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便血到底是痔還是癌?這五個細節說得一清二白

常言道,十人九痔,可見痔瘡在人群中很常見。痔瘡約佔所有肛腸疾病的87%。便血、排便困難、排便疼痛等是痔瘡的典型症狀。很多人發現便血,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痔瘡,尤其是年輕的小夥。

便血到底是痔還是癌?這五個細節說得一清二白

39歲的小夥李某發現自己便血後,覺得上醫院挺丟人的,就到網上搜了些資料,發現症狀非常匹配。於是自行去藥店買藥,治療了半年多,症狀斷斷續續,才去醫院檢查就診,結果發現自己是直腸癌患者。小夥也是悔不當初,憑藉自己的診斷,硬是把腸癌拖成了晚期。

當然,痔瘡是最常見的便血病因,但並不是全部!除此之外,胃潰瘍、結直腸炎、大腸息肉、結直腸癌、肛裂、肛瘻、白血病、血友病等,均可能引起便血。

便血這個問題可大可小,關鍵是找出原因。便血到底是痔還是癌?

如何辨別結直腸癌和痔瘡?

一、年齡

痔瘡和結直腸癌的主要分佈人群不同。任何年齡的人群都可能患有痔瘡,而結直腸癌患者則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當然,也有例外,如我們文章開頭所介紹的小夥。

二、便血顏色

便血到底是痔還是癌?這五個細節說得一清二白

根據病變部位距肛門的距離遠近,可能是鮮紅色,也可能是暗紅色,靠上部位的結直腸癌也可能出現鐵鏽色甚至黑色。結直腸癌的便血多數為暗紅色,一般與大便混雜在一起,表現為持續、不等量的出血,到了中晚期,可出現膿血便。

痔瘡引起便血一般發生在排便後,呈滴血或噴射狀,血色鮮紅。痔瘡包括內痔、外痔、混合痔等。外痔一般不出血,內痔出血但一般不疼痛,大多是點滴狀、線狀或噴射狀,顏色大多呈鮮紅色。

三、便血狀態

如果糞便上的血液不與糞便混合在一起,顏色是鮮紅色的,並且沒有黏液,那麼可以初步判斷是痔瘡。因為由於痔瘡而導致的便血是在人體排便過程中擦傷患處而形成的,所以血液只會在糞便的表面。

便血到底是痔還是癌?這五個細節說得一清二白

痔瘡引起便血的出血量多少不一,輕則間斷出血,重則每次都出血。如果大便中有黏液和膿液,並且糞便的顏色較深,血液和糞便混合在一起,那麼可以初步判斷是大腸癌。因為大腸中富含黏液。血與糞便混合與否,是辨別結直腸癌和痔瘡的重要標誌。

四、排便次數

結直腸癌患者的排便頻率會升高,而痔瘡患者的排便頻率很少改變,因為痔瘡脫落或其他所導致的肛門疼痛會讓患者抗拒排便。

五、腸鳴音

結直腸癌可能會造成腸梗阻,使得腹部膨脹,就容易出現腸鳴音亢進的症狀。但這並不是大腸癌的特異性症狀。所以出現腸鳴音,一定要去醫院檢查就診。

大多數結直腸癌是由息肉引起的,過程起始於異常的腺窩,後演變為癌前病變(息肉),最終發展為結腸直腸癌,持續約10 - 15年。所以直腸癌的篩查就顯得非常重要!

便血到底是痔還是癌?這五個細節說得一清二白

一、直腸指檢

直腸指檢方法簡單、快捷,是檢查直腸癌必要的步驟,70%的直腸癌病人可通過此種檢查方法確診直腸癌。

二、糞便潛血實驗

糞便潛血實驗是結直腸癌無創篩查的最重要手段,包括化學法和免疫化學法。化學法糞便隱血試驗人群篩查參與率相對較高。作為直腸癌早期診斷的篩檢方法,結合肛門指檢和纖維結腸鏡檢查,往往能發現早期結直腸癌。

三、腸鏡檢查

腸鏡下活檢或切除標本的病理檢查是結直腸癌確診的金標準!結腸鏡可直接觀察到結直腸腔內壁,是發現腸道腫瘤最敏感的方法。鏡下切除癌前病變可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一旦感覺腸道異常,立即做個腸鏡,這對發現早期癌症意義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