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面對地理位置優越的武漢襄陽宜昌(一主兩副),十堰未來的發展之路在哪裡?

敖嘉年


十堰不用跟省內其它市比,現在主要是集中力量練好內功,把握機遇,在發展地方工業的基礎上做大做強做實整體經濟實力。

隨著交通設施的完善,十堰的區域優勢將逐漸顯現,圍繞這一優勢:出得去,進得來,廣召賢,固根本。把地域優勢轉化為集團優勢。

說的具體點十堰眼光要看遠點,在現有的工業基礎上,拓展新的領域(比如醫藥生物,信息科技,等等。)

十堰具有高起點的汽車製造的技術儲備,一大批高素質的管理人材,還有得天獨後的旅遊和水,資源,以及山區特有的農特藥材資源,有理由相信十堰的騰飛是早晚的事!一句話:沉下心來幹好當下事,規劃好以後要乾的事,謀劃好將來所要乾的事。十堰會更好!


名家3


十堰市位於中國“雞心”,湖北省西北部,東臨“三國”名城襄陽、南望神農架、西依大巴山、北屏秦嶺,漢江自西向東橫貫全境,與鄂、豫、陝、渝四省市交界,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十堰擁有“南船北馬、川陝咽喉、四省通衢”之稱。

1969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十堰市(縣級市);1973年,升格為省轄市。1994年10月,成立新的十堰市(地級市)。 十堰全境面積23680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346.6萬人(2018年戶籍人口)。先後榮獲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宜居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稱號。

十堰市是鄂、豫、陝、渝毗鄰地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汽車產業、水電產業、旅遊產業、生態產業成為十堰經濟發展的四大支柱產業。仙山秀水汽車城是十堰三張響噹噹的世界名片。

2000年底,湖北提出“一主兩副”,從此襄陽宜昌比翼雙飛,相比之下其它城市日漸式微。

十堰2018年gdp1748億,位居湖北省第八位,在近年來的經濟位置基本固定,要突破很有難度,畢竟支柱汽車產業在2019年顯出頹勢,新的經濟支撐尚未形成,眼看到手的十宜鐵路、鄭渝鐵路都與十堰擦肩而過。十堰要想突破,單純依靠省府或者其他外力怕是沒有希望。

我認為十堰的突破點一是要打好生態旅遊牌,以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為龍頭打造一批5A級旅遊景區,實現一縣一品,達到旅遊收入高增長。二是打好生態農業牌,利用十堰獨有的山水自然資源,開發綠色健康有機食品,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三是不斷改革創新,創造良好的生活就業創業環境,提升市民幸福感,人民安居樂業,就是對一主兩副最大的超越!








漢水江山


大十堰偷著樂吧。咱不給什麼襄陽、宜昌比,不需要挖山了,北闊鄖陽,能再建個武漢小三鎮,誰十堰沒空間了。守住十堰的金山銀山,美化生態,守住小蠻腰,不要太臃腫,不要像襄陽馬路邊的植物一身泥,也不要模仿宜昌一個小景區能堵十幾裡,縣道上看山溝裡的高速以為通地鐵了。數字化網絡時代啥地域優勢,只要有支柱產業,防範化解債務風險,穩步前進發展,過好小日子,不給別人比堵比髒比山高山峽又不是名山。嗨起來吧十堰人。



老戈946


地處山溝,這是十堰的硬傷,沒有辦法只有認命了。老老實實跟著襄陽混吧!興許還能有口湯喝!


文明城市文化城市


十堰不要老想著大力發展汽車產業,現在應該保持汽車產業平穩發展,大力支持教育發展,特別是高等教育,雖然十堰有四所院校(不算獨立院校)但都是二本和專科學校,知名度不高!人才自然也不多!所以應該大力支持高等院校建設,等院校的實力提高,知名度提升後就想方設法大力留住人才。交通也要大力發展,爭取到更多的高鐵線路,修建更多的機場。


擇夢星遊


十堰18年GDP增速幅度超過武漢,省內第一,保持著這速度持續發展就可以


http311


我覺得十堰還應當削山造地我廠商提供廉價的用地成本,大力改善交通,


男兒本色17462124


把汽車零部件加工打造好以後就可以帶動起物流行業,另外一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打造好,發揮十堰山區特色特點,再一個就是旅遊業,服務搞好點門票少收點一樣可以提高經濟收入


L丫8387


十堰給我留下映像最深的就是武當山和太和醫院了。。。本人襄陽人


全能中場


十堰目前經濟增長乏力,短時間內無法改變!

我認為旅遊生態這塊是十堰的機會!目前有武當山一家世界級景區,但其他景區開發不夠,留不住,沒特點。如果能靜下心,集合全市經費,全力突破5A景區,力爭做到三區一市四縣都有5A景區或者特色景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