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功夫之站樁論

功夫之站樁論

站樁是很艱難的。艱難之處在於兩點:

1,來自於幾十年建立起來的個人習慣用力動作模式;

2,來自於陌生動作模式的茫然與無知。

人人喜歡站樁,一站就是那個貼了標籤的“自己”,喜歡站在自己先前形成的個人用力習慣的動作模式裡用功,這就像走左了到北京的道路繼續用勁的走下去,當然,有從小骨骼清奇的,就沒有這個錯誤存在了,怎麼站都行,可是,這樣的人是很難見到的,一上路就做開了與眾不同的大事了,高高在上。

鑑於這種情況,站樁就是一個未知領域的探索世界,怎樣是對的?最直觀的就是看,自己看,找人看,找無數人做監督官,自己看似乎就像小偷做判官判自己刑徒一樣,不公平的很哦,通常要對著大鏡子把自己跳出來審視才可辯個大概,要辨個十全十美可能不太可能的,所以,要叫檢察官監督最好,最好的法子是脫個精光站定,高低歪斜一目瞭然了,這好像不太雅觀,可是很實用。

上面的兩點大家可能看到了,“覺”是這個艱難之處的來源點,若是沒有“覺”,我們就不會知道習慣與不習慣之間的差別了。

功夫之站樁論

“覺”的含義是很廣泛的,對於武學來說,最有意義的那個應該是“本體感覺”,這個外來詞意思捉摸不透沒關係,說白了其實就是自己感受自己的身體情況,譬方說,打針會痛,這是痛覺,痛的地方在哪兒,不是胳膊是屁股,這是位置覺,痛的時候肌肉緊張,有的針都彎了也沒打進去,這是肌肉自律反射造成的肌肉緊張阻礙形成的,如此這樣的例子,不一而足。

本體感覺很奇怪結構也複雜,它的源點來自於骨骼肌,肌腱,以及關鍵韌帶處的本體感受器,這樣子說不懂,其實,本體感受器存在於我們身體的各個角落裡。肌肉的拉力,關節的動態,身體活動的位置,姿勢的狀態,這都是本體感覺的功勞。我們的身體之所以感覺靈敏,屈伸自由,位覺,運動覺,振動覺這些功能發出信號,相互協調,如此,我們能夠完成一個個精美的姿態變化。

功夫之站樁論

本體感覺有兩種,一種是靜態,一種是動態,靜態的本體感覺能使我們知道身體各個組織的位置以及彼此間的聯繫,不用說太多,大家也應該知道了,這與站樁有關係,與靜坐有聯繫。動態的本體感覺,是調節速度,方向,平衡,以及外在環境,力度改變後的自身反應改變,看看步法是很重要的哦。

還有個問題很重要,本體感覺還有意識與無意識之分,這很簡單,颳風眨眼睛就是無意識的,拿東西就是有意識的了。

練拳站樁走架子,主觀意識總是遊走在似有似無之間,心不在焉總是有的,這對於本體感受器來說似乎沒有多大的作用,我們武學要求身體能在無意識狀態下,本體感覺也在無意識狀態下,對於自身動態或是靜態的運動,對於動態或是靜態的外力運動環境裡,自然自如地做出對應的應對模式,這樣,我們的武學才有極高的本能反應,當然,這個本能是在武學運行模式下的本能才是好本領,不是別人一推你就抗,武學也有一抗,此抗非彼抗,不是一家子哦,大家要分明白才是。

功夫之站樁論

大家知道了感受器是反射信號的機器,“身體自己”接收了信號的位置,方向,深淺,以及組織與組織之間的聯繫,你相信這都是真實可靠的麼?大家都知道閤眼感受特別多,譬方說,站樁,你站著站著,你的感受器給你的信號是:姿勢一直是這樣的,可是,你睜眼檢查一看,都歪到腚巴骨上去了,可見,錯覺害人不淺,我們相信自己的眼睛還是相信自己的“心”呢,當然,人一累,感受器就不那麼有條理的了,有的人有病,問他到底哪裡不好受,他說,那裡都不得勁,說明病的不輕了。

身體的感受器有時與眼睛有干係,譬方說,我們兩個胳膊交叉,兩手十指扣在一起,你叫他隨便哪個指頭動動,似乎都要辨別一番才能行得通,這個遊戲告訴我們,錯覺是很正常的,糾正錯覺的訣竅就是,眼,心,意合,譬方說站樁,對著鏡子看住架子,或是叫監督官看住你,不要被覺帶來的錯誤習慣帶走,用現在的正確糾正過去的習慣,慢慢認識,建立,熟悉,定性,如是,一個正確的覺知才能建立起來,這樣,運行模式才有可能按照武學的格鬥模式建立起來,一個動作的建立,一個正確動作的建立,若是按照太極拳市面的傳統練法,必須有心法與動作的系統結合,先後,上下,各個動作的要領必須詳盡而且科學,這樣,才能在日復一年的意識指導下,覺與身體才能按照武學的的模式合二為一運行起來。

這也只是一個合理的身體間架與意識,也就是氣血,骨肉之間與意識之間一個合理的武學搭配問題,這個間架是混元力的奠基石,他只是在你過去的基礎上,有了無盡的妙處,增加了似乎無盡的力氣而已,大家看好了,這只是一個架子,這還不是真正的“樁”,真正的“樁”必須是從上而下的一根擀麵杖,也就是,我們前面強調的“柱”,有了它,才是一瞬間幾個力交替震盪組合的更迭基礎,我把這個描述在這裡,也好叫痴迷的知道有個模子走一走,因為,據我觀察,能有身柱在身的,現今不知道還有幾多人,也許是我眼拙吧,那些自己吹破天的武子,表演的時候抖幾抖都沒關係,私下裡要好好用功才是,自己門裡沒有,要虛心求教,低一下頭有嘛子關係啊,當然。這個身柱武學,門檻實在是高些,並不是告訴你,你用功就能得到擁有它,至少,你知道了,告訴後來人,叫有德有緣的後來人繼續下去,這也是我們武學之人的品行了。一個人一生做不了什麼,至少說一次實話吧。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杞人憂天,庸人自語,可能各家都有我說的這些,自家又捂得嚴實,我不知吧,但願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