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諸葛亮為什麼要在華容道放掉曹操?

用戶56079460813


要想談這個話題,我們還是從三國演義中間說起吧。

赤壁大戰中,老將黃蓋的一把大火將曹操的83萬大軍燒了一個屁滾尿流。曹操被迫倉皇逃竄,到達華容道前,天降大雨,道路泥濘。曹操命令手下將士砍伐樹木,鋪平道路,以方便大軍通過。

到達華容道時,曹操身邊只剩下300多騎兵。曹操大笑:天下人都說周瑜,諸葛亮足智多謀,想來也不過無能之輩。如果在這裡埋伏一支軍隊,大概我們就全軍覆沒了。

正在這時,不是說曹操曹操到,而是說關羽,關羽到,關羽率領500軍士殺了出來。這時候的曹操就比較尷尬了。

然而曹操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心理素質還是比較穩定的。只見他不慌不忙地對關羽說:想當初我曹某人對你不薄,聽說將軍很喜歡讀春秋,春秋中的人物大多都重情義講仁義。關將軍不會是假仁假義之輩吧。

這句話正擊中了關羽的軟肋,打中了關羽心中最柔軟的一部分。關於一生孤傲,最重名節,最怕別人說自己忘恩負義,無情無義。

於是曹操成功撤退,躲過了一劫。

事情真的會這麼簡單嗎?那麼諸葛亮為什麼會放過曹操呢?

在我看來,背後是大有文章的。

劉備從來就不是一個善茬,他想當皇帝的心思由來已久。

處在當時的形勢下,漢朝已經回不去了。所謂的匡扶漢室、還都洛陽對各路軍閥來說,都是一個藉口,為了搶佔道德的高位。

劉備也不例外。在當時的漢室政治格局中,擁護漢獻帝的老臣們和支持曹操的勢力展開了長期若暗若明的鬥爭,兩派基本上勢均力敵,曹操也只是稍稍佔了上風。

如果在這個時候,曹操死掉了,那麼漢獻帝極有可能死灰復燃。漢獻帝的政治勢力就有可能掌握天下大勢,想辦法讓江山一統。

如果是這樣,不管是孫權還是劉備,就很難有什麼好日子過了,更不要說稱帝。

因此留曹操一條命,對劉備是有利的。可以給劉備一個繼續北伐的機會和藉口,讓他有可能統一天下,坐上皇帝的寶座。

作為劉備身邊的第一謀士,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老大的心思一定要懂,還要做得很巧妙。在這方面,諸葛亮確實是個老手,他明白,關羽一定會放過曹操,所以不妨留一個順水人情給關羽。

當然在三國志中不是這樣介紹的。

在三國志裡邊,曹操的軍隊因為戰船被毀,軍中有多有瘟疫傳播。在赤壁並沒有展開大戰曹操就撤兵了,所有其他的故事,基本上都是後人杜撰。

當然在山陽公傳中間有另外的記載。山陽公是誰呢?就是漢獻帝退位以後的封號。

其中這樣寫道,曹操在撤退時,確實經過了華容道。當時的道路也確實泥濘,曹操就命令手下軍士砍伐樹木,鋪平道路。甚至將老弱兵士也墊入路中。但在撤退過程中,曹操的大軍基本上還是陣容嚴整,主力還在,尤其是曹操旗下的騎兵。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管是劉備還是孫權的部下追來,都不會有什麼好結果。也就是說,關羽在華容道截擊曹操的事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


新知傳習閣


《三國演義》這段的記載不僅bug還有包諸葛亮弄成了陰謀家,怎麼說?

諸葛亮在安排關羽去華容道的時候就漏洞百出,而書中懂兵法智力也不低的關羽生生沒看出來。

在安排趙雲、張飛後,對關羽不理不睬,快要散會。關羽大聲說:“我呢?之前戰鬥都不肯落後,這次也不例外!”心理可能想:你這是在刁難老夫嗎?

諸葛亮就隨即給他安排個華容道的活。關羽也立下軍令狀欣然前往。

關羽沒看出來,看官們看出來了嗎?


那就是華容道就是諸葛亮特意給關羽準備的,也就是非他去不可。因為如果諸葛亮想把這個“要緊處”萬無一失,就安排別人去華容道,關羽去其他地點了。

關羽沒看出來,沒看出是個“套路”。

為了突出諸葛亮智謀也是膽大用筆啊!


還有諸葛亮以興復漢室為己任,書中的道德極其高尚,既然如此,就該把漢獻帝的安危作為第一要素。而不是自己的安危。殺了曹操可能導致北方沒有權威,東吳孫權成為劉備的枕邊強敵。

但是這恰恰有機會叫漢獻帝成為權威。諸葛亮為了自己的生存空間,捨去了漢獻帝的生存空間,人設隱約的崩了啊!


那回歸主題,為什麼不殺了曹操?


還是怕北方沒權威,東吳搞事情。這裡就美其名曰“命不該絕”。

至於給關羽一個美名,純屬文字遊戲。放了曹操不就成了對劉備和大漢的不忠了嗎?殺了曹操不就成了對曹操不義嗎?


泊圖泊途


看完我的回答大約需要3-4分鐘,希望您覺得值得,謝謝。

華容道關羽私放曹操,這是偉大小說《三國演義》的虛構,這一點大家都很清楚了,實際上赤壁之戰雖然曹操受挫,但是撤退的過程很從容,並沒有演義裡那麼狼狽,以下我來梳理一下,即便曹操赤壁之敗真的從華容道撤退,劉備、諸葛亮、關羽也還是不會殺掉曹操。

第一,殺掉曹操,北方將重新陷入戰亂紛爭

由於歷史時期的特殊性,曹操和劉邦不同,他將兵權僅僅抓在自己手中,他沒有自己的韓信。也就是說,曹魏集團決定命運走向的就是曹操一人。

如果曹操在華容道被諸葛亮、關羽殺掉,(建安十三年,208年)這個時候曹操的繼承人的問題還不明朗,曹丕成功上位成為魏王世子,那是建安二十二年,219年的事情。

實際上建安十三年前後,曹操心儀的繼承人是曹植,也就是說如果此時曹操被殺,馬上曹魏集團的繼承人問題就會開始製造分裂,曹植派、曹丕派將會進行一系列的血拼。

曹魏集團內部的問題解決需要時間,需要流血,這個時期剛剛從袁氏手中,收服的北方四州很可能迅速脫離自立。接著由曹魏控制的烏桓、鮮卑可能會趁勢南下劫掠,北方人民將會遭受到一輪新的浩劫。

如果這樣的局面出現,對於漢末人民,曹魏集團、劉備集團三個群體都是一敗塗地的局面。好有一比,有人佔了自家的房子,我們的想法肯定是搶回來,但是如果有人想放火,把屋裡的人攆走,那無論房子裡的,還是外面的,都不會同意。

第二,殺掉曹操,收穫最大的是孫權

赤壁之戰前後,我們常說的“孫劉聯盟”其實並不是平等的,東吳是其中的絕對主力,用諸葛亮的話說,“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

東吳此時的軍團是成建制的,每個將領帶自己的兵團(主要是自己的同鄉),團結一心,進退自如,訓練有素。而反觀劉備軍團此時的情況,除了關羽的水陸軍是有訓練的,其他兵團的數量、質量都不值一提。

如果曹操被殺,北方內耗,得益的就是東吳集團,孫權將馬上開始控制長江中下游並搶佔江淮一線,而劉備集團的生存空間仍然無法擴散,只能看孫家的臉色。而曹魏集團陷入內耗,那麼孫劉聯盟存在的意義也就沒有了,你猜孫權會怎麼做?全力搶佔荊州是第一要務。(參見偷襲荊州事件)

如果劉備集團這個時期冒險殺入西川,危險性太高,或許只能冒險從荊襄一帶向北方切入,無可奈何搏一搏吧。

按照演義的邏輯,諸葛亮為什麼給關羽做一個義釋曹操的天大人情,考慮的就是以上的因素。

行文至此,想說的大致已經說清楚了。即便我們假設真的有曹操敗走華容道的事件,劉備集團如果可以選擇,那絕對不希望曹操在這個時候死,對他們實在是百害而無一利。


原創碼字著實不易,你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歡迎跟我一起讀詩書,學歷史。點個贊,就像是跟我擊個掌。


魚包同學


我是歷史達人清水空流,期待您的點評和期待。

首先要說明的是正史上根本沒有華容道這回事,完全是《三國演義》杜撰,我們就結合《三國演義》來分析這件事。

在公元208年赤壁之戰中,曹操被孫劉聯軍打敗。喪失了最後一次統一華夏的機會,從而魏蜀吳爭漢鼎。三國正式拉開帷幕。

諸葛亮之所以讓明明知道關羽會放走曹操,而讓關羽守華容道。無外乎三點。第一,派別人守華容道,把曹操處死,但曹操的整體實力尚在。病沒有受到損失,假設曹操被殺,曹操的嫡系會全力報復劉備,而當時劉備的實力根本無法承受,而獲益最大的將是孫權,而曹操集團的坍塌,西川劉璋、西涼馬騰也會迅速發兵,去佔領和蠶食曹操集團的勢力範圍、也就是說即便曹操集團不報復劉備集團,曹操集團的覆滅最大的獲益集團無論如何也輪不到劉備集團。

第二。放掉曹操,得利最大的恰恰是劉備,讓曹操牽制孫權,西川劉璋與西涼馬騰也不敢輕舉妄動。而曹操也不敢輕易討伐劉備。這樣就給劉備修養生息的時間,以時間換空間,給劉備佔領荊州後圖西川爭取時間。為諸葛亮隆中對戰略計劃的形成奠定基礎。

第三,為了控制關羽而採取的厚黑手段,在劉備麾下主將裡,最瞧不起諸葛亮的就是關羽,而且此人自傲。多少有些桀驁不馴,恃才傲物。讓關羽有短處和錯處掌握在諸葛亮的手裡,再饒恕關羽,一打一拉,一緊一鬆、先嚴後放,讓關羽有所畏懼,讓關羽有所愧疚。這樣就使得諸葛亮徹底掌控劉備集團,坐穩二把手提供了條件。

可以說,諸葛亮是故意讓關羽守華容道。最大的獲益者是劉備集團。曹操,以及諸葛亮本人。




清水空流


問題人問的很聰明,而不是問關羽為什麼在華容道放走了曹操,其實這就是諸葛亮設下圈套,諸葛亮知道曹操曾經對關羽恩重如山,而關羽又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讓關羽去華容道截殺曹操就等於是放走曹操,同時還可以一舉兩得讓關羽還當初曹操的人情。



既然已經知道了諸葛亮在華容道是故意放掉曹操,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這麼做?這就是諸葛亮聰明的原因了,大概可以分為三點來說:

第一:曹操南下討伐孫權,可以說是百萬雄師過江,孫權的情況很危險。於是魯肅就建議孫權建立孫劉聯盟,還有周瑜這個悍將在。於是就促成了著名的赤壁之戰,打的曹操是落花流水,無處可逃。但是問題就來了,孫劉聯盟明明是孫權這裡出兵力,但是為什麼偏偏逃走了曹操呢?其實孫權早有打算,故意把曹操放到劉備地盤上,結果諸葛亮早就已經猜透了,既然他東吳都不敢殺的人,那諸葛亮又何必去惹的一身騷呢?所以做了個順水人情讓關羽把他放了。



第二:在上面說到,東吳也是不敢殺曹操的,其實原因都是一樣的,你可以打敗曹操,防止他以後再來犯,但是不能殺他,因為如果曹操一旦死了,雖然在赤壁中大敗,但是北方的根據地還有曹操的宗親,孩子,如果曹操死了,他們肯定會報仇,到那時候誰殺了曹操,以後都會有一場硬仗要打。就像當初呂蒙殺了關羽一樣,劉備這個兄弟之仇也是一報就是一場硬仗。



第三:曹操死了,孫權就會一家獨大,自然不會有後面的三國鼎立之事,那時候的劉備實力最差,所以諸葛亮自然不會殺死曹操,沒了曹操去壓制孫權,就等於把自己逼向了絕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那時候的北方還沒有統一,沒有了曹操這個將才,北方是很難統一的,所以諸葛亮的預想就是取下蜀地之後,曹操也統一北方了,那時候在北伐直接打曹操就好了。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曹孟德兵敗華容道,關雲長義釋曹阿瞞,這個故事情節並不見於正史,很大程度上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臆造的一個場景。當然,我們還是可以借《三國演義》來說一說諸葛亮為什麼會讓關羽去華容道。

諸葛亮自然是不想放過曹操的,但是當時的狀況下,諸葛亮沒有比這個更好的選擇,只能選擇放跑曹操。

赤壁之戰後,曹操新敗,劉備在孫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況下拿下了荊州。如果此時曹操被殺,劉備集團極有可能面臨兩種情況:

第一,曹操死後,曹丕順利繼位,掌控時局,北方大地沒有再次分裂。曹丕隨後肯定會率大軍進攻劉備,已報父仇。以劉備當時的力量,縱使有諸葛亮這樣的天縱奇才,也難逃覆滅的下場。

第二,曹操死後,曹丕繼位後不能順利掌控時局,北方大地再次陷入紛亂之中。一旦北方戰火重燃,自然無暇南顧,孫權的江東失去了來自的北方的威脅。在少了北方的威脅之後,孫權肯定不會再需要和劉備結盟,也不會坐視劉備強大,肯定會著手消滅劉備集團。同樣,劉備集團自然也是無法對抗孫權的。

以上兩種可能,哪一種都是劉備集團所不能承受的。以諸葛亮之聰明,絕對能想到曹操活著會比死了更好。因此諸葛亮才會派關羽去華容道,以來保證三國鼎立的形成,二來是也是成全關羽忠義之名。


小鎮月明


答 | 江隱龍

“華容道義釋曹操”只是一個文學故事而非史實。在正史記載中,並沒有關羽駐守華容道並釋放曹操一說,所以諸葛亮故意讓關羽放走曹操以收這個桀驁不馴的“關二爺”的手筆也便是無稽之談了。

那麼歷史上的情況是什麼呢?讓我們從小說迴歸史書來看看。赤壁之戰是《三國演義》是重頭戲,佔了整整十回的篇幅,但在《武帝紀》中只有三句:“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備遂有荊州、江南諸郡。”倒是樂資的《山陽公載記》寫得詳細:

“公船艦為備所燒,引軍從華容道步歸,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觽。軍既得出,公大喜,諸將問之,公曰:"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無類矣。”

從中可以看出,曹操的確是從華容道北逃的,而且途中泥濘、風雨大作,但關羽並沒有出場——不僅關羽沒有出場,孫劉聯軍沒有一員大將出現在華容道中。後劉備派人在華容道中放火阻擊,但為時已晚。從華容道中離開之時,曹操因為逃出生天而大喜過望,眾將問其故,曹操的回答是“如果劉備的火放得早一點,我們就都完了。”

所以,“華容道義釋曹操”是十足的虛構。那麼,是不是諸葛亮故意放走曹操呢?這個可能並不大。如果真的要放曹操,劉備也沒有必須派兵千里追擊放火,而且曹操行軍但凡慢一點,也便要死在華容道了,何來“故意放走”一說?


切割地球


只論《三國演義》。不是諸葛亮不想殺掉曹操,而是殺不掉,諸葛亮沒有那麼厲害。許多人把諸葛亮想像成神了,什麼關羽於曹操有恩,什麼殺了曹操天下大亂不利於劉備,等等說法,話說回來,曹操豈是說擒就擒的?



曹操打仗,都是身先士卒的,帶頭衝鋒陷陣,也多次處於生死危境,但都得到身邊大將捨命保護,從這一點看,曹操做人是非常成功的。如:曹操追擊董卓中埋伏,中箭被擒,幸有曹洪捨命相救;張繡初次投降,曹操娶張繡之嬸鄒氏,張繡受辱反水,包圍曹操,幸有典韋以死護衛。救曹操的事蹟還有,不一一列舉,充分說明曹操是受到手下將領尊敬和愛戴的,當曹操有難時,會捨命相救。

言歸正傳。曹操逃至華容道,遇關羽,因有恩於關羽,關羽亦是以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義釋了曹操。話再說回來,不放曹操又會怎樣。曹操身邊有猛將張郃、張遼、許褚、徐晃、李典等人,關羽一人能敵得過?
在沒有生路的背水之戰中,人會捨命死拼,才會置之死地而後生,此時人的戰鬥力是駭人的,憑關羽帶的五百校刀手能頂住嗎?曹操的八十萬大軍,潰敗後陸續而來的散兵也是鋪天蓋地的。因此,不是諸葛亮不想殺曹操,而是殺不了,還會兩敗倶傷。


星下靜思


沒看過正史,具體曹操敗走華容道的事並不清楚,但從三國演義來講,曹操的確是諸葛亮有意要放走的。

諸葛亮故意讓關羽去守曹操,而關羽是重情義之人,曹操曾有恩於關羽。諸葛亮算準了關羽一定會放了曹操,主要原因是曹操此時還不能死。曹操一死北方大亂,而以劉備當時的實力是不可能與東吳抗衡的。周瑜定會趁機滅劉備而擴充自己。

所以諸葛亮是故意放走曹操,以形成吳蜀魏三足鼎立之勢,相互制衡,藉機修養發展自己。


陸曉喻


這個就和當時的形式有關係了。諸葛亮當時在隆中對做出的規劃就是先三分後天下,這個策略的一個前提就是北方不能亂,所以這個時候曹操不能死。如果曹操死了,那麼北方肯定會大亂,曹操當時還沒有立嗣,這個幾個兒子之間為了爭奪王位肯定會幹起了。而北邊其他少數民族勢力也會趁著這個機會進攻中國的北方。

而劉備作為勢力最弱的一方肯定是打不過其他幾方。另外孫劉聯盟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曹操這強大的敵人存在,如果曹操死了,北方亂了,那麼威脅就等於解除了。孫權為了搶奪更多地盤,首先要攻打就是荊州。這個是東吳版的隆中對,魯肅為孫權規劃的戰略。還有劉表殺了孫堅,這個殺父之仇孫權肯定是要報的。既然劉表死了,劉琦就來償還。所以在曹操死了,孫權無論是從公還是從私都會攻打的荊州的劉備。劉備勢力沒孫權強大,這個時候還是不能和孫權硬鋼。

最後,殺了曹操,那麼曹操那邊的人肯定會視你為仇人,加上東吳的孫權,兩面夾擊。所以放走了曹操。當然這只是演義,真實的歷史是沒有這段的,上面的也是我讀三國的時候分析的。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