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獲得房產是一個可能長達30年的存錢過程,守住一套房產更難

生活中我們可以經常聽到一種觀點,大意是說:現在城市裡的年輕人,不工作、不用買房,他們也可以輕鬆繼承父母的、岳父岳母的、甚至祖父祖母的房子,那他們手上的房子會不會越來越多?

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絕對不會越來越多的!為什麼說不會多呢?這種觀點錯在哪裡呢?

其實房產就是一個家庭的存錢罐,一個家庭存一輩子的錢,可能就只能擁有一套房產。那麼,要求每個父母都把房產留給子女,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所有的家庭只存錢,不花錢,這可能嗎?

獲得房產是一個可能長達30年的存錢過程,守住一套房產更難

我見過賣房炒股的、見過賣房創業的,最離譜的是我見過喜歡網上賭博的。一個人就輸掉了他家拆遷分到的二十多套房子,這些人,都在他們需要用錢的時候,打破了房產這個存錢罐。

人的一生買房子,不僅僅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還可以把我們創造的財富沉澱下來,慢慢積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而且這份財富隨時間推移而不受通貨膨脹的侵害。

但是,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中,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好運氣到可以一輩子不打破這個存錢罐的。有的人可能身患大病,需要打破這個存錢罐治病。有的人可能有了其他投資的途徑,需要打破這個存錢罐投資。還有的人,打破這個存錢罐,僅僅只是為了大手大腳的花錢!人的一生誰都不能保證一輩子沒有意外發生,能堅守存錢罐實屬不易。

任志強前兩年說過這問題:誰跟你說繼承父母房產就罵他!那是咒父母死!現在一線平均壽命超80歲,還在增長中,父母雙方只要有一位健在就要住房;有一位長壽的,等繼承時你也已六、七十啦;比如今天一個30歲的人,等父母遺產也是30年後的事;現在父母有房的2、30歲城市青年要結婚生子,目前是否有購房需求?還不說放開計劃生育後的多子女家庭。

獲得房產是一個可能長達30年的存錢過程,守住一套房產更難

即便30年後繼承了,到那時他們的子女也到了結婚生子買房置業的年紀,是否有賣掉老房,去更好的地段、更高檔社區、買更大面積住房的改善需求呢?如果再是多子女家庭,是否夠分呢?

這已是較平穩的情況了,人生幾十年沒有大起伏大變故,不會中途賣房。

北京2018年二手房成交15.3萬套。這意味著什麼?假設北京有2300萬人口,三個人一套房。那麼北京的存量住房就應該是800萬套左右。一年二手房成交15.3萬套。意味著這一年裡,有2%的二手房換了主人,換手率每年才2%。

獲得房產是一個可能長達30年的存錢過程,守住一套房產更難


人生要學會感恩,在北上廣深多少人夢想得到一套房產,為了買房傾其一生積蓄,省吃儉用,其中艱辛只有當事人才能體會,獲得房產很難,這是一個可能長達30年的存錢過程。守住一套房產更難,因為你要忍住30年之內無數次花錢的衝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