧王朱權,封藩大寧 岷王朱楩,封藩岷州。

谷王朱橞,封藩宣化。韓王朱松,封藩開源。沈王朱模,封藩潞州。

安王朱楹,封藩平涼。唐王朱桱,封藩南陽。郢王朱棟,封藩安陸。

伊王朱㰘,封藩洛陽。

全國稍微重要一些的大城市幾乎都在藩王的控制之下,登基後的建文帝無異於周天子,所真正完全控制的地方非常有限。在這種情況下,恐怕誰都會選擇削藩以保江山。可惜,年幼的朱允炆畢竟不是年富力強正當年的叔叔們的對手,最終兵敗如山倒,建文帝本人不知所蹤。


經典守望者


老朱留下的隱患

一切對皇室有威脅的人和事,都得剷除,這是朱元璋的人生哲學。因此,為了永保大明江山,朱元璋一手製造了“胡惟庸案“、“藍玉案”,兩案一共牽連數萬人。

當年隨朱元璋打天下的”哥們“或者對皇室有威脅的大臣,幾乎都在這兩場”大屠殺“中喪生。剩下的幾位,也是人人自危,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

這下好了,異性”王“們都被剷除了,留下的就只有”同姓王“了。朱元璋這麼做,的確是保證了皇室的安全,卻給未來的繼承人朱允炆留下了隱患。

原來,朱元璋這麼做是為了給太子朱標掃清障礙。而朱標號稱是歷史上”最具權勢“的太子,朱標不死,那幾個藩王是萬萬沒有造反之心的。然而,朱標命不長,年僅37歲就薨逝了。

朱元璋削減群臣的勢力,同時也抬高了皇子們的地位。若朱標不死,這一切都是合理的,然而朱標一死,朱元璋反而弄巧成拙。

原來皇子們想爭取皇位,但是沒有時機現在最大的威脅沒了,一個個紛紛活躍起來。當然,其中最活躍、也最不活躍的就是朱棣了。

朱允炆——大明王朝的接班人

朱元璋不是沒動過重新立皇子為皇儲的心,說白點就是立朱棣為太子。但是,此時朱棣的二哥和三哥仍健在(而後皆先於朱元璋死去),若是朱元璋越過二人立朱棣又會違背自己所堅持的宗法制。萬般無奈之下, 朱元璋只得立朱允炆為皇太孫。

這麼做,的確是符合了朱元璋自己的一套標準,也順便穩定了政局。可是,朱元璋自己也清楚,立朱允炆為皇太孫終究會引起其他人的不滿。這種威脅主要來自於兩方,一方是剩下的那些功臣,另一方就是自己的兒子們了。

為了讓朱允炆日後“高枕無憂”,朱元璋加大力度打擊功臣集團,同時限制諸王的權利,並且費盡心機去培養接班人。可是,這終究是不遂人願。

幾個躍躍欲試的藩王是消停了不少,但最重要的一點朱元璋並沒有限制——兵權。朱元璋大肆分封自己的兒子,目的就是讓他們替自己來保衛江山。

尤其朱棣,戰功赫赫,是抵禦蒙古人的“頂樑柱”,朱元璋怎會痛下狠手解他兵權?

朱允炆的擔憂

朱允炆年紀雖小,但並不代表他是個傻子。那幾個藩王這麼大陣勢,一個個爭著“建功立業”“恭順孝敬”的,是為了什麼?至高無上的皇位啊。

早在朱元璋在世時,朱允炆就曾表達過對叔叔們的擔憂。一日,他問朱元璋,“胡虜不靖,諸王抗禦防備;諸王犯上不靖,誰又去抵禦他們呢?”

朱元璋反問他,“如果是你,你打算怎麼做?”朱允炆說出了一套先禮後兵的方法,朱元璋無奈地點了點頭。是啊,諸王犯上,朱允炆年紀還輕,也只有這樣是最合適的了——打。

而朱元璋在世時,他就幫孫子剷除了朝堂上的障礙。不過對於這眾位藩王,朱元璋遲遲沒有下手,也不好多做處理。眼瞅著皇爺爺的身體每況愈下,朱允炆也不好麻煩皇爺爺幫忙削藩。

削藩就這麼擱淺了,但這件事始終是朱允炆的心腹大患,在即位以後更是如此。

開始削藩

這藩必須得削,然而朱允炆卻操之過急。即位之初應該做什麼?安撫人心。

可朱允炆卻反其道而行之,第一年就開始狠狠地削藩。甚至,他還創下了一個月削3王的記錄。

在這幾位藩王裡,朱棣的實力當是最強,然而他也是隱藏最深的一個。朱允炆最擔心的就是朱棣,然而又因沒什麼把柄不好下手。

後來,他聽從黃子澄的建議,先從好下手或者說是真正有問題的王下手。

周王是燕王的親弟弟,朱允炆自然不會放過他。然而,削他的理由竟然是他年僅十歲的兒子告她謀反。

更神奇的是,朱允炆就真的以這樣的理由把他抓起來了。如此胡鬧,人心能不浮動?

朱允炆太想穩穩地當個“太平天子”了,然而他的不成熟卻又讓他註定坐不長皇位。

參考資料:《朱允炆》、《建文永樂傳》


小豪說歷史


這個故事還得從朱元璋開始說起。朱元璋不愧是精強力壯,從一個飯碗創業開始,建立了大明帝國,40歲登記,在位31年,生下了26個兒子。為了鞏固自己的皇權,將跟隨自己建功立業的功臣慢慢都除掉了,明初四大案就是明晃晃的鐵案。為了鞏固自己的帝國,就將自己的兒子一個個都分封出去。

其中23個兒子前到各地就番,太子朱標直隸應天。本來太子朱標是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的,但是太子朱標早掛,朱元璋死後由太孫朱允炆登基,這讓朱允炆和各位叔叔之間紮下了一根刺,朱允炆登基後也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割據的勢力。朱允炆儼然就是周天子,自己的政令不通,地方上只聽從藩王的安排,這不得不讓朱允炆就好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帝位做不安穩,自然而然就急著削藩。

朱允炆是如何削藩的?

朱允炆21歲登基。年輕的建文帝書生氣十足而又溫文爾雅,缺乏自信心和堅強的性格。他的性格為他的最終結局埋下了伏筆。建文帝本應加強自身實力然後逐步削弱藩王的實力,但是建文帝聽從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等儒家師傅的建議,開始硬性削藩。但是硬性削藩也得先把最強的解決掉,非撿軟柿子捏,給朱棣他們以警鈴。最終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成功奪取帝位。

朱允炆最終的結果可能是出家為僧,作為一個皇帝他顯然是不及格的。


不務齋


首先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之舉是沒有錯的。正常一個君王在上位之後肯定是要進行收權加強中央集權的。更別說朱元璋表面上給朱允炆留下了一個相對安全的執政環境,但實際上朱元璋把朱允炆也坑害的不淺。朱元璋這個苦人家出生的孩子,非常的缺乏安全感。朱元璋認為,大明朝的就需要個弟弟藩王來負責拱衛。所以朱元璋在洪武三年曾下達了一道詔書,其大意為

“然治天下之道,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意思就是說老朱家的天下還得自家人來守衛。所以藩王制度就誕生。

而且朱元璋的藩王制度也不僅僅是為了明朝的國家安全考慮。還有一方面的原因是,朱元璋想給老朱家的子孫找一張長期飯票。朱元璋曾經說過“朱姓子弟天下人共養之”。也就是說老朱家的子孫後代都要爬在去明朝百姓身上吸血。從朱元璋開始,在洪武年間就冊封了二十多個藩王。這些藩王不僅有封地可以作威作福,而且朝廷每年需要給藩王們分發祿米。朱家這些子孫後代其他能力不是很強,繁殖能力倒是不弱。從明朝建立到最後明朝滅亡。朱姓子弟足有上百萬人。而每個人朝廷都需要分發不同數量的祿米。據有關數據統計,明朝宗室祿米佔據了整個朱明王朝祿米的三分之一。

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朱元璋賜予了藩王大量的田地。而藩王的田地只需要交非常少的稅。所以很多小地主和自耕農把自己的土地投靠到藩王名下,以逃避稅收,或者藩王們主動去兼併一些耕地,最終導致國家能夠徵收稅收的耕地越來越少,國家收入也就越來越少,最終導致入不敷出。在這種情況下就由不得朱允炆不削藩了。因為朱允炆深深的感受到了威脅。如果朱允炆不削藩的話,長此以往下去,中央勢必會被地方藩王所壓制。到時候藩王尾大不掉,那他這個皇帝可就危險了。所以朱允炆迫切的削藩是有據可依的。

除此之外,朱元璋時期屬於國家開創時期,所以朱元璋會賦予地方藩王很大的獨立自主權利,來讓他們負責守衛中央。但朱允炆不是朱元璋,他沒有足夠的威信鎮壓地方藩王。而且因為朱標死後分封他而沒有分封其他朱標的兄弟,已經使得藩王怨氣不小了。朱允炆自然不會允許可以威脅到自己的存在。況且加強中央集權也是勢在必行的工作。

朱允炆削藩有兩大敗筆。其一就是朱允炆繼位太短無可用之將,導致朝廷大軍數次征討朱棣不利。其二就是朱允炆下達的一道很奇葩的命令。朱允炆下令軍隊不允許傷害朱棣。這就導致下面軍隊作戰畏畏縮縮,士氣受到很大的影響。反觀朱棣大軍則士氣高漲。此消彼長之下朱允炆焉能不敗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方圓論壇


朱允炆如果一開始不那麼急於削蕃,也許歷史會有所改變。朱棣與朱允炆之間的戰爭可以說時因為朱允炆削藩而起的,但是朱允炆的此番舉動沒有成功,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作為朱元璋的後代,他一出生久揹負了太多的使命,不僅要處理朝政,還要孑孓先輩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於是在他登基以後,他在位的第一年就削掉五個藩王,也是很著急了,不過,他這麼著急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先輩遺留下來藩王權勢過大,威脅中央的統治

在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分了25個藩地,每個藩地否分封了一個藩王進行看守管理,為了達到管理目的,朱元璋還給他們下放兵權,已達到良好的統治效果。這些藩王就像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們每個人手中的兵權雖然不是太多,但是聯合起來就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勢力,對於朝廷來說,這是一個潛在的威脅。只不過朱元璋在的時候,這些藩王都比較老實,不敢造次。結果,朱元璋一駕崩,這些藩王就開始蠢蠢欲動,嚴重影響到了朱允炆的統治地位。


二,有點操之過急,制定的計劃不周全

朱允炆在公元1398年的時候,就在當時明朝的國都——南京即位。這本來是一個讓人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對於年輕的朱允炆來說,當時面臨的挑戰太多,他開始有點力不從心,所以想要迫切的解決問題,來鞏固統治。在繼位之後不久,還沒有看清楚局勢,根基尚未穩定的時候,朱允炆就迫不及待的開始大刀闊斧削弱藩王的勢力,但是當時這樣做的時候還沒有制定好詳細的計劃。


三,作為一代君王,太過年輕,沒有太多的控臣之道

朱允炆當上皇帝的時候,年齡尚且,對很多事情的解決上考慮的不是很周全。再加上身邊沒有什麼可靠的忠心大臣,也就無法兼聽則明。於是朱允炆剛繼位,就迫切的想要除掉那些對自己的皇權有威脅的人,但是由於經驗不足,各種計劃都一定得不是很周全,所以有點操之過急,導致漏洞百出,最後落得失敗的下場。


以史正衣冠


有一次,朱允炆在東閣門外唉聲嘆氣,正好被經過此地的黃子澄看見,他便上前問原因,朱允炆看他是自己人,便說了實話,他擔心的正是他的那些叔叔們,萬一將來要造反可怎麼辦才好。沒想到黃子澄聽後微微一笑,要朱允炆不用擔心,他說:“諸王的兵力只能用來自保而已,如果他們敢造反,朝廷發兵攻擊他們,一定能夠取勝!”然後他又列舉了漢景帝時七國之亂的故事來鼓勵朱允炆,表示只要朝廷出兵,叛亂一定會被平定。

朱允炆聽見這些話,頓時大感安慰,他把這些話記在心中,並感謝黃子澄為他指出了一條金光大道。

這又是一個典型的脫離實際以古論今的例子,試問周亞夫在何處,你黃子澄能帶兵打仗嗎?

總結以上三人,有幾個共同特點,都是飽讀詩書,都是文人,都有遠大理想,都是書呆子。

書生誤國,並非虛言啊!

建文帝登基後,立刻召回方孝孺,任命為翰林侍講,並提升齊泰為兵部尚書,黃子澄為翰林學士,這三個書生就此成為建文帝的智囊團。

當朱允炆正式成為皇帝后,他找到了黃子澄,問了他一個問題:“先生,你還記得當年東閣門所說的話嗎?”

黃子澄肅然回答道:“從不敢忘記!”

那就動手吧,朱棣遲早要反,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我的判斷沒有錯,他一定會造反的!


空山新雨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後,立即開始削藩,第一年就將周、齊、湘、代、岷五位藩王削藩。為何他如此急迫?這一激烈的削藩行動是否倉促為之?

建文削藩絕非倉促為之

朱允炆從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被立為皇太孫,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繼位。他在儲君的位子上坐了六年。期間已被朱元璋允許參與政事、評閱奏章和擁有自己的政治幕僚班底。

因此朱允炆在儲君之位上就已開始了施政方針的思考,削藩絕對是在當時就曾經思考和討論過的。這一點在《明史黃子澄列傳》中可以找到記載:

惠帝為皇太孫時,嘗坐東角門謂子澄曰:“諸王尊屬擁重兵,多不法,奈何?”對曰:“諸王護衛兵,才足自守。倘有變,臨以六師,其誰能支?漢七國非不強,卒底亡滅。大小強弱勢不同,而順逆之理異也。”太孫是其言。《明史黃子澄列傳》

因而朱允炆絕非倉促決定削藩,這是他和他的政治幕僚班子早已計劃好的既定國策。因為這些文人幕僚對諸如西漢“七國之亂”和西晉“八王之亂”等歷史太瞭解了。

“五王同削”是否明智

既然削藩是既定戰略,那麼朱允炆剛一登基就採取行動就不難理解了,畢竟年輕人往往行動力更強,想著一件事情就充滿激情去行動。而老道的政治家則往往會考慮更多,所謂謀定而後動。

朱允炆繼位第一年就從周王開始下手,一年之內五王同削,引起當時明朝各地藩王的震動,明朝中央政府釋放出明確而強烈的削藩信號。那麼建文帝的這一做法是否明智呢?是否有些過於倉促呢?

  • 是否需要立即削藩:其實藩王權力過大,最終危及中央政權的例子屢見不鮮。建文帝和他的幕僚們的認識肯定沒有錯,所以他才堅定的要採取削藩政策。但是否等待時機消磨各地藩王的實力的確值得商榷。畢竟朱允炆的年紀比大多數實力派藩王要小,他有這個資本去耗。但是立即削藩,對渴望建功立業青史留名的年輕帝王和他的幕僚們來說誘惑太大了。幾百年後,一代雄主康熙皇帝不是也面臨過同樣的問題,作出了同樣的選擇嗎?

  • 削藩的目標是否正確:在削藩開始時,建文帝朱允炆的核心幕僚曾經就削藩的對象有過一次討論。

退而與泰謀,泰欲先圖燕。子澄曰:“不然,周、齊、湘、代、岷諸王,在先帝時,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問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明史黃子澄列傳》

其實這也代表如今也很有市場的兩種討論,是擒賊擒王對實力最強的燕王動手,還是先挑軟柿子捏從其他藩王開始削藩。最終建文帝朱允炆君臣採用了黃子澄的主張,從更弱小的其他藩王入手。而他們下手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朱棣同父同母的弟弟周王朱橚。

  • 是否需要五王同削:建文帝君臣會削藩並不奇怪,但是他在一年之內連削五王,的確出乎意料。連他自己都對這一做法趕到有些疑慮,擔心會產生負面輿論。但這可能是文人理想主義作祟,黃子澄和齊泰等人都堅信他們代表的是道義,如果藩王敢於反叛就是逆臣賊子人人共誅。但從常理來分析,一口氣削去五個藩王,必然會讓天下所有藩王都產生兔死狐悲之感,將這些人推向燕王一方。

帝猶豫曰;“朕即位未久,連黜諸王,若又削燕,何以自解於天下?”《明史黃子澄列傳》

綜上,建文帝進行削藩沒有問題,是否一登基就進行削藩也沒有太大的問題,正如某部電視劇中康熙皇帝的臺詞:“削也反,不削也反”。但是一年之內,連削五王,則是有些打擊面過寬。畢竟朱元璋剛剛去世,他一共才分封了二十五個藩王,一口氣削了五分之一,必然會讓其他藩王倒向建文帝的對立面。


圍爐品茗人


朱元璋在去世之前,已經把他認為存在威脅的功臣們一一清除乾淨,相信他在臨死之前肯定是帶著微笑離去的,心裡必然想著將自己認為的大好局面交給自己的孫子,那麼整個明朝的發展必將相當順利。他應該自認為整個明朝的政局被他處理的跟鐵桶一般,這樣的穩固江山交給自己的好孫子去坐,那麼他很有可能會成長為一個難得的明君。

事實上,剛剛繼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內心肯定是相當沉重,雖說自己的祖父已經將那些功臣通通處理掉了,進一步的鞏固了皇權的威嚴。但是那些被分封到各地的叔叔們手握重兵,反而成為了對他最大的威脅。特別是被封到邊境的那幾位叔叔,他們坐擁,強兵術萬可以說的上是兵強馬壯,特別是寧王朱權,連最精銳的蒙古騎兵都要讓他節制,無限膨脹的藩王集團,已經有了威脅皇權的趨勢,誰也無法保證這些藩王哪天會不會跳出來跟自己打對臺。

對古代的人來講,能夠當皇帝,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隻要是人,誰都想坐上那個位置去試試,這跟你這個人有多大的實力,有什麼樣的抱負沒有任何關係,只要當你的實力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和層次之後,就會冒出這種想法,而這種想法跟你姓什麼也沒什麼關係,主要是看你有沒有這個實力。但歷史證明,往往那些天皇貴紂們對於這個位置的熱衷程度更高,他們都想去嘗試一下,坐在那個位置上,都能給他帶來什麼樣的感受。

所以說,剛剛登基的朱允炆非常擔心,如果這幾位手握重兵的叔父造反,那麼很有可能會出現跟漢朝初年發生的七國之亂一樣,烽煙四起天下動檔。一旦出現這種局面,那麼這位年輕的皇帝根本應付不來。而這樣的局面,顯然不僅僅是年輕的建文帝已經發現了,甚至在他的心腹大臣黃子澄等人眼中,有權有勢的藩王,必須抓緊時間處理掉,將危險消弭於萌芽。因此,削藩就是當時的重中之重,讓這些人將手中的權力交出來。

在建文帝的心目中,對他威脅最大的就是那位守在北京的四叔朱棣。但是他又不敢直接對朱棣下手,生怕削藩的第一刀,要是砍在了這位燕王身上,很有可能會逼他直接造反。而朱允文生性小心謹慎,想著依靠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逼迫燕王做好被削藩的準備。因此削藩的第一刀,是直接廢除了五位藩王的爵位,想要通過這樣的手段來進行試探,當朱允文看到五位藩王被廢除爵位後,時局的發展比較平靜,就直接將矛頭對準了閻王,想要一步到位的解決這個問題。只不過朱允炆這時候已經失去了先機,讓燕王朱棣已經做好了準備,最終爆發了靖難之變。


小芊芊愛歷史


歷史上的藩王都是有統兵權的,說白了他們和擁有獨立的王國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只不過他們不是皇帝罷了,但是,他們享受到的待遇和皇帝的區別不大。

要說他們和皇帝唯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們的地盤沒有皇帝大。他們要聽從皇帝的發號施令。

皇帝最忌憚的就是藩王他們有統兵打仗的權利。

那麼,為何朱允炆當了皇帝之後,他就要急於削藩呢?

原因就是這個藩王呀,有的時候他們也會不聽話,尤其是他們的勢力很大大到一定的程度,甚至一度都壓過了皇帝后。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就對他們有所畏懼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一個藩王的話,朱允炆這個皇帝,還是不會把他們給放在眼裡。

但是,藩王多了,朱允炆就睡不著覺了。對於他來說,這些藩王就如同虎狼一樣,只要藩王在他就難以安枕。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漢景帝時期,發生過吳楚七國之亂,為何會發生吳楚七國之亂,還不是藩王的勢力太大了。

大到中央皇帝對他們都有所懼怕了,漢景帝為了削弱他們的權利,就開始對他們下手了,後來他們聯合起來對付漢景帝。

若不是當時漢景帝擁有周亞夫這樣的名將,也許漢景帝就被趕下臺了。

你看藩王的勢力大了,對皇帝的影響是不是很大。

朱允炆上臺之後,他最擔心的就是這件事。之前沒有人說削藩的事情,是因為朱元璋在,只要朱元璋在他的兒子們就會一個比一個老實。

可是,朱元璋死了,朱元璋的兒子們還老不老實,這下就不一定了。

畢竟朱允炆本來就是朱元璋的孫子,他當皇帝朱元璋的兒子,儘管表面上是沒有意見的。

但是,私底下他們都是不服氣的。

朱允炆很怕這些不服氣的叔叔們會聯合起來對自己下手。

為了消除自己的擔憂,那麼他只好先下手為強了。於是,他開始想要削弱自己叔叔的勢力了。

但是,在他削藩的時候,他竟然沒有做好功課。

也就是說他在軍事上做的準備不足,用的人根本就沒有什麼能力,再加上他哪一句,不讓他揹負上殺害自己叔叔罪名的話,更是助長了這些藩王的囂張氣焰。

結果到好,朱允炆這個皇帝削藩沒有削成,最後卻導致了自己的完敗。你說這事整的,是不是事與願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