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在喜馬拉雅山脈開出20公里的口子,青藏高原會變暖嗎?

那蛋黃的幽旋律


如果在喜馬拉雅山脈開出20公里的口子,青藏高原會變暖嗎?答案給予肯定,一定會是變暖的。

喜馬拉雅山脈是橫亙在青藏高原南側,綿延7000多公里,東西走向的山脈,山勢起伏連綿,很多山脈都在6000米以上,平均海拔在5000多米以上,它的存在阻擋著印度洋來的西南季風北上,受此影響,青藏高原溫涼少雨,是一個沒有夏季的高原。

喜馬拉雅山南側是一望無際的印度洋,緯度低,太陽高度角高,終年獲得太陽輻射能量高,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能量,也是容易產生颱風的地方,夏季印度洋受西南季風影響,會攜帶著海水中熱量登上青藏高原,進入一年中的雨季。

今年南亞次大陸中的印度等地,也出現了少有的高溫天氣,熱浪一浪勝過一浪,撲向青藏高原,給青藏高原帶來很多熱量,拉薩出現了少有的30°C的高溫天氣,連續5日氣溫高於22°C,罕見地入夏了,這說明受印度洋影響,也會使青藏高原變暖。

如果在喜馬拉雅山脈開出20公里的口子,會有大量的暖溼氣流湧入青藏高原,讓青藏高原變暖,也許青藏高原會有了真正夏季,不僅如此,帶來熱量同時,還會帶來豐沛的降水,會改變青藏高原生態環境。

事實上,由於雅魯藏布江切開喜馬拉雅山山脈,留下的大峽谷,已經上我們感受到這裡的暖溼氣流所起到的作用,雅魯藏布江峽谷裡,氣流動力屬性好,翻躍爬坡能力強,峽谷裡呈現熱帶季風性氣候景觀,植物茂盛,生物群落層次明顯,高大喬木枝葉繁茂,熱量資源非常豐富,這裡的自然生物景觀,主要是由於雅魯藏布江峽谷存在而導致的。

青藏高原變暖,是一件好事情,利大於弊,會驅動水循環加速,帶來熱量,產生降水,有利於改善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而有些人擔心冰川融化,會影響長江、黃河的徑流量,但是否想過,全球變暖水循環也旺盛起來,降水量在增多,地球也會啟動補償機制,實現正反饋,讓我們的環境趨於更加合理。


地理縱橫


如果從喜馬拉雅山開一個口子有什麼影響呢?

先說負面影響,負面影響只是猜測:

1.珠穆朗瑪峰的積雪會在幾年內消失,不是因為變暖融化,不是!現在的情況是雪一邊融化,一邊有暖氣流過來增加積雪,所以一直都有積雪,而有這個口子之後會減緩暖溼氣流向南的推進壓力(因為有這個口子洩力)。

2.長江和黃河的水量明顯增加,很明顯。

原因:喜馬拉雅山脈就像一個牆阻擋冷空氣和暖溼氣流交匯產生降雨,所以我們北側和降雨一點關係都沒有,如果這個牆有一個缺口,那麼產生的影響將會是很明顯的,初步估計50-100公里缺口西藏能綠出3/1,300-500公里能綠整個西藏,全部推倒能綠到內蒙古和山西。我們的東部因為有太行山脈的阻擋,山西、陝西降雨明顯不夠。

好處:

1.西藏的大片戈壁幾年後將變成一望無際的魚米之鄉。

2.一旦開個口子,不只是暖溼氣流進來,也有冷空氣出去(只是看哪邊更強),所以喜馬拉雅山脈南部降雨也會增加。

3.只要口子開的夠大,綠到新疆、內蒙古也是沒問題的,而且也解決了我國幾大風區的問題,空氣中的水分子會降低晝夜溫差,溫差變小後氣壓變化也會減小,幾大風區的問題也會明鮮解決。


波哥趣探秘


會變暖,但是地球的生態環境是千百萬年來自然形成的,如果人為的去強行改變如此之大的生態環境,帶來的各種後果也是不可預料的,如我國的乾旱地區可能在短時間內洪水滔天氾濫無邊!根據我國的地形西高東低的特點,洪水將不可阻擋的向中東部地區傾洩而下!對整個生態生存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這還僅僅只是可以預見到的問題,不可遇見的問題更加恐怖,也許會引起整個地球的生態變化!

另一個問題是,喜馬拉雅山是多國共同邊界,你怎麼可以施工?


大河於無聲處


先學學地理,再看看地形圖。在雅魯藏布江找一下雅魯藏布大峽谷,不知道這個算不算一個口子,再看看這個口子兩邊都是什麼?雪山,延綿幾千裡的雪山。水汽從這個口子進入青藏高原了嗎?假設,我們從喜瑪拉雅山開個20公里寬的口子,口子的南端是印度那邊,海拔500米,北端在青藏高原上,海拔3600米,南端的水汽到了北端,經過3000米的提升,汽早化為雨雪降落了,帶來的將是覆蓋在口子兩邊的厚厚積雪,和流向南端的滾滾洪水。送到高原上的水汽依然很少,根本改變不了荒漠的現狀。


johnson34288711


我認為喜馬拉雅山的開口足夠大的話會導致青藏高原變暖的,但青藏高原變暖並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喜馬拉雅山脈位於青藏高原的南側,是由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擠壓而隆起形成的,正是由於高大的喜馬拉雅山的存在使得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無法到達西藏地區,出現了山脈以南也就是印度國內氣候溼熱並且多洪水災害,而山脈以北的西藏、新疆等地氣候乾旱並且氣候寒冷。

下圖是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圖

印度洋的緯度較高,受到太陽直射時間長,水汽熱量較大,一旦受到季風的影響,這部分熱浪會被吹向印度半島,並在印度境內與存在溫差的冷氣流相遇形成強降雨,這也導致印度境內的洪澇災害頻發。

如果將阻擋在青藏高原南側的喜馬拉雅山脈鑿除個20公里甚至更長的口子的話,首先,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會長驅直入,逐漸爬升至青藏高原,一部分暖溼氣流在爬升過程中會遇冷變為雨雪降落在山脈南側,增加藏南地區的降水量,另一部分水汽會繼續爬升至青藏高原上空,一方面會使青藏高原上原有的冰川加速融化,被凍土覆蓋的土地會逐漸被植物覆蓋,動植物資源會日益豐富,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此外,由於青藏高原北側無高山阻擋,這部分氣流在季風作用下會繼續北上,為新疆、甘肅等西北地區帶來豐沛的雨量。

總之,假設在喜馬拉雅山脈開個20公里甚至更長的口子,青藏高原及西北地區的乾旱、凍土生態將得到極大的改善,西北糧倉將指日可待。正是考慮到這個假設帶來的明顯好處,建國初期的領導人及牟其中等商人均提出過通過在喜馬拉雅山鑿開50公里的口子來解決西北乾旱問題的設想。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1080, "file_sign": "db38d906d70bfe97a0cb4735d522ff46\

科學驛站


肯定能,因為印度洋暖溼氣流的北上能帶來大量的降水,改變了整個高原的生態系統


7885932570067


沒那麼複雜非要開一個口子,實際上我國充分利用青藏高原的湖泊,可人為增加這些湖泊的面積,使青藏高原次低壓帶人為增強,直接跨過崑崙山脈向新疆空中調水汽實現空中紅旗渠工程是可行的。今年我有幸去了趟雙湖縣,發現由於不少湖泊的面積擴大,那面隔兩天就會下一兩場雨,雙湖縣海拔近五千米,再往北四百公里也就進入新疆,海撥也是五千米左右,零星有部分山脈海拔六千多未,整體五千米左右,有人認為太高印度洋水蒸氣無法進入,但我實地走一走覺得五千來米實現空中調水也是可行的。


用戶95978935307


不論你挖多寬多深的個口子,印度洋的溼熱空氣都翻不過青藏高原到達塔里木盆地!最多能到達雅魯藏布江!

完全不靠譜!


綜改1


我個人認為,會使氣候得到互補。

荒漠變良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