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朱新建:中國的繪畫相對來說更像詩而不像畫

「品 味 生 活 私 享 藝 術」

書畫丨文房丨拍賣丨展覽丨藏家丨空間丨器物

朱新建:中國的繪畫相對來說更像詩而不像畫

元 趙孟頫 人騎圖 紙本,設色,縱30釐米,橫52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中國的繪畫相對來說更像詩而不像畫。因為太多的官員、太多的文人參與這個遊戲以後,把中國的本體繪畫掐死了。我們基本上看不到中國本體繪畫的影子,捋不出一個清晰的本體繪畫的線索,只能看到這些高官、大文人在畫畫。他們的話語權太大,而且對文化的積累太厚,使得純粹的畫家沒有辦法跟他們拼比。我們查一部中國繪畫史,不太看得到本來應該擔任主角的本體繪畫的蹤影。

朱新建:中國的繪畫相對來說更像詩而不像畫

元 趙孟頫 竹石幽蘭圖捲紙本28x400克利夫蘭館藏

所以中國的繪畫一直有一個相對的缺點,就是大多數繪畫在繪畫以外,繪畫本體倒是不太受重視。畫得像一點,畫面好看一點,才剛有一點點苗頭,就被一個更具有思想內容深度的藝術家衝上來打掉了。比如倪雲林、趙孟頫、黃公望都是,本身的人文深度大於對繪畫技巧的探究程度,所以我們幾乎看不到一個人是在好好地畫畫。

朱新建:中國的繪畫相對來說更像詩而不像畫

元 趙孟頫 飲馬圖 紙本 61.2×27.8cm 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有一個人有點意思,就是錢選,他跟趙孟頫差不多一個時代。我覺得錢選可以算中國文人畫長河裡一個非常典型的本體畫家。錢選的畫非常細膩,非常安靜,在他的畫裡面看不到太多的借繪畫表達哲學、表達宇宙觀,這些都藏在繪畫技巧後面。宋畫院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看到比較完整的本體繪畫的影子,像趙佶、郭熙、黃荃等,到元朝基本上看不到了,而錢選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本體畫家。

朱新建:中國的繪畫相對來說更像詩而不像畫

宋 錢選 山居圖 紙本設色 26.5x111.6釐米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到了明代,我覺得中國畫又進入一個相對無聊的階段。吳門畫派的山水我個人以為比較無聊,沉在比較細膩的技法裡面,沒有太多的內心激動在表達。他們的畫好像往本體上靠了靠,但還是不夠。他們在準備畫本體繪畫的同時,又不願意放棄文人的那種表面腔調;既想完成本體繪畫的技巧難度,又想標榜自己具有文人的深度,所以他們的畫變得很尷尬,既不像文人畫那麼豁達,那麼特立獨行,那麼放蕩不羈,又不像本體繪畫那麼樸素,那麼純粹。所以我覺得吳門畫派是比較差的一個畫派。吳門畫派的唐寅等,我覺得是中國比較俗的繪畫代表,普通老百姓喜歡,又加進了一些傳奇故事,現在好像依然很多人喜歡。

朱新建:中國的繪畫相對來說更像詩而不像畫

明 徐渭 黃甲圖

一直要到明清交替的時候,社會動盪,出現了一些山水畫家,開始有點意思。比如梅清,比如青藤(徐渭)。青藤主要是畫花鳥,但也畫過一些山水,比如《竹藤書屋圖》,潑墨很少的一張簡筆山水,畫得不錯。

朱新建:中國的繪畫相對來說更像詩而不像畫

明 徐渭 榴實圖

到了清朝,我覺得石濤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畫家。到了石濤手上,是自元以後,自錢選以後,第一次出現一個非常賣力地畫本體繪畫的人。畫得非常像一張畫,人文格調上也一點都不低。假如連成一條線的話,宋畫院有幾個本體畫家,趙佶、黃荃、郭熙等;到了元代只有錢選,過了錢選我們幾乎看不到還有其他人;到了清代又出現一個比較偉大的本體畫家,就是石濤。

朱新建:中國的繪畫相對來說更像詩而不像畫

清代 石濤 山水冊頁之一 22.9x18cm 天津博物館藏

朱新建:中國的繪畫相對來說更像詩而不像畫

清代 石濤 山水冊頁之二 22.9x18cm 天津博物館藏

石濤當然有他的思想,他的很多詩也寫得很好,但是他畫一張山水畫的時候,就非常樸素、非常認真地在畫這張畫。所以我覺得石濤在感受自然,面對自然直接對他的衝擊。在感受上,我覺得石濤屬於無與倫比的一個本體畫家,他的繪畫很感人,你可以不去管他怎麼題款,單單看他的畫就非常本體。

朱新建:中國的繪畫相對來說更像詩而不像畫

清代 石濤 山水冊頁之三 22.9x18cm 天津博物館藏

朱新建:中國的繪畫相對來說更像詩而不像畫

清代 石濤 山水冊頁之四 22.9x18cm 天津博物館藏

石濤之後的山水畫家好像差一點。到了八怪,比如金農,據說金農這個人是手比較笨的人,寫顏體也寫不好,結果寫成像美術字一樣,古代塗鴉這種。然後他畫山水,畫花鳥,都畫得很不像。金農可能根據自己的條件,在他的繪畫里加入了大量的文化因素,大量地放棄本體繪畫的因素。他不是要畫得像一張畫,而是要畫得很有文化。所以金農在文人圈子裡地位是非常高的。確實也應該有這麼高,因為他的繪畫在清朝確實是鶴立雞群。在大家都畫得很俗的前提下,他能畫得很文氣,文化內涵比較深。但是他破壞本體繪畫也是破壞得非常厲害。繼青藤和石濤之後,好不容易建立起一點的本體繪畫,在金農手上又被打掉得乾乾淨淨了。

朱新建:中國的繪畫相對來說更像詩而不像畫

清代 石濤 山水冊頁之一 22.9x18cm 天津博物館藏

這時候比較尷尬、比較差的一個畫家,我覺得是鄭板橋。鄭板橋的詩情畫意都比較表面,理解得欠深刻,所以只能在淺表做一些標語口號式的文雅文章,而這樣的文雅反而容易被社會接受。所以一直到今天,可能鄭板橋的繪畫賣價依然比金農的高,人家更喜歡。比較甜俗的畫反而會在市場上更受歡迎,這是一個規律,也沒有辦法,因為絕大多數的受眾不太容易接受文化內涵很深,而表面的本體繪畫因素放棄太多的作品。

朱新建:中國的繪畫相對來說更像詩而不像畫

清 吳昌碩 天竺圖 紙本設色 嘉德2014秋拍 成交價264.5萬元

到了以吳昌碩、任伯年為代表的海派畫家,開始大量地把比較俗的因素添進去。他們好像很本體,但這個本體不是自然而然地從比較長的年代裡傳承下來的,而是通過把文人版本繪畫的一些文化因素去掉,又生加進一些繪畫因素。這樣的本體繪畫顯得生硬,不自然,有點裝腔作勢,所以海派的畫一般講起來比較甜俗。其中最優秀的吳昌碩和任伯年,在中國繪畫長河中,我個人覺得失比得多,他們打的敗仗遠比勝仗要多。就是這兩個「常敗將軍」,基本上把中國畫糟蹋得不成樣子,已經不太像中國畫了,再糟蹋下去差不多就成擦筆年畫了。畫擦筆年畫就乾脆吸收西洋的東西,所以我覺得擦筆年畫重新又創造出一種洋涇浜文化,這又是一說。

朱新建:中國的繪畫相對來說更像詩而不像畫

齊白石 多壽 98×34.2cm 設色紙本

香港蘇富比2017秋拍,成交價:HKD237.5萬

齊白石是仰仗自己天生神力,仰仗自己天生的審美素質太好,他是使勁地想學吳昌碩,但他就沒這個本事畫成吳昌碩。我開玩笑說,像《泉水叮咚》本來是一個很俗的歌,假如讓崔健或者臧天朔唱一遍,沒準也唱得不錯。他嗓音已經變成這個樣,唱再俗的歌,也能唱得好像有點人文感覺。齊白石就有點這樣。

朱新建:中國的繪畫相對來說更像詩而不像畫

齊白石 嶺南佳菓 133.4×33.2cm 設色紙本

香港蘇富比2017秋拍,成交價:HKD226萬

黃賓虹也是天生稟賦太好,他和齊白石還不一樣,齊白石是純粹沒有文化,跟他們鄉下的小詩人學點詩,當時有人說齊白石的詩是薛蟠體,齊白石是憋足了勁想寫出李白、杜甫的詩,寫不出來,但他確實話很白、很直,寫得很好。黃賓虹不一樣,黃賓虹具有一點都不亞於齊白石的天生靈感,又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良好的文化的積累。而我們翻查黃賓虹的歷史,這個人也是一個很性情的人。他參加過學生運動,參加過好多社會政治運動,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在這麼紛繁複雜的社會里面,他終於昏了頭,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辦。最後總算沒有在這個太熱鬧的社會繼續待下去,回到一個不太引人注意的犄角旮旯裡自己畫自己的東西,一畫幾十年。我覺得他把中國山水畫做了一個非常好的總結,是一個集大成的山水畫家。

朱新建:中國的繪畫相對來說更像詩而不像畫

黃賓虹 西令雨過 26.7×31cm 設色紙本

香港蘇富比2017秋拍,成交價:81.25萬

有人說黃賓虹的技法沒有逃出四王(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他的技法四王裡面都有。我個人以為,不能這樣看,就像齊白石的技巧沒有逃出吳昌碩一樣。四王這麼腐朽的程式,到了黃賓虹手裡,突然也是黃土變成金。因為黃賓虹的筆墨裡有一貫的非常強的呼吸,那種氣息在他的筆下一直流動,而四王是沒有的。四王的東西讓我感覺最多是速凍產品,保鮮速凍水餃。而黃賓虹的東西抓在手裡是會動的,是鮮活的,整個筆墨像一個人的呼吸一樣,自然順暢,這是四王絕對不能企及的高度。所以我不太重視黃賓虹的技法究竟是跟誰學的,因為四王的技法也不是他們自己發明的,只是總結了一下前人的技法。到了黃賓虹手裡,這些技法被激活,變成自己個人的聲音,個人的呼吸。黃賓虹之後,我覺得基本上山水畫就走下坡路了。

朱新建:中國的繪畫相對來說更像詩而不像畫

黃賓虹 1925年作 白描山水 設色紙本 50.7×21.6cm

香港蘇富比2017秋拍,成交價:HKD 118.75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