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乒乓球是否搞一个奥运会选拔赛确定参赛队员,或者根据世界排名确实人选,这样才公平?

怀安一哥


在奥运会来临之前,其实日乒对于奥运资格的选拔一直很明朗,那就是在2020年1月份之前的一年中,能够在世界排名积分前两位的,直接获得东京单打资格,如今日乒男单是张本智和,丹羽孝希,女单是伊藤美诚石川佳纯。所以看似日乒的这种积分制选拔更为明朗,也会让球员看到奋斗努力的方向。

不过国乒无法和日乒一样,能够以积分制选拔球员,首先,刘国梁曾经就表示,积分拿走,冠军留下,所以目前国际排名,也只是根据参赛频率和胜率决定积分排名,有些球员比如马龙一年中伤缺达到6个月,积分排名一直下滑,如果因为积分排名,而让马龙错过明年奥运会,马龙不会答应,而国乒更不会如此行事。

外协会依靠积分排名,只能从积分上选出合格的球员去参加奥运会,而国乒则不一样,国乒球员人才济济,实力都非常接近,如果搞一个奥运会选拔赛的话,老将一般在队内比赛中都不占优势,毕竟在比赛中,有很多老将的陪练都实力出众,对于老将的球路都非常熟悉。想要战胜老将也不是没有可能。

比如2019年全锦赛,老将侯英超获得全锦赛冠军,难道让侯英超参加奥运会吗,显然是不现实,所以直通奥运选拔赛也不现实。

国乒需要的是冠军,不是说谁有实力谁上,而是谁有大赛经验和心态谁才能上,因为国乒球员的压力更大,外协会知道无法获得冠军,所以碰到国乒球员心态都非常平和,搏杀也多,他们都是抱着力拼的态度,而国乒球员则不一样。

国乒选择出来的球员,就是要拿金牌的,所以面对的压力也会更大,输掉一场比赛就会输掉冠军,所以在奥运会这样的大赛中,国乒球员必须要具备实力,心态和经验多方面的考虑。所以国乒选拔奥运会球员,必须要综合考虑。才能获得冠军。


老乐说球


对于国乒来说,这样搞并不适合。不必受日本的影响,否则就是丢了西瓜捡芝麻了。

中国乒乓自1996年始至今,只在2004年丢过了一块奥运男单金牌,除此之外,无一旁落。而即使纵观整个奥运会乒乓历史,也只是在1988年和1992年丢掉了两块(刘南奎、老瓦)。实践证明,国乒的奥运选拔制,没有问题。

但催人讨论的是所谓时代的进步和思想观念的改变,与所谓金牌论的冲突。


日本人搞得很透明,至少在奥运会单打人选这样极其敏感的一点上,制订并忠实执行了”以世界排名为唯一准则”选拔制。2020年1月份将至,按照事先制订的规则,日本男单张本智和、丹羽孝希,女单伊藤美诚、石川佳纯凭借世界排名顺利入选。看起来,日本的规则以透明性、公开、公正性似乎让人无话可说,中国队为什么不能也这样搞?

我说一点大家也许会明白,但可能依然会热衷于争论。

想要获得高的世界排名,在现有积分政策下,必须多参加比赛。日本球员的年龄结构是以年轻球员为主,在体能与伤病方面相对有优势,也就是说体能好、伤病人员少。所以会出现每次公开赛参赛人数最多的都会是日本。日本年龄略大的球员,如松平健太、水谷隼等,实际上也是适当地参加比赛,而不会像张本智和一样玩命参赛,毕竟身体受不了了啊。水谷隼后期也想和泥洼争一争,但是身体实在是吃不清,“腰疼”一直好不利索,最终没了心气,只好放弃竞争,将单打拱手相让。

中国的球员老中青都有,客观地说水平高的相对还是老球员和中生代,新生代里出类萃以孙颖莎和王楚钦为代表。如果按照世界排名或者集中选拔来,老将们为了积分疲于奔命,极容易受伤,反倒得不偿失。

相对于对男女各两个球员的长期、综合考量来说,某一场选拔赛不足以反映出水平,偶然性很增大。所以现阶段,中国不会这样来选人的。

没有硬性条件理论上会不会滋生”任人唯亲“、”主观臆断“等问题而导致缺乏公平与公正性?从过往奥运历史来看,我们每次派出的球员都是我们最好的球员,并取得了举瞩目的成就,这一点是公认的。

有人说了,现在什么时代了,唯“金牌论"过时了,我们不缺乒乓球金牌,我们需要的是更”公平、公正、公开“的时代精神。

时代的确是在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但竞技体育的本质是”胜负“。这一点无论何时都是不过时的,而在我国,成绩的好与坏,几乎仍然是反映一个球队或者团体的唯一标准。我们也不是没有经历过失败,失败之后舆论口诛笔伐如滔滔洪水之泛滥,到那会儿啊,就不是当初那种信信誓旦旦“愿赌服输”的样子了,恐怕就都会变成“急头白脸”了。因为乒乓球是国球,某种程度上,真的有些“输不起的”,别说奥运会了,平常一个小小公开赛丢一个冠军,都会被“骂”很久的。

当然现有这样选拔制,也不一定不会输,但是我们要相信这一点的是——这么做是为了最大保证的胜利。

微乒乓


“家花没有野花香”?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只是每个人的立场不同而已。


地表最强十二人赛,明日将在深圳举行,历时4天,此次比赛作为釜山世乒赛团体赛的直通赛,将产生一部分参赛名额。


日本乒协以世界排名产出奥运单打名额,已2020年国际乒联1月份的世界排名前两位参赛:女队:伊藤美诚、石川佳纯。男队:张本智和、丹羽孝希。


题主有此一问,应该是因为随着奥运临近,国乒对于奥运名额的竞争日渐激烈,而乒协的选拔规则,还是延用以前的“老套路”,有人认为透明度不够,有可能有“黑幕”,缺乏公平性,不能让人信服。

公平只是相对的,只是角度、立场不同,永远不可能令所有人满意。

2010年5月28日,国际乒联执委会在莫斯科表决通过“缩减令”,把奥运单打名额,由每个国家3人改为2人,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始实施。

时任中国乒协主席蔡振华表示:我们遗憾接受,会严重挫伤中国乒协等发展比较好的协会的积极性,也会伤害国乒的一些优秀运动员。

其它协会:支持,获得奖牌的几率大大增加。


国际乒联不断修改规则,限制国乒一家独大,咱们认为不公平,其它协会却认为公平,因为如果中国3人参赛,很有可能冠亚季军都是中国的,别的国家没的玩。这就是立场、角度不同造成的差异。


同理,以选拔赛形式或者按世界排名确定人选,站在不同角度看,一样不公平,也未必适合。

国乒虽然没有奥运选拔赛,但类似的是地表十二强赛,作为世乒赛的直通赛。按2019年直通赛时成绩:第一名:陈梦。第二名:孙颖莎。但在一月后的世乒赛中,大梦获得亚军,莎莎未进8强,选拔赛冠军≠大赛冠军。

日乒的奥运选拔规则,按世界排名算倒是透明,但在日本国内一样有不同声音,认为选出来的石川对国乒完全没威胁,应该换成别人。再说国际乒联的世界排名,每月都会不同,对于它的积分形式,也曾遭到其它协会的质疑,因为多参加国际乒联举办的比赛,有效积分就多,世界排名就会高,这就是变相逼着你多参赛,这样对老将很不公平,老将在体力、伤病等因素的影响下,很大可能排名不会高,小将肯定占优势,但缺乏大赛经验。朱雨玲曾世界第一,现在状态低迷,陈梦大部分时间世界第一,还没有拿的出手的大赛成绩,只选高的未必是对的。

所以我们只能选择适合我们自己的,国乒在大赛中的成绩,有目共睹,就是按老中青配备+大赛经验综合考虑,因为我们的目标和别人完全不同,我们眼中“只有金牌”。


祝福国乒!


佛系侃球


首先要说的是,中国国乒的奥运资格选拔,一直都是按照奥运资格选拔赛的结果,运动员的个人成绩,以及世界最新排名来综合考虑的。

事实上,乒乓球项目的奥运资格赛,本来就是指各大洲的洲际选拔赛(比如亚洲区资格赛),而各大洲资格赛的比赛结果,将确定大约40个奥运会的单打参赛席位,最终的人选安排,绝大部分由比赛结果确定,只有极小部分的资格,由组委会选定或者邀请。

比如奥运会的团体赛,同一国家的2名运动员如果都获得了单打资格,则该国也同时获得了参加奥运会团体赛的资格,并且该国可以任意选择第三名成员来组成团体,但该成员必须同为参加洲际选拔赛的选手之一。

在中国,由于乒乓球的“国球“地位凝结着几代人的拼搏和努力,铸造了无比的荣誉和辉煌,因此,中国乒协在奥运参赛阵容的选拔上,一直秉持着实力和稳妥并重的原则。

用国乒女队首代“大魔王“邓亚萍的观点来说,国家队在选拔奥运会人选的时候,更看重的“不是更好,而是更稳”——因为在奥运会中,参赛运动员不可能像世锦赛球员那么多,求胜,求稳还是首要原则,国乒的技术水平堪称天下第一,但大赛的经验与良好的心理素质,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楚泽平


其实很多体育项目都是有奥运会选拔赛的,你确定状态最佳运动员,但是为什么中国乒乓球很难通过奥运会选拔赛来确定参赛队员呢?无外乎以下几个问题。

一、成绩太优秀,难选

中国国乒的成绩实在是太过优秀,而且被冠以“国球”的美誉,也就是说需要捍卫这个荣誉不能有任何的闪失,乒乓球队内优秀运动员太多,必须要选择那些拥有丰富大赛经验、超强心理素质、身体状态好、外站能力强的选手,而这些综合考量的结果就无法通过一场选拔赛来确定唯一的人选。

二、队内选拔其实也是考量之一

其实除了奥运会选拔赛之外,国乒队内经常会有世界性比赛的队内直通赛,包括即将进行的2020年直通釜山世锦赛地标最强12人赛,成绩将作为参与世锦赛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来说如果能够在直通赛中胜出将会给自己奥运会之旅增加筹码。

世锦赛作为乒乓球界的三大赛之一,其中的分量不言而喻如果能够在这样的比赛中得到锻炼的机会必然会让教练组更加重视该队员的能力,但是重点是如果在世锦赛上表现不佳很有可能也会给自己的奥运之旅带来负面影响。

三、队内优秀,外战不行也麻烦

我们知道国内比赛甚至比三大赛还要残酷,想要拿一个国内冠军难度很大,因为国内强手太多,再加上平时打多一起训练和生活,对于球员的技战术都非常的熟悉,队内比赛黑马也不是少数,但是队内表现强势的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上并不一定能够战胜外籍选手,而奥运会更多的是需要守住自己镇守的半区,外站就显得尤为重要。

就像是许昕虽然年纪不小但是在对阵日本神童张本智和就从来没有输过,但是在内战中就有输过马龙和樊振东等人,但是基本上许昕在国际性的比赛中成绩都非常的稳定,也多次获得参赛机会,这就是平时外站成绩给自己积攒的经验。

四、世界排名也很重要,不会被忽视

国乒的世界排名可以说往往占据着前十中的大多数位置,所以很难以世界排名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且国乒教练组对于世界排名要求也是相当严格,比如T2带有商业性质的比赛积分就不被算进总积分当中,当然国际乒联的世界排名积分上是计算上的,除此之外国乒队内还有自己的一套积分体系,可见国乒对于运动员能力的考核是如何的细致。

说到公平其实一切都是以运动员的总和能力来考量,以保证夺取金牌为首要目标,不过国际乒联目前也在通过这种方式来限制参加奥运会的人选,比如在乒联总决赛上夺得冠军的许昕/刘诗雯就已经确保了混双的参赛资格,但是乒联规定了如果协会要这个参赛资格就必须是拿到资格的本人参赛。

只不过对于团体和单打暂时没有限制人员罢了,不敢保证未来不会有限制,太强的国乒有的时候确定参赛人选也是幸福的烦恼!


开心果体育


奥运会是四年举办一次,如果仅仅根据一次奥运选拔赛确定奥运资格的话未免有失公允。对国乒来讲,奥运选拔是根据运动员四年的成绩来综合评定的,尤其是运动员奥运前一年的大赛成绩以及奥运年的竞技状态非常重要。

众所周知,日本队是完全按照世界排名来定奥运资格的,小编认为,日本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们自身也知道很难对抗中国队,所以直接采用世界排名的方式,虽然做到了公平公正,但不一定合理。

总体来说,国乒整体的实力远远在其他协会之上,如果单纯根据世界排名或者选拔赛,可能选拔出一些外战能力不足的运动员,而国乒的奥运目标毫无疑问是包揽五冠,所以如果根据这种方式来确定运动员的奥运资格,风险就太大了。

祝福国乒!


乒乓交流会


这里可以确定的说:奥运会名额的选择不会搞这种直通赛的模式,或者利用世界排名来确定的!

我们主要对手日本队采用的是排名确定东京奥运会的参赛名额,20年1月份的世界排名前两位的球员自动拿到奥运会单打的名额。关于世乒赛的名额选择上,刘国梁指导回归之后,直通赛也再次被启用。

看到这,有一部分球迷可能会说:奥运会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这不是很公平吗?

乒乓球三大赛中,国乒对于四年一次的奥运会看得很重、很重,尤其是今年的奥运会还是在日本的主场进行,国乒可以说是立下了军令状。国乒要考虑所有的问题的,综合所有的因素,这才能确定出最合适的人选!

这两种选拔模式的公平都是相对的,国乒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

第一种,排名确定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你看看19年12月份日乒的排名。世界排名前十里,男队只有一个张本智和,排在第5;女队有伊藤和石川,分别排在第4和第10。再来看看战绩,除了伊藤和张本,其他人面对国乒的主力选手,基本没赢过!情况很现实,能打球的就那几个人,日乒只能按照排名来决定!

国乒如果按照这种策略来,这不就是鼓励运动员多参赛吗?那老将很被动,所有人为了排名而参赛。即使不是老将这也会变相的导致球员的伤病增多,有针对性参赛也比人海战术更有练兵效果的!

第二种,直通赛确定

国乒能够直通的也就是世乒赛(单项、团体)或者团体世界杯了,团体赛(世乒赛、世界杯)是五个参赛名额,单打世乒赛也是五个名额,国乒可选择的空间更大。而且即使是这种直通,国乒也从没有过把所有的名额都通过直通来确定,最后都是有由教练组权衡决定的。

奥运会太特殊了,男、女团体各3个名额,男、女单打各2个名额,混双1个名额,单项人员必须从团体名额中选择。人数太少了,直通赛来确定的偶然性比较大,国乒不放心啊!

你可以说国乒太保守,也可以说国乒有内幕、不透明...

归根结底来说,球迷之所以有很多的质疑声,还是众口难调,都有自己喜欢和支持的球员!

我们是国际乒坛的霸主,我们是被挑战者,国乒对于奥运会的名额确实是太谨慎了,谁也“赌不起”,“输不起”。

相信国乒最后的选择,选出的球员肯定是最合适的,为了国球荣耀而战的!


小哥聊体育


奥运会选拔赛?这个有的……

2019年亚锦赛双双连冠的中国男女团,不仅获得了东京奥运会的团体资格,而且同时获得了两名选手的单打资格……目前为止,获得东京奥运团体资格的团队已达7支,男女团均为:日本、德国、埃及、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接下来的2012年1月22日至26日还要进行世界范围的团体预选赛……

【混双方面】,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终总决赛中,有4对组合率先获得了东京奥运的参赛权……接下来还要进行各大洲区的混双预选赛……【单打方面】同样如此,即奥运单打选手也是要通过参加各种预选赛通关考验的,也是划分大洲区自行组织预选的,其中亚洲区预选赛是4月6日至12日,而世界范围的单打预选赛要在5月28日至31日进行……

如果这不是题主所问的本意的话,那未名认为题主应该指的是每个乒协甚至是国乒的内部选拔……相比于日乒的按2020年1月份的世界排名确定单打名额,国乒目前这方面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事实上国乒还是有着选拔之举的,只是国乒并不将结果捆绑于哪一次具体赛事,而是要综合考量,包括世界排名、状态、成绩甚至是对手特点(尤其是伊藤之于女乒)……邓亚萍曾话里有话地指出国乒之选择奥运参赛选手不是看谁打得最好而是谁打得最稳,差不多已将国乒的“秘密”给暴露了……

公平的事儿,只能看大家理解的角度了……

祝福国乒!


未名体育


这事儿吃瓜群众不必操这份儿心,刘主席及教练团队早有“章程”了。今年各项世界大赛就已经在选拔了,战绩说明一切。前天有个对朱雨玲的采访視频,朱说:“奥运与我无关”,可见队内已很明确参加奥运会的人选。国乒竞争激烈,国人皆知。最后谁能启程飞赴东京,恐怕不是哪一个人拍板能敲定的,包括刘主席。所以目前不可能再搞什么选拔赛、“直通东京”之类的比赛了,马上开始的“地表12人”可能就是:不是“直通东京”的“直通东京”了。你看,我开头刚说了“不必操这份儿心”了,这又憋不住啰嗦了这几句,也许是多余吧?但愿不是。


北子南皿老孟


对于奥运会选手的选拔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理由,我建议各取其优,即按国际乒联排名取一名参加单打;举行选拔赛选一名参加单打;国家根据近一年来的表现推荐一名混双人员,这三人共同参加团体赛即可。且每人只参加两项。


分享到:


相關文章: