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臨汾歷史簡約

臨汾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帝王世紀》稱:“堯都平陽”,即今臨汾。《禹貢》分天下為九州,平陽為冀州之地。冀州處九州之中央,故稱“中國”,“中國”一詞由此而來。

西周時期,周成王封弟叔虞於唐(今翼城),因唐境內有晉水,叔虞之子燮父“易唐為晉”。

春秋屬諸侯國晉,晉文公北方稱霸時,晉國的中心就在今曲沃、侯馬、襄汾一帶。

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韓建都平陽。秦改分封制為郡縣制,全國劃為36郡,屬河東郡。

西漢劃全國為103郡國,屬河東郡司隸部轄。

三國魏正始八年(247年)置平陽郡。西晉永嘉三年(309年),劉淵建漢,都平陽。

北魏孝昌中置唐州。隋開皇三年(583年),置臨汾郡,臨汾得名沿用至今。

唐實行道、府、州、縣制,唐武德初年(618年)為晉州。

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始置平陽府,轄臨汾、汾西、洪洞、岳陽、鄉寧、趙城、霍邑、浮山、冀氏、和川10縣及隰、吉、絳3州。元實行省、路、府(州)、縣四級制,為中書省山西宣慰司晉寧路(治臨汾)。

明清重置平陽府,統領35州縣,包括今臨汾、運城兩市及晉中市靈石縣和呂梁地區石樓縣。

民國三年(1914年),廢府設道,以道轄縣,臨汾、洪洞、趙城、襄陵、汾城、曲沃、安澤、浮山、翼城、鄉寧、吉縣、霍縣、汾西、隰縣、蒲縣、大寧、永和等17縣屬河東道管轄。

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直屬山西省。

抗日戰爭初期,臨汾為山西省7個行政區中的第6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1月,山西省政府遷到吉縣。日偽統治時,為冀寧道。抗戰勝利後,屬太嶽區。

1948年5月17日,臨汾解放。

1949年2月,成立晉南區,屬陝甘寧邊區政府,同年9月1日改屬山西省。

1950年1月6日,成立臨汾專區。

1954年,同運城專區合併為晉南專區(駐臨汾),轄29縣。

1970年,專區改地區,晉南專區又按原建制劃分為臨汾、運城兩地區。

1978年,設臨汾地區行政公署,轄臨汾、侯馬2市和16縣。

1983年,臨汾縣和臨汾市合併為臨汾市。

2000年11月1日,撤地設市,成立地級臨汾市。

行政區劃截至2017年6月,臨汾市轄1個市轄區、14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堯都區、侯馬市、霍州市、曲沃縣、翼城縣、襄汾縣、洪洞縣、古縣、安澤縣、浮山縣、吉縣、鄉寧縣、大寧縣、隰縣、永和縣、蒲縣、汾西縣。

共有20個街道、75個鎮、76個鄉(合計171個),191個居委會、2957個村委會(合計3148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