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一個月吃母乳的寶寶,一天排多少次便是正常的?

張靜琪


寶寶出生之後,醫生們總會說,孩子只要吃、睡、拉都正常,沒有異常的哭鬧,精神狀態好,就是健康的。嬰幼兒期(嬰兒期:出生至1週歲之前,幼兒期:滿1週歲至滿3週歲前,嬰幼兒期:出生至三歲),消化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大便的性狀會一直變化。

孩子出生之後,前6個月基本是純母乳或者奶粉餵養,6個月之後要加輔食,1歲以後飲食內容逐漸接近家庭飲食,隨著孩子的飲食結構的變化,食物的種類、數量、性狀的不斷改變,容易發生消化道功能紊亂,也會出現腹瀉、便秘。那麼從出生到孩子1歲這段時間,孩子的大便到底有多少種“呈現方式”?

新生兒的大便--胎糞

嬰兒出生後幾天會排空腸道內積攢的第一批糞便,稱為“胎糞”。這種黏稠的黑色或者深綠色的物質在嬰兒出生前就積聚在腸道中,胎糞完全排空後,嬰兒大便會轉為黃綠色。正常胎糞需要在嬰兒出生後12小時內排出,約3~4天排空。超過24小時未排胎糞,需要排除消化道畸形等疾病。

1,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

新生兒出生幾天後,母乳嬰兒大便很快會變成淡黃色粘稠狀,中間夾雜著一些細小顆粒。母乳餵養的嬰兒大便偏稀,次數多,但不一定是腹瀉。

母乳餵養嬰兒可能會每天大便6~12次,因為母乳中含有可溶性纖維素--低聚糖,具有“輕洩”作用。加上母乳兒腸道中以“雙歧桿菌”佔優勢,所以母乳餵養兒大便偏稀,次數偏多,所以母乳餵養極少出現便秘的情況。

母乳餵養兒3~6周之後,有些母乳嬰兒也有3~4次天排一次大便,甚至一週排1次,都屬於正常現象,因為母乳中的成分亦容易消化吸收,母乳在消化系統裡留下的固體殘渣很少,最長的也有7~10天排一次大便,因此,排便次數少不一定代表嬰兒便秘,只要排除的大便性狀(軟稠度類似花生醬)是正常的,就不需要擔心。

母乳餵養的大便多為金黃色或者偏黃色,偶爾有偏綠色大便,糞便的顏色和偶爾質地變化都是正常的,綠色偏稀的大便可能與著涼有關,如果嬰兒某天吃了過多的食物,消化過程會減慢,糞便可能出現偏綠色。另外奶量不足,飢餓原因也會出現偏綠的大便。如果嬰兒服用了補鐵的藥物,糞便可能變成深褐色。

有或者沒有奶瓣。由於嬰幼兒的胃腸道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當胃腸道無法消化所有的奶量的時候,會出現奶瓣。都是正常的現象。

腹瀉的嬰兒,除了排便變稀,次數突然增多,水分多,還會出現異常的哭鬧,精神差,飲食少、睡眠不安等其他不適症狀,體重增長也會受限。需要與母乳大便次數多,大便偏稀進行區別。


心連心好月嫂


答:我是兒科醫生魚小南,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1個月,還是小寶寶呢,小寶寶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呀?吃了拉,拉了吃,然後睡睡睡,哭哭哭……純母乳餵養的話,一天大便1-3次都很正常。

很多寶寶還是邊吃邊拉,吧唧吧唧吃得歡,然後噗噗噗大便就出來了,一點都不耽誤他們繼續吃奶。

也有剛吃完奶,就一臉便秘的樣子,小肚子也會頂一頂、屁股也會拱一拱,然後就聽到拉屎的噗噗噗聲音了。

甚至有的寶寶放個屁也能崩出一坨屎來。

這麼多的屎,一般比較稀,糊噠噠的,顏色也是金黃色的,這是正常的屎。

為什麼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會這麼頻繁呢?

這是因為母乳中含有的纖維素低聚糖是可溶性的,這種纖維低聚糖有什麼好處?它能讓寶寶腸道中富含雙歧桿菌,這樣一來,母乳成分就非常容易被消化,大便能少嗎?

這也叫生理性腹瀉,或母乳性腹洩,看著次數多,換尿不溼、洗屁屁也會弄得有些爸媽會很崩潰,只要正常就行。

那什麼時候大便會少起來呢?等到6個月後,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了,大便的次數就會逐漸減少,也會逐漸成型,沒有之前那麼稀了,但是會更臭一些,尤其是吃了葷腥後。

除非,寶寶的大便次數實在太多了,一天下來超過5次,爸媽不是在洗屁屁就是在換尿不溼,同時大便的形狀蛋花湯樣,那就不正常了,需要去醫院看看。

今日頭條年度優秀自媒體品牌、頭條健康金處方作者,年度健康頭條號。


兒科醫生魚小南


一個吃母乳的寶寶,一天排便多少次,拿我們家的來說,一天排便在七八次,如果加上放屁或者尿尿帶出來的,我們家姑娘大便的次數加在一起能有十幾次。

為什麼孩子在月子裡大便次數會這麼多呢?甚至有些寶寶剛吃完了就會拉臭臭,這些都和孩子自身身體的發育有關。



第一,寶寶因為腸胃功能的不完善,加上母乳易消化,就行成了我們常說的直腸子,剛吃完就能消化,拉出來。

第二,孩子的括約肌還沒有發育好,所以很多孩子都會出現尿尿的時候,或者放屁的時候會帶出一點臭臭,我女兒當時就是,一天能換十幾個尿不溼。

作為新手媽媽,當年的自己也是很憂愁,想著孩子一天拉這麼多次臭臭正常嗎?直到我朋友來看我,說起她家孩子,我才知道原來月子裡的孩子差不多都這樣。每次換紙尿褲,上面總是粘著一點臭臭。



不過這都是正常情況。具體一個寶寶一天能拉幾次,每個孩子都不同,少的三五次,多的七八次,甚至十幾次。只要寶寶的臭臭是黃色糊狀,沒有臭味,這都是正常的臭臭。因為母乳易消化,所以母乳寶寶每天的便便次數會相對比較多。

有的母乳寶寶二十多天已經開始攢肚子了,如果寶寶已經開始攢肚子,那就是好幾天才拉一次臭臭。所以儘量不要去看孩子臭臭的頻次,多去注意孩子臭臭的性狀、顏色和味道。


豌豆媽媽育兒


一個月吃母乳的寶寶,一天多少次便是正常的?

吃母乳的寶寶通常大便次數都比較多,如果乳糖不耐受的寶寶,大便次數就會更多。我二寶那時候一天最多能拉十次,最少也有五六次。經常都是屁裡帶著一點屎,大便裡有奶瓣,還比較稀,月子裡紙尿褲一天最多會用10來片。


而我朋友的寶寶, 他家混合餵養,一般情況下三四次,有的時候也就一兩次。跟我比差很多。

所以不同飲食方式,不同的寶寶大便的次數也會有差異,母乳寶寶大便次數比較多的原因在於

1:寶寶乳糖不耐受,造成母乳性腹瀉。大便的性狀沒有改變,是金黃色的大便。我家閨女經常就會這樣,一拉好幾天,屁股都紅了。這個是正常的,一般情況下不需要處理。也可以買點乳糖酶給寶寶吃。乳糖酶必須在餵母乳前15分鐘吃才有效。


2:拉肚子,比如寶寶拉的是水樣便或者蛋花便,就要注意。應該是病理性腹瀉,要觀察寶寶的狀態,去醫院看醫生。

3:綠色大便,有可能是飢餓性腹瀉,也有可能是拉肚子。如果媽媽給寶寶多喝點奶,就可以緩解腹瀉的話,那就沒有問題。如果不行就要看醫生。

本期話題,你們家寶寶一天會拉幾次呢?


郭郭親子


我是兩個寶寶的媽媽,很榮幸用我的經驗回答這個問題。

排便次數推薦標準

一個月吃母乳的寶寶,排便次數的推薦標準是:在24小時內尿溼6-8塊尿布,大便4-10次。這是比較理想的普遍標準。

實際情況

理想歸理想,實際上每個孩子又各有差別。

拿我家二寶來說吧,月子裡一天至少要尿溼20塊尿布,大便10次以上,有一天晚上我都換了15塊尿布,每塊尿布上都帶著或多或少的便便,差點沒累虛脫。在這種情況下,黃疸都沒有在月子裡完全褪去,說明排的還是不充分。

有的寶寶在月子裡已經好幾天大便一次了,大便的次數跟寶寶的身體情況、母乳質量都有直接關係。只要寶寶排出的便便是軟的、黃色的便便,帶點奶瓣也是正常的。再觀察寶寶沒有腹脹,精神狀態好,就不用擔心。

以上就是我的實際經驗,希望寶寶健康平安。如有疑問,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

我是兩個寶寶的媽媽,也是經驗豐富的育兒問答達人,歡迎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信息。

凝媽悟語


一個月吃母乳的寶寶,一天排多少次便是正常的?

首先恭喜寶媽經過十月懷胎,迎來了可愛的小寶寶。雖然少了以前在孕肚裡的擔心,可是寶寶的一舉一動都很小心警惕,哪怕是大小便的次數。



記得我家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我都快魔怔了!寶寶突然有一天沒拉或一天拉好多次,我就急得團團轉,都會懷疑是不是不正常了,那麼對於一月齡的母乳餵養的寶寶來說,一天大便多少次算正常呢?

胎便——新生兒寶寶在出生後幾天會排空腸道內積攢的第一批糞便,稱為“胎便”。正常胎便需要在寶寶出生後12小時內排出,約3~4天排空。

正常情況下,寶寶每天大便2-6次的情況居多,但也有些寶寶吃的多拉的多,每天大便7-8次也屬於正常,甚至有些寶寶每天大便高達十來次,都屬於正常的。



還有些母乳寶寶3~4次天排便一次,甚至一週排1次,都屬於正常現象,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攢肚子”。只要寶寶喝奶量正常,而且精神狀態飽滿,體重增長正常,寶媽、寶爸就不需要過分擔心!

為了減少寶寶出現腹瀉的症狀,寶媽在哺乳期間一定要注意飲食,儘量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個湯水,才能給寶寶提供更充足的奶水!


多米好可愛


說多了全是淚。我的寶寶是吃得多拉的多尿的多,幾乎每塊尿布都有點粑粑,放屁都能帶出來,都不知道怎麼算次數。

不止拉的多,尿的也多,平均一小時一次。

去醫院查母乳也沒發現什麼異常,醫生說可能是生理性腹瀉。

本來也沒什麼,可寶寶拉尿之前都會哭,好像告訴媽媽快準備著給他換尿布一樣,睡眠時間可想而知,一小時醒一次,小桐快要崩潰了。

而妹妹家的外甥女只白天拉幾次,晚上都不拉,特別省心。

在小桐看來,每個寶寶情況都不一樣,只要寶寶精神狀態好,能吃能拉,體重正常,寶媽就沒必要糾結寶寶一天拉幾次。



小桐


純母乳餵養寶寶的大便就是呈現兩極分化的情況。菁媽每次出去給媽媽做育兒科普的時候,都會有純母乳的媽媽瞭解孩子拉大便的問題,我基本上每次問,孩子一天拉5次以上的有沒有?有好幾個媽媽舉手。

再問5天拉一次的有嗎?也會有好幾個媽媽舉手。而媽媽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覺得有意思,為什麼同樣的母乳餵養,有些孩子一天拉幾次,而有些孩子幾天拉一次。

而有些媽媽說之前是一天拉幾天,後來變成幾天拉一次,一樣都是純母乳餵養。

菁媽告訴媽媽們只要孩子的生長髮育,精神狀態,眨眼都是正常的,一天拉5次或者5天拉一次都是正常的。

純母乳餵養折寶寶大便次數多,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1、直腸短

孩子的胃腸消化功能不是很完善,該吸收的營養已經吸收了,成了大便後,因為直腸比較短,所以可能一有大便就會排出體外。

2、母乳中促進腸道蠕動的成分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低聚半乳糖,會有少量的前列腺素,這些都會促進孩子腸道的蠕動,所以孩子一天拉個四五次大便很正常的,有些甚至拉十次八次的也會有。

3、孩子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

我們大人有大便但是沒有地方拉的話,可以忍忍,但是孩子沒有辦法忍。但是孩子一有便意就拉出來,所以我們會發現孩子打個屁都會出大便,大便的量會比較少,相當於一天的大便分開幾次拉沒有太大的問題。

母乳餵養幾天才拉一次的原因

孩子慢慢大了,一般到了三個月左右的時候,他可能會開始攢肚子,孩子開始去學習大便存起來,讓每次拉出來更多一些。幾天才拉一次大便,只要大便是軟的,拉出來的時候孩子也是不太困難的,所以這是屬於攢肚子,而不是便秘。

所以母乳餵養一天拉幾次或者幾天拉一次都有可能是正常的,家長不用過於擔心 ,只要這一段時間孩子都是這樣那就是正常的。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諮詢。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菁媽育兒


我家兩寶都是母乳餵養到一歲多,大寶一個月的時候,大便次數比較多,能數得過來的有四五次,還有數不過來的,就是放個屁都帶出粑粑了,我擔心他有問題,就諮詢了醫生,醫生順不超過8次就沒事,而且還要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

二寶就沒有大寶那麼多粑粑,基本上就是一天一兩次,最多的時候五天才拉一次粑粑,緊張得我每天盼星星盼月亮似的動不動就打開尿不溼看看,希望有驚喜,哈哈!

不知道嬰兒期粑粑的多少是否關乎孩子的腸胃,我家大寶腸胃功能就不是很好,二寶則是吃嘛嘛香。


沛澤媽讀心理


您好,我是「京媽說」,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一個月吃母乳的寶寶,一天拍多少次便是正常的?

母乳講究“順應餵養”,那對於吃母乳的寶寶來說,由於每個寶寶都不一樣,所以大便的次數也不一樣。


大便次數:通常吃母乳相比吃配方奶的寶寶,大便次數較多,一天大便2—5次都屬於正常,甚至有的寶寶一天大便7—8次(京媽家娃月子裡的時候每天有7-8次,還特別能吃,一個月長了三斤多)。隨著月齡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以致減少到每天1—2次。


大便顏色:一般,吃母乳的寶寶,除了剛出生幾天的胎便是墨綠色,以後大便都是金黃色,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呈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寫些都算正常的大便,媽媽們不用擔心。


PS:吃母乳的寶寶,如果媽媽們發現寶寶大便較稀、次數也較多,但是寶寶的精神很好、吃奶好、睡眠也好,體檢時身高、體重增長也正常,家長就不必擔憂。更不用給寶寶補充其他營養素補充劑。



以上就是京媽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希望可以幫到媽媽們。有其他嬰兒大小便等育兒問題,也歡迎留言諮詢討論。

京媽說:分享專業實用的母嬰知識,多平臺原創內容創作者,青雲計劃獲獎者,關注京媽,提升“媽媽力”,學習更多母嬰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