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鑄造的十二金人,最後都去哪裡了?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為了維護其統治,就下令收繳天下兵器,鑄造了十二個大銅人像,被稱為十二金人。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那麼秦朝滅亡之後,這十二個金人最終都去哪裡了呢?

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鑄造的十二金人,最後都去哪裡了?

據民間傳說有兩種說法,一是秦朝末年,西楚霸王項羽攻克秦都咸陽之後,下令焚燬阿房宮時,這十二個金人也就一起燒燬了。二是秦始皇生前非常喜歡這十二個金人,就將它們陪葬在自己的墓中。其實這兩種說法都不可信,因為在秦朝之後的史籍之中對這十二個金人有明確的記載。

秦朝滅亡之後,劉邦建立了漢朝。據《長安志》引《三輔舊事》記載:“秦作銅人,立在阿房殿前,漢徒著長樂宮大夏殿前。也就是說,漢朝的時候,將這十二金人搬運到了長安城長樂宮前。直到東漢末年,漢室傾頹,董卓在燒燬洛陽之後遷都到了長安。

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鑄造的十二金人,最後都去哪裡了?

據《三國志·魏書·董卓傳》記載:(董卓到長安之後)“椎破銅人十及鍾鐻,以鑄小錢。”《關中記》記載:“董卓壞銅人,餘二枚,徒清門裡。也就是說這十二個銅人中有十個毀在董卓的手裡,他將十個銅人銷燬、重新熔鑄成了銅錢,剩下的兩個金人被他搬運到了長安城清門裡。此時十二金人只剩下了兩個。

後來三國鼎立,佔據中原的是曹魏政權。據《關中記》記載:魏明帝(曹睿)欲將(金人)詣洛,載到霸城,重不可致。也就是說,曹魏時期,魏明帝曹睿下令把剩下的兩個銅人運往洛陽。可是當工匠將金人運到霸城時,由於太重難以搬動,而終止了運輸,將兩個金人留在了霸城(一說是如今西安市的灞橋區)。

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鑄造的十二金人,最後都去哪裡了?

此後剩下的這兩個金人不見記載,直到五胡十六國的時候,“後石季龍徒之鄴”,後趙政權的石虎將兩個金人搬到了鄴城,也就是今天河北臨漳縣境內。後來前秦政權統一了北方,“符堅又徒之長安而毀之”。

根據以上史籍文獻記載,我們來梳理一下。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鑄造了十二金人,在東漢末年被董卓銷燬了十個,剩下的兩個被歷代搬來搬去,最後在前秦苻堅時期被銷燬。苻堅統一北方是在公元376年前後,也就是說秦始皇鑄造的十二金人存世有將近600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